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医药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26807100000021

第21章 医药重大发明、发现(6)

这个实验只持续了14天,因为柠檬和橙子都用完了,结果令林德既吃惊又振奋,吃柠檬和橙子的第六组病人完全康复了,喝苹果酒的第一组病人病情有所改善,其他各组没有任何变化,病人依旧在坏血病的痛苦中煎熬。现在,我们可以从这个小样本的实验中看到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影子,就是这个有着科学含义的早期临床研究,使得人们在长久的黑暗里看到了一丝光亮。

6年之后,林德大夫把他的发现写到了一本书里,他认为饮用柠檬汁一样可以治疗坏血病,但为了保质,他建议把柠檬汁煮开后装瓶,以备长期食用。但这个建议是错误的,因为维生素C在加热后被破坏了,这种柠檬汁没有治疗效果,所以人们并不认可林德的新发现。英国海军依旧在坏血病的极大杀伤力面前束手无策,1756~1763年的7年时间里,死于坏血病的海军士兵竟然超过了10万人。

1780年,英国军医吉尔伯特·布兰注意到了33年前林德的实验,他建议在去加勒比海航行的海军的饮食里加上柠檬,在这个建议生效的前一年,1518名舰队的士兵死于坏血病,自从饮食里添加了柠檬后,死于坏血病的士兵减少了一半。布兰大夫确信在饮食中加入柠檬是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有效手段。15年之后,他当上了军队医疗委员会的重要官员,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从1795年起,英国海军所有士兵每天的饮食里都加上了一小杯柠檬汁。

就是这每天一小杯的柠檬汁,使得患坏血病的英国海军士兵大量减少,和欧洲的其他竞争对手比,这就给了英国海军极大的优势,他们的舰队可以航行的更远,可以不靠岸的在海上航行的更久,英国的海军成了无敌的舰队。

为什么柠檬汁会对坏血病有特殊疗效呢?经过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后终于发现:那些患坏血病的水手们主要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缘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会自己制造维生素C,只有人和类人猿等不会自己制造维生素C,只能靠吃水果、蔬菜等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来维持生命。船员们由于长期吃黑面包、咸鱼肉,便使体内缺少了维生素C,就得了坏血病。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它是1907年由挪威化学家霍尔斯特在柠檬汁中发现的,现已可人工合成。它是无色晶体,化学性质较活泼,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所以炒菜不可用铜锅而且不可以加热过久。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人体灭菌能力和解毒能力。

维生素D与佝偻病

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症,是一种多发生于婴幼儿的疾病,患者因为骨骼不能正常钙化,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弯曲变形,出现如O形或X形腿,胸骨外突,肋骨串珠,脊柱弯曲,出牙推迟等现象。

l6~l9世纪的英国,尤其是在终年不见阳光的“雾都”伦敦,很多工业区随处都可以看到由于佝偻病而致残的儿童。这些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出现方颅、肋串珠、鸡胸或漏斗胸,年纪再大些,由于骨质软化,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其的行走。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清楚这种可怕的疾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直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佝偻病的发生与食物因素及日光照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展,人们发现,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佝偻病的发病率显著地高于农村;寒冷多雾的冬春季发病率多于阳光明媚的夏秋季;户外活动少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佝偻病或骨软化症的发病率高;儿童长大开始行走后,由于能得到较多的日光照射,发病率就会明显地下降。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医生们开始用鱼肝油和晒太阳的方式治疗佝偻病。但是,引起佝偻病的原因到底何在呢?为什么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可以治疗同一种疾病呢?随着化学、医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阳光中的紫外线和鱼肝油中都与人体中的“抗佝偻病因子”——维生素D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可以在阳光的照射下由存在于皮肤下的一种胆固醇直接合成,所以维生素D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二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体外合成。前者摄取的维生素D在小肠内吸收,为内源性维生素D的来源。在食品中,海水鱼、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和鱼肝油制剂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植物性食品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尽管食物内含有维生素D的量有高有低,但研究发现,消化后真正被内源性吸收的维生素D微乎其微,完全不能满足机体对于维生素D的需求。因此,营养素补充主要依赖阳光,即紫外线的照射。紫外线的照射与不同的地理纬度、季节变化和天气状况极为相关。夏天和冬天的户外紫外线量不同,阴天和晴天的量多少不一。只要经常参与户外的活动和锻炼,坚持2~3个月以上的照射,机体维生素D缺乏的状况就会得到良好改善。白色皮肤和有色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一样,但是年龄增长,能力下降,因而年长的人需要将户外活动和停留的时间延长。

