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2690900000004

第4章 边荒侠影(3)

史书上记载说,董卓的势力日愈强大,已经不再听从朝廷节制。朝廷为了摆平他,将其调任少府,欲夺其兵权。

那么这个少府职务,又是啥名堂呢?

少府,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地税收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这个职位,类似于现今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兼工商局局长。

天使传旨而去,未几,董卓的回复来了。

董卓在信上说:“敬爱的各级领导,接到新的任命,董卓我意气风发,卷起铺盖准备上路。我在心里暗下决心,绝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栽培,要在新的岗位上,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可是我刚要出门,士兵们就拦在了我的面前,一个个哭得泪人一样,说:朝廷拖欠战士们的工资还没有发放,运输的军粮,也因为路途断绝始终未到货。现在士兵和家属们已经是饿得前心贴后心,饿到了两眼发黑的程度。士兵们一边哭诉,一边揪住我的衣襟,不许我去上任。敬爱的各级领导,我董卓是只要接到命令,就不打折扣的执行。执行命令之前,我先安慰一下这些快要饿死的士兵,等安抚好了,我一准来,不见不散……”

大家把董卓的回复,看了一遍又一遍:啥意思?董卓这写的到底是啥意思?

还能是啥意思?董卓不想再陪各级领导们玩了呗!可这是为啥呢?

因为董卓已经58岁了。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思想冲动、头脑简单、杀了耕牛款待客人的莽撞少年;他也不再是那个将朝廷的赏赐分文不取全部分发给将士的热血军人。那时候的董卓,思想出奇的单纯。而他之所以单纯,那是因为他年轻,他输得起!

当他杀掉家里唯一的耕牛时,并未想到那些豪爽的羌族勇士,能立即回馈他千匹牲畜。当他将朝廷赏赐的绢全部分给军士们的时候,也未必就存了立即收回回报的心思。只不过当时的他年轻,又有一身好武艺,他有足够的青春可以挥霍。所以他坦荡,他无私。

而现在,他生命的成本已经支付无几,衰老势无可当地攫住了他。体力的消退,导致了他灵活的身手日趋臃肿。现在他唯一的本钱,就是他手中的权力,就是那些愿意服从他的命令的铁血军队。

倘若把手中的军权拱手相让,那么他董卓还会剩下什么?

一无所有!

年轻人输不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年轻。而老年人输不起,却是缘于他们知道自己的衰老。

董卓已不再是昔日的董卓,而帝国,却仍然是此前的帝国。

这认知的反差,从此让历史走上了一条必然之路。

抗命!

移师河东,董卓静观时局之变。

你来不来?

就在董卓抗命、移师河东的当年,他突然接到了朝中大将军何进的书信。

信上说:“……矣乎哉,危乎难哉,朝政之难,难于上青天。现今有中常侍张让等人,霸占了皇宫,强迫天子管他叫亲爹,公然扰乱国家。我何进不才,好歹也读过几本书,知道类似的事情过去也曾经发生过。可记否老早老早时代的晋国,也曾落到这个地步,幸亏有贤士赵鞅,他发动了晋阳的军队,兴师勤王,赶走了君王身边的坏蛋。现在我要哐哐哐地敲响洛阳的警钟,号召天下的忠心之士,与我一道兴师勤王,讨伐奸宦张让,董卓兄弟,你来不来?”

“来不来……这个这个……”董卓把那封信,翻过来掉过去,放在鼻子底下闻了又闻:“这个大将军何进,他写这封信,是啥意思啊?”

叫两个谋士进来一打听,才知道国都洛阳,出了大事。

其实也没多大事,就是史上有名的捞钱皇帝汉灵帝,死翘翘了。

小说《三国演义》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自从桓、灵之乱……”意思是说,这可怜的东汉帝国,就是汉桓帝、汉灵帝这俩皇帝合伙给弄灭亡的。前者汉桓帝在位之时,悍然下旨,禁止民间女子婚配,他老兄要先一个个地挑选过来。这个挑选的周期与流程肯定短不了,结果搞得天下的男人都没得老婆可娶,冲冠一怒为红颜,引爆了巨大规模的黄巾军之乱。

汉桓帝36岁就死了,死后没有儿子。大家在皇族里找了个年纪幼小的刘宏,这孩子才刚刚12岁,就莫名其妙地成了皇帝,即汉灵帝。

汉灵帝虽然年幼,但是知道好歹,即位之初,还是想发奋图强,做一番事业的。这时候他的母亲董太后,急如星火地跑来了,对他说:“乖儿子,你现在当皇帝了,赶紧,快想办法弄钱来,要弄多多的钱。”

小汉灵帝极是困惑,说:“娘,我现在是皇帝了,这天底下的金银财宝全都是我的,我还有必要再弄钱吗?”

