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26971700000041

第41章 德经(18)

8年之后,他重返工作岗位的时候,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整顿,恢复被****打乱的生活和经济秩序。******的威望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中迅速提高。

恢复副总理职务二年后,1975年1月,******担任了****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中央党政的日常工作。这是毛主席提议的。毛主席说:******“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

1975年底,发动了“批邓,反击****翻案风”。第二年的4月7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政治局决议,撤销了******的党内外职务。刚刚工作了三年,就又一次被打倒!

******从领导住房又搬到了普通住房,又一次不再享受中央领导的各种待遇,又一次过起了平民生活。虽然如此,他仍然没有消极。

一年以后,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职务。他又成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

******的故事向世人昭示,只有能够经受住磨砺考验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业。

无论是国家大业还是个人事业,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往往是能够笑在最后的人。

人们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说明忍耐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它可以磨平一个人的锐气,也可以雕琢出一个人的勇气。忍,等于是付出了一种代价,能够付出这种代价的人,才能够赢取常人难以得到的成功。

苏秦是战国时期之人,曾经和张仪一同求学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谁料学成之初,却谋不到一官半职,不仅如此,还常常受人讥笑,每当游说失败狼狈归来,就连他的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

虽然受尽耻笑,但苏秦都忍下了。他想,自己一定是尚且学艺不精,等自己有了真正的大学问后,一定会赢取成功的。

从此,他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起来,始终抱有极大的抱负。他足不出户地昼夜攻读,有时候实在是累了困了,眼皮粘在一起怎么也睁不开,他就用一个锥子刺戳自己的大腿。锥子入肉以致于血流如注,切肤之痛使他迅速驱走了睡意,于是他又重振精神,继续攻读;

为了驱走睡意,他还拿根绳子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当脑袋要扑到案头上时,绳子就揪住了头发,牵痛头皮,人便又醒了……

苏秦就这样刻苦用功,终于熟读了姜太公的兵法等书,极大地增进了自己的学问。

水到渠自成,当他真正地满腹学问后,成功地游说了六国,同时得到六国君王的重用,身佩六国相印,辉煌达到了顶点。

当苏秦落魄时,甚至连家人都瞧不起他、不理他。要不是他能够忍了这些,那么就绝对不会有日后的出人头地、风光无限了。可见,忍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有了这种毅力和韧性,才有无惧无雨到达成功地可能。

东汉光武帝刘秀之所以登上皇帝的宝座,全然是靠着忍辱负重来成全的。

公元23年,起义军各路将领为了要扩大队伍、增强号召力,一致认为应该立刘氏宗室中之人来做皇帝,他们认为刘玄生性怯懦、又没有兵权,这样一来就便于控制,所以让他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更始政权”。

在起义成功的过程当中,攻克宛城和昆阳的战斗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刘縯和刘秀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因此而在起义军中声威大震。刘縯虽然没有公开争夺皇帝之位,他的部将却都为他没能当上皇帝而愤愤不平。

当刘玄称帝时,刘稷则禁不住发话说:“这次起兵图谋复汉大事,是刘縯、刘秀两兄弟拼死奋战才获得成功的,今天称帝的这位又干了些什么呢?”

这话传到刘玄的耳中后,便对刘縯和刘稷怀恨在心,并找机会杀死了他们。

尽管刘秀异常悲愤,但表面上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很清楚,当前形势危急,自己只要稍有不慎重,就会遭到杀身之祸。

左思右想后,刘秀前去朝见更始帝刘玄向他谢罪,而对于自己的种种战功均绝口不提。他没有为刘縯服丧,起居行止一如往常,好像杀兄之事根本没有发生。

刘秀的表现使得更始帝刘玄等人解除了猜忌和戒备,因此还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刘縯、刘秀两兄弟,便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武信候,以作补偿。

“忍”终于使刘秀避免了杀身之祸,只有这样,才有了以后的东山再起。

三个月后,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的身份到了河北,开始自己招兵买马,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后来终于成功地使刘玄下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光武帝刘秀的大成功在于他能够承受“大忍”,没有忍辱负重的过程,就无法取得成功。

因而可以说,忍辱负重是能成大事者特有的一种韧性,有了这种韧性,才能无惧艰难困苦,才能迎来成功。

在中国历史上,张良也是通过忍辱负重而成大事者。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末,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居。

有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一位白发长须、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鞋子掉到了桥下,要他去拾。张良觉得很惊讶,甚至想拔拳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他拾回了鞋。

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得寸进尺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干脆好人做到底,默不作声地替他穿上了鞋。

张良的行为,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于张良。张良得到这本奇书后,成了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

张良克制自己的不快,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窝囊,但这并不是软弱的表现。

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而不与老人争执,处处礼让,这既表现为对老人的尊重,也表现为在自我完善品格。张良正是在不断礼让的过程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第七十九节

[原文]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

和解了深重的怨恨,肯定还会有遗恨留下来,这怎么能算得上好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有如拿着借债的契券,却并不向人索取偿还;有“德”的人,掌握着借据而不催讨。没有“德”的人,则苛刻计较。

天道对谁都没有偏爱,只是经常帮助有德的人。

[本章要旨]

本章告诫为政者不得积怨于民。

[评析]

本章告诫为政者不得积怨于民,要与人为善。不要用税赋来剥削百姓,用刑法来压迫百姓。而是以德化民,辅助人民,给予而不索取,不骚扰百姓。这才符合天道,也就可以获得天道辅佑。

第八十节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国家要小,百姓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惜生命、看重死亡,不朝远处迁移。虽然有船和车辆,也没有使用的必要。虽然有各种兵器,也没有人去使用。使人民复回到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这样百姓就会感到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舒适,满足于现有的生活和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和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听得清楚,但百姓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本章要旨]

本章描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思想。

[评析]

本章描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思想,进一步阐述了“无为”的世界,要人们抛弃一切先进的东西:工具不使用,车、船不使用……人们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表达了老子复古、倒退的思想。这种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

第八十一节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

真诚的言谈不漂亮,漂亮的话语不真诚。优秀的人不自我夸耀,自我夸耀的人不优秀。真正有学问的人不自我卖弄,自我卖弄的人没有学问。

“圣人”不私自保留什么,他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可能给予别人,自己就越充足。自然的法则,是利于万物而不加害它们;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功。

[本章要旨]

本章通过美与真、辩与善、博与知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

[评析]

本章通过美与真、辩与善、博与知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老子开篇提出了真假、美恶、美丑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他的辩证思想。最后,劝诫统治者如果要想管理人民、治理国家就要尽力帮助百姓,多给予,少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