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基金赢利精要
26721600000003

第3章 基金业:高速成长的背后(2)

基金业绩成为基金公司致胜的关键因素。2007年上半年,在偏股型基金中,华夏大盘精选收益最高,为109.55%,而成绩最差的基金收益仅为25.99%。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工银瑞信创新基金等也受到足够的市场关注和低的配售比例,投资者火热的认购热情涌向综合实力强的品牌基金公司。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新基金发行多日,都还未达到募集规模上限。投资者对知名基金公司的热情追捧说明,有品牌影响力的基金公司将越来越强,而缺乏品牌竞争力的公司面临的生存问题更加严峻。

国内基金业出现的这种分化局面决不是独有的现象。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基金行业也存在着这种效应,英国基金管理行业每年新增的资金大多流向行业龙头。

截止2007年5月29日,我国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表现优异,天相投资的统计显示,长信、中邮、天治、光大保德信、巨田、国联安、兴业、万家、泰信、东方、益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业绩全面领先于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

但是,“5.30”成了分水岭,5月30日以来业绩靠前的几乎全部是大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这当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为华宝兴业,该基金公司管理的华宝动力、华宝增长、华宝成长、华宝收益、宝康消费品等基金净值增长均在13%以上。

其他表现突出的基金公司还有博时、南方、广发、嘉实、诺安、国泰、上投摩根、景顺长城和银华等大公司,这些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净值增长多数在10%以上,显示出集体优异的特征。

而排名垫底的多为小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其中有一家小公司管理的三只偏股基金全部净值负增长,使投资者蒙受了较大损失。

炒股不如买基金

经历了几年的股市低迷,中国的股市终于迎来了两年的牛市,在这两年的牛市中,赚钱效应的显现再次把庞大的投资者拉会股市,中国股市看起来是形式一片大好,似乎,做股票的人应该大赚特赚,但是根据调查,尽管2006年是大牛市,但只有5%左右的被调查者全年收益在100%以上,在几近疯狂的上涨行情之中,仍然有30%的被调查者没有获利,甚至有2%的被调查者亏损超过50%。

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散户群体中,“只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非常严重。股民们跟随K线图杀进杀出,但是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不仅没有跑赢大牛市,而且还赔钱了。也许很多股民无法理解这种现象:牛市赔钱不赚钱,或者赚了指数却赔了股价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却也可以看到,中国投资基金的人可谓是这次股市上涨的真正赢家。到2006年底,成立满一年的168只股票型和偏股型开放式基金,2006年平均份额净值增长率高达103.31%,而且,其中收益率超过100%的基金就超过80只。从这些数据来看,基金的收益的确是比股票要好的多。

在基金的良好收益里,基民潇洒自在,不用担心太多,股民看见基民这般潇洒自在,也开始向基民转移,散户集体浩浩荡荡向基民转移。在2006年的 一年中,基金首发规模4000亿元,总规模已经超过了8000亿元,新开户800万户,基民人数达到了1500万人。股民以如此大规模地向基民转移,自然对于散户来说,购买基金远比购买股票来的安全划算。因为同炒股相比,买基金省心又赚钱。适合广大没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

基金的好处在于,它是有专业的投资机构投资,投资者自己可以不必花很多的时间和经历去琢磨底在何处?顶又在哪儿?也不必去时刻关注下一波的热点在何处,根本不用像炒股那样煞费苦心,只要每周去关心一下净值就可以了。炒股的确是需要费尽心机的,很累人,要时刻关注,大盘涨了,自己的股票小于大盘,就会因此而发愁;大盘小跌,股民又会因为自己持有的股票跳水,更加愁闷;如果把股票甩了,这股票可能会火箭式大涨,这样股民就会为自己的失误遗憾追悔莫及;而如果看到有的股票涨了而自己没买,那更是烦丄加烦。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股票交易大厅里的 股民们六神无主,坐立不安。他们高度紧张,无论涨跌都有郁闷的事。