董太后仰天长叹:“孩子啊,你怎么这么缺心眼啊?钱明明是在别人的手里,让别人花着,让别人快活着,你怎么说钱都是你的这种昏话?可怜的娃呀,你都让那些坏书生教坏了。娘亲告诉你啊,钱这东西,只有到了自己的手中,才算是自己的,你赶紧去弄钱,快点去啊你!”

小汉灵帝还在拼命地挣扎:“娘,你说的那些钱,的确都在老百姓的手中。可这些老百姓都是我的子民啊。现在国家积弱,这就好比水塘中的鱼儿还小,何不等鱼儿长大,等百姓们都富足起来,我们再捞钱也不迟。”

董太后恨声道:“傻娃呀,你缺心眼缺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岂不知捞钱这种事儿赶早不赶晚。你越早弄钱,花得痛快,你就越开心,你非要拖拖拉拉,我说傻娃,你是不是想急死娘亲啊?”

经过董太后的谆谆教诲,心智未成熟的汉灵帝,终于走上了捞钱的不归路。大太监张让、赵忠帮他出主意,先是敲诈各地进贡的贡使,而后成立专门卖官的衙司:西园。将朝廷中的所有官位明码标价,言不二价,童叟无欺。

汉灵帝出售的不仅是空缺的官职,已经任命的官员也必须要缴足金额,才可以继续留任。当时有个巨鹿太守司马直,其人为官清正,志向高洁。汉灵帝非常欣赏他,就将他的官位削价百分之五十,只需要缴足三百万即可。担心司马直有意见,汉灵帝传诏,将司马直叫来,由太监们作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工作之后,司马直悲催赴任,走在路上,他越想越别扭,行至孟津,给灵帝上疏苦求不要再这么搞了,而后服毒自尽。

还有个冀州名士崔烈,花了五百万买到了司徒一职,实际上就是帝国宰相。上任的时候,汉灵帝看着他,突然感觉自己吃了大亏,心里极度不平衡,忍不住对人说道:“吃老亏了,这个宰相本来可以卖一千万的。”

汉灵帝有个美貌的妃子程氏,听到后大声说:“崔烈那是冀州名士,岂是买官之人?假如我是崔烈,绝不会花钱买这个宰相的。”

程氏此言一出,从此名士崔烈声誉尽毁。

毁了也没关系,汉灵帝如其母亲董太后所愿,大发了横财。皇宫里卖官得来的钱不计其数,放都放不下,害得汉灵帝夜半三更连睡觉都不敢,拿着小铲子在地下偷偷挖坑埋钱。

现在我们明白董卓为什么敢拒命,不出任少府一职了。

少府这个官,也是需要拿钱来买的。让董卓放弃自己的军队,花钱买个屁大一点的官,说不定过几天又降价了。董卓再缺心眼,也不会干这傻事。

当董卓拒绝花钱买少府、移师河东之时,汉灵帝幸福地死在钱堆里。其子刘辨,年方17岁,继位,是为少帝。而这时候大将军何进,则准备将权力从太监手中夺回,为此他发布号令,传董卓入国都勤王。

以卵击石

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号令,董卓立即向朝廷上疏,书曰:“……中常侍张让等人,忒不像话了,欺负天子,逼万圣之尊的皇帝管他叫亲爹。天下有这么欺负人的没有?没有!臣听说,拿水瓢把锅里的开水往外舀,远不如抽掉锅灶的柴火更干脆。臣还听说,拿刀子挑破痈疮,那叫一个痛啊,痛得你浑身上下冒冷汗。可这种痛,比之于创伤向内感染、腐蚀肌肉要强得多。臣不才,没读过书,但也知道类似的事情过去也曾经发生过。可记否老早老早时代的晋国,也曾落到这个地步,幸亏有贤士赵鞅,他发动了晋阳的军队,兴师勤王,赶走了君王身边的坏蛋。现在我要哐哐哐地敲响洛阳的警钟,号召天下的忠心之士,与我一道兴师勤王,讨伐奸宦张让。国都洛阳的兄弟们,你们等着我,我马上就到……”

董卓写给朝廷的信,和大将军何进写给他的信,文字组合一模一样。后来才查清楚,原来大将军何进知道董卓文化水平不高,写信的时候吩咐过,让他直接抄一份,用以给朝廷上疏。

伴随着这封信送抵洛阳,董卓只率了三千人马,马不停蹄,星夜奔驰,向国都洛阳狂奔。

而此时的洛阳,有袁绍握有西园八校尉禁军指挥权,有袁术控制着的皇家近卫羽林军,有执金吾丁原城防部队,官兵总数超过三万人,是董卓兵马的十倍。

以一击十,以卵击石,此番董卓之行,可有多大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