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妊娠分娩育儿速查手册(幸福母婴速查系列)
26715400000059

第59章 婴儿养育(10)

注意宝宝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发生了感染,皆称为呼吸道感染。以咽喉部为界,发生在咽喉部以上的感染可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咽喉部以下的感染可称为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

宝宝呼吸道感染是十分常见的,可以有许多表现:

流涕

可流清鼻涕或黏性的浓鼻涕,同时常有鼻子堵塞、张嘴呼吸、吃奶困难、哭闹不安等现象。

发热

常伴有程度不同的发热。

咽痛

宝宝不会诉说咽痛,常表现为哭闹、拒食。

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不咳嗽,或偶有几声干咳。如果咳嗽剧烈,有时咳得不能安睡,咳后呕吐或咽部、胸部有痰喘声。则表明病情严重,可能是患了气管炎或肺炎。

呼吸困难

多见于肺炎患儿。

耳部并发症

如急性中耳炎。

其他

少数患儿可因高热而出现“高热惊厥”(抽风),还有的患儿有轻度腹泻。

宝宝患了呼吸道感染,父母不可等闲视之,即便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大部分患儿都能自愈,但也存在着发展成肺炎的可能。肺炎通常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宝宝会有生命威胁。

做父母的应记住,如果发现宝宝有下述表现(肺炎的征兆),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呼吸急促(如小儿每分钟呼吸多于50次)。

胸廓的下部(指双肋弓之间的区域)在吸气时下陷。

一喝水或吃奶就呛咳。

宝宝发烧时不宜在饮食中增加鸡蛋

宝宝生病发烧时,家长为了给宝宝补充营养,让宝宝尽快康复,常常会在宝宝的饮食中增加鸡蛋,殊不知,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人们进食以后,除了食物本身放出热能以外,食物还能刺激人体增加基础代谢量,从而产生一些额外的热量。据测定。蛋白质这种营养物质可增加基础代谢15%~30%。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发烧时过多食用鸡蛋,会使体内热量增加,体温上升,不利于婴儿降低体温,早日康复。

因此,宝宝发烧时应多饮开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蛋白的食品。

婴儿患外耳道疖肿怎么办

在炎热的夏天因出汗较多、洗澡不当或因泪水进入外耳道等原因可致婴儿外耳道疖肿。一旦外耳道皮肤发炎,化脓形成疖肿,随疖肿的加重,外耳道皮下的脓液逐渐增多,其产生的压力直接压迫在耳道骨壁上,此处神经对痛觉尤为敏感,所以婴儿感到特别疼痛,且在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

哺乳期患儿往往有拒乳、抓耳、摇头、夜间哭闹不能入眠等表现。若外耳道疖肿明显肿胀,睡眠时压迫患侧耳朵,会因疼痛加剧而哭闹。

发生疖肿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给氯霉素、甘油滴耳液或1%~3%酚甘油滴耳,一日3次。若外耳道有分泌物,必须用3%双氧水洗净后再用氯霉素或酚甘油滴入。若疖肿有波动,应到医院进行手术,切开排脓。

头围、胸围增长规律

宝宝头围的增长速度在生后的第1年内非常迅速,它反映了脑发育的情况。刚出生时.宝宝平均头围大约34厘米,到6个月时增至42厘米,1岁时增至46厘米。以后速度逐渐减慢,2岁时为48厘米,而在2~14岁的10余年,头围仅增加6厘米左右。

宝宝的胸廓在婴幼儿时期呈圆桶形,即前后径与左右径几乎相等。随着年龄增长.胸廓的左右径增加而前后径相对变小,形成椭圆形。整个胸围在出生第1年增长最快,可增加12厘米,第2年增加3厘米。以后每年只增加1厘米。

宝宝头围与胸围的大小有一定关系,这个关系可反映身体发育是否健康。出生时宝宝头大,胸围要比头围小1~2厘米:至1~2岁时二者大小应差不多;而1~2岁后胸围要比头围大,若是小于头围则说明营养不良,胸廓和肺发育不良。

