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趣说万事由来
26716100000010

第10章 生活用品篇(10)

明代,出现了用纱或网状织物围起来的床。同一时期,西欧出现了同时可睡几个人的特大床。其背部是一块镶板,正面两边是雕花的圆柱,上有可以垂挂帐帷的天盖。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

火炕的由来

火炕是用土坯或砖垒成的用灶取暖或直接烧火取暖的床。这种用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极其普遍,以至于流行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

火炕源于我国春秋时代。《左传》记载:“宋寺人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这种可烧炭的“座位”,显然是炕的雏形了。

后来,人们通过实践,发明了灶,用来取暖,如《新序》记载:“宛春谓卫灵公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隅隅有灶。”这种灶相当小,由于它置火于地下,保温性能好,人或坐或睡其上,异常舒坦。汉代使节苏武在天寒地冻的匈奴牧羊19年,之所以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主要就得益于这种“灶式”的炕。《汉书》说他“凿地为坎,置温火”度日,是其真实生活的写照。

名副其实的火炕最晚在唐朝就出现了。它区别于灶之处是不用掘地,而是在地面上构筑。火炕在古代北方一直很盛行,宋朝的《三朝北盟会编》上说当时几乎家家户户“环为土屋床,炽火其下,相与寂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逐渐加快,火炕逐渐被现代家居所取代。不过一些地区仍然保留这种传统习惯,享受着“热炕头”的乐趣。

纸的由来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人类文化的流传和积累有很大的贡献。

在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文字刻在乌龟背、腹的硬壳上,以及牛、羊、鹿、猪之类牲畜的骨头上。后来,人们觉得青铜器是刻字的好材料,就又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竹片、木片上刻一些文字。这些东西的优点是取材比较便利,但缺点是非常笨重。

西汉时,东方朔有事要向皇帝反映,就给汉武帝写了一封长信,居然用了整整3000块竹片。这封信要两三个身强力壮的人来抬,才能运到宫中。汉武帝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把信读完,花费了大量精力。

另外,有人还把丝帛作为一种书写材料,可丝帛很贵重,如果用来写字,实在太奢侈了。一般的老百姓对丝帛可不敢问津。

于是,人们开始将破布、破旧渔网等加水蒸煮捣碎,直到成为均匀的纸浆,再把纸浆薄薄地倒在预先做好的筛网上,水渐渐流走了,筛网上便留下来薄薄的一层纸坯。然后把纸坯晾干,涂上一些苔胶,就制好了一张纸。

但是那时的纸太薄了,书写起来很费劲,也没有多少产量,还不能成为木简的替代品。1957年,在西安的灞桥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灞桥纸”,这种纸是用大麻纤维制成的。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对造纸进行了好几次实验,终于突破了造纸的难关。在原料上,他不但使用破布、旧渔网等废旧的麻类材料,还把树皮列为造纸的原料,从而开拓了造纸术的新纪元。

在技术工艺上,除淘洗、切碎、泡沤原料等手法以外,蔡伦还开始用石灰进行碱液烹煮。这种工艺革新意义重大,既使植物纤维的离解速度加快,又使纤维的分解向更细更散发展,使生产效率和纸张的质量都大为提高。蔡伦把这批纸献给朝廷,皇帝非常高兴,授予他侯爵之位,蔡伦造的纸也被世人称为“蔡侯纸”。

到了公元3世纪,造纸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并且人们发现植物纤维可用做造纸原料。这种造纸术的基本原理和原料应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中国造纸技术传入欧洲以前,欧洲人的书写材料是羊皮纸和埃及出产的草纸。那时候,埃及盛产一种名叫纸莎草的植物,形状与芦苇差不多。如果把它切成小段,剖开压平,整整齐齐地排列好并连接成片,在阳光下晒干后它就成为一种草纸。到了公元前1000年,地中海沿岸国家普遍使用这种草纸。

一开始,古希腊人曾把山羊皮当做书写材料,这就是羊皮纸。羊皮纸非常细腻,可是价格昂贵,平民百姓消费不起。那些精美的羊皮纸手抄本,只能在皇宫内院和富有的教堂见到,没有对文化传播起到作用。

早期的纸作为商品,于公元6~7世纪从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751年,阿拉伯人与唐朝军队在恒罗斯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生了战争,有很多中国人成了俘虏,包括一些造纸工匠。阿拉伯人怀着胜利者的喜悦,把这些工匠带到了撒马尔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要他们教当地人造纸。于是,那里的第一批造纸厂出现了。

公元9世纪,造纸术传到了埃及。12世纪,阿拉伯人又将造纸术传入西班牙。而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建起了造纸厂,造纸业在欧洲发展迅猛。

最初欧洲人对纸还持怀疑态度,例如有的国王下令,重要文件不能写在纸上,而只能写在羊皮上。到了15世纪,德国人古腾堡改进了活字印刷术时,纸这一用以记录文字的工具,开始在欧洲深深扎根。

