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26710000000017

第17章 脏腑(1)

养心

十二经都听命于心,所以心是身体的君主。心在方位上属南方,季节上配夏季,五行上属火。十二经的气感应于心,十二经的精华都奉养心。

所以,心是生命的根本,是元神的居府,是气血的主宰,是脉络的宗主。因为,精神存养于气中,而气养于精中,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心之精华保持充盈,才能分神于其余四脏;只有心之气保持旺盛,才能引精于六腑。这就是心能为君的道理。

心与肾相连。经书上说:“心藏血主脉,主管肾经,不因肾属水与心相克,而致肾为心的主宰。肾水充足才能与心火交融,肾水不足会导致心火上炙,引起心与肾百病丛生。”

所以,心无病之时,有以下两种方法保养它:一是从心经以养心气。不过度思虑,不压抑志气,不要在事情还没发生之时就惴惴不安,或事情过后还念念不忘,这些会使神明耗散。用心过度,会伤心气。心气受损,就会伤心之精,则心神不守。

孔子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说,孟子有“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的说法,可知养心之法到孔孟已发展至极点了。孔孟并未说医,他们的养心之法却符合医道。

二是从肾经来养心之精。不纵欲,不贪恋女色,以免相火上炎,精不能固。如果纵欲伤肾,就会伤及心之精。心之精受损,就会伤及心之气,导致肾水抑制不住心火,心君不能安居于肾宫。

所以,川翁说:“精能够化生气,气能够化生神,这是荣泽与保卫一身的根本方法。养生的人,要先视精为珍宝;精满则气旺,气旺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

朱丹溪说:“肾有闭藏的功能,肝有疏泄的功能。二脏都有相火,都为心所主。心为君,属火,有所感时会心动。心动则引起相火动,那么精就会自然泄漏。由此可见,泄漏真精首先在肾脏,其次累及肝脏,再次伤及心脏,一脏病了就会波及它脏。”

川翁和朱丹溪都揭示了其中的奥妙,可以作为后代养心家的明鉴。可是,心失其所养就会生病,肾失其所养不也会引起心脏生病吗?况且,心主血,血就是精,心气只是在精受损而失血的情况下才显得不足。所以,血盛就神清智明,血衰就志气昏蒙。

大约火之所以有余,是由于血不足;血不足,又能使火更加衰弱。然而心受病的有余与不足,又哪能与火淫、火郁之类的外火视为一同呢?也就只有保守肾精,以使心气得到巩固;养护肾脏,使心神凝聚不散,从而调节它们之间的有余与不足,使它们之间归于平和。

(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

养胃气

胃气是人体之中气。慎言语,则中气不散乱,使清气上输;节制饮食,则中气不会淤滞,从而使浊气下行。所以《易经·颐》“象”说:“明达事理的人应当谨言语,节制饮食。”颐也就是保养的意思。

养生与养德,怎么可以抱弃一端呢?李东垣专论脾胃,制补中益气汤方,以健脾升阳,并作省言箴以告诫世人,这是通晓养生之根本。

(明)王文禄《医先》

歌以补肺

放声唱歌,可以舒展全身气息。如果每天早晨起来吊吊嗓子,呼吸一下空旷田野中的新鲜空气,更能补充颐养人的肺脏。

(清)吴克潜《养生须知·唱戏养生法》

心息相依

气功古籍上关于朱砂铅汞龙虎的说法,都是用来借喻人的身心,只有心息相依的说法最为直截明显。心主管呼吸,呼吸受心的制约,心与呼吸和谐一致,人就会精神饱满而病愈。

(明)李挺《医学入门·保养说》

养脾以益气

褚澄说:“气因脾得养,因肺得通,因肾得泄,因心而役,因肝得以常生。如果心脏虚弱,气入为荡;肺虚,气入为喘;肝虚,气入目昏;肾虚,气入腰痛。唯独脾脏不是这样,如果脾受食不化,气就日益衰弱,哪还有多余的气来进入虚弱的脏腑呢?”

沂阳生说:“脾对于人来说很重要。思虑过度会伤脾,吃得过饱而胃部壅塞使脾不能正常运转,也会伤脾。所以,养脾也就是养气。养气,乃是养生的第一要义。”

(明)王文禄《医先》

六物医六脏

弹琴可以疗心疾,赏花可以疗肝疾,闻香可以疗脾疾,观石可以疗肾疾,听泉可以疗肺疾,舞剑可以疗胆疾。

(清)朱锡绥《幽梦续影》

相肝脏病法

得肝热病的人,左脸会显出红色。得了肝病眼睛会失去光彩,胁下会感觉到疼痛,而且牵动到小腹,人的情绪波动会比较大。

肝亏损,人容易恐惧,像是有人来追捕他。肝的邪气充实旺盛,人就容易发脾气;肝虚,人就会发冷,发冷时阴气盛,就会梦见山林。肝脏气机不和,人就会头痛,耳聋、两颊肿胀。

肝病应用疏散之法来治疗,可以马上吃辛辣的食物,这样就可以疏散了,再用酸味的食物来滋补。应该避开风,得了肝病怕被风吹。患肝病,肚脐左边会有股气来回窜动,用手紧紧地按住,就会出现疼痛,两胁部胀满,小便频繁,大便困难,容易抽筋。

有肝脏疾患的人整天昏昏沉沉而贪睡,眼中好像有层膜,看东西不清楚,像有苍蝇上下飞动。有时眼睛球结膜增生而突起的肉状物会遮蔽住角膜,或者产生光圈,流冷眼泪,眼角红痒,应该服用以升麻为主的药剂。

(元)丘处机《摄生消息论》

肝脏修养法

在春季的三个月中,每月农历初一日出之时,面向东正坐,叩齿三遍,呼吸九次,意想吸东方青气入口,吞入腹中,反复吸九次,以补因嘘而致肝脏之虚损。这样,可得东方自然之气的滋养。

(唐)胡愔《黄诞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胆腑图》

治肝六气法

治肝病用嘘法,先用鼻深长细缓吸气,随之用口嘘气,肝病要先大嘘三十遍,再细嘘十遍,能祛肝脏虚热,也能除四肢壮热,治疗失明及一切烦热之证。嘘要缓慢相连不断为好。疾病愈后,即停止嘘