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生物探索发现全纪录
26803200000008

第8章 生物学家的故事(8)

此后,年仅20岁的多伊西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后来他一边在哈佛医学院任助教之职,一边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以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语惊四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很快成为生物化学界公认的后起之秀。

25岁的多伊西开始在华盛顿大学任教,并进一步在哈佛大学攻读他的博士学位。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就通过了博士论文,成为一名有国际知名度的青年学者。

此后,多伊西一直不懈地进行着研究,并最终获得了生理学及医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

如果多伊西当初没有执著追求自己所爱,那么将会是生物学界的一个不小的损失。看来执著和倔强应用在适当的地方就可以创造成绩,但用在不当的地方就会导致退后和失败。

爱国科学家——朱洗

朱洗是我国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原名玉文,20世纪初出生于浙江临海店前村的一个农民家中。他特别是在研究生物个体发育规律,即胚胎学,也叫发育生物学这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少年时代的朱洗,就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受1919年五四运动的爱国浪潮的影响,朱洗发动了学生罢课的游行,结果,学校当局给朱洗冠上了“不法学生”、“煽动闹事”的罪名,开除了朱洗。

朱洗失学在家,心情苦闷彷徨。这时正逢蔡元培、吴玉章等人倡导勤工俭学,这更加坚定了朱洗要到国外去寻求救国道路的想法。他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徒工,省吃俭用,经过了一年工作终于攒下了旅费。随后朱洗于20年代登上轮船,在海上漂泊了30多天终于到达了法国。

朱洗在法国先后做过翻砂、车床、汽车修理等五六种工作,他本着“勤于工作,俭以求学”的精神,用辛苦做工赚的钱交学费上学。下班之后,他仍坚持补习法文。他用节省下来的钱,陆续买了一些书籍,经常刻苦攻读到深夜。

除了工作,朱洗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阅读进化论方面的著作上。五年之后,朱洗用做工积攒下的一笔钱,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向著名的生物学家巴德荣教授学习生物学。

巴德荣是法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卵细胞生理研究。他曾因在世界上第一个培养出一只“没有父亲”的青蛙而闻名于世。朱洗勤奋好学,在实验室里工作更是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朱洗的聪明灵巧、踏实肯干深得老教授的欣赏。因此,当一年后朱洗的积蓄用完时,巴德荣教授就允许朱洗留在实验室里边工作边学习。

在巴德荣教授的指导下,朱洗进行了蟾蜍的人工单性生殖和异种杂交,以及卵细胞分裂节奏分析等几项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朱洗善于思索,思想敏锐,观察细致,很快就对巴德荣教授的工作,有了深入系统的了解,不久便成了教授名副其实的合作者。在与巴德荣合作的近8年里,朱洗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有不少工作都是朱洗首先发现苗头的。难怪巴德荣曾赞叹到:“朱洗挖掘了我的全部知识”。“这样好的青年学生,中国竟没有人知道!”

30年代,朱洗以论文《无尾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身在异国他乡的朱洗并没忘记,此时此刻他的祖国正在遭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怎样的蹂躏。他对老师说:“我们的国家非常落后,她需要科学。我来法国,就是为了要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带给祖国。”巴德荣教授为朱洗这一腔爱国热情所深深打动。没过多久,朱洗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些书籍和实验仪器,告别了一心想挽留他的巴德荣教授,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回国后的朱洗应聘于广州中山大学当教授,可是广州当局非但不支持真正的科学事业,反而宣传那些陈旧的“生物自然发生说”。朱洗与他的合作者一起,同这种伪科学进行一场辩论。后来,朱洗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来到北平,受聘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在这里,朱洗本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把每月的薪金除1/10用于生活必需外,其余都用在家乡开办琳山小学上了。

在北平的日子里,朱洗教授忍受不了日本人对中国的屈辱,常常失声痛哭。后来,朱洗来到了上海,寄居在朋友家中。他一面在中学教法文,一面继续搞研究。此外,朱洗还和巴金等人合办了一个文化生活出版社,为扩展祖国人民的科学知识服务,并撰写了共8册的《现代生物学丛书》,目的是“想把许多已知的生物知识系统地介绍给一般读者,作为了解人类本身的引线。”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朱洗失去了经济来源,研究工作也不得不停止。可朱洗不仅拒绝了重庆政府的聘任,也拒绝了汪伪政府的利诱,表现出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正直胸襟。

