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语言
字的含义的由来
字即文字。溯其源,“字”的金文字形好像一间屋子,里面有一个小孩。所以“字”的本义是生孩子。
《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意为女子占问,不生孩子,十年才能生孩子。《论衡·气寿篇》载:“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意为妇女生孩子生得疏,孩子易活;生得密,孩子易死。
“字”的“文字”意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古人写字称“书”,写出的字亦称“书”;古人写的字如同画的画,故亦称“文”。“文”原是花纹之意。古字多为独体,所谓的“独体为文”。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或合起来表义,或有的表义,有的表声。
这样,所组成的文字越来越多,如同人生孩子一样。故由几个形体组成的字就称字,所谓“合体为字”。
久而久之,“文”与“字”不再有区别了,“文字”就统指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的由来
人们普遍认为,文字的源头是图画。最早的绘画文字出现在2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是人们刻在洞壁上的。在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一些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这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当然,这些绘画文字和刻画符号离成熟文字的距离还很远。
绘画文字、刻画符号,其实不过是各种事物的记号而已。只有当这些记号发展成了表意文字,文字才算是成型了。象形文字是人类首先创造出的成型文字。成型文字共有三大类,分别为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甲骨文字。
楔形文字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两河流域。这种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后来,从公元前2100年的乌尔王朝,到公元75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一直使用这种文字。使用这种文字的人不知道用纸,就将文字刻在黏土板上供人阅读。
象形文字来源于公元前3500年的埃及。1779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到埃及攻城占地,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象形文字。1802年,这块碑成为英国的宝物。直到现在,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仍珍藏这块名叫“罗塞达碑”的文物。
该石碑是为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而建造的,碑上有三种文字,分别是象形文字、德莫蒂克文字和希腊文字。这三种文字互相对照,相映成趣。后来,人们靠着这块石碑,终于破解了象形文字的秘密。
甲骨文是3000年以前商朝的文字,仓颉造字的传说在中国人之间流传很广。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距今4000年前的人物。可是,仓颉造字只不过是一种传说,没有充足的资料证明该事件的存在。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还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的。
商朝时期,人们利用龟甲、兽骨来占卜吉凶,决定自己的行动。占卜的结果因有保存的需要而刻在龟甲、兽骨上。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是商朝后期的都城。19世纪末以来,考古学家在这里挖出了一些刻有文字的甲骨,共有10万片左右。人们把这种文字叫“殷墟文字”、“甲骨文字”,它们是最早的汉字。
拼音文字无疑是一种先进的文字。公元前1700年前后,希克索斯民族占领了埃及。他们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进行整理,从象形文字中挑选了20个字,编成了ABC式的文字。在公元前10世纪,这种文字在埃及的地中海沿岸得到广泛使用,后来又被腓尼基人带到了希腊。这种文字,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的英文字母的原型。
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一种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以说是字典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字典要算《说文解字》,它是由东汉许慎编撰的,全书15篇,共收字10516个。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开创部首编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原本已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公元1710年,清朝康熙皇帝令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为首负责编纂一部大型字书。这部书一共经过6年才编撰成功。全书42卷,共收字47035个。康熙皇帝认为这部书“善美兼具,可奉为典常”,并取名曰“字典”,即《康熙字典》。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是商殷时代的文字。甲指龟甲,骨指兽骨。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的源头,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1898年,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在翻地时发现一些甲骨,把它当做药材卖给了药店。药店则把它作为“龙骨”配方治病。
同年,有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从买来的中药里发现“龙骨”上面有字,认出是古物,于是,他把刻有文字的甲骨全部买了下来。
后来,又在小屯村有组织地发掘了10多次,出土了大量甲骨。这是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开始,王懿荣还第一个将其时代定为商代。
王懿荣死后,他将所收藏的甲骨传给刘铁云(即刘鹗)。刘铁云进一步收集、整理,从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着作《铁云藏龟》。
宋体字的由来
宋体字是印刷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宋体字横平、竖直、撇如叶、捺如刀,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因此印刷业刚开始,就被出版商选择为印刷的标准字体。
我国历代书法字体都是以书法创始人的姓氏命名的,如柳公权的书法为柳体,颜真卿的书法为颜体,怀素的书法为怀体。唯有宋体字却以朝代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宋体字的创始人是宋人秦桧。提起秦桧,人们自然想到一个奴颜婢膝、残害忠良的奸臣。至于他的字,人们由于厌恶他的人品德行,就改称为宋体字。
汉字横写的由来
早期,汉字是刻在竹简上的,后来改用毛笔。为了书写和阅读方便,中国汉字一直是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竖写方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到了近代,汉语行文中常出现外文单词、阿拉伯数字等,这样一来,竖排版汉字就不利于阅读,亟待改革了。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最早提出了汉字竖写改横写的建议。
1917年第3卷第3期的《新青年》上刊载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第一次提出了汉字“竖改横”的见解。钱玄同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
后来,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4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从那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汉语拼音的由来
现在的汉字都有拉丁字母注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历史缘由。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开始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尼格又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定的“威妥玛式”。
在近代,我国曾一度想实行拼音文字替代方块字。早在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创造了一种“切音新字”。
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1年,吴玉章等人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创立“汉语拼音方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走世界文字共同体的拼音方向”。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推广普通话,以及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上了国际文坛。
标点符号的由来
现在我们不论读中文还是读外文,文章都有标点,这使我们阅读很方便,那么标点符号是怎么来的呢?