头围大小超过正常数值范围均为异常。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巨脑畸形及软骨营养障碍,前二者均伴有智力障碍。头围过小常常是由于脑的发育不良,即人们看到的头小畸形。

因为颅骨的生长是与脑组织同步进行的,当脑发育速度因某种原因减慢时,颅骨的发育速度也变慢,头围因此较同龄儿小得多,囟门通常也早闭。这样的患儿从小即表现出动作发育落后,日后智能差,有时还伴有肢体瘫痪和视力障碍。一旦发现头围大小异常,都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宝宝语言能力训练

讲故事

目的:给孩子讲故事,是促进其语言发展与智力开发的好办法,无论孩子是否能够听懂,妈妈一有时间都应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听,培养孩子爱听故事、对图书感兴趣的习惯。

方法:妈妈可给孩子买一些构图简单、色彩鲜艳、故事情节单一、内容有趣的婴儿画册。在孩子有兴趣时,一边翻看、指点画册上的图画,一边用清晰而缓慢的语调给他讲故事。同一故事应当反复地讲。

如果孩子实在不肯和妈妈一道看画册、听故事,妈妈也不必急躁,可以过一段时间后再试试。

在给孩子看书讲故事时,孩子有时能跟着妈妈指着书的手看画,听到得意之处他还会高兴地拍打书上的画呢!可是,有的时候孩子会一把把书撕坏了,让妈妈很生气。

所以,妈妈在给孩子讲书时,要选择较大的、色彩鲜明的、书质地较好的或用硬纸板装订的书,这样孩子既不易撕坏,又可以练习翻书页,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对那些不愿听妈妈讲故事的孩子,也不要勉强,应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方能见效。

语言动作联系

目的:训练婴儿理解语言能力。

方法:在拿孩子熟悉的物品时,边说边问:“宝宝要不要饼干”“宝宝要不要小熊”让他用手推开或皱眉表示不喜欢,用伸手、点头、谢谢、表示喜欢,表示要。如果婴儿一时说不出来,家长可适当作些提示。

宝宝社交能力训练

“谢谢”、“再见”

目的:掌握语言,发展动作,培养礼貌习惯。

方法:爸爸给婴儿玩具或东西吃时,妈妈在一旁要讲“谢谢”,并要引导婴儿模仿点头或鞠躬的动作以表示“谢谢”。当家里有人要出门时,你一面说“再见”,一面挥动婴儿的小手,向要走的人表示“再见”。反复训练,使他一听到“谢谢”就鞠躬或点头,一听到“再见”就挥手。

交朋友

目的:锻炼社会交往能力。

方法:户外活动时,可抱着婴儿和别的母亲抱着的婴儿相互接触,看一看或摸一摸别的婴儿,或在别人面前表演一下婴儿的本领,或观看别的婴儿的本领。也可让婴儿和其他同龄婴儿在铺有席子的地上互相追随爬着玩,或抓推滚着的小皮球玩,或和大一些的婴儿在一起玩。看他是否更喜欢和较大的婴儿在一起玩。

如果婴儿出现抓别人脸或抢别人的玩具等行为时,要制止他。

宝宝情感培育训练

挑绳子

目的:初步训练婴儿分辨事物的能力。

方法:妈妈抱婴儿坐在桌前,桌上放着两根绳子,一根绳系着玩具,一根没有,让婴儿自己选择拉哪根绳。经过多次练习,孩子可以分辨出哪条绳上有玩具,哪条绳上没有玩具,并很快地把玩具拉过来玩。

碰碰头

目的:促进语言与动作的联系,引起愉快情绪。

方法:面对着你的婴儿扶着他的腋下,用自己的额部轻轻地触及婴儿的额部,并亲切愉快地呼唤他的名字,说:“碰碰头。”训练多次后,当你头稍向前倾时,他就会主动把头凑过来,并露出高兴的笑容。