朱洗常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在科学上贡献自己的劳动是应该的,国家和人民给我们的已经太多了,我们应该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一点事情。”他积极主动地根据国家的需要,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印度蓖麻蚕引种驯化,家鱼人工繁殖等应用研究,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朱洗不但有卓越的学识,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努力奋斗的精神,更难得的是他的一颗赤诚的报国心。

童第周的决心

童第周,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从小就是一个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的好孩子。

童第周于20世纪初出生在浙江宁波,他的父亲是一个教私塾的先生,童第周从小就跟着父亲读私塾,边学习边劳动。父亲很重视对童第周的教育,常常给小童第周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讲学海无涯,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还写了“水滴石穿”四个字,挂在童第周的书桌旁,勉励他好好学习,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水滴石穿”是父亲对童第周的勉励,而事实上,童第周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种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以顽强的毅力向着科学的顶峰攀登。

在私塾里,童第周只学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识,这远不能满足童第周对知识的渴求。因为家境不好,没钱供他上学,所以,童第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进入学校学习。直到他17岁那年,在哥哥的帮助下,他才进入了宁波师范预科班。穷人家的孩子能在这儿上学,是很幸运的,因为在这里上学不用交学费,还管食宿。童第周有了这个上学的机会非常高兴,他抓住这个得之不易的机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刻苦学习。但尽管如此,童第周学习起来还是非常吃力,因为以前他的基础不好,只是在私塾里学过一点文史知识,没有一点数理方面的基础。面对这种情况,童第周并不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他相信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终有一天会赶上别人。

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他还为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他要考效实中学。效实中学是宁波当时一流的学校,毕业生一般都能进大学。多少达官贵人以自己的孩子在效实中学就读为荣。效实中学是这样优秀的中学,自然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英语要求很高,此外还十分重视数理基础,而这几门课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环节。最关键的是,他从未学过英语!童第周并没有被这些要求吓倒,也没有改变初衷,他还是要考效实中学!确立了这个目标后,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开始从头自学英语,常常废寝忘食,学到深夜。童第周的决心和刻苦都被哥哥看在眼里,哥哥深受感动,决定供他上学,还请在宁波的朋友为弟弟打听效实中学的招生情况。

可是哥哥的朋友从宁波给童第周带来了不利的消息:效实中学这次不招一年级新生,只招三年级插班的优等生。哥哥考虑到就童第周的基础来说,本来考一年级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却只招三年级插班生,对没有基础完全靠自学的弟弟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也太困难了,这可怎么办呢?哥哥犹豫不决,但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童第周。听到这个消息后,童第周没有沮丧,也没有怨天尤人,既然效实中学只招三年级插班生,而他又已经下定决心考效实中学,那他就要更加努力,去考插班生!

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决心,童第周全身心地投入刻苦的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童第周考取了效实中学三年级,只不过成绩是倒数第一。童第周怎么会甘心当倒数第一?所以一年以后,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童第周从倒数第一变为正数第一!

童第周的几何成绩从入学时的不及格变为一年后的100分!这其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童第周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付出的艰辛和决心!后来,童第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成为复旦的高材生。毕业以后,他又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比京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那年他才32岁。

从童第周的身上我们看见了顽强的意志,具备这样的意志再加上不懈地努力,这就是童第周成功的秘诀。

赞美,良好的催化剂

人们都是喜欢赞美的,赞美可以是一个人奋发的动力,可以是快乐的源泉,就连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经说过,他可以“因为人家一句适当赞美的话而开心两个月”。当然马克·吐温不是爱慕虚荣的人,但他这句话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杰出人物如此,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这样。其中,对孩子适当的赞美甚至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瑞典科学家、195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雨果·西奥雷尔就是赞美的得益者。

雨果·西奥雷尔20世纪初出生在瑞典南部的林彻市。他的父亲是个外科医生,西奥雷尔被他父亲那勇敢顽强的性格和严谨细致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父亲很重视对西奥雷尔的教育,自西奥雷尔开始懂点事起,他就从各个方面进行指点,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他总是负责且耐心地手把手地给予西奥雷尔指导。

