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2695800000100

第100章 东大的博士后展现丰采

我校是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至1995年已有“电子学与通信”、“建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四个站,从80年代到1995年底,共录用了44名博士后,其中留学回国人员及外籍人员11名,并已有23人期满离站。

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是1.985年由邓小平同志与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共同创建的。1995年底,为庆祝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十周年,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全国博士后科技成果及人才、学术交流会。

我校由副校长盛昭瀚教授组成了参展小组,选送了一批优秀成果参展,获得了各界的好评。其中在我校“电子学与通信”流动站工作的博士后沈彪副教授与导师孙忠良教授共同研制的“时域探地雷达系统”被选为全国三项精品之一,展示在展览大厅人口的精品摊位上。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副总理、钱伟长副委员长、宋平同志、朱开轩主任以及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等亲自观看了演示并询问有关情况。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都作了报道。

10年来,我校博士后在站期间共参加或完成了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近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863高科技项目8项,其他科技攻关项目20多项。取得了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4项达国际领先水平,10多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5项居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和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近20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或译著30种。

10年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例如:博士后胡敏强已成为我校年轻的电机学科带头人;博士后李炳成科研成果斐然,已被国际核心刊物《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聘为特约审稿人;博士后文炯一教授被聘为国际核心期刊IEEETRANS的编委。

从1996年至1999年,我校先后又增设了“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原有的“电子学与通信”改为“信息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流动站,全校共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