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26710000000043

第43章 房室(1)

制情忍性,以惜福养寿

德为福寿的根本。如果某人刚愎自用而不肯好德,身体柔弱而懒于修德,则灾祸随之而来,会就会断绝了福寿根源……

寿命的长短,全都依赖于精、气、神的盈亏。精血衰败,神气失去依附,要想长寿享诸福就困难了!各种祸害当中以淫欲最为可怕。年轻力壮时应有所节制,老年时则应杜绝,男女都一样。

男子二八一十六岁精道通,八八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二七一十四岁天癸至,七七四十九岁天癸竭。交合泄精不可太早,以男子三八二十四岁、女子三七二十一岁为佳。

古人多迟婚,中年后较早就断绝房事,所以得以长寿。现在的人早婚且放纵情欲,使水枯涸而火亢旺,精神耗损殆尽,即使是仙丹也无法救治,再后悔可就晚了。通达的人应懂得这些。

精髓是有限的,要想使其生长是非常困难的,而消耗起来却很容易,就像油满灯就明亮、油尽灯就熄灭一样。如果纵欲丧精,借助于药物,弃真取伪,抛弃内在的而取外来的,难道不是愚蠢吗?

请用贪、俭二字反省自己。贪不能长久存在的名利,而不贪能够长久的福寿;俭容易获得的财物,而不俭难以获得的精神,这不是弄颠倒了吗?其次,嗔怒忧愁,都能伤气血,消减元和之气,导致不测的疾患。

唉!人若真能节制情欲,珍惜福寿,即使是做皇帝也不乐意与他交换。《诗》所说的“自求多福”,所说的“自作元命”指的就是这些。那就能够享受不吃药的喜悦了!即使是偶然违逆,但因精气神原本巩固,用一剂药物患者就能立即痊愈了。

(明)孙志宏《简明医彀·福寿真乐》

食色人之本性

食、色,是人的自然本性。所以,饮食、两性生活,是人类的根本欲望。饮食,关系到人的身体成长、生命的延续;不孝有三种,无后为大。这是没办法解决的做人的难题。

如果要按方士所说的那样,必须绝食、休妻,才能够长生不老,则会致饥饿消瘦,救死无力,从而使天下人都断绝后代。这难道不是那些不近人情的人所说的蛊惑之词吗?

一个人如果能够知晓七损八益,就会身体健康,精神焕发,尽享其天年。而不知道的人,就会过早地衰老。那么应知道七损八益的内容。七是女子之数,女子的气血应外泄而不宜充足;八是男子之数,男子的精气应充足而不宜外泄。

因此,医治女子应耗去她的气从而调她的血,如果不耗去女子过多的气,她就会因闭经而生病;医治男子则应当补气从而坚固他的精气,如果不补男子的气,他就会因精气衰竭而疾病缠身。为此,古人确定了这样的治病原则,一方面消耗女子的气,一方面增补男子的气,并控制得当,从而使人气血和顺。

男子伤及精气,患有小便淋痛,大便干涩,是由于肾开窍于二阴的缘故。小便淋漓不畅,为气病;便秘不通,为血病。应当补养人的元气,使体内津液生成,小便就会排泄自如;补养人的血液,就能使人肛门顺通,大便润畅。

(明)万全《养生四要》

耗精过度髓骨枯

男子还在少年时代,如果未满十六岁就与女子交欢,开通他的精气,这样精气还没满就先外泄,人体五脏也还没发育完全,以后就会有难以言状的疾病。

至于半衰的人,他的生殖器已经开始萎缩,仍勉强与女子交欢,结果房事还没完成其精液就先泄了。到人年老时,精气更快耗尽了,再与女子交欢而耗尽其精气,那么肾脏的精气不足就会取脏腑的精气来补充;脏腑的精气不足,便取骨髓的精气来补充。这样,体内脏俯精气枯竭,就会导致小便淋漓,大便干涩;而骨髓精气枯竭,就会头重脚轻,四肢无力,腰脊酸痛。

应当补养人的元气,使体内津液生成,小便就排泄自如;补养人的血液,就能使人肛门顺通,大便润畅。

(明)万全《养生四要》

不宜强行压抑性欲

随意射精而不觉已损失很多,故因纵欲过度疲惫不堪而丧命。天地有阴阳,阴阳是人们应该爱惜的,这在于要遵循交合法则,应当慎重而不要随意损耗它。

采女问彭祖:“到了六十岁,是不是就应当清静闲适,用以守护体内真元之气呢?”

