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638篇经典营销故事
26716400000001

第1章

独特的鞋店广告

有一家被称作老字号的鹤鸣鞋店,却很少有人光顾。老板见现在很多商社和名牌店采用登广告来推销商品,效果很好,因此他也想尝试一下。可是,怎样的广告才有效果呢?老板在店里来回走动寻思着。

账房先生见状,问道:“您在思考什么呢?”

老板说:“我想为咱们的鞋店做个广告,但不知道怎样的广告才有效果。”

账房先生想了想说:“其实商业竞争与打仗一样,只要你舍得花钱在本市的报社登上三天的广告。第一天只登个大问号,下面写一行小字:‘欲知详情,请见明日本报栏。’第二天不变,等到第三天揭开谜底,广告上写‘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鞋,鹤鸣皮鞋’。”

听账房先生这么一说,老板也觉得此计可行,便决定依计行事。广告一登出来果然吸引了广大读者,鹤鸣鞋店顿时家喻户晓,生意红火。

老板从这件事领悟到:做广告不但要加深读者对广告的印象,还要掌握读者求知的心理。从此以后,鹤鸣鞋店在京沪鞋帽业鹤立鸡群。

此则广告,账房先生可谓独具匠心,广告虽然做得简单,但敢于标新立异,冲破传统观念,因而取得了极大成功。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必须敢想、敢说、敢干、敢于创新,跟上时代潮流,更要有超前意识。

奇特的设想

美国加勒广告公司创办人杰克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他的公司开业虽仅仅两年,业务蒸蒸日上,他也被同行业视为广告界颇具潜力的新星。杰克的确很有才能,他的点子相当多,每当他将点子付诸实施后,利润便会滚滚而来。

一天,杰克在一家宾馆用餐。用餐过后,他找到宾馆经理提出了一个要求:“经理先生,我发现你们的洗手间空荡荡的,墙上也没有什么装饰,我想能不能借用一下你们的洗手间,当然我会付你一些费用的。”

经理疑惑不解地问:“你不是想用我的卫生间来做你的广告吧!”

“是的,我想把广告海报张贴在你们的卫生间里。你放心,海报我会做得很有艺术性,对你们宾馆的卫生间来说,绝对是有益无害。”

宾馆经理笑道:“这真是异想奇谈。”

但是,经理想既然对卫生间有益无害,而且还能增加收入,又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是一次偶然的“异想奇谈”,但也是来源于杰克长期观察的结果。他不止一次出入于宾馆、饭店、会议室、展览厅、候机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发现那里的墙壁上几乎千篇一律地毫无装饰。而上卫生间的人往往闲得发慌,希望有点东西观赏一下。杰克将两件不易被人察觉的事变成一个奇特的设想,在卫生间里张贴广告海报。他认为这种广告一定能够引起人们的注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久,杰克就实施了他的“异想奇谈”,他在各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布置了用户的广告廊。他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一张张广告海报,宛如艺术品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广告不仅大受宾馆、机场等单位的欢迎,也使广大旅客赏心悦目,大开眼界。

但是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广告客户,对杰克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广告应在大雅之堂,诸如报纸电台上隆重推出,岂料你将我们的广告如此作践,竟然张贴在卫生间里!”

杰克总是笑容可掬地解释道:“广告宣传做得好坏是以其效果作为检验标准的,并不在于将它们做在什么地方,这一点,请相信本公司的眼力。”

渐渐地,前来指责的用户慢慢少了,并且有很多在此之前对这种广告有异议的用户变指责为赞扬:“贵公司真是眼力非凡,替我们做的广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终于,杰克的加勒广告公司越办越兴旺,一年就赚得利润65万美元。

引起广大消费者强烈注意的广告,往往都有其让人们感到与众不同的地方。杰克思维敏捷,善于创新。能在别人不屑一顾的厕所里,发现广告海报的用武之地,可谓慧眼独具。

让他人知道你

大家熟悉的新飞冰箱,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毫无知名度发展到着名品牌,其中有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广告宣传做得很成功。

在广告中画面上是一个年轻母亲和她的胖胖小男孩家居的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母亲从冰箱里拿出新鲜的食物,然后面对观众说:“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接着小男孩也重复一次这句广告词。以后,这则电视广告的画面又有微小变化。广告词变为:“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这一则电视广告最为有名,影响也最大,并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长期重复播出,影响更加深远。

广告是劝说的艺术,同时又是重复的艺术。但广告的“劝说”并非一蹴而就,也很难一经“广而告之”就一举成名,取得轰动效应。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情况则是需要广告的重复。

广告是劝说的艺术,同时又是重复的艺术。广告只有不断地重复刊播,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让观众记住广告中介绍的产品。

做最大的广告主

宝洁被称为“中国日用品市场无人能敌的霸主”。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洗发水占洗发水市场份额的60%以上;舒肤佳香皂占香皂市场份额的41%;护舒宝卫生巾占卫生巾市场的36%;汰渍、碧浪洗衣粉占洗衣粉市场份额的33%。1999年宝洁在中国内地的产品销售额已超过130亿元。