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一次大量摄入或者长期超量摄入会使维生素D蓄积在脂肪组织中引起中毒,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多尿,甚至出现软组织钙化及肾结石等。所以,千万不可盲目补充维生素D。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缺乏甚至可能具有致命影响。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心脏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只要我们每天接受充足的阳光,就可以获得满足人体90%的维生素D需求量,而剩下的10%则需要从每日的饮食中去获取。

“生命第一痛”痛风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用来形容痛风再恰当不过了。痛风不单让患者感到剧痛,更会长期纠缠患者,难以根除。被人们称为“生命第一痛”。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或高尿酸血症。痛风有“王者之病”、“富贵病”之称,其原因是历史上有很多王公贵族、达官名人患这种疾病,如13世纪上叶的法国在近半个世纪中,有十几位国王罹患痛风。

痛风如此频繁地光顾达官贵人,很自然地让人们联想到他们的生活方式。16世纪的英国漫画经常把痛风患者描述为如此情景:脚上绑绷带,坐在自己的农庄里,手里端着葡萄酒杯的胖老头。葡萄酒和容器成了人们怀疑的对象,当时葡萄酒是通过铅壶或铅做衬里的铜壶酿制的,因此人们想到了痛风可能是铅中毒所致。那时,帝王将相过着酒席不断的富贵生活,所以痛风多肆虐于这一人群,而普通百姓以粗粮素食为主,极少患痛风病。后来,由于欧美一些国家科学的进步,经济迅速发展,富裕阶层扩大,除帝王将相外,政府职员、商贩、医生、律师、技术工人和牧师等人群的饮食成分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痛风很快在欧洲大地蔓延,成为常见病。

在18世纪以前,人类对于痛风的认识一直没有重大进展。1684年,显微镜先驱列文虎克首次描述了痛风石内尿酸钠结晶在显微镜下的外观:“有着长形而透明的小微粒状物质,许多呈两头尖,形态类似一段段的马尾”。在近一个世纪以后的1776年,瑞典化学家舍勒证实痛风患者尿结石中含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有机酸。1798年,法国化学家福克罗伊发现该物质是正常尿液中的成分,故取名尿酸。从此,拉开了尿酸与痛风发病之间的序幕。

1847年,英国医生加罗德第一个分析了痛风患者的血清,并发现血尿酸浓度在痛风或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明显较健康人高。因此,他假定痛风可能是由于肾脏排泄功能散失或者尿酸形成增加所致。他于1855年出版了第一部关于痛风的专著。在1876年,他又假定急性痛风是由于尿酸钠沉淀于关节或其邻近组织所致。加罗德关于尿酸以及痛风的研究及论述,奠定了当今人们认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理论基础。因此被誉为“现代痛风之父”。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当它的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尿酸在人体里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1/3由大肠排出。体内的尿酸是在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才能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导物炎症反应,进而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据统计,目前我国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且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要控制痛风,关键是控制饮食,多食含“嘌呤”低的碱性食物,如瓜果、蔬菜,少食肉、鱼等酸性食物,做到饮食清淡,低脂低糖,多饮水,以利体内尿酸排泄。