在此基础上还可教些其他动作,如亲一下妈妈,亲一下爸爸等。

宝宝技能训练

从生活中学

目的:从生活中观察和学习各方面的有关知识。

方法:生活中的情景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要引导和鼓励孩子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提高适应能力。比如,他观察到大人是用杯子饮水,经过一段时间他便会在大人给他端住杯子的条件下,咕嘟咕嘟地喝水;他观察到大人用拍手表示“欢迎”,用挥手表示“再见”,过一段时间,他也会模仿出这些动作。诸如此类,有很多内容,家长应留意在生活中寻找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机会。

一定要把教语言和认识物体结合起来,反复教孩子认识他熟悉并喜爱的日常用品和玩具等名称。

戴帽子

目的:掌握语言,促使思维萌芽,形成概念。

方法:准备形状不同的帽子,如小布帽、毛线帽、军帽、皮帽、太阳帽、纸帽等,把婴儿抱在大镜子前给他戴上一顶帽子说“帽子”。玩一会儿把帽子摘下再戴上另一顶,还说“帽子”。依此类推。

宝宝视觉能力训练

认识五官

目的:训练视觉能力。

方法:画出五官图片,并在图片上写上相应的字,如在画好的鼻子上写一个大大的“鼻”字。先教孩子指图说“鼻子”,再指自己的“鼻子”,再指字说“鼻子”。多次重复之后,孩子懂得图和字都是鼻子,当大人指图或字时,看看孩子是否指自己的鼻子。用同样方法孩子可以学认眼、耳、嘴、舌等字。

孩子在学认五官的字之后,父母应经常调换字的先后次序和位置,反复训练,使孩子逐渐地学认身体其他部位的名称,如手、头、脚等。

美丽的星空

目的:训练婴儿视觉能力。

方法:繁星满天的晚上,父母可与孩子来到室外,一起观察星空。这时,父母可告诉孩子“这是月亮”、“这是星星”,并拿着孩子的手数星星。然后,父母可给孩子唱一首关于星星的歌。注意不宜在冬夜进行此项训练。

宝宝听觉能力训练

锅碗瓢盆交响曲

目的:训练听觉能力。

方法:生活中,可引导婴儿在能发声的物体上有节奏地拍拍、敲敲、碰碰。可敲各种器皿,譬如用筷子敲敲盆子、碗、酒瓶、瓷盆等,可拍桌子、盆子、皮球等,也可让积木相碰、瓶子相碰、锅勺相碰等,同样可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两物相碰或敲击时,声音不能过大,以防变成噪音;月龄小的孩子以父母辅助为主,月龄大的孩子以自己玩为主。

学发音

目的:这是为了发展婴儿的语言能力、听力和模仿力。

方法:举起婴儿的小手,放在母亲嘴唇上,发一个长音:“啊--啊--”“呜--呜--”等重复音节,把婴儿的手从母亲嘴唇上挪开,和孩子面对面,用丰富的表情重复上面的音节,逗引婴儿注意母亲的口型,分别以低音高音继续上面的音节;重复几次再加一些新的重复音节“ba-ba~,ma-ma~”。

每发一个重复音节应停顿一下,给孩子模仿的机会;可以把孩子抱到镜子前,练习模仿。

宝宝感觉能力训练

吃水果

目的:培养婴儿的感知觉。

方法:夏天有许多水果,当孩子吃水果时,父母要边喂孩子,边用语言描绘。如吃葡萄:“这是葡萄,熟透了,你看紫莹莹的,宝宝尝一尝,葡萄很甜,啊呜一口吃掉了!”还有苹果、梨等,要经常用语言伴随动作来描述。

当孩子见过尝过许多水果之后,再拿图片告诉他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味道如何。继续给小儿抚摸、亲吻,如配合儿歌或音乐的拍子,握着小儿的手,教他拍手,按音乐节奏模仿小鸟飞,跳动身体。

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训练

捏糖丸

目的:提高拇指、食指配合捏物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让婴儿坐在你的腿上,两肘搁在桌面上,在桌上的盘子里放一个有盖的透明的杯子,里面装有彩色糖丸,先摇动杯子发出柔和的响声,并让婴儿看到糖丸在杯中跳动以激起婴儿玩的兴趣。再打开盖子(让他发现糖丸),把糖丸倒在盘子里,告诉他“这是糖”。边说边示范把一粒糖丸从盘里捡起放进杯子里(要用“慢镜头”),放进几粒后,让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糖丸,再放进杯子里。开始你可以手把手教他,稍熟练后让他自己把糖丸放进杯里后再加盖摇一摇,发出有趣的声音。