投资股票总是会让人浪费很多的精力,结果还很可能是让你后悔遗憾的赔钱。在现在的市场氛围里,很多人都喜欢投资,这是正常的。投资当然可以是参与股市,但是参与股市未必一定要去炒股,购买基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于股票的高风险,基金有着比较稳定的特点,因为你不必去关心什么热点,也不必费心个股的变化,所有的事情都让你所雇用的基金经理们去承担吧,他们会尽心为你策划好一切,让你避开风险,获得稳定的高额收益。而你在基金经理们的操心经营中,不必去担心什么,牛市中能分享平均利润,这就很不错;熊市中你的亏损幅度也会远远小于大盘缩水的幅度,和股市比起来,风险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从长线来看,基金投资的收益稳定性肯定是要超过散户的股票投资的。从这些分析来看,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基民都是比股民要省心省力,而且收益的比率也比股民要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对于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来说,购买基金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过去一年的市场是最有力的说话武器,在2006年,基民的收益远大于股民,这样的状况才导致了现在基金行业的大火,到处都是排队购买基金的队伍。在牛市中,投资专家建议大家:炒股不如买基金。专家的建议自然是有道理的,其实,不只是专家这样建议,即使没有专家的建议,通过上面我们的分析,明眼的人也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炒股不如买基金。

通过过去一年的牛市,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投资者已经开始将直接的股票投资转为购买基金的简介投资,这是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

基金:比储蓄更优越的理财方式

中国人对于理财,往往是采取保守的方式,也就是储蓄。其实理财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保守的理财观念都认为储蓄是最安全最保险的理财方式。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当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但是,在中国民众常采用的众多传统的投资理财方式中,储蓄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投资方式,只有银行存款才算真正具体地反映了“以钱赚钱”的金融投资实质。

从现在的市场角度看,储蓄作为投资手段却是非常保守的,一个思想开拓的现代投资者不会只对银行感兴趣。

古希伯来民族的经典《圣经》里面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大富翁招聘了3名管家。富翁将一部分财产分给他们运用,想要测试一下他们的理财能力。他给了第一名管家5个单位的金钱;第二名管家两个单位的金钱;第三名管家1个单位的金钱。

第一位管家拿到这笔钱之后削尖脑袋做了各种投资;第二位管家则踏踏实实买来原料,制造商品出售;第三位管家为了安全起见,将他的钱埋在树下。一年后,富翁召回3位管家。第一位及第二位所管理的财富皆增长了50%,富翁很高兴。唯有第三位管家的金钱丝毫未增加,他向主人解释说:“因担心运用失当而遭受损失,所以将钱放在安全的地方,今天将它原封不动奉还老爷。”富翁听了怒发冲冠:“你这懒惰的家伙,虚耗光阴,糟蹋钱财。”结果,第一位管家富翁留用;第二位管家被富翁推荐给朋友理财;第三位管家则只得打道回府。

这个故事说明,“钱有时间价值”,放着不用虽不损其形体,但其价值却随着时间流失了,而且其流失的远不止“银行利息”,而是比利息大得多的投资“机会成本”。

理财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为了生财,然而,相信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把钱存进银行是很难发财的。银行的首要功能是社会性的,银行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的场所。通过聚集这些社会上的零星资金,积沙成塔,积少成多。你存到银行的钱虽然还是钱,但是经过整合,它的功能(注意不是它的价值)越放越大,它的作用由贷款利息来补偿,而存款人仅得到的是存款利息,显然后者低于前者,两者之间的差距一般在10%左右。将资金存入银行,不但发不了财,甚至不能安全保值,这是因为通货膨胀是一直存在的。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钱存在银行,就像羊毛浸在水中一样,不知不觉中就会缩小,相形见绌,根本难以还原。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货膨胀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储蓄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理财方式。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理想的生财之地在哪里呢,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应该看到介绍一个新的投资世界,那就是基金。

基金是一个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是一种比较适合中国人保守理财观念的投资方式。因为基金的风险主要是由你的基金经理人去承担,当然,这也不是丝毫没有风险的,因为毕竟任何事情都不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对于基金的收益来说,冒一点点小风险是非常值得的。喜欢冒险的投资者认为:要发财致富,光靠银行存款是不行的,还应利用银行资金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和储蓄相比,基金收益自然是比较高的,而且对于大众来说,基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基金业是一个对诚信度要求更高的行业。

