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医药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26807100000024

第24章 医药重大发明、发现(9)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当时的卫生政策不重视中医,尤其不重视操作型的医疗技术,所以,推拿只能以分散的形式在民间存在和发展。这种发展的方式,其缺陷是受一地之限,缺乏交流;但其优势是由于我国疆域辽阔,植根于民间,易按照该地域流行病的特点和民间要求,发展为各具特色的推拿学术流派。如鲁东湘西的儿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拿、山东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等。这些众多的学术流派,是我国推拿学科的一大特色。这个时期,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推拿与中医其他学科一样受到冲击。但推拿作为一门临床学科,在冲击中吸收了西方医学的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充实自身,如上海的滚法推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近于被湮没的推拿疗法如枯木逢春,在对祖国文化遗产重视和正确政策的指引下,推拿疗法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在这期间,国家整理和出版古代推拿医籍,并开设推拿专科学校,培养推拿专业人才。开展对推拿的生理作用和治疗原理的研究,同时提出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来研究推拿的设想和探索。推拿麻醉在这个时期也取得了初步成功。

20世纪70年代后期,推拿作为一种无创伤、非介入性的自然疗法,被国内外医学界有识之士重新认识。推拿学界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推拿学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一些按摩经验,又创造和总结出许多新的推拿疗法。如耳穴推拿、胸穴推拿、运动推拿、保健球推拿、推拿麻醉、足穴推拿等。

现在,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人们治疗疾病的方法正在从偏重于手术和合成药物,向重视自然疗法和非药物治疗转变。而推拿正是属于现在所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所以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诸如针灸、推拿及草药之类的非常规疗法正在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最常见的非常规疗法依次为:松弛技术、脊柱按摩、推拿、想象、精神治疗、减肥、长寿疗法、草药、大剂量维生素、自助集体活力疗法、生物反馈、催眠术、顺势疗法、针刺疗法以及民间秘方。针灸疗法的发展

在祖国医学的宝库里,有一支极其绚丽的奇葩,就是针灸治法。针灸以它非常独特的治疗方式,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针灸的发明最初是发端于一些偶然现象的发现。原始人在劳动时,发现身体的某个部位偶然被一些尖硬的器物碰撞了,甚至被碰伤出血,但会意想不到地减轻疼痛。这个现象多次重复以后,人们就会有意识地用尖锐的石块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逐渐掌握了磨制技术,已能制成一些较为精制的石器,即“砭石”。今天人们使用的不锈钢银针,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针、骨针、竹针等原始针具的基础上,历经铜针、金针等不同阶段,不断发展更新而来的。

有了火之后,原始人便烤火取暖、煮食和篝火防兽等,这些过程中会被迸出的火星烧灼烫伤皮肤,但同时这种局部的烧灼可以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就使人们受到启发,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为材料,对局部进行温热刺激。这一疗法,我们把它称作灸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针刺和灸法合称为针灸。针灸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从古至今,针灸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治愈了各种疾病,也留下了许多神医治病的故事。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医家已把针灸的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如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在《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书中,除了记有在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各种疼痛、痉挛、麻木、肿胀等身体局部症状,以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嗜卧、恶寒等,都是用灸法治疗的。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现存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其中《灵枢》所记载的针灸理论十分丰富而系统,被看做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法的核心内容,故《灵枢》也称为《针经》。

继《黄帝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扁鹊本人就是一名精通针灸的神医,相传他在各地巡回行医时来到虢国(今陕西宝鸡一带),听说虢国的太子因病刚刚死去。扁鹊和他的学生便赶到宫门,询问了太子的病情,知道太子死亡的时间还不长,根据他的医疗经验主动提出可以救活太子。虢君听说后,急忙请他医治。经过扁鹊的精心望色、问症、切脉等诊察,确定太子是“尸厥”(类似休克),并非真正死亡。扁鹊应用针灸等医疗方法进行抢救,结果很快使太子苏醒过来,恢复了健康。这件事一直为当时的人们所传颂,说是他能起死回生。以上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不仅已经相当普及,而且在医疗质量上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被看做是对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针灸学著作不仅数量上有了很大增加,而且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还有不少彩绘针灸挂图、针灸图谱、灸疗专书和兽医针灸著作等。例如唐代著名的医家孙思邈等人的医学著作中,都专门详细地记述了针灸疗法。孙思邈还绘制了三幅大型彩色针灸挂图,分别把人体正面、背面和侧面的十二经脉用五色绘出,把奇经八脉用绿色绘出。当时的针灸疗法和其他医学科目一样,都被正式列入了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明确规定以《黄帝内经》等做教材。太医署里还专门设立了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和针生等职衔。这些都说明当时针灸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以后到近代,我国医家又陆续编写了大量的针灸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时期王惟一主持编修的《针灸图经》。