宝洁的品牌经营模式是旗舰式的,是一个品牌集群。宝洁公司自进入中国市场10多年来,每年至少推出一个新品牌,虽然价格为当地同类产品的3~5倍,但并不影响其成为畅销品。宝洁是世界上品牌最多的公司之一,在中国市场上,香皂品牌用的是舒肤佳,牙膏品牌用的是佳洁士,卫生巾品牌用的是护舒宝,仅洗发精就有“飘柔”、“潘婷”、“海飞丝”三种品牌。

考虑到如此庞大的消费品家庭和产量相配应,宝洁公司在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主要媒体都投入广告费。鉴于其主要生产大宗低利的家庭用品,宝洁公司把大部分广告费投入在电视这一最大众化的媒体上。它的这种媒体策略在中国也十分明显。P&G的每一个广告,都成为广告界的话题。P&G公司是全美最大的广告主。在中国它同样利用电视媒介宣传产品形象以形成庞大的宣传攻势。

经过对中国市场的详细调查,宝洁发现了许多中国人都有头屑这一毛病,而中国国内生产洗发水的厂家又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于是宝洁决定将去头屑的海飞丝洗发水作为在中国的首推品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海飞丝成为国内去头屑洗发水的代表。当海飞丝的去头屑洗发水广告在大街小巷的电视机里播出时,人们在还没明白广告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就已经被“熏”醉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只要电视里出现洗发水广告,都会很快拥有一群人去追捧。那阵子,潘婷、飘柔等品牌成了年轻人嘴里最能展现时髦的话题。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洗发水市场已经进入了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繁荣之中。

宝洁能取得如此高的知名度,是建立在高付出基础上的,每年在各媒体上投入的广告远远大于洗发水市场上的其他厂家。宝洁公司的洗发水品牌,中国人耳熟能详;宝洁公司的标志P&G,中国人过目不忘。

宝洁公司的成功之处,不仅是善于在一般人认为没有缝隙的产品市场上寻找到差异,生产出功能各异的商品,更值得让人称赞的是能成功地运用广告,塑造产品的独特个性,并将这种差异推销给消费者。

以反面新闻做广告

1993年12月4日,《今晚报》“蹊跷串”专栏刊登了一篇题为“美丽冻人的”的文章,诉说了天津市大港区赵连庄乡新房子小学刘某饱受冻人的“丫丫”牌防寒服带来的苦恼。这立即引起了“丫丫”牌防寒服的生产厂家——江西共青羽绒厂驻津办事处人员的注意。

16日,他们在报社查询到刘某的地址后,马上用电话同刘某取得联系。17日,刘某携带防寒服到办事处。经鉴定,刘某穿用的“丫丫”防寒服既无生产厂名、地址,又无产品规格、货号,商标图案也不清,含绒量远远低于共青羽绒厂生产的“丫丫”牌防寒服,纯系假冒伪劣产品。

本来,事情到此,共青羽绒厂已无半点责任,就此可结束对这件事的处理。但是,该厂驻津办事处人员认为尽管该事件厂方无任何责任,但报纸的报道客观上无疑已给厂方带来了消极影响,若不妥善处理,势必会影响“丫丫”防寒服的销售,使企业蒙受无谓的损失。所以,他们表示,尽管刘某所购防寒服非该厂所产,但出于对顾客热爱“丫丫”品牌的心情,决定除承担刘某往返办事处的路费外,还负责将假“丫丫”带回江西厂里,进行加工整理,给刘某一个真正美丽动人的“丫丫”。

这一处理结果,大出刘某意料之外,也引起了今晚报社的再次关注,报社进行了追踪报道,于12月19日在同一版面刊登了题为“‘美丽冻人的’原系假冒”的文章。广大读者都为江西共青羽绒厂驻津办事处人员宽宏大量的优质服务所折服,这件事在天津市一时传为佳话,从而使“丫丫”美誉鹊起,“丫丫”防寒服的销售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原本一条反面新闻,经过厂方的巧妙处理后成为一条宣传广告。因此,妥善处理反面新闻报道也是企业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歌剧做广告

歌德在美国旧金山开了个肥皂厂,但他的产品一直滞销,连做广告的资金都没有。

老板歌德先生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绝招。他通过朋友认识了当地的一位歌剧演员,她将参加莎士比亚剧本《麦克白》的演出,饰演女主角麦克白夫人。歌德先生用金钱为诱饵,与她暗中达成了一笔交易。

《麦克白》上演了,剧院座无虚席,这部歌剧确实很精彩。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台上的表演,当麦克白夫人演到梦游时幻觉擦拭假想的血迹时,她居然改了台词,说道:“啊!假如我现在手里有一块歌德公司生产的肥皂,我就能很快洗净这块血迹、摆脱痛苦了。”

