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2695800000002

第2章 从明朝的国子监到今日的东大

我在学校校刊室工作的时候,曾随当时的校刊主编何积锰同志专门访问过南京林业大学陈植先生。他过去在中央大学任教,对校史颇有研究。当时我校的校名是南京工学院,我们坐定之后,陈老一开始就风趣地指出:“南工这块土地上的办学历史可比牛津、剑桥!”在我校这个校址上,办大学的历史一直可追溯到明朝朱元璋办的大学,当时的大学称国子监。成贤街的街名就是从那时来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据《南雍志》记载,明朝的大学不仅囊括了南工和现在市政府的所在地,而且东到小营,南到珠江路,西到进香河,北到鸡笼山,规模很大。明朝以前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也都建都南京,相传也有大学,但未去考证。

清朝年间,戊戌政变以后,这里办起了“三江师范学堂”。所谓三江,即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辛亥革命以后,1915年三江师范学堂改为南京高等师范,现在校内有座建筑“南高院”,就是纪念那个时期的。南高设有工艺专修科。1923年改名为“东南大学”,当时设有文、理、工、农、商五个科共计30个系。北伐之后,学校一度改为“第四中山大学”0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中大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七个学院,中央大学存在了21年。1952年院系调整,学习苏联办学模式,将综合性大学拆分为南大、南工、南农、南林、南师、华水等多所院校,“南工”仍在中大原址,“南工”共存在了35年。1988年,在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潮流中,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又更名为“东南大学”。

为了纪念学校的悠久历史,我校许多建筑物是以先前的校名命名的,如三江院、两江院、南高院、河海院、东南院、中山院、江南院、金陵院、中大院等。谈校史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激励学子大步踏上未来的宏程,因为我们有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