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2695800000062

第62章 南工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实验室是工科院校完成教学任务及开展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和重要基地。建院初全院仅有19个实验室,且大多设备陈旧,规模较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学校采取“统一规划,重点投资,分批建设”的方针,于1952-1953学年,集中新建扩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的实验室;1954年转人专业课实验室的建设;1956年后进一步充实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至1957年,有3门基础课、41门技术基础课、56门专业课,共100门课程全部如期开出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

到1957年,我校计有实验室59个。这里一一开列出来,是希望珍贵的史料能使老南工人回忆起自己当年火热的工作岁月和人生的贡献,使年轻的东大人能看到自己成长的基础和起点的所在。

建成实验室的分布情况如下:动力系(14个)高压实验室、电网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发电实习厂、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工学实验室、电力机械实验室、生产机械电力设备实验室、蒸汽机实验室、汽轮机实验室、仪表自动装置调节实验室、热工实验室、热力学及传热学实验室、制冷实验室。

无线电系(<13个)电工基础实验室、电工量计实验室、无线电量计实验室、无线电接收设备实验室、无线电发送设备实验室、无线电实验室、电工材料实验室、电气真空仪器制造技术实验室、电子管实验室、离子管实验室、超高频电子管实验室、雷达实验室、电话电报及广播理论实验室及发射机陈列室。

土木系(5个)施工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木工实习厂、水力学实验室及测量仪器室。

机械系(6个)金相热处理实验室、实习工厂、机床刀具实验室、技术量法实验室、铸工实验室、农业机械实验室。

食工系(6个)食品生产过程机械实验室、专业分析实验室、制粉碾米实验室、油脂制造工艺实验室、粮食加工生物化学实验室、粮食学与作物栽培实验室及粮食加工贮藏室。

化工系(10个)普通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普通工业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硅酸盐物理化学实验室、水泥泵及水泥机械实验室、窑炉干燥实验室、普通硅酸盐实验室、水泥工学实验室、化工生产过程装备实验室。

建筑系(2个)美术室、模型室。

基础课教研组(3个)普通物理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

机械、动力、无线电、化工等系,都购置了一批较为先进的设备和仪器,使实验室的装备处于国内同类实验室的领先水平。同时力争外援,农机部调拨了苏联展览馆的十余种大型农机具,粮食部调拨了一批粮食加工机具,军事部门赠送了雷达、燃气轮机等重要设备,无偿充实了实验室。

各系组均为实验室选派了得力的教师担任实验室主任,建立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院人事部门为各实验室配备了必需的实验员、技工等辅助人员,并集中进行初步培训。总务部门负责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的采购供应,并负责修建扩建房屋和水电等设施。院机械修造厂面向教学,尽力为实验室修造必要的零部件和整机,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南工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