痛风临床表现为患者脚趾、踝、手、膝、肘等关节出现肿胀、热痛、僵硬,并伴有头疼、发热等症状;沉积尿酸结晶引起关节变形或形成痛风石,使关节无法活动。痛风石除在关节、肌腱及其周围沉积外,还可在肾脏沉积,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警惕“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这句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指的是我们身体上的毛病大多是因为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现在,我们的餐桌文化越来越丰富,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营养和卫生了,我们免不了要犯嘀咕,没有理由病却越来越多。营养学家给我们的解释是: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一个错觉:餐桌上的油脂食品增多,则表明食物营养价值越高,为此来源于动物或植物或两者兼备的油脂食品消耗量很大且呈上升趋势。殊不知,这种饮食方式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反而会带来许多不良的后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目前人类死亡病因中,心血管疾病被列为头号杀手,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发达国家占死亡总数的50%,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顺位已进入主要疾病死因的第二位,它的危害远远高于癌症。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达1.2亿人,在世界居于首位。除此之外,我国还有5000万人血压偏高,并且每年新发病人数约有200万。

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能吃是福”,似乎吃得饱、睡得香就是健康的标志。这么能吃,怎么会有病呢?经常饮食过饱,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使人肥胖。而肥胖又往往成为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的温床。常常饱食,食物总是填满胃部,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人的消化系统这部机器应有的休养,由于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逼迫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很容易产生胃糜烂、胃溃疡,还能诱发胃癌。

人们在尽享美味佳肴的同时,还应该高度关注人畜共患疾病,警惕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侵袭。

食源性疾病是由不卫生的饮食习惯造成的。一些外国人喜欢吃生牛肉,其国民弓形虫感染率可高达70%~80%。我国不少青壮年男性从追求烧、烤、涮发展到生吃。需要提醒的是生吃菱角、茭白、荸荠,可能感染姜片虫;吃醉蟹,易罹患肺吸虫病;生吃淡水鱼、生鱼片、鱼生粥,易患肝吸虫病;热衷吃带着血丝的猪肉和牛肉,易引发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病等,此类病例在临床时有发现。

医学专家强调,培养卫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捷径,不要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其他肉类食品,切忌吃生的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螺、蟹,蛙、蛇等食物。同时,在处理肉类时,要注意刀具、砧板的消毒和清洗,避免导致交叉感染。对付寄生虫最好的办法是煮热加温,一般的寄生虫在70℃左右就被杀灭了。

健康身体,预防重于治疗。与传染病不同,因个人不健康行为而造成的疾病不能用疫苗来预防,但是却可以通过人们自身来抵御。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加强自我保健。而要想提高自我保健的功效,关键在于加强自我监督。饮食上要控制热量的摄入,提倡多吃谷类、粗粮、纤维素,保持低盐、低脂、低糖,少吃动物内脏和海鲜。

情绪紧张导致的疾病

今天,情绪紧张已成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通病。小学生因学习任务繁重而处于紧张状态;大学生、中学生因面临各种考试压力而万分紧张;妇女由于职业与家庭的双重负担而紧张;工人和职员也因职业要求越来越高而精神紧张。

研究证实,情绪紧张实际上是身体对各种负担的一种非特殊的反应,是对身体中有机组织的调节行为。只有过度紧张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当紧张激素泉涌般地充斥身体各个器官时,人体的抵抗能力受到破坏,那么就容易产生精神烦躁、神经过敏,也容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甚至癌症。例如与紧张有密切关系的血压波动是循环系统中由于紧张等因素而产生的不平衡现象,血压和血液循环速度均受体内各部位肌肉动作的影响,而肌肉又受负责紧张状态的神经系统的支配。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动脉肌肉不能放松,它直接影响到血压和血液循环速度,也使大脑神经因负担加重而不能发出正确指令。这时就可能产生紧张过度高血压,更容易导致心脏病心肌梗塞或肾衰竭。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情绪紧张相关的疾病还包括胃肠道疾病、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多种硬化症、狼疮、糖尿病、以及妇科疾病等。

精神紧张与胃肠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在心情愉快时,可使神经系统正常地活动,正确、有序地指挥支配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十分有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对胃肠系统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康复。相反,如果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总被忧愁、悲哀、焦虑、气愤等不良情绪左右,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运动和分泌失常,发生形形色色的胃肠道疾病。

尿路结石是发生在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一种常见疾病。虽然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据美国新泽西内科和牙科大学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大也能促使结石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