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又称“呆小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的。我国新生儿筛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检出率为1/2800~1/8500,女婴较男婴多见。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是:甲状腺发育异常,如甲状腺没有或仅存少量甲状腺组织,甲状腺异位,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母亲在妊娠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通过胎盘抑制胎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或孕母缺碘,致使胎儿甲状腺激素不足等。此病从新生儿期开始并逐渐加重,造成孩子智力迟钝,生长发育迟缓,以致终身残疾或者死亡。这样的患儿,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不少患儿可发育成为近似正常的儿童。那么,怎样早期发现呢?
如果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同时伴有少哭,哭声低哑,多睡,食量小,喂养困难,经常便秘,腹胀,脐疝,体温较低而怕冷,囟门大,皮肤粗糙,前额皱纹,眼睑水肿,眼裂小,两眼距宽,鼻梁宽而扁平,舌大而宽厚,经常伸出口外等特殊面容,应高度怀疑此病。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开展了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低)过筛试验,即:对新生儿从一出生采足跟血,将血滴在特定滤纸片上,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血中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发现阳性者,复查,如拟诊甲低者可进一步通过X线拍片等确诊。与此同时,及早家庭访视,观察临床表现,力争在出生后3个月内开始治疗,使孩子的智力及体格发育少受影响。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患儿因为吸吮、吞咽动作缓慢,加之舌大,哺喂困难,容易窒息,喂奶时应特别细心;开始治疗后要增加食量,补充维生素D等,并经常测量孩子的身长、体重、囟门等,以观察治疗效果。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孕妇在妊娠及哺乳期要注意碘的摄入,如食用加碘食盐,多吃海带等海产品;妊娠期的甲亢患者,用抗甲状腺的药物剂量宜偏小,并用甲状腺片。分娩后不可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