毛笔的由来

相传,毛笔的发明者是中国秦朝大将蒙恬。其实,早在蒙恬之前,毛笔就问世了。

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上,可以看出描绘花纹的毛笔笔锋。商代记录占卜情况的甲骨文中,有一些未经刀刻的文字,也透露出用毛笔书写的迹象。可以据此推断,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出现了原始的毛笔,只可惜没有留下任何实物。

战国时期,毛笔的名称有很多:吴国叫“不律”,楚国叫“聿”,燕国叫“弗”,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传下旨意,要百姓“书同文”,就是统一全国所有的文字。这个时候,笔的叫法被统一为“笔”,这个名称一直被用到今天。

战国时期的笔,用兔毛做成笔毛,然后将笔杆的一端劈开,夹住笔毛,外面用细线缠住,还在笔杆上涂满一层漆。

秦代的蒙恬对笔进行了重大改造,他选用鹿毛和羊毛作为笔毛的材料,这样的笔毛刚柔相济,对书写非常有利。笔杆不再劈开,而是用工具镂空,将笔毛置于空腔内。秦代的毛笔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毛笔极为相似。

汉唐之际,安徽宣城的笔质量极佳,也最为有名。据说,蒙恬改良毛笔就是在宣城完成的,他创造的新毛笔就是最早的宣笔。后来,许多品质优良的毛笔出现,如三国的韦诞、唐朝的铁头、北宋的诸葛高等,宣笔不再是一枝独秀了。

宋元以后,浙江湖州(今吴兴)成为全国制造毛笔的中心城市。湖州生产的“湖笔”,与安徽宣城的宣纸、安徽歙县的徽墨、广东端州(今高要)的端砚起,被称为文房四宝中的极品。

湖笔的特点是笔锋尖锐、修削整齐、丰硕圆润,书写起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元代笔工冯应科与陆文宝一起研究出一套制笔技术,他们的绝技世代相传,使湖笔的品质越来越好,名扬中外。现在,湖笔已发展为羊毫、兼毫、紫毫、狼毫4大类共250余种。

中国古代有许多书法家和画家,运用毛笔创造了优秀的中国书画艺术。从王羲之那“飘若游龙,矫若惊鸿”的书法,到顾恺之、吴道子那精美绝伦的绘画艺术,无一不是得到优质毛笔的帮助而完成的。

墨汁的由来

墨汁是古埃及人发明出来的。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埃及人在植物胶水溶液里混入灯黑,制成了最早的黑墨。后来,他们又以红色氧化物为原料来制造红墨,还用氧化铁的一种固色剂来制造各种墨。

可是,古埃及人并不用这些墨来书写文字,而是用它们来染亚麻布。墨汁在古埃及与染料并没有两样。

据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人就开始制造墨了。而且,那时的中国人就懂得利用墨汁来写字、画画。

传说在周朝时,有一个擅长吟诗作画的人,名叫刑夷。一天,刑夷正在河边洗手,忽然看到河面上漂过来一种黑糊糊的东西,他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尚未燃尽的松炭,便顺手丢回了河里。

刑夷突然发现,自己一双刚刚洗干净的手染上了黑黑的颜色。“松炭既能染色,是否可以用来写字呢?”刑夷不禁陷入思索之中。他追到下游,又把那块松炭捞了起来。

刑夷把松炭带回家,用砖头将它捣碎,研成粉末。然后,他将黑粉末撒在麦粥碗中。他拿起筷子,在碗里蘸了几下,冲墙上不住乱划,墙上出现了一道道黑色的痕迹。

从此,刑夷便用松炭粉末调成的液体写诗作画,这种写诗作画的方式也渐渐在读书人中传播开来。这种液体就是我国最原始的墨汁。

后来,中国人又将漆树的树液进行加工,制成一种清漆,然后将它与硫化铁混合起来,制成了优质的墨。这种墨一般被做成长方形的扁平块状,有的还被制成长的圆柱形状,用的时候加水研磨成墨汁,然后用毛笔蘸着书写。公元500年,中国人把色土和灯烟加到墨水里,在雕版印刷时使用。现在,中国的墨以安徽歙县出产的徽墨最为出色,也最为有名。

印度墨水是一种碳色素墨水,比中国墨要稠一些。由于这种墨水内添加了虫漆、肥皂、阿拉伯树胶和其他材料,所以性质更加稳定,主要作为绘画之用。

古罗马人使用的墨略呈紫色。还有一种乌贼墨汁深受罗马人的喜爱,这种墨汁呈深棕色,是将乌贼的墨囊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打成粉状加工而成的。

公元7世纪,一种铁胆墨水在欧洲出现,它的原料是胆和铁盐。可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容易褪色。17世纪,欧洲引入了一种新的书写墨水,它是从树皮中提炼出来的丹宁酸和铁盐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现在,人们常用的蓝墨水使用了与过去相似的配料,还加入了一种蓝色的染料,使颜色逐步加深。其他颜色的墨水也就是再添加一些其他颜色的染料而已。圆珠笔使用的墨水则比较独特,主要是要添加一种油质固色剂。通过这样一道工序制成的墨水从笔芯流到笔尖,就会非常容易。

