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之最全知道(图文本·珍藏版)
26801600000031

第31章 动物篇(9)

虎鲸虽然凶狠残暴可它却是人类的朋友。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虎鲸袭击人类的记录。相反,由于它的智慧,倒是有人训养虎鲸使之为人类服务。比如,在海滨旅游区的人们训练虎鲸供游人娱乐,当虎鲸听到召唤信号时,它会马上游到岸边让游人骑在背上到水中游弋,而后又能按指令再把人送回岸边。

最大和最小的斑马

在所有的斑马中,要数细斑马长得最大与最美了。它的肩高为140—160厘米。耳朵特别圆大。鬃长而发达,头部灰色。身上的条纹又细又密又多,四肢的条纹特别细密,腹部白色没有条纹,背脊上有一条很宽的纵纹。分布在苏丹南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北部和索马里等的半平原树林地带,常常10—12只结成小群,由牧马率领,叫声如驴子。

生活在南非的山斑马,肩高120厘米左右,狭长,鬃特别短,头部棕黄色,是斑马中最小的斑马。它身上的条纹,黑色多于白色,腹部也没有条纹,从腹部到尾巴的基部有若干横的短纹,和大腿上的长宽条形纹形成对比,为其他斑马所没有的。

最小的马种

常见的马,一般体高都在145厘米以上,而世界著名的小种马马歇特兰小马却要矮小得多,它的最大体高是116.8厘米,大多数都在100厘米左右。这种小马以其产地歇特兰群岛而得名。该群岛位于苏格兰北部约160千米,距北极圈536千米的大洋中。岛上气候严酷,植被稀少,巍峨崎岖。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育成了当地特有的耐寒而强壮的歇特兰小马。

在18世纪后期,这种小马随着英格兰移民传入美国,被专门保留供儿童乘骑,并得以维持了相当纯的血统。1888年在美国成立了“美洲歇特兰小马俱乐部”,更是有计划地提高了精心培育的兴趣和热情。到1972年,已注册的小马超过13万匹,并以每年平均注册2000匹的数字增长。1972年该俱乐部又设立了“美洲小种马饲主协会”,制定了若干章程,其中规定小种马的体高以86厘米为下限。

最会变色的蟹

在潮涨潮落的沼泽和泥沙的海滩上,生活着一群善于变色的小蟹,称为招潮蟹。白天,它是黑色的,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它细胞里的色素向四处扩散,犹如撑开的大黑伞一样。到了夜间,色素颗粒收缩成一团,于是体色变浅,成为青灰色。雄蟹的一只红色威武的大螯不时地高高举起,不断地上下运动,好像在望潮,故也叫望潮蟹;还因为这只大螯伸在身体的前面,好像在拉大提琴,所以人们又叫它提琴蟹或琴师蟹。

招潮蟹的生活习性是完全受潮汐所支配的,涨潮时它藏在洞穴中休息,落潮时出外活动。它的体色一日八变,以昼夜24小时的不同节奏使体色暗淡不一。这与太阳出没及潮汐涨落密切相关,夜间蟹身为黄色,黎明日出时,颜色又渐渐变深。白天低潮时,是它一天中最活跃的时刻,也是它体色达到最深的时刻。

最耐寒的鸭

北极熊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耐寒动物的象征。在北极的“居民”中是否还有比它更耐寒的呢?不久前,挪威科学家对北极地区的动物作了一次耐寒的试验。结果证明,耐寒冠军的荣誉应归于北极鸭,而不是北极白熊。因为北极鸭能经受零下110℃寒冷的考验,其次是海豹,然后才轮到白熊。白熊只能忍受零下80℃的考验。北极鸭之所以能耐严寒,是因为它的羽毛下有一层细毛绒,像毛毯一样裹在身上,所以能保温御寒。

终年栖息在北极地带的鸭,长着一身黑白双色的丰满羽毛,一般体重为五六千克。北极鸭在雪地上睡眠时,既不俯卧又不侧躺在雪地上,而是单脚独立,另一只脚缩藏于腹,累了再换一只,依次轮换。

最保暖的皮毛

北极熊的皮毛可谓是最保暖的,不仅具有美观、柔软、滑润和发亮等优点,而且经久耐用。中世纪时,欧洲人就把北极熊的毛皮视为珍宝。伊斯兰教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十分喜爱这种毛皮,曾从国库中支钱来收购它。在挪威的特隆赫姆市,富人向大主教感恩时,如果赠送一张北极熊的皮毛,那就是最崇高的大礼。

