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店生态位
26711600000034

第34章 药店哲学和文化(7)

区域创新:不同区域药店发展的速度不均衡,如果一直停留在自己熟悉的,但药店已经饱和区域中硬撑,不如跳出画地为牢的圈子,去寻找新的区域,更有市场潜力的区域。肯德基在美国没法与麦当劳竞争,但他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上地位毫不输于在国际市场牛气冲天的麦当劳,这就是区域创新的典范。不同模式的药店适合不同的区域,可能在原有市场中无所作为,到了新的区域却能一飞冲天。浙江一位商人,在浙江开药店都不成功,来到上海尝试一下,却一炮走红。单店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自得其乐地开着宝马到处闲逛。区域创新除了转变人群以外,还更换了政府,更换了竞争对手,相比人群创新的外部环境变动更大。

营销创新:可能有的经营者既不想挪地方,又不想增加经营范围,那也有其他创新的方向。营销创新就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以前的药店一般不怎么营销,在供不应求的时期,营销犹如摆设一样是多此一举。但当市场供求关系转变,供大于求、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营销就是当务之急。传统药店发些传单,拉几条横幅,写几块小黑板已经把管理部门折腾得够呛,这些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花样,已经是高难度动作了。营销创新要求药店走出传统营销狭小空间,使用更多吸引消费者、刺激消费者需求和购买欲望的手段。社会营销让消费者感受药店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形象;广告营销扩大知名度,增加客流;知识营销给予消费者健康知识而非总是强卖强售,消费者接受健康教育后会主动有健康商品的需求。营销永远有新手段——菲利浦科特勒这样说过。

管理创新:管理包括的范围较广,创新的思路会更多。最近几年风靡一时的药店品类管理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品类管理仿佛成为青菜萝卜,谁都能将其熟练掌握,其实品类管理远没有大家通常认为得那么简单。可以这么说,中国还没有一家药店已经实施了成功的品类管理。创新的管理工具是好东西,但决不要“叶公好龙”,想要使用又害怕危害。有一段时间流行精细化管理,一窝蜂的行为,仿佛细节管理就能拯救药店于水火。细节确实重要,但仅是管理的一种理念,如果不能将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能将繁琐的事情解剖成很多细小之事,谈何细节管理,只有将门店的细节落到实处,比如说建立《运营手册》,那才能指导门店店长店员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去操作和执行,如果一切都停留于口头,那就很难落实下去。管理创新不是赶时髦,而是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进行优化、改善,实施可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创新。药店的经营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员管理需要创新,商品管理需要创新,信息管理需要创新。传统的医药零售行业,管理创新迫在眉睫,但又要控制进度,不能搞“大跃进”,小学还没毕业就进入大学学习高等数学,只能是囫囵吞枣,日积月累才是创新成功的保障。

创新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方面留待药店人自我去开发、自我去寻找。走在他人前面的创新就是差异化。创新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竞争战略。

学习的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学习,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关于学习的话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个人要学习,企业更需要学习。个人的学习能促进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假如企业不学习,那么有很多个人能力强的人才也没用,因为难以形成适应力、创新力、竞争力等企业必须的能力。

零售药店可以学习的主要方向在于竞争对手,同行标杆,行业外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论。

魏征与唐太宗的一段对话千古流传,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不起,唐太宗遣属下前往探视,发现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建造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去世,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将魏征作为检验自己行为得失的镜子,一方面体现了魏征的刚正不阿,另一方面更说明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时时刻刻学习精神,正因为其这种学习文化,才开创了贞观盛世。

医药零售行业中企业盛多,虽然还没有“真神”出现,但还是有很多亮点可以学习。每个公司能够生存,自然有其生存的合理性和内在必然性。那些面积很小,品种不丰富,员工素质不高的药店能够赢利,而自称为正规军的大中型连锁却亏损严重,说明即使再小的药店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成本控制能力、其与社区居民的交流能力、其资金快速周转能力,虽然其不大,但很有特色。

元朝和清朝都是马上得天下,但清朝能学习汉学,所以历史长久。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引进游牧民族的骑兵和装备服饰,国力强大起来。

学习是将他人的优点吸收过来整合进自己的体系,而非一味地模仿,更不是东施效颦。

01、02年学习平价药房,03、04年学习OEM,05、06年学习药妆,07、08年学习品类管理。

医药零售行业中的很多企业都在学习,但看起来模仿很多、创新很少,学习不是复制,是在学的基础上超越。如果只会模仿,不会创新,那就会导致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差。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就是因为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与巨人站得一样高。

很多企业的学习就像在沙漠中堆沙堆一样,刚把沙子聚在一起,一阵风吹过来就全部吹散。一年一年的经营中,并没有在原有基础上有提升,而是原地踏步,被其他公司追上并被超越。上海华联制药曾为中国最牛的肿瘤药生产企业,市场份额一度占到70~80%,由于不学习,只生产仿制药,营销也没有突破,最终走向没落,市场份额降低到1%。

辽宁成大方圆、老百姓、海王星辰这些暂时的零售巨头,各有各的模式,其他连锁公司以人为鉴自然不错,但仿佛成为第一的药店做法就一定是最好的,以至于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模仿综合症,某种现象持续了一个时期后,就烟消云散了。学习是找到自己的模式,模仿和跟随永远也成为不了第一。

学习也不是听信权威的话,权威并不一定正确。1953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斯坦利·米勒拿起两个长颈瓶——一个盛着水,代表远古的海洋,一个盛着甲烷、氯和硫氢气体,代表地球早期的大气——然后用橡皮管子把两个瓶子链接,放了几次电火花并做闪电,几个星期以后,瓶子里的水呈现黄绿色,变成了营养丰富的汁,里面有氨基酸、脂肪酸、糖以及别的有机化合物。米勒的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罗德·尤里欣喜万分,说我敢打赌,上帝肯定是这么干的。实际上,地球产生生物的过程远没这么简单,直到现在还在探索的过程中,哈罗德的断言被证明是不正确的,所以权威的话也不一定可靠。

现阶段,连锁企业纷纷学习品类管理,仿佛品类管理是救世主,并纷纷邀请写过品类管理书籍的作者前往讲课实施,结果发现完全水土不服。一方面写书的不一定是权威,就像我一样,只是在思考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绝不能把书本作为真理;另一方面即使是权威,其对企业不了解,其理论与实际存在沟堑,所以也不一定会经常正确、经常一说中的。

足球界的权威——贝利来没有正确预言过每一届世界杯冠军的归属。

由于经营企业没有真理,反而有很多矛盾的存在,所以在学习中如何将矛盾统一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医药连锁企业提出狼性文化,要学习《狼图腾》一书中的精神。在目标追求上像狼一样锲而不舍,在对待猎物上就像狼一样迅捷残忍,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企业照此做了以后成功了。国美在电器零售行业就像狼一样压榨供应商,就像狼一样吞噬竞争对手,就像狼一样迅猛前进。但企业经营又有一种相反的文化——和谐文化。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发展,太过狼性可能不一定可持续,而要与竞争对手、与员工、与供应商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学习这两种文化都可以,更可以将其融合,但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企业、自己的药店,不能盲目照搬。

矛盾的文化还有很多,比如敢于放弃和永不放弃,到底是放弃还是不放弃;注重细节和关注战略,细节决定成败还是战略决定成败。矛盾造就了多样化,矛盾中的企业在进步。

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文化和哲学的形成同样如此,学习后要去尝试着做,最终可以形成习惯,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因为习惯就像绳索,每天编织其中一根,最后就拧不断了,好的是这样,不好的也如此。

弟子准备好了,师傅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