王惟一是宋仁宗时的太医局翰林医官。他的医道很高,尤其精于针灸。在行医的过程中,王惟一感到,前人流传下的针灸著作对穴位的描述差异很大,而取穴位置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因而,他上书朝廷,请求系统修订针灸医书,考订针灸穴位的准确位置和治疗作用,并重绘针灸穴位图。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王惟一写出了《针灸图经》。这本书共3卷,书中的许多认识都大大超越了前人。他把经络和穴位结合起来论述,将每一个正经上的穴位排列在该经之后,并注明针穴的位置,从而克服了《针灸甲乙经》按身体部位注穴而脱离经络循行的不足,使读者对经络和穴位有了整体的认识。

为了使针灸图的形象更加真实化和富有立体感,王惟一还在医官院主持监制了最早的两具刻有经脉腧穴的铜质人体模型,叫做针灸铜人。当时,受王安石改良思想的影响,医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再加上雕版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整理和出版了很多医学书籍。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针灸学教学要更加直观些,以便于学生记忆和临床使用。王惟一所设计的针灸铜人,在脏腑的布局,经络的循行,穴位的精确等方面,不仅科学性强,而且工艺水平相当高。他选择了精制的铜,铸成和一般人大小相似的人体,里面装有铜铸成的脏腑,躯壳表面,刻有354个穴孔,孔内装满水银,外封黄蜡,以防水银流出。当老师出题针刺某穴,或提问何病症该针何穴时,学生照题试针。若针得正确,一进针水银便会流出。若针得不对,就刺不进去。铜人的铸造,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尤其在针灸学和针灸教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故为历来针灸学家所推崇,即至现在仍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被认为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针灸中的“针”是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理,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是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经络之谜

传统的中医学认为人体就像是山川大地,气血好比是河流湖泊。而在气血的循行中,有很多相对稳定的通路,表现在人体,就是经络。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骨干,经脉都是上下行的,贯穿着人体的上下,联系着人体的内外,是运行气血的主干道。络脉则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它纵横交错,达于全身,把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针灸学中更占主要地位。它不像人体上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那样见得着,摸得着。古人是怎样发现的络经,又是怎样将经络的循行线路绘出来的呢?原来,古代医家最早认识经络是从血管开始的。有血液流动的管道叫做“脉”、“血脉”、“脉道”。这些脉道非常多,有纵行的;有横行的,有深层的,有浅表的;为了区别它们的不同,分别定名为经脉或络脉。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发现经脉运行的不仅有血液,同时还运行着中医所说的“气”,并且由气推着血液运行。这就进一步认识到了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当针刺到人体一定的部位和一定的深度时,病人就会产生一种酸、麻、胀、重,或是发凉、发热或似小虫在爬的感觉,这些感觉往往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扩散。这种现象反复的出现就引起了古代医家的注意,经过重复针刺,感传现象就会重复出现,古人将这条针感所走的路线记录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人体全身的经脉共有56条,大的络脉共有15条,而小的络脉就多得难以计数。

人们还发现,有些穴位在刺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作用。于是,古人就把作用相近的穴位归纳、联系起来,将这些穴点连接成线,这个线就是经络线。古代医家把所有发现的经络都记录下来,并且描画在图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经络图。

经络学说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发展而来的。《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最终形成。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它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是经过许多医家搜集、整理、集合而成的。它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2000多年前的,所以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经络问题进行了不懈地探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古人所说的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经络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血管,并不存在一套独立的经络系统。另一方面,国外有人声称发现了经络的实体,结果被我国学者证明是一种假象。

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针刺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但这类人只占人群中的很小一部分。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改变了人们认为经络就是血管的观点,因为血管显然无法形成这种感觉循经移动的现象。另外,人们还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肤电阻较低,这些现象为验证经络的客观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至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相信通过人们的努力,经络的奥秘终究会被揭开的。

中医认为人体每个内脏都有一条通道,把该内脏与人体表面的某些部位连接起来,可将内脏的病变反映到体表,这条通道就是经络,而经络上的敏感点就是穴位。内脏的疾病往往会在所属经络的穴位上反映出来。按压这些穴位,可以出现特别的感觉。所以,穴位是人体表面反映内脏疾病的部位,可通过穴位—经络—内脏的路线进行治疗,达到治病的目的。

“笑气”的发现

在洁净、明亮的手术室里,无影灯下,外科医生手持锋利的手术刀,切开病人的皮肤,殷红的鲜血从切口渗出,病人却依旧安然地躺着。今天,开刀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是一项十分平常的工作。然而,就在100多年以前,开刀对于医生和病人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那时候,西方的麻醉术还没有发明,病人都是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中接受手术的。每一次手术,不仅病人十分恐惧,就连外科医生也觉得是个可怕的负担。因此,如何消除病人在开刀时的疼痛,成为外科学发展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一氧化二氮作为第一种麻醉剂,为人们带来了福音。那么一氧化二氮的麻醉作用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最早发现一氧化二氮具有麻醉作用的是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