基金发行和储蓄不同,它靠的是基金管理人的诚信和声誉。投资者把钱交给基金管理公司,一是相信其专业管理水平,二是相信它会把为投资者所赚的钱完整无缺地交还给投资者,其中蕴涵的正是“诚信”二字。

在目前中国经济一直稳定良好发展、各项宏观政策法规日益合理规范、可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情形下,基金提供的专家理财服务,无疑有着大好的发展前景。

基金为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理财之道,好的基金更能帮助人们安心理财。基金是众多理财方式中发展更快、收益更明显,安全更有保障的新的理财方式,正被人们逐步认知并接受。

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证券投资基金,不仅已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中,更是在人们日常的理财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基金品种越来越丰富:成长型、价值型、平衡型、债券型、指数型基金等给了人们更多的理财空间。

2007年基金投资热点

2006年中国的基金业已经开始走向火暴,在2007年,无疑基金将会进一步走向高潮。在2007年的基金的热潮中,投资者们应该投资那些基金呢,那些才是本年度的投资热点呢。

根据银河证券2006年业绩统计报告对运作满一年基金的统计,封闭式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06.49%;股票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为121.40%,指数型基金为125.83%;混合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为112.46%,平衡型基金为108.88%。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当年净值增长率为182.22%,名列全部基金第一位。

如果去年的这时候你投资了一万元购买了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到去年年底这10,000元已经变成了28,222元。专家理财的赚钱效益,使得基金经理这个职业群体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让支持者唯恐追之不及。未来,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认为,波动可能会比2006年明显加大,但结构性牛市的格局不会改变。

1.精彩牛市有望继续

(华宝兴业动力组合基金经理史伟)

尽管无法事前预期指数上涨幅度,但从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速度、宏观经济环境、资金充足程度、投资者信心等方面综合看,精彩的市场有望在2007 年继续。

热点机会: 继续坚持品牌消费品、自主创新科技类公司、购入折价认购权证等投资主线,充分发挥研发能力优势,从宏观经济环境、税制改革、新会计制度等诸方面着手,结合限售非流通股解禁等热点问题,综合指定投资策略,努力创造较高投资回报。

2.配置型基金机会更多

(华安宝利基金经理袁蓓)

2007年市场可能会给配置型基金较2006年更多的机会。因为2007股市的波动相信会较2006年明显加大,债市的波动也会基本维持2006年的状况,并伴随以粮价不确定性为主旋律的通胀风险。

热点机会:中国在世界分工角色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行业,特别是中国出口结构变化初期有较强发展空间的行业;中国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对消费和服务品质需求提高带来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奥运等事件强化的品牌意识给优势企业创造的提升空间;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机会;税制改革和税收扶植政策给整个市场和重点扶植行业或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3.大盘蓝筹带来投资新品种和机会

(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经理孙延群)

2007年整体GDP增长速度预计会在10%左右,投资、消费、进出口和M2的增速都将高位运行。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比重逐年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热点机会: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整个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市场资金面的充裕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上涨。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重构A股市场微观基础,为上市公司成长提供了内在动力,总体经营业绩有较大幅度提升,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进一步改善了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良好的宏观环境,更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会脱颖而出,带来新投资品种和机会。

4.金融企业将带来更多“奶酪”

(易方达策略基金经理 肖坚)

未来两年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仍将是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主线下所展开的中国资产价格重估将持续不断。 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经历了升值洗礼的中国制造业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将改变世界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将从战略、技术、管理等方面引领世界,体制变革将释放金融企业更强大的生产力。人们对外汇、黄金、基金、信托等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的追求,将为金融企业带来更多的“奶酪”,将使金融企业的收入更加多元化,税负的减免也将提升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

热点机会: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和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很快,企业成长的波动性很大,市场总是存在结构性机会。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将重点围绕宏观调控下的结构性机会,融资提速下的结构性机会,消费升级的结构性机会,制度创新的结构性机会等。

5.分享“新兴成长”和“中国资产”的盛宴

(汇丰晋信龙腾股票型基金经理林彤彤)

未来一段时间A股市场主要投资机会依然来自于“新兴成长”和“中国资产”。对于“新兴成长”而言,中国经济将重演日本、韩国上世纪70~80年代新兴市场加速成长阶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