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店生态位
26711600000004

第4章 两耳需闻天下事(2)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GDP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甚至有人预测在2035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赶超美国,实现解放初期超美的愿望。GDP的增长带来了人民收入的增长。每一个国人都能感觉到现在生活比以前的提高。

医药行业尤其是零售行业与GDP的增长相比更是迅速,每年的增速都超过GDP增长率。这得益于人口的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的增长。

2.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周期性,虽然经济总量还在持续攀升,但是经济增长的那些“副产品”随之产生了,通货膨胀首当其冲。

医药行业具有弱周期性,但无法逆大环境而动。油价上涨会带来能源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带来原料价格上涨、医药制造企业成本上升会导致药品供应价上升,这与政府要降低药价的初衷相违背。假设短期政府继续控制药品零售价,那零售企业的压力就会比较大。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药品的零售价格上涨从一段时期来看没法避免。

所以对于药品零售企业来说,采购成本的上升会由于销售价格的同比例提高而被缓冲,这是长期的。而短期内如果零售价格受政府控制,采购成本被供应商提高,那么药品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将明显下降,最终来影响净利润。

3.区域经济不平衡

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各地的经济情况差异很大。中国有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在这些城市中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与发达国家较为接近,消费观念也比较先进;有杭州、南京、武汉等比较发达的省会城市和大连、温州等省区副中心城市;还有广大的不太发达城市以及大片大片的农村。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得希望在全国所有市场都有所建树的医药零售企业就没法一网打尽。连锁药店称之为“连锁”,那是因为6个统一,但是区域的不平衡增加了“统一”的难度。加上各地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全国连锁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药品零售企业可以有所选择,因为有舍才有得。如果一味的贪大求全,反而会遭遇很多障碍,还不如专注于某一类区域和市场,放弃不适合药店的区域,专心致志地发展。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只要能做好一块区域或一类区域就已经足够了。辽宁成大方圆基本上只在辽宁范围内开店,但曾经以第一家超过10亿元销售额的零售药企身份受到关注。我曾在苏州看到一个有50家药店的连锁公司,一年销售额2000万元,毛利率高达50%,净利率达到25%,这么好的经营质量就是因为其只在苏州的农村乡镇开店,每家店销售规模不大,但是毛利率很高成本很低,一年能有500万元的净利润,日子非常好过。

如果非要发展全国市场,那么连锁药企可将药店进行分类,不同类别药店进入不同区域。就像老百姓、开心人的平价药房难以在上海发展得很好,但这不影响其在全国很多地方的蓬勃发展。

4.融资的代价

当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紧缩政策将一个个出台,利率的增加将是最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那些依靠借贷来发展的药企应该及时看到利率上升带来的资金成本增加,而且要控制自我膨胀速度。曾经显赫一时、意欲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华源集团,就是因为太过依靠债务融资来扩张,所以当利率提高、银行紧缩政策出台以后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黯然退出,由华润集团来接手华源。

而当通货紧缩和经济不热时,刺激政策将一个个出台。这时候又需要药企能够把握机会,顺势而为,抓住经济增长中的一个个机会。

借贷发展有风险,是不是股权融资就好一点呢?表面上看股权融资风险较小,但现在难度同样很大。虽然市场上有太多的资金,但是上市融资的条件更加严格。每个企业必须详细地说明融资的计划,不像以前那样能随便“忽悠”准股东了。而且一旦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将公开,更容易被竞争对手了解内部情况。

纵然融资很难,但没有融资是万万不能的。海王星辰在签约高盛4000万美元投资后又迅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384亿美金用于规模扩张和管理提升。连锁药企百强中将会有更多的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来融资来发展,希望他们都能控制风险,稳健一点。

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医药零售企业未来前景同样看好,现在对它们来说最重要是学会更多本领,能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海中劈波斩浪。

人口大国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推行,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上世纪70年代初高达2%,而现在已经下降到5‰左右。假设人口增长缓慢,市场膨胀不够快,那么药店就不能像过去那样靠新建门店来获得额外的销售额。

比如在上海,人口数量基本维持稳定,如果不是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那么药店的数量将已经足够。上海的药房覆盖率为每7000人一家,这已经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1.老龄化带来机会