宝宝玩时一定要有大人认真观察,避免婴儿吞食糖丸或发生呛噎、窒息。

拾物

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婴儿弯曲及直立身体。

方法:把婴儿放在床上,大人在后面用双手分别抱着婴儿的胸、腹部及膝部,把婴儿感兴趣的玩具放在婴儿前面床上,用语言逗引婴儿弯腰去捡玩具,捡到玩具后再直起身,反复多次训练。等婴儿学会扶站后,可将婴儿扶站在有栏杆的小床边,让婴儿一只手扶栏杆,如没有小床,大人可抓住婴儿一只手,使婴儿站稳,在婴儿脚边放一个玩具,帮助婴儿弯下腰用另一只手捡身边的玩具。

捡到玩具后,大人可用语言或行动给婴儿一点表扬,如说“真能干”或亲吻一下婴儿,婴儿就会很愉快地再次去捡玩具。

宝宝动作能力训练

追皮球

目的:训练婴儿熟练爬行动作,活动全身各部肌肉。

方法:妈妈把皮球从床的这一边滚到床的另一边,或者把小鸭子从床的这边拉到那边,引导婴儿爬过去把皮球或鸭子抱起来,用手拍打大皮球或小鸭子。

注意不要太靠近床边,防止婴儿摔下床。

第9个月

宝宝的喂养

9个月的宝宝,即使母乳充足。也要练习吃饭了。母乳所含的营养成分已满足不了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仍以母乳为主食,就会造成营养供给不足。

这个月可以增添各种肉类食品。除以前吃过的鱼肉外,还可吃些瘦猪肉、牛肉、鸡肉以及动物内脏等。肉类食品是宝宝今后摄取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为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必须把肉剁成很细的肉末再给婴儿吃,由小量开始,慢慢增加,每日不可超过25克。

主食:粥、烂面条、软面包。

每日副食:鸡蛋半个,鱼肉25克,肝泥20克,鸡肉泥20克,猪肉泥20克;豆腐40克,蔬菜50-60克,水果50克。

新鲜水果可刮成泥、榨成汁或用勺弄碎后再喂给宝宝。注意一定要把籽除掉。

两顿奶之间可给宝宝吃些饼干,以锻炼其咀嚼能力。

推荐一日食谱:

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饼干少许。

10点:稠粥半小碗,鸡蛋1/2个,碎青菜20克。

下午2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小点心适量。

3点:苹果泥或香蕉泥50克。

6点:煮烂面条加碎猪肉20克(或豆腐40克、肉松10克),碎青菜20克。

晚上10点:母乳或牛乳200毫升。

适量吃赖氨酸食品

动物性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与人体需要最为接近,因此称它为优质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就没有那么齐全及适宜,例如小麦、大米、玉米和豆类(除黄豆外)等。

宝宝的生长发育迅速,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可宝宝的消化道尚未成熟。缺乏消化动物性蛋白的能力。主要食物还是以谷类为主,因此单吃谷类容易引起赖氨酸缺乏。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食物进行合理地搭配。如小麦、玉米中缺少赖氨酸,就可添加适量的赖氨酸,做成各种赖氨酸强化食品。这样,可以显着地提高营养价值。宝宝吃了添加了赖氨酸的食品,如吃了经赖氨酸强化的乳糕,身高和体重会明显增加,确实对生长发育有帮助。

给宝宝添加赖氨酸必须适量,否则,长期食用会适得其反,出现肝脏肿大、食欲下降和手脚痉挛,甚至造成宝宝生长停滞并发生智能障碍。因为氨基酸吃得太多,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造成血氨增高和脑损害。

婴儿要吃适量脂肪

有的宝宝已经8~9个月了,可妈妈从不在添加的辅食中加一点脂肪,认为如果宝宝从这么小就开始吃脂肪,身体容易肥胖,以后会患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现在最好不要吃,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