导演闻言大惊失色,全神贯注的观众们也反应过来,整个剧院呈现出喜剧气氛。

第二天,在剧院发生的事情便在纽约传开了,歌德先生的肥皂四处扬名,不久,肥皂就供不应求。

营销广告是一门需要想象力的艺术,它可以做得很出格,但只要能被大众认可,那就算是成功。

“骗人”的成功广告

1978年9月1号,很多法国人刚刚度假回来,重新开始工作的他们发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街头,到处张贴着一张3米×4米的广告大海报。

一位漂亮女郎穿着三点式泳衣,双手叉腰,向着来往行人温柔地微笑,旁边两行法文“9月2日,我把上边脱去”。似乎,人人都在等待9月2日的到来。

9月1号的一夜好像特别长。次日清晨,上班的人经过海报下面,发现那位女郎依然叉着腰,依然温柔地微笑,但是“上边”真的不见了,露出健美的胸脯。

行人咧嘴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看到旁边的两行字变成“9月4日,我把下边脱去”。屈指一算,还有48小时,漫长的等待开始了。

此时写字楼、车间、酒吧、街头,整个法国都在窃窃私语,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新闻记者忙得不可开交,读者电话响个不停,逼得他们四处打探。法国最大规模的旅行社“地中海俱乐部”收到记者电话:“喂,这是你们的度假广告吧,脱衣俏女郎,这是你们的三板斧了……”街头百货小店的匈牙利移民胖老板,却一口咬定这是袜子广告,因为袜子穿在“下边”,他正好有很多袜子要卖。

到了4号这天,窗子对着广告牌的人一早便爬起来,迫不及待地往外张望。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转过身去的女郎,一丝不挂,修长的身躯在朝阳下闪着健康的光芒。“下边”没有了,肌肉结实的臀部炫耀地高高翘起,旁边的字变成了:“未来广告公司,说得到,做得到。”

《文学消息》周刊作家赫尔威在他的专栏中故意大惊小怪地嚷道:“骗人啦!什么说得到,做得到?头两幅,这位美胸女郎正面出现。今早上,人人都等待从巴哈马海边冒出一位裸美人儿来,正面的……大家全上当了!货不对板!”他的话讲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来往行人在潜意识中,隐约有点不满足。而不可否认的是,未来广告公司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广告非常成功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刺激人,使人产生欲望,产生反应。作为营销手段之一的广告,能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便是成功的。

“沉默”的广告

纽约国际投资银行在筹备开业时候,银行的主要管理层为在短时间内如何打开知名度大伤脑筋,甚至他们不惜成本聘请了多家着名广告公司作为策划顾问。最终他们确定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广告方案。

在纽约国际投资银行大张旗鼓开业的那天晚上八点整,全纽约所有的广播电台同一时间突然播放一则通告:听众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国际投资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之后便是持续10秒钟的“沉默”,而且没有一家电台的主持人或负责人对这一“沉默”给予过多的解释。10秒之后各家广播电台仍继续他们的节目。

就是这莫名其妙的10秒钟“沉默”,成为纽约市民很长时间的谈资。他们议论着新成立的纽约国际投资银行为什么要“沉默”,探讨着“沉默”的寓意。

纽约国际投资银行的知名度顷刻之间在全纽约市家喻户晓。

纽约国际投资银行的广告策略巧妙之处在于,它一反一般的广告手法,没有在广告中播放任何信息,而以整个纽约市电台在同一时刻的10秒钟“沉默”引起市民好奇心理,使其不自觉地去探究根底,使国际银行的名字“不告而人人皆知”,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长统丝袜广告

有一段这样的女性长统丝袜广告。一双优美动人的穿着长统丝袜的腿出现在画面上,伴随着一个甜蜜的女性声音告白:“下面这个广告将向美国妇女证明美特牌丝袜将使任何形状的腿变得非常美丽。”

同时镜头慢慢沿着腿向上缓缓移动,依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绿灰色短裤、棒球汗衫,当镜头中模特全身亮相面对观众时,观众们惊呆了,穿美特牌丝袜的竟是着名棒球运动员乔·纳米斯。

纳米斯笑眯眯地以幽默的表情对发呆的观众说:“当然,我没有穿长统女丝袜的嗜好,但如果美特牌女丝袜能使我的腿变得如此性感,我想它一定能使你的腿变得更加漂亮。”这一精心构思的广告配以纳米斯一段诚实告白,使美特牌产品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此则广告别出心裁,在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把人们引向惯例思考之际,突然出现人们始料不及的景象与语言,使人吃惊之余,回味无穷。

将商战推向战场

在美国,有很多商界在海湾战争虽已结束,但以海湾战争为题做广告,把商战推向战场的历历往事,至今还令那些死里逃生的美国兵记忆犹新。

美国士兵们每天早晨醒来后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等待地平线上扬起尘土。一列列卡车将给他们运来最需要的给养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卡车还没停稳,士兵就排起了长队。他们接过冰冻的可口可乐时,看见了这样的广告:“挡不住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