虽然人口增长趋缓,但是老龄化现象日趋加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加重政府的负担,但对药店是利好消息。老龄化将带来老年人医药消费的增加,医药消费的主要人群是老年人。市场在扩大,但是老年人的选择同样很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他们欢迎的服务是药店需要思考的。这么大的市场如果抓不住,那就不能责怪外部环境了,只能自叹能力太差。

2.发现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人口数量在减少,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增加和离婚率的上升。针对这一现象,药店应该从中发现商机。独生子女家庭中,往往父母特别宠爱孩子,所以在儿童药品和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费将大大增加。药店作为质量让人放心的零售商应该比其他零售商更能获得家长的青睐,而现在大部分药店不能及时增加儿童药品、保健品、日用品等,这些消费都被婴幼儿用品商店抢去。任何时候转变都不算晚,因为未来几年还将迎来生育高峰,婴幼儿消费将进一步扩大,希望药店能多多开发此类商品,提升营销能力,扩大生意范围。

3.应对区域人口流动

人口增长不快,但人口区域性流动却大大增加,西部流向东部,农村流向城市。人口的流动势必导致消费的移动。作为药店应该看到人口流动的趋势和动向,及时对药店布置作出调整,不用在人口逐渐流出的地区不断开药店,这是资源的浪费,而应针对重点区域集中公司力量,大力发展。所依据的指标就是各地购买力指数。

4.消费习惯的改变

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在日益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正因为健康愈加受到重视,健康消费才节节攀升,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细的方面来看,健康需求更加多元,更加具有个性化。有人喜欢中药保健,有人喜欢西药的高效;有人喜欢品牌药品,有人喜欢低价药品;有人喜欢一次性购物,有人喜欢送药上门……面对这么多个性化要求,既要争取尽量满足,又要做到有所取舍。

5.支付方式不是小事

从支付方式来看,变化也很大。以前消费者喜欢现金购物。随着信用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了卡类支付。如果哪些药店不能看到这一趋势,感觉信用卡消费太麻烦,不增设刷卡机。那将失去很大数量的一群顾客。虽然对于药店来说,信用卡支付既增加了难度,又要支付银行一笔费用,但这方便了消费者,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虽然这是一个细节,但体现了一种能力,只有那些能敏锐把握时代进步动向的药店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技术日新月异

社会不断进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技术带给我们的变化。在医药零售方面的技术变革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与医药零售行业相关的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药品技术、售药技术和运营技术。

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肺结核、天花、梅毒这些流行病令世人谈之色变。今天,它们早已失去绝症的狰狞。因为已经有了无数科学家将它们攻克,有非常有效的药物将它们一一打败。药物技术分为很多方面,有些进步在于攻克以前没法攻克的疾病,有些进步在于减小原有药物的副作用,有些进步在于提高药物的疗效,有些进步在于使药物本身的使用更方便。不同领域的专家正以其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药物技术的开发。

随着化学、生物学与药物技术息息相关的科学的发展,药物的进步速度是空前的。当然我们知道,药物的开发,尤其是创新药物的发明或者上市销售使用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是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需要一大批一大批科学工作者为之前赴后继。即使投入了上十亿资金、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的人员,还是存在失败的可能。要想有更多投入,要想能提高成功概率,唯有将已经开发的药物销售成功,获得丰厚的回报,才有资金的基础。

作为药品销售主要渠道的药店无疑承担着收回投资获取超额回报的重任。而有时候高价的新药并不受欢迎,唯有药店及时提供消费者信息,消费者行为数据,才能指导药厂的研发和生产方向。因为药店是最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最能掌握和理解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当然,药店出售的不仅仅是能治疗疑难杂症的灵药,更多的是向消费者提供营养保健方面的健康品。这些药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同样不可或缺。这种药物的技术进步可能体现在使用便捷性的提升,个性化的突显,配比的科学。

纵然技术的发展令人称羡,但始终还是有那么多的疾病让我们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顽疾病患,每一天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还有诸如SARS、禽流感、猪流感等以前可能并不为人类所认识的新病种层出不穷。迄今为止,大约只有30%的疾病能治愈,部分疾病能被控制,更多的还留待我们的科学家们去探索研究。