19世纪中叶,一种“隐显”墨水出现了。1857~1858年间,印度人民因为不满英国的殖民压迫,起来进行反抗。英国殖民者为了保密,写书信时就采用牛奶和柠檬汁制成的一种溶液。这样一来,信件在平时空无一字,遇热就会显现出很多字来。后来,又出现了各种隐显墨水,比如用大米水写字,一加碘,字迹就会显露出来。

油墨主要用于印刷。起初印刷时采用悬浮在水溶液中的墨,这种墨虽然很容易被木版吸入,但在金属版上就不容易上墨。后来,人们终于想到解决之道,就是用亚麻子油做固色剂,将墨细细熬煮,使它逐渐变得像胶一样,然后把它加入被磨成粉状的灯黑中。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使用这种方法,只是又将一种干燥剂加入到溶液之中。一开始,必须把印湿的纸从印刷机上拿开,放在绳子上晾干。后来人们采用热定型墨水,自然加快了印刷的速度。

现在,人们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墨水,导致各式各样的特殊墨水问世。墨的使用范围不断被拓宽,人们对墨的认识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砚的由来

1980年,我国考古学家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用来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块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有数块黑色颜料。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年龄已超过5000个春秋。

1975年,人们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发现石砚和研石各一件,是由鹅卵石加工制成的。这时的砚与后世的砚相差不大。

汉代由于纸的发明,使制砚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砚台上甚至出现了雕刻纹饰。从此,砚台步入传统书画艺术的行列,品种日益增多,至魏晋时期就有瓷砚、铜砚、银砚、漆砚、铁砚等。

唐代,有端石、歙石等精制宝砚。宋代雕砚工艺又进一步发展,宋人把端砚、歙砚、洮河砚以及红丝石砚列为四大名砚。后因红丝石停采,于是澄泥砚便被列为四大名砚之一。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由于皇帝的喜爱和推崇,砚的雕琢更加精巧。

颜料的由来

颜料与染料相比,历史要早得多。它的构成部分是干的色素和溶剂。

根据考古资料,早在两三万年前,就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绘画作品。那时原始人还居住在洞穴里,由于审美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在洞壁上画了不少的画(岩画),描绘的对象多为动物和人。

那时,他们绘图时使用的颜料主要是铁、锰的氧化物。这些颜料分为黄色、红色和黑色三种。他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把颜料涂抹到墙壁上。有人用手直接绘制,有人则开始使用小块的毛皮,还有人独出心裁,将棍子的一端咬碎,做成笔来绘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始人还弄来动物的肩胛骨,当做调色板来使用。

在西亚、北非地区,从6000年前的古埃及巴达利亚时代起,人们经常用到的颜料依然是天然赭石。将它进行细致的加工,可以制成黄、红和棕三种颜料。另外,他们把碳酸铜打成粉末,可以做成绿色颜料。又有人用天青石、加热硅石、碳酸铜、碳酸钙和泡碱生成的办法做成蓝色颜料。至于白色颜料,是用白垩、石膏、铅白来做成的。

那时候,绘画的基本材料,有石膏、陶器、象牙、石头和木头等物。如果想在石头和木头上作画,就要先涂上一层石膏。颜料的溶剂非常简单,有时用的是清水,有时则用植物胶汁液,还有蛋清之类的东西。有意思的是,原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得意之作,往往还要在画上涂一层蜡。

其实,真正的壁画是在公元前2500年出现的。克里特岛上留下的壁画,包括作画人运用的颜料,都对后来的画家产生巨大影响。16世纪杰出的绘画大师米开朗琪罗,在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的时候,就将这种古老的画法体现在绘画之中。

从公元前5世纪起,一种新奇的画法出现了,这就是蜡画法。它不仅用于绘画,还用来装饰战船。这种画法的最大特点是,用热蜡做颜料的溶剂,较之于用蛋白做溶剂来调颜料的画法,画出的色彩会更浓重一些。

油画,尽管人们在6世纪已经了解它了,但这种艺术到了15世纪才逐渐成为时尚。先是在比利时的佛兰德,后来自然是在意大利,油画兴盛起来。其实,这种画没有任何神秘之处,所用的油画颜料是用亚麻籽油作为溶剂的。

用油画颜料作画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人们在无色或有色的光滑面上,尽情使用油画颜料作画,颜料能够达到的深度和精细度,是用蛋白做溶剂的壁画画法所无法比拟的。这样一来,油画终于成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并长盛不衰。

至于别的画法,比如水彩画、彩色蜡画和树胶水彩画,近年来采用很多新的颜料代替了已有的颜料。

印章的由来

印章也被称做印信。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曾佩戴过六国相印。这一材料说明那时候佩戴官印已形成一种制度。近年来,周印不断出土,更把印章的可考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

秦代,秦始皇为了增加皇帝的威严,规定了严格的印信制度:皇帝的印信称为国玺,大臣的印信称为章或印,不能混淆。

到了汉朝,印章的制作技巧有很大提高,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有的将军死后,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被一起埋进土里。所以通过文物出土,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古代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