因此,当时许多大教堂的祭坛前面都铺有熊皮制成的地毯。这一方面显示了神圣,另一方面毛皮的保暖性使教士们早晨朗读经文时不会冻脚。

最小的熊

马来熊是熊科动物中最小的成员。它们身高约120—150厘米,公熊的个头只比母熊高10%—20%。马来熊全身黑色,前胸通常点缀着一块显眼的“U”型斑纹,斑纹呈浅棕黄或黄白色。如果打起架来,这块胸斑看起来倒增加了几分威猛劲儿。

马来熊的头部比较宽,突出的口鼻部分呈浅棕或灰色,两只圆耳朵很小,位于头部两侧较低的位置上。它们的舌头很长,这样吃起白蚁或其他昆虫来,倒是方便了不少。马来熊的脚掌向内撇,尖利的爪钩呈镰刀型,这让它们成了当仁不让的爬树专家。

马来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包括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缅甸、和孟加拉国等地,在我国的云南以及西藏也有少量分布。

马来熊也是林栖动物,它们酷爱居住在低洼地带那茂密的热带林中。和很多野生动物一样,它们也更喜欢在夜间出来活动。由于是出色的爬树高手,它们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离地2—7米的树杈上度过的,包括睡眠和日光浴。冬季的马来熊并不冬眠,或许这是因为它们居住在炎热地带,而食物来源一年到头都比较充足的缘故吧。

马来熊也是杂食性动物,而且是有什么吃什么。在它们的食谱中,最常见的是蜜蜂和蜂蜜、白蚁以及蚯蚓,如果能找到各种美味的果子和棕榈油,当然也不会放过。偶尔运气不错,它们也会捕捉一些小型啮齿类动物、鸟类和蜥蜴等打打牙祭,甚至还会帮助老虎打扫人家吃剩的腐肉。

在繁殖方面,人们对野生马来熊的了解十分稀少。它们可能没有固定的交配季节,因为一年到头都可能有熊宝宝降生。熊妈妈的孕期大约有95天,它们也有受精卵延迟着床现象,在国外的动物园就曾有过记录,表明有的母熊怀孕长达174—240天。

熊妈妈每次大约能产下两个孩子,有时会有三个。新生的熊宝宝十分柔弱,体重只有300克左右,全身也没有毛发,它们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成年才会独立生活。至于性成熟,一般是需要3年。圈养情况下,它们的最长寿命大概有24年。

威胁马来熊生存的主要还是人类活动,包括森林砍伐造成的栖息地丧失等等。我国由于是分布范围中的边缘国,数量十分稀少,因此它们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最大的虾

龙虾是虾家族中最大的一种,其中的绵绣龙虾是龙虾中的最大类。龙虾戴盔穿甲,“盔甲”非常坚硬,头胸上生有许多棘刺,两条长长的带刺的触角,还有10条粗壮的脚。龙虾除了头胸部有棘刺外,再没有其他武器,行动缓慢,又笨拙,比较容易捕捉到。

龙虾生活在温暖的海洋中,它栖息海底,白天隐匿在礁石缝,夜晚才出来觅食。在1934年,北美沿海捕捉到一只大龙虾,全身长1.22米,重达19公斤,触须有好几尺长,眼睛和眼柄比大拇指还粗,身体像一条狗那么大,可以说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龙虾。

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蛇

蛇类垂直分布范围上的局限,也与气温有关。因为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便比同纬度地区降低0.65℃。如果在海拔2000米的地方,气温就比同纬度的海平面低13℃之多。气温过低的高海拔地区不利于蛇类的生命活动,能提供它们作食物的动物也较少,同时还不利于蛇卵的发育孵化。所以,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的蛇类最多,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的蛇类已不多见。

蛇类垂直分布最高纪录是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喜山腹,生活于海拔4880米地方。我国有两种蛇的垂直分布高度与此相差无几:一种是雪山腹,分布于云南省丽江县大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另一种叫温泉蛇,分布于西藏高原,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当雄县羊八井海拔4350米的温泉附近发现的。

最大与最小的鸟蛋

在现生鸟类中,产蛋最大的鸟为鸵鸟,其蛋平均重量为1.65—1.76千克,长度在15.2—20.3厘米,直径有14.2—15.2厘米,将它煮熟需要40分钟,蛋壳厚度为0.25厘米,能支持一个重114.3千克的人。鸵鸟的巢一般建在低洼的沙地或草地上,每年繁殖一次。在繁殖期间为一雄多雌,雌鸟把蛋产在一个公共的穴内,每穴可容蛋10—30枚左右。

