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2695800000120

第120章 我校的科技哲学学科与萧馄教授

在我们东南大学,科技学科的土壤博大而深厚。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全国著名的科技哲学学科,致力于将各门自然科学提升到哲学理论思维的高度。这个学科的创始人是萧馄煮教授。

萧馄熹于1922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45年从金陵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在金陵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时来到我校,已有40多年。萧教授在哲学方面对黑格尔学说有很深的造诣,曾受聘为大不列颠黑格尔学会会员、阿姆斯特丹国际论证学会中国代表等。为了促使中国科技界、工程界的专家学者有高水平的辩证思维能力,萧教授从1977年招收我校本科师资班学员开始做学科准备,到1982年终于创立了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科技哲学学科,建立了我校“哲学与科学系”,并担任了系主任。1983年他被调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后,仍同时在东大哲科系做学科带头人,招收了许多届本科生、硕士生。

1995年,我校一些年轻的中层干部考人了“科技哲学与行政管理”

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也都聆听了他的精彩讲课,受益至深。

在学术方面,萧教授为东南大学和江苏的理论研究作了大量的领导和队伍组织工作。他本人还发表、出版了许多论著,如《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辩证法史话》、《精神世界掠影》、《自然哲学》、《科学认识史论》等,产生了很大学术影响,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晚年,萧教授在悉心照料病中夫人的同时,仍继续培养研究生,并准备一些还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身患多种疾病,1999年3月1日,萧教授不幸离开了我们!如今,当我们捧着他留下的那些闪烁着思想光辉的自然哲学巨著时,就好像仍然与这位大师在进行对话,进行交流。我们还看到,在他开创的学科里,如今已产生出多位年轻的教授和学术领导人,如吕乃基、王卓君、樊和平、叶明、高兆明、李廉水、王兵等,还有在南师大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朱小蔓教授,..科技哲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