彭祖说:“不是这样,男子不能长期不和女子交合,否则就会心烦意乱而劳精伤神,以致缩短寿命。如果思想端正,无性欲要求,那可真是太好了,而能做到这一点的毕竟很少。强制压抑性欲,难持久而易失控,以致使人滑精,尿液浑浊,患上梦交之症。”

彭祖又说:“一般来说,男人不能没有女人,女人也不可没有男人。如果独自一人思念与异性交合,这会导致减寿,生出各种疾病,而梦交耗损的精液相当于一百次正常性交的。”

(南北朝)陶弘景《养生延命录》

纵欲之罪

彭祖说:“最好的养生家与妻子分床而睡,中等的养生家与妻子分被而睡。”吃上一千副补药,也不如独自睡觉减少性生活有效。

贪色会使双眼失明,贪声会导致耳聋,贪味会导致味觉受损。假如能运用养生之道,节制性事,适当把握通畅与不通畅的程度,可以延年益寿。

一天中的忌讳在于晚饭吃得太饱,要减去一天之寿;一月中的忌讳在于晚饭饮酒过量,要减去一月之寿;一年中的忌讳在于晚上睡觉不离房事,要减去一年之寿,调养也不会恢复;一生中的忌讳在于晚上睡觉时张嘴呼吸,邪气会从口而入。

(南北朝)陶弘景《养生延命录》

困于色者

有的人迷恋于美色,只图女色娇艳可爱,而不知为什么会有倾国之说和伐命之说。有因贪恋女色而生病的人,或成劳损,或感染秽恶之气,或因相思而失去心神,或因郁结而致丧命;有因好色而丢失性命的人,或暗中偷情,或争风吃醋,或淫荡败坏,或因受惊吓而丧胆。

总之,好色的人,一定会经常沉溺其中,乐而忘返,谁知实惠的东西少而耗费却较多,难道色是吉祥的东西?德行被色战胜,不是浅薄,就是邪恶,没有不因贪色恋色而招致祸殃或衰败的。凡是受女色所害的人,不知又有多少啊!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天年论》

纵欲饱食,人之大患

人生最大的忧患,就是纵欲饱食。各种疾病的产生,生命的衰老,都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引起的。所以人们避免那些太过分的行为,甚至干脆加以杜绝。这就是所说的行为不是过分就是欠火候,没有能很好地把握住法则。

太过分或太欠火候,二者的区别又能有多少?身有旧疾,或因伤食而致,或因纵欲过度而致,饮食和性欲对于人的损害和补益每天都有,然而人却不觉察。

所以,聪明的人决不会被此迷惑,总是牢牢地保护自己的生命,清心寡欲不近女色,节制饮食杜绝奢侈;中等智慧的人与之相差无几;愚昧之人则放纵情性,毫无节制,贪色好财,败坏体内天生之精气,于是大量的损伤接踵而来恐怕是必然的了。

再加上身体瘦弱,容貌衰老,弯腰曲背,手足不灵,重病在身不能治,违背养生之理,又无良医来医治,一旦到了这种地步,即使把美酒佳肴和美女放在跟前,恐怕连走过去看一看的气力也没有了。所以凡事都应掌握好分寸,要细水长流,能赏心悦目就可以了,这样岂不美哉!

天地阴阳二气交接,生成万物。男女交合互授精气,人类得以繁衍。这是人生调养性命的根本原则,延年益寿的立足点。一般的人认为这种说法荒诞不稽,实际恰恰说明了他们的不合情理。

男女性交一次,二十岁以前一个时辰就能恢复过来,三十岁以前一天能恢复过来,四十岁以后一个月才能恢复过来,五十岁以后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过来,六十岁以后得七个月才能恢复过来。

有的人事业未成,或事业刚刚开始就半途而废,生活凄凉冷落,身体被顽症折磨,夜不能寐,拖累妻儿子女,毫无指望地苦熬岁月,这都是因为不懂得养生而姿色纵欲造成的。

(唐)刘词《混俗颐生录》

不可绝其欲

黄帝说:“阴阳是万物的普遍规律,只有阴或只有阳就会患病。”又说:“阴阳二气不和谐,就好像自然界只有春没有秋,只有冬没有夏。使阴阳调和,是高明的做法。”

《名医论》中说:“性欲意念无穷尽,如果心中的欲念得不到满足,纵欲的念头就表现出来,即为经常泄精。房事太多,筋脉就会松弛。”

古书上说:“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因此,男子精气旺盛就想行房事,女子血气旺盛就想怀胎。如果阳盛却没有阴,阴盛又没有阳,性交的念头强烈而又不能遂愿,这样就会导致阴阳交争,忽冷忽热,长期如此就会生病。”

(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

交合不宜过早

南北朝时齐国大夫褚澄说:“体质弱的女子需养血,等身体健壮后再出嫁;体质弱的男子要节制色欲,等身体健壮后再结婚。”

古书上说:“男子过早进行性生活,会损伤精气;女子过早进行性生活,会损伤血脉。”

古书上说:“精气尚未强盛就同女子性交,并往外射精,这样人体五脏将有不健全之处,来日会出现难以诊断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