父亲的教导起了成效,小西奥雷尔从小热爱学习,胆大心细。有时他和小伙伴们看到可怕的小虫子,和别的小朋友都非常害怕形成鲜明的对比,西奥雷尔十分镇静,他毫无畏惧地一把将小虫子抓住,并拿小刀进行解剖。因为他要弄明白那些小虫子的肚子里究竟都有些什么。他这种举动遭到了很多人奇异的眼光和不解。可是他的父亲却理解孩子的心理,他的这种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大受父亲赞赏。父亲夸他干得好,并和他一起进行解剖和观察。父亲的赞扬和鼓励使小西奥雷尔极为高兴,而且更加勇敢、更加富于想象力和好奇心,并且还大大锻炼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这些都为西奥雷尔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西奥雷尔对父亲的那把手术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父亲那把小刀子很神奇,神通广大,能使病人摆脱病痛,恢复健康。他认为父亲是一位伟大的医生,父亲所做的一切都那么神圣,他也很想成为父亲一样的医生,为人类作出贡献。有了这样的理想,他经常想自己动手亲自试验。父亲对此给予了鼓励,对他说:“努力地干吧,你肯定能行!”

30年代,27岁的西奥雷尔终于在他所热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然而,命运却没有继续眷顾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此时西奥雷尔突发疾病,双腿留下了残疾。但西奥雷尔并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更没有放弃他热衷的事业,他决心献身基础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

多年来,科学家们在西奥雷尔所从事的这一研究领域连遭失败。但是西奥雷尔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前往柏林,向酶学科学家瓦勃格教授请教。西奥雷尔的汗水终于没有白流,他的研究终于结出了果实。他证明了由他首次得到的黄素酶是均一的、纯净的。接着,西奥雷尔又可逆地把这种黄素酶分解成两部分——黄色的辅酶和无色的蛋白质。

希奥雷尔的成功与他幼年时的勇敢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求知欲是分不开的,但也要归功于他父亲对他的赞赏和培养。可见,良好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才是多么重要。

良好的教育无疑会对孩子的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也需要孩子的积极配合,需要坚强的决心作后盾,不懈的努力作支撑。

发现白鹇的郑作新

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春天,郑作新登上了四川省的峨眉山。峨眉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因为这里山峦秀丽,林木茂盛,生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风景秀丽,所以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在这些游客中还有一位来考察的专家——郑作新。

一天,郑作新在考察中,来到一位老乡的小茅屋休息。在茅屋的一个角落里,郑作新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鸟。他仔细一看,不由得怔住了:原来,这是一只少见的雄性白鹇!它的头顶仿佛戴着一顶华贵的帽子,红红的冠子后面,披着几绺蓝黑色的羽毛,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腹部的羽毛是蓝黑色的,跟背部和翅膀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颗长长的白色尾羽,使它的身体显得修长而又俊美。

郑作新知道,白鹇是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共有13个亚种,都生活在我国的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岛以及东南亚的柬埔寨,越南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高山竹林里,峨眉山从来没有发现过。于是他感到奇怪:这只白鹇是从哪里来的呢?该不会是游客从外地带来“放生”的吧?为了进一步考察,在以后的几个月里,郑作新和他的助手们在这一带山区中继续寻找,又找到了几只白鹇。这说明,它们不是被人从外地带来的,而是在峨眉山土生土长的,是地地道道的本地白鹇。郑作新又进一步想,峨眉山的白鹇和生活在南方的白鹇有什么不同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许多问题在郑作新的脑海里回旋。

考察结束了,郑作新带着白鹇的标本,回到北京,把它们放在自己的标本桌上。在这以后的几年中,只要一有空闲,郑作新就对它们进行观察,可是并没有发现它们和南方等地的白鹇有什么明显的差异。郑作新对待科学工作并不草率,仍旧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继续观察。一次,他把白鹇翻过来,从脖颈看到胸脯,又从胸脯看到腹部和尾羽,每个细节都不肯放过。突然,郑作新惊讶得几乎叫起来,原来,这只白鹇的两侧尾羽是纯黑色的,而南方白鹇的两侧尾羽却是白色的,中间夹杂着深色的花纹,两者完全不同。又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对比,郑作新还发现,这几只白鹇的背部,肩部和翅膀上的黑色羽纹,也和南方白鹇稍有不同,但由于差别很不明显,让人很难察觉。

在动物分类学上,“种”是一个最基本的单位。同一种的动物,由于地理上的隔离,如果发生一些差异,那就叫做“亚种”。比如说,人们原先知道,白鹇这一个种共有13个亚种。郑作新根据自己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峨眉山的白鹇和生长在南方各省的白鹇并不相同,它是一个新的亚种,并把它命名为“峨眉白鹇”。这样,白鹇一共有14个亚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