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人提出的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不仅反映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愿望,而且也受到了他们的重视和欢迎。1889年,各国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决定接受法国代表拉文的建议,把每年的5月1日作为全世界无产者的节日,以纪念芝加哥工人的英勇斗争。从此,这个伟大的国际性节日就诞生了。
我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获胜的协约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不但遭到拒绝,而且,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
当中国代表准备在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来后,举国震怒,群情激愤。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学为首的三千多名大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斥责军阀政府准备在巴黎和约签字的卖国罪行。
会后,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示威游行,呼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保卫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他们不顾军警的阻挠镇压,痛打驻日公使,并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的住宅。
随后,北洋政府在北京大规模地逮捕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给予响应,全国的工人和各阶层人士也给予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纷纷举行罢工或示威,形成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斗争高潮。
在全国人民强大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通知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样,五四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
1939年,为了使青年继承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
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加上传染病的流行,他们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
我国儿童节,早期为每年的4月4日,是1931年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建议设立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通令,废除旧的“4·4”儿童节,将6月1日作为我国的儿童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教师节的由来
9月10日是我国教师节,每到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以尊师重教为宗旨的活动。不过,教师节产生和演变的历史可谓是一波三折。
193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家提出了以农历六月初六为教师节的建议。不久,国民党政府同意确立六月初六为教师节。
1938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借故否定六月初六为教师节,改农历八月廿七即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后因这个日子处于上课期间,有碍教学,所以又改为阳历8月27日。但这个日子处于暑假边缘,无人理睬,陈立夫的主张也就流产了。
1950年,周恩来总理认为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提议以“五一”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随后,国家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作领导人发表书面谈话,将“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但劳动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因此没有实际意义。结果,“五一”并未真正成为教师们的节日。
1984年12月9日一早,《北京晚报》总编室一版编辑就接到一条由某记者写的倡议,篇幅不长,其主要内容是倡议设计一个属于教师们的节日,在全社会掀起尊师重教之风,主要倡议人是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院士。
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北师大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文章。
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等着名学者积极响应,联合提议设立单独的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从此,教师节在我国正式确立。
国际护士节的由来
5月12日,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这个光荣的节日是跟一个叫南丁格尔的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南丁格尔是英国女护士,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的奠基人,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英国名门之家。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南丁格尔优秀的品质。
1854年到1856年间,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沙皇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十分残酷,双方伤亡惨重,大量的伤病员无人照顾。当时,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南丁格尔自愿组织战地救护队,她率领38名女救护队员负责伤病员的护理。在她的领导下,该地区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迅速下降。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为推动世界各国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丁格尔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
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以此纪念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
中外习俗
禁忌“13”的由来
欧美许多国家,都把“13”这个数字当成凶险、不吉利的象征,非常忌讳它。门牌号码、楼层以及各种编号,也不用13这个数字,往往以“12A”来代替“13”。甚至对于13日这一天,也有人感到惴惴不安。这类现象的缘由与基督教的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在诀别前共进最后的晚餐,其中的第13个门徒就叫犹大。他贪图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当权者,并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结果,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随着《圣经》故事的广为流传,西方人禁忌“13”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度蜜月的由来
欧美称新婚后的第一个月为“蜜月”。这种习俗来自英国。
相传,爱尔兰岛自古就居住着克尔特部落。那里有一种民族风俗,新婚男女喜庆之夜,由本部落族内的首领领导举行赐酒仪式。
酒是以蜂蜜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蜜蜂由于勤劳、团结,被作为象征民族的特征;而蜂蜜甘美甜润,又象征新婚男女今后生活美满幸福。