承担着药物流通功能的药店,每一种新药的面世都是一次增长的机会,比如说万艾可在性功能方面的开发。药店除了帮助药厂收回投资以外,从药店自身来说应培养发现具有市场潜力新药的能力,通过营销将其推广的能力,而不只是起到搬运工的作用。这对我们现在绝大部分药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事实上,唯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引领潮流的专业药店。

药物技术在前进,医药零售业的售药技术同样地令人眼花缭乱。店铺销售中的闭柜被能陈列更多药品,更能提升销售的开架式货架所取代。在短短八年间,大街上的全闭柜药店正在大批大批地消失,这既是消费者购物行为转变的需求,也是药店提升自我运营能级的需求。那些冥顽不化,以为开架货架难以管理,会产生偷盗现象的店主们迟早要品尝闭柜销售下降、客流减少的苦果。开架是为了让消费者自选,节约劳动的成本。

所以一种更为极端的技术便应运而生,那就是自动售药机。就像学校门口摆放的一台台自动饮料机,地铁口摆放的一台台自动售票机,满大街挂着的一台台自动避孕套机一样,自动售药机开始慢慢进入大众的视线。上海市南京东路上的医药商店、大城市中一些便利店的店堂里,自动售药机从原来的新生事物成为了人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常用药、避孕套、简单的医疗器械等基本能满足人们日常健康需求。药品消费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隐私的,自动售药机在提供便利快速价值的同时也让消费者的某些隐私能得以保障。虽然自动售药机的发展速度还不算很快,但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它是完全有市场和生命力的。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个原则会支持着自动售药机的发展。

自动售药机虽然提供了方便,但其储药容量太少,选择不多的缺点显而易见,而且自动售药机再方便,毕竟还需要消费者亲自带上钱去进行传统的钱物交换。如果是一位患着重感冒的、连走路力气也没有的消费者,那这对他来说难度仍然非常大。

药品电子商务网络公司(简称网上药店)作为一种新的售药方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网民朋友的欢迎。看看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网络,淘宝网的销售额一年能达到上千亿元,每年的增长速度是几何级数。专业售书的当当网销售额超过10亿元。以男式衬衫为主要商品的PPG更是以每一年销售额15个亿而令人难以想象。

电子商务公司能够蓬勃发展从内因上得益于网民的增加。截止到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为21亿,接近美国的215亿人。现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第二个内因是网民的网上购物习惯逐渐形成。如果说以前很多网民还在观望或尝试,那么现在应该说已经熟悉和喜欢上网络购物这种新的购物方式。足不出户就能以较低的价格从几乎任何一个角落购买到几乎所有自己想要的商品,听说网上连坦克都有得卖。这就是网络购物带给人们的价值。随着物流技术的进步,随着网上安全的完善,网络购物原先被认为最大的两个障碍——物流和资金支付差不多被解决。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从2005年开始颁发网上药店交易许可证以来,网上购药不再离我们遥远。虽然网上购药相比其他消费品行业来说出现的较晚,虽然网上购药还存在种种限制(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虽然网上购药的现有市场还不是很大,但我们任何人都不用怀疑其发展速度。作为中国现在运营最好的药品电子商务网络——北京金象,就被风险投资商(VC)估值为几千万元人民币。还有更多的风投想要和其他拥有网上药品交易许可证的医药连锁公司合作。2007年,金象的销售额仅有1000万元,但谁能保证在不远的将来其销售额不会超过1亿、5亿、10亿。这个成功者可能是金象,也可能不是,但一定会有一个巨头正在诞生。

在美国,网上购药人群一般为高收入者,具有多年或更长时间的上网体验。其中四分之三的购药者表示,他们一般通过网络购买慢性病治疗用药。对网上购物表示满意的消费者占了大多数。

网上购药唯一令人不放心的可能是药品的安全性,这对于SFDA来说能通过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引导消费者上正规网络来避免类似问题。

在英国,“物美价廉”已成为网上购药者购药的主要原因,一位患者要购买治疗肺癌的Tarceva药物,在普通药店需要花费75英镑/片,而去“加拿大药品网”上购买,每片仅为35英镑,价格优惠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