据史料记载,公元16世纪小马努蒂乌斯提出了一套正规的标点符号系统。主要符号源于希腊语法家们所用的小点,但常常改变其含义。希腊文中的问号(;)变成了英语中的分号。
我国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很吃力,甚至被人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
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到1919年,国语统一筹音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标点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实施。
建国后,新闻出版总署进一步归纳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问号的由来
“·”来源于拉丁文中的question一词,意即质问、疑问、问题。在问号出现之前,每当要表示询问的意思时,就在句子末端加上question。人们为了书写的简便起见,就取其开头的“q”和末尾的“o”,缩写成“qo”两个字母。不久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o”写在下面,后来又草写成“·”。今天,它已成为了世界通用的标点符号。
世界语的由来
很久以来,人们就有构筑一种全世界人都能通用的语言的梦想。随着时代演变,终于有人开始尝试创造世界语。这个人就是波兰的柴门霍夫。
当时,他家所在的比亚斯托克,居民分别为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和希伯来人(犹太人)。这四个民族的居民由于语言各不相同,彼此相处得不友好,有时还因误解而发生争斗。
因此,柴门霍夫决心用毕生的精力改变这种局面,创造一种共同的语言。他进行了种种试验,设想了许多种新的语言方案。然而各种方案都存在着庞大的词汇,让人难以掌握,从而无法达到推广的目的。
有一天,他偶然看见一个牌子上写着svejcarskaja(门房)一词,接着又见到另一块招牌上写着konditosakaja(糖果)一词;他发现这两个词的词尾“skaja”是一样的。
思索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一条规律:如果在一个词的末尾加上一个词缀来构成新词,就无需花那么大力气把词典上的词一个个地背下来。同样的道理,可以通过前缀来构成另一部分新词。这样,他终于在1878年设计了第一个世界语方案。
1887年,柴门霍夫在他的妻子施尔柏妮帮助下,终于以“希望者博士”的笔名,自费出版了他的《世界语第一书》。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00多个国家的上千万人在使用这种语言。
英语的由来
英语发展到今天已有60至90万个单词和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语法。其是英语是比较年轻的,但是它的形成和发展却有不平凡的经历。
公元5世纪,欧陆的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裘特人北渡海峡,到达不列颠岛,征服了当地的部落,成了岛上的主人。后来,他们就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的古日耳曼方言就成了盎格鲁·撒克逊语,也就是古英语。
9至10世纪,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日耳曼人(即诺曼人),征服了今天法国北部的高卢地区。但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上却很快被当地说古法语的高卢人所征服。这部分法语化了的诺曼人在11世纪又渡海北上,征服了整个不列颠岛。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统治着英国,但在语言的征服上却不太成功。
在此期间,古英语吸收了大量的古法语和法语化了的希腊拉丁语词汇,使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6世纪,进入了近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英语是以英王詹姆斯钦定《圣经》英译本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代表的,但和现代英语还有相当大的不同。18世纪后,英语的书面语就和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上一致了。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最早是由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
1906年,他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这是因为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来京应考、做官和经商的人很多。他们学会的北京话中,夹杂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
开始,这种话只在官场中使用,称之为“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民国初年,又出现新名“国语”。
“国语”这一名称受到许多人的质疑。1931年,瞿秋白曾反对用“国语”一词,并对“普通话”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新中国成立之后,“普通话”不仅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但是,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国语”的称谓则一直广为使用。现在的“普通话”和“国语”其实就是说法不同,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港台地区,普通民众说粤语、闽南方言的较多,以至于两地中国人不能顺畅地用语言来交流。
盲文的由来
19世纪时,法国的路易·布莱叶改进了盲文书写系统。布莱叶3岁的时候,由于一场意外事故,一只眼睛失明。五岁时,另一只眼也不能视物了。后来,他进入盲人学校读书。
那时,在盲人学校里,老师把一个个用又大又厚的纸片剪成的字母,黏在像缝纫机一样的台板上,孩子们读书时,用手指一个一个摸过去,要摸好久才能读懂一句话。因此,布莱叶很想创造出一种专供盲人摸读和书写的文字。
在学校里,老师将一种凸起的符号体系教给布莱叶。这种体系是一种声图描记法或夜间书写术,又称“夜码”,发明人是一个法国军官。这种技术是专为军队设计的。士兵们如果在夜间打仗,就可以通过它来传递信息。
布莱叶受到“夜码”的启发,开始研制一种特殊符号——点字系统,它用六个点表示各种字母,与多米诺骨牌上的圆点颇有几分相似。人们使用该系统时,用一根手指触摸就能轻易地感觉到。它就是着名的盲文系统。
1829年,年仅20岁的布莱叶将盲文系统向大众公布。可是该系统却极难得到推广。许多教育盲人的明眼老师,害怕这种系统会使失明老师如鱼得水,甚至取代明眼人的地位,所以极力阻挠盲文的推行。人们的私心杂念真的能阻止科学的进步!
布莱叶的晚年是不幸的,他过早被肺结核夺走了生命,在他逝世后的两年,他所发明的盲文终于得到法国官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