新婚之夜喝了长辈赐的蜂蜜酒后,两人还应继续喝一种用蜂蜜制成的饮料,连续不断地喝满30天,这恰巧是一个月的时间,因而叫做“蜜月”。
这种风俗代代相传,并逐渐传播开来,遍及世界各地。后来,虽然结婚时形式有所改变,有的吃喜糖,有的喝喜酒,有的去旅游,但人们依然称新婚后的第一个月为“蜜月”,以示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开始。
吹生日蜡烛的由来
过生日时,吃蛋糕、吹蜡烛已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希腊。
在古希腊,人们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在她每年的生日庆典上,人们总要在祭坛上供放蜂蜜饼和很多点亮的蜡烛,形成一种神圣的气氛,以示对月亮女神特殊的崇敬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希腊人在庆祝孩子生日的时候,也爱在餐桌上摆上糕饼等物,并放上很多点亮的小蜡烛,同时也增加一项新的活动——吹灭这些点亮的蜡烛。
他们相信燃着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让过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那么孩子的美好愿望就能够实现。
于是,吹蜡烛就成为生日宴上有着吉庆意义的小节目,并逐渐发展到不论是在孩子还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生日晚会或宴会上,都有吹蜡烛这项有趣的活动。
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皇帝的家庙)立室祭祀时为他所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期,帝王在生前死后用的都是同一个名字。
后来,人们觉得直呼先帝、先王的名号有些不妥。于是,商朝祭祀时就用已死帝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们,以表示恭敬。如夏朝的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是古代帝王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以示褒贬的称号。它最早出现于周朝。
据说,周公做谥法,在每个天子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取一个代名。譬如姬发,他因为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被谥为“武”,后人就称他周武王;姬昌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被谥为“文”,后人就称他周文王。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
一般说来,臣子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谥号“忠武”,欧阳修谥号“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他下令废除了谥法。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东汉以后,曾出现私谥。它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儒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年号,是皇帝在位期间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皇帝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改元。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有改元的现象。明清两代皇帝基本上不改元,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可用年号做皇帝的称谓。如:明神宗年号叫万历,被称为万历帝;清高宗年号叫乾隆,被称为乾隆帝。
贴“喜喜”字的由来
举行婚礼时,人们都会贴出红双“喜”字,以示庆贺。它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反映出人们希望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种习俗源于宋代。
二十三岁的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路过马家镇,暂住在他舅舅家。次日,他上街闲逛,见镇上马员外家门外悬挂的走马灯上写着一副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却没有下联。王安石一时也没有对上下联,便暗自记在心中。
王安石到京城应考,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副上联,便以此为对,主考官惊赞不已。
在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马员外恰在门外听几名书生应对联。王安石便挤上前,用主考官的对子应对。谁知马员外家的对子是专为择婿而出的,他觉得王安石的下联对得最出色,得知王安石尚未婚配后,执意要将女儿许配给他。王安石经打听后,得知马员外的女儿才貌双全,便与舅舅商议,同意了这门婚事。
不久,王安石在完婚的大喜之日,恰逢官差来报“恭喜王大人高中了”。王安石喜上加喜,提笔在大红纸上写下一个金色大“喜喜”字,贴在门上,并吟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从那以后,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拜天地的由来
我国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要拜天地,即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高堂(父母)。
这个风俗的形成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开始只造了一个俊俏的后生。虽说这后生有吃有穿,逍遥自在,但孤孤单单一个人,总觉得很无聊,常常为此唉声叹气。
一天晚上,月下老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杖来到小伙子的面前,说:“后生不要愁,我给你找个伴。”
过了一个时辰,月下老人领着一个姑娘,飘悠悠地落到小伙子面前,对他说:“我给你领来了一个女人,你们先认识一下,一会儿我给你们办喜事。”说完,月下老人就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月下老人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站在小伙子和姑娘面前,指着两个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离不开他俩。现在我们给你们办喜事,首先,给养育你们的天公、土地拜三拜。”
小伙子和姑娘立即对天公、士地拜了三拜。随后,月下老人笑着说:“我给你们牵红线,你们还得给我拜拜哩。”
小伙子和姑娘又对着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刚拜完,三位老人就全不见了。从这以后,人们为了感谢天、地的养育之恩,为了感激月下老人牵线搭桥的情义,结婚时,便形成了“拜天地”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闹洞房的由来
新媳妇过门头天晚上,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拥挤在新房里,七嘴八舌地向新娘提出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和要求,闹得小两口面红耳赤,啼笑皆非,大家却哄堂大笑。人们称此为“闹洞房”。
关于闹洞房的来历,我国民间有源于驱邪避灾的说法。
相传,很久以前紫薇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支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躲进了洞房。
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向他请教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
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到了五更时分,魔鬼便逃走了。从那以后便形成了闹洞房的习俗。
湖北地区关于闹洞房的由来另有一说。
据说,有一个叫石匠巷的镇子,镇上有位知名人士,叫高世山,是个私塾先生。他家有四口人:老伴、儿子和女儿。儿子自幼聪明好学,方圆几十里,远近都有名。
有一年,经好友做媒,他给儿子娶了一个媳妇,乳名叫三娘。三娘伶俐贤惠,才貌双全。高世山想向乡里人显示一下媳妇的才学,也想借此机会让女儿长点见识,将来出嫁后能做个好媳妇。于是,他便暗自作了安排。
儿子娶亲的那天,高世山大宴亲戚朋友,石匠巷镇上凡是有才学或名望的人,都应邀前来贺喜。晚宴结束了,有几位朋友提议,要新媳妇出来奉茶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