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房比天大
2678300000031

第31章 09 怀孕后的忧虑(3)

10去北京会变成蚂蚁吗

丹丹听了亲妈这话,自己又转念一想,果然不错。现在冯小立的事业要死不活的,那几个死工资全供了房子,难不成一辈子就拴在这么个单位里头一辈子?想想多悲哀。可想要干点事业,就要先离了这个单位,到北京、上海这种城市去,才有机会。丹丹欧洲的一个同学尚芸芸前段时间发了邮件来邀她去北京。尚芸芸是全家移民去了英国,毕业以后就在英国的公司找了工作,这次是公司指派到中国内地分公司来。尚芸芸虽然不是公司的头头,总算是总公司调过来的,按照公司旧例,这样一调,就是要升职的前兆,所以尚芸芸在分公司说得上话。她叫丹丹去北京应聘,分公司正在招人,丹丹的履历分公司的头头看了,觉得条件不错。尚芸芸说,只要她去,人事部副经理的位子就是她的。尚芸芸是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这个提议对丹丹很有诱惑力。

丹丹和小立商量去北京的事。小立很为难,从内心来说,小立在现在的单位过得并不顺心。事业单位是很稳定,可什么都要论资排辈的。信息中心是市发改委的下属单位,里面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小立在里面是搞技术的,他也是梁玉音找了人打招呼才进去的,可梁玉音本身只是教育局的退休干部,又一向教育儿子要靠自己的努力求发展,不大肯干那种裙带关系的事情。小立工作上倒是兢兢业业,技术上也能独当一面。他这样的,如果在真正的企业里,可能就能因为技术好被重用,可在信息中心,他只能属于那种冲在第一线,却又得不到任何重视的年轻人。

小立觉得很茫然,他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单位里如果干到退休是个什么样子,现在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废人。还有一样,就是现在事业单位不比以前了,收入上相对公务员也没有优势。小立自己也很想在事业上有点作为,在信息中心这样旱涝保收的单位里,想要有所作为会很难。小立也有几个大学同学,一毕业就去了民营企业,开始的时候是很辛苦,但薪水和福利待遇也很高。

他大学的死党吕一民就是这样,刚开始在一个很小的IT企业里从最底层的技术人员干起,后来不断跳槽,又转了销售,现在已经是一个公司的分区经理,年薪上了20万。去年同学聚会的时候,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小立在技术上比吕一民强多了,当年也曾经去这家企业应聘,和吕一民一起拿到了录用通知。吕一民留下来了,因为吕一民没别的路可走,除了留下就是失业回农村老家去。可冯小立有退路,那时候家里已经给他找好了接收单位。就这么着,冯小立没有留在那个薪水微薄刚刚起步的小公司,而是回了清沙进了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本行。可现在,小立还是一个普通小职员,吕一民已经今非昔比。

丹丹曾经说,冯小立就是缺乏吕一民那种背水一战的勇气和魄力。丹丹打趣小立:"你就是跟我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有主意,一到正经事上,其实你的胆子比我小。你是个男人,在事业上这么前怕狼后怕虎的,还不如我。我敢自己去闯,你还舍不得你这份所谓的稳定工作。其实啊,都是你妈给你灌输的这种思想不对。你妈自己是机关的,总是以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最好的。这种思想早就过时了。机关这种地方,就是没有本事、没有理想的人混日子的地方。再有啊,你妈成天说什么稳定啊,要保持平常心啊,说白了就是叫你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够了。你结婚以前也不是这样的,这两年受你妈的影响太大了。"

冯小立承认丹丹前半段说得有道理,自己的确没有吕一民那种勇气。可有时候人的勇气和他拥有什么很有关系。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往往是最有勇气的,因为他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吕一民有勇气留在那个薪水少得可怜、还不管吃不管住的小公司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退路。换句话说,这就是他最好的选择。可冯小立和他不一样,当一个人有更好的选择时,干吗要选择破釜沉舟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和勇气又没有什么关系。但很多成功的人都是走到了吕一民那样无路可走的状态,才迫不得已地奋发图强的。很多平庸的人也正是因为拥有的东西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