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国外的父母不太注意对孩子的照顾,孩子可以一个人在院子里玩,玩腻了和父母打声招呼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饿了跑回来大口地吃饭,晚上自己听着儿歌睡觉……父母不会管这管那,生活得很轻松,孩子不受过多束缚,生活得很快乐,自理能力也很强。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说,依赖本身会令孩子懒惰、松懈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易为他人左右……可见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的“满分”妈妈,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这种“爱”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所以,与其做一个100分的妈妈,不如做一个70分的“懒妈妈”!
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全职保姆。
记得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说,他不当皇帝后,连房门怎么开都不会,因为以前都是别人服侍伺候他。而如今的父母也造就了这样许许多多的“小皇帝”。
所以父母要学会懒一点,孩子需要喝水了,自己去倒,衣服要自己去穿,玩具要自己收拾等。这样做也许父母更累,因为孩子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比如:把水洒了一身,把饭碗摔坏,玩具收拾得比没收拾还要乱……但是父母不要因此放弃,一定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并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一定要记住,衣食住行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是全职保姆!
2.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喜怒哀乐,知道家长的辛苦和病痛,知道父母也需要关心。
有这样一位妈妈,自己生病了,还要坚持为孩子做好饭菜,而已经10岁的女儿边看着电视边要求妈妈带自己去游乐园。妈妈想吃药,可是浑身无力,让女儿给自己倒杯水,女儿很不愿意去做,嚷着自己要去写作业,结果还是妈妈自己挣扎着起身去倒水喝药……这样的孩子不仅长大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很可能也会缺乏感恩心。
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做事,知道父母的辛苦,可以让孩子帮助自己多做些事情,比如星期天做做家务、给自己洗洗小件衣服、帮自己倒水盛饭等。
3.身懒心不能懒。
父母一定要注意,做懒父母不是什么都不管了,身懒心不能懒,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动向,做孩子的护航人,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方法,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辛苦,也要让孩子体会生活的快乐。
适时放手是教育的大智慧
在传统教育中,中国的好孩子以乖巧、听话、懂事、认真为标准。欧美的很多国家则不同,他们的教育比较宽松,从小较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心中的好孩子是这样的:主动、勇敢、热情、体谅别人等,他们会特别教导小孩必须“勇敢、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相对而言,我国教育还是以“管教”为主,时刻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守护中推进孩子成长。正所谓“求仁得仁,求智得智”,所以,在中国,好孩子多数“乖巧”、“听话”,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
中国家长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呢?追究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不放心。家长们生怕孩子出现一点危险,让孩子自己倒水喝,烫着怎么办?让孩子自己出去玩,摔坏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上学,遇到坏人怎么办?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出一点差错,就是滔天大祸。这里面确有这方面的客观原因。
二是不相信孩子。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比较差,往往做出错事,若不管不教,放任自流,时间长了,很可能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将来再想纠正,那是很难的。因此,不严加管教,确实不行。
所以,怎样处理好“管教”与“放手”的关系很重要。
现在我们父母的主要问题是,对孩子事事都管束得很严,不许做这不许做那,不让他们亲自实践,那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和头脑给束缚起来了,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生存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原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样说过:“对待小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管什么?学习不好,品德不好,没有礼貌,这都要管。什么放呢?吃苦耐劳的事,经风雨见世面的事,要放手让孩子去干……”确实如此,个人思想品德问题是“地基”,能力问题是不断的“垒高”。而作为孩子监护人和领路人的我们,要正确看待“管教”与“放手”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宜的收放,能够让孩子在独立尝试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所以,尽管我们一千个不放心,一万个不放心,还是要适时放开自己的手。
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要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给孩子独立的意识。
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3岁左右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敏感期。孩子在3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渐渐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倾向,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尝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因此,父母要有效地利用这一时机,培养孩子的自立习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督促他去完成,例如:3~4岁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洗小手绢、刷小塑料凉鞋。5~6岁逐渐学会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喂养小动物、浇花等。稍大一些,便让孩子学习从事简单的家务,并鼓励他为别人服务,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立能力。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小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性格和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越早培养越好。
2.父母要勇于放手,并且,在放手的过程中引导教育孩子。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
在一些公共场合,父母让孩子向自己相识的朋友问好,孩子却躲在身后,怯怯地看着对方不吱声,而父母只能尴尬地和朋友说:“这孩子太胆小!”在小区的游乐园,孩子们一遇到任何矛盾,立刻跑去向妈妈汇报。让孩子自己去买吃的东西,孩子宁肯不吃也不自己去。这些常见的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依赖性大,一刻也愿意离开父母。这样下去,孩子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
所以父母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当“拐杖”当“向导”。
比如:我们都知道暖瓶里的开水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危险的,有些家长就采取不让孩子接近暖瓶的做法,这样做是不对的,与其禁止,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开水会烫伤人。妈妈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从暖瓶里倒一些开水,抓着孩子的手直接体验一下,孩子亲身体验后就知道开水会烫手,然后,再教孩子合理的操作来避免烫伤。这样既避免了孩子烫伤的危险,又放手让孩子进行了锻炼。
3.放手从小事做起。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只要愿意做,我们就鼓励他,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从学习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事情开始。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孩子体会到自我成长的快乐
很多父母做得很辛苦:自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规划设计、紧张忙碌,阅读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在某些地方用红笔画上记号;每天严格按照育儿食谱,为孩子精心准备既科学又美味的食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以便及时添加或减少孩子的衣服;每晚给孩子讲一个又一个故事,直到他安然入眠……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却突然发现,孩子的成长轨迹根本就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这是因为父母忽视了孩子自我成长的能力。
孩子有自己的意愿,也许这些意愿在父母眼里很幼稚、很无知,但是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些意愿的时候,他们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并且增强自信心,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努力。让孩子体会到自我成长的快乐,正是孩子增强信心的最好办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她)的不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成就感,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力和一生的情感。
那么,怎样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到自我成长的快乐呢?
关键是父母要放开手脚,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
“成长的快乐”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一定是显赫的声望。哪怕是一次勇敢地走上讲台,或一番略有见解的陈述,或一个大胆的设想,或一张漂亮的图画,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成功,都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满足感。因此,成长的快乐就在孩子的身边。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研究发现,人具有空间、音乐、运动、逻辑、数学、语言、交际、自省、自然探索等多元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各个领域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家长只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成长的快乐。
生活中孩子的经历丰富多彩,家长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德国汉堡的早期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和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说:“小孩子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他在提前向人们发出自己具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
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得到一面小红旗、洗净一双袜子、做出一道菜、钉好一枚纽扣、擦净一次地板时,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只要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快乐,孩子就会慢慢昂起自信的头颅。那将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智慧父母的教子心经
1.让孩子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优势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孩子经常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就会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快乐,经常把目光聚焦在自己优势上的孩子,会更有信心,会更快乐。
2.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学会发现自己的进步。
许多孩子喜欢和别人比,当然这一习惯可能来源于父母,这样做的结果是越比越没有信心。因为第一名只有一个,比你优秀的人总是有的。所以父母要教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