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2695800000118

第118章 顾冠群校长与学科建设

经全校民主推举、国家教委正式任命的顾冠群校长,于1997年1。月23日正式上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同志专程来我校宣布新任校长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决定。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未有大的变动:党委书记朱万福同志,常务副书记胡凌云同志,常务副校长李延保同志,纪委书记潘瑞民同志等。

顾校长上任时我校在全国高校排名已进人第九位。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曾于1997年第7期发表了1995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前100名等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这是国内学者首次完成的对我国高等学校较全面的、科学的选优评估,因此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教育界和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第一次评出的关于1995年的综合实力情况,我校名列第九。到1998年第4期,该杂志又发表“大学评价”报告,公布了1996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前50名名单,我校综合排名仍居全国高校第九位;分类排名列全国工科类院校第六位。与1995年相同。另外,从1991年到1996年,我校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合计增长率在全国排名第6,年增长20.9%,5年涨幅158.33写。

在已有的基础上如何巩固与前进,这是摆在新一任校长面前的问题。顾冠群校长提出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好作为学校根本任务的教学与科研这两大任务。不久,他又提出了要办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通过半年多的工作,第一批与大型企业组建的联合研究院成立并开展了有成效的运行。

到1998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第七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我校共有7个学科进人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行列。它们分别为: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此外,还新增博士点3个,分别为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1个,为光学工程。至此,我校博士点总数已从原来的21个增至33个,并已从单一的工科门类扩大到三个门类(工学、文学、管理学),学科结构趋于合理与均衡。

也是在1998年,教育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是教育部电气信息类课程改革的牵头学校,还承担了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任务。过去只有科研基地的东大,现在开始又有国家级的教学基地了。同年下半年,我校以“本科教学优秀”的金牌资格,获世界银行“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项目贷款230万美元,专门用于支持基础课程建设。

从1998年10月8日至1999年1月28日,顾校长带领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总务处、设备处、高教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去了我校17个一级学科进行调研,听取各大学科对近4年工作的安排和到2012年建校110周年时的中期规划。通过沟通,校、院、系之间加深了理解,大家集思广益,用“集成综合”方法促进各院、系、所的工作思路。

作为一名重点大学的校长,顾冠群院士十分关心拔尖人才的培养,他提出要搞“院士工程”,并亲自抓这项工作,从1999年新年伊始,就组成了“院士工作小组”,一方面做申报院士工作,另一方面做了长期的后备人选物色、培养等工作。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在21世纪为东大造就一批国际级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