南美所产的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而它所产的蛋也是世界最小的。据记录有只蛋只有1.14—0.81厘米大,现在收藏在华盛顿的斯密生博物馆内。这只小而精美的蛋,是于1906年5月8日在古巴圣地亚哥被一个叫波牙的人采到的。

最长的昆虫

竹节虫的形状很奇特,活像一小段竹枝,身体外形分成一节一节,呈绿色和或褐色,它们生活在与竹子混杂在一起的灌木丛中,以树叶为食。

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一般长度为10—20厘米,最长的达33厘米。它们和其他昆虫一样,头部有一对细长的触角,胸部三节,各生有细长的足一对,宜于爬行。我国产的竹节虫,一般不长翅膀。

这种行动并不迅速、繁殖力也不高的昆虫,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怎么能够躲避各种敌害,代代相传而不被淘汰呢?这与它们的形状像段竹枝有极大关系。在长有竹子的灌木丛中,有“一小段竹枝”掉在树叶上,谁会去注意它呢?除非定睛细瞧,否则很难发现它们。“拟态”这一特点保护了它们,使它们生存至今而不被淘汰。所以竹节虫是说明生物进化和拟态的好材料。

最长的飞翼

飞龙最早出现于早侏罗纪。它身上没有羽毛,两翼像蝙蝠,衬着一层皮膜,只会滑翔。不同的飞龙,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者如麻雀,大者两翼可达数米,以至10多米。

飞龙世代延续过一段时间,如始祖鸟出现以后的早白垩世(白垩世始于1亿3千4百万年前,结束于6千5百万年前,分早、中、晚三世),有一种翼龙,曾经活跃在我国新疆一带。此后的晚白垩时,有一种翼龙生活在现美国得克萨斯州。发掘得克萨斯州大碗公园内晚白垩世地层中的化石,发现该地层中的化石翼龙的两翅展开,可长达15.5米!超过现代许多飞机两翼的长度,至今世界上所发现的动物中,也找不出比这更长的飞翼。

形态最特殊的鹿

我国著名的特产动物大熊猫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宠儿,然而一般人却不知道麋鹿(俗称“四不像”),它在海外的名声比大熊猫还大。

麋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鹿,有人说它“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颈似驼非驼,角似鹿非鹿”。说它“似鹿非鹿”,是错的,但也有其原因。因为雄麋鹿的角缺乏眉叉,主枝代替眉叉,上端分为两枝,每叉再分为若干小叉。这种角枝形状在鹿类中是独一无二的。麋鹿的尾巴也很特殊,较其他鹿长,生有丛毛,其末端可以超过后肢的踝关节。雄麋鹿的体重可超过200千克,雌麋鹿的体重约100千克,没有角。

最长的毒蛇

在亚洲南部的丛林中,生活着世界上最长的毒蛇——眼睛王蛇。它背面为黑褐色,颈背有一“∧”型白色斑纹,身体背方有窄的白色镶边的带状横斑纹40—50个,腹面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一般全长在2—3米左右,最大的纪录可达5.71米。

眼镜王蛇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丛林中,常在溪塘水域附近,隐匿在岩缝或树洞内。有时能爬上树,有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眼睛王蛇和眼镜蛇一样,激怒时前段身体能竖起,成扁平状,“呼呼”出声。白天活动,主要捕食其他蛇类或蜥蜴。

眼镜王蛇以落叶堆成巢窝,产卵于窝内,再覆以落叶;一般产卵21—23个,多者达40个;母蛇有护卵的习惯,攀附在上层落叶堆上,有时雄蛇也参与护卵。刚孵出的小蛇即可达50多厘米长。

最大的犀牛

目前,世界上生存的犀牛有5种:白犀、黑犀、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犀。前两种产于非洲,后三种产于亚洲。它们是一类珍贵的大型野兽。

犀牛中要算白犀的体型最大,最高可达1.8—2米,身长达4.1—4.4米,体重2—3吨之间。它的角极长,前角特别长而向后稍弯,最长纪录为1.58米,一般为60—100厘米,后角较短,一般在50厘米以下。雌白犀的角通常比雄的长。

这种犀牛虽名为白犀,但它的体色是灰色。它与黑犀牛的主要区别是上唇并不尖长,整个头部又大又方,故又名方头犀。此外,白犀的性情比较温顺,不如黑犀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