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房比天大
2678300000006

第6章 02 养儿养女两样心思(3)

梁玉音想起亲家这套歪理就觉得好笑。心想,穷人得志了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张扬才好。封云桂也就这些年才发家了,有了几个钱,就得意成这样。往前数个十几年,林丹丹一样也是粗茶淡饭过来的,小立还比她娇贵许多。现在也就有了几个钱,居然就拿了千金小姐的身段出来。这封云桂也是的,在建材市场里扛扛抬抬的时候,怎么不说洗洁精伤手呢!还有,说起来林家也不是真的有钱。林家是温州的,温州有钱的老板多了去了,身价千万的都不算真正的有钱人。林家还不到这个份上,也不过就比普通的工薪阶层好过点儿,说到底不就是发了家、致了富的包工头吗,能富贵到哪里去?居然还瞧不起小立了。

梁玉音觉得亲家母那才叫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以为世界上只有钱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唯一筹码。事实可不是这样。小立的外公,当年在清沙是有头有脸的老干部,小立的爷爷还是革命烈士。就说现在,冯家在清沙虽说不上大富大贵,总也算是走出去不比谁差的人家,在工薪阶层里算不错的了。冯小立长得一表人才,又有稳定工作,哪点儿配不上林丹丹了?林丹丹说好听点儿,是个留学生,可现在连工作都还没有。年轻人,自己不去挣饭吃,口口声声要靠老公养着,靠父母养着,这算什么?从这点来看,小立可比丹丹强。

但梁玉音烦心的并不是林家瞧不起小立,她明白,瞧不瞧得起,林家就丹丹这一个女儿,也只有冯小立这一个女婿。养女儿和养儿子不一样,说得难听点儿,养女儿的没谁敢鼓捣小两口离婚的,因为离婚吃亏的总是女人,就算不亏金钱,也还搭进去青春呢。男人就算到了60岁,他只要想找,总能找到女人,还越找越年轻。而女人要是背上"二婚"的名头,就再也不值钱了。在这一点上,养儿子省心多了。再说,小立的个性,也正好是封云桂的对头,小立并不怕丈母娘。这一点,梁玉音觉得儿子很有主见,没有事事都把老婆和老婆的娘的话当圣旨,她觉得自己对儿子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是挺成功的。她烦心的是林丹丹的理论--女人是要男人养的。梁玉音根本不能认同这个观点。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口口声声在讲自由,讲独立,仿佛父母多问一句也是要控制她的自由,可同时,她们又没有依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独立自由的本事和耐性。女孩子们动不动就会说:"女人是用来疼的,男人是应该养老婆的。"仿佛一个好的男人,就应该有让自己老婆做全职太太的本事和实力,就应该完全承担起养家糊口的所有责任。而女人,就理所当然地享受男人的照顾。赚钱是男人的事,家务是保姆的事,带孩子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事,被人疼惜才是自己的事情。80后的这些女孩子们, 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不论是家里条件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呵护着长大的,长到了要结婚成家的时候,大多数还依然是孩子的思维。她们有多少人知道,一个家庭里,女人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呢?她们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呢?

梁玉音嘴上说不管儿子媳妇的事情,可有时候实在看不下去了,也难免说上两句,尤其是丹丹老宅在家里这件事,让她觉得这是比不做家务更糟糕的事情。小两口结婚以前,梁玉音还曾经找人给丹丹介绍过工作,这也是当初林强的意思。林强想,自己的家业虽说不大,也不算小,可建筑这一行,女孩子不适合做。丹丹在国外留学,学的是工商管理,其实也没正经学过什么东西,就是在国外玩了几年,拿了个洋文凭。这种情况林强的朋友里很多。

丹丹天生不是读书的材料,也没想继续读什么学位。封云桂也说:"女孩子嘛,有个本科学历足够了,家里又不要她去挣吃挣喝的,就是她不工作照样也过得好好的。将来找个好男人嫁了,比什么都强。"封云桂可没想到,丹丹千挑万选,选了冯小立。林强虽然不同意老婆的看法,可他也认为女孩子没有必要有那么大压力,只要找个好女婿,将来家业交给女婿,女儿一样享清福。林强和封云桂夫妻两个至少在一件事情上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丹丹根本不必负上挣钱养家的责任去工作。但林强认为年轻的女孩子无所事事也不是件好事,她总要有点儿事情做做打发时间,也积累点儿和人相处的经验。林强的圈子实在不适合丹丹,所以就请亲家母给丹丹介绍一份体面的工作,薪水多少没关系,丹丹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