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房比天大
2678300000028

第28章 08 女人应该什么样儿(4)

军平爸部分地认同军平妈的话,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事业上也算小有成就的男人,他认同军平妈的做法。这大半辈子下来,正是军平妈当好了这个贤内助,相夫教子,自甘淡泊,吃苦耐劳,才让他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可以心无旁骛地在事业上发展。想起当年在部队的时候,在基层的时候,所有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什么孩子、父母,军平爸都是顾不上的。这些年,基本上是军平妈一个人家里家外紧着忙,拉扯大这三个孩子,而且个个成人。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时候军平爸在家里,是连条毛巾都不知道放在哪里的人。到了退休以后,军平爸想着老伴这些年的辛苦,感激老伴这些年为这个家的付出,所以家里的事情他能做的都慢慢地帮着做。他是想军平妈在辛苦了这么多年之后,能够享享清福。

可军平妈天生是个劳碌操心的命,儿子女儿事情一大堆,件件上心、事事烦恼,一天也没有闲过。最后享福的是谁呢,是军平爸,是这些儿女们,只辛苦了军平妈一个。军平爸想起这些事,心里无限感慨,他既心疼老伴,又敬重老伴。在他的内心里,军平妈是具有所有中国妇女传统美德的好妻子、好母亲,她也是孙儿、孙女尽职尽责的好奶奶。

可军平爸也知道,要现在的年轻人完全地效仿老一辈女人的家庭观念是不现实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可是,一些基本的传统美德总是不能丢的吧。军平妈身上的很多优点,儿媳妇身上都很欠缺。尤其是为了家庭完全地奉献自己的那种精神,在碧儿身上确实没有体现。如果说儿子的家庭负担没有那么重,又或者工作没有这么特殊和这么忙,那么军平爸也并不强求儿媳妇放弃某些个人的发展,更加专注家庭。可实际的情况是,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还是需要长期治疗的。军平的工作压力大就不说了,关键是时间不能自主。那么,这个家庭是需要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和妻子的。就算为了孩子,也总要有一个人做出牺牲。这个人当然不应该是军平,军平正处在事业的关键时期,有的时候,机关里上一个台阶,非常关键,军平现在就是在上台阶的关键时候,那是马虎不得的。

再说,从古至今,哪有男人围着炕头和孩子转,女人在外边闯荡的道理?再者又说,碧儿那个负责人,不过是个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干得好了顶了天,她也到不了正处,不过是多几个钱的事情。两个人的事业孰轻孰重,还不是一目了然。

最关键的是,孩子需要母亲,母亲的角色是任何人不能够替代的。而军平爸看到,在儿媳妇碧儿的心里,现在似乎孩子交给他们带了,完全不用操任何的心一样。作为爷爷奶奶,他和军平妈照顾两个孩子那是心甘情愿的,并没有怨言。但他们能做的只是生活上的照料,而母子情感上的交流和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工作,难道不是碧儿的本分吗?

别的不说吧,就说军平两个外甥亮亮和小迪,哪个不是三岁就开始学乐器?小迪和真真同岁,现在钢琴都学了一年了,还学着英语、故事表演和美术班。军莉对孩子的培养是下了大工夫的,孩子去上任何课,都是军莉接送,风雨不误。亮亮不用说,小学没毕业,钢琴早考过了十级,奥数比赛也拿过名次,现在已经被一所艺术中学提前预约录取了,那还不是军妍把所有的心思和时间都花在了儿子的培养上?孩子的这些成长,哪一样能离开母亲的付出?说起现在的年轻人比老一辈的女人有更新的观念,更好的素质,怎么体现,就体现在这上面。军平妈那个时代的女人,对家庭的关心体现在一家人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而新一代的年轻主妇对家庭的贡献则在于对丈夫事业的支持和对子女素质的培养上。这才是一个女人的本分。

可儿媳妇碧儿为孩子做了什么呢?真真五岁多了,连康复训练都不能保证每天都去,不要说其他的课程。军平爸一直希望真真可以学钢琴,因为他查阅过一

些资料,说是练习钢琴可以帮助脑部发育,对真真是有好处的。当然真真的条件不可能弹得多好,但至少也应该为孩子多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还有安安,也快两岁了,军平爸听军莉说,小迪上的那种幼儿园之前的亲子班效果很不错,也希望安安可以去上。但这些事情碧儿从没认真考虑过,总是说太忙了,没有时间接送。一个星期七天,碧儿大约固定的只有星期三可以自己接送真真去做康复训练。军平爸摇头叹气,这哪里是忙,一天24个小时,人人都一样,关键是你愿意把这24个小时花在什么事情上。碧儿显然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办公室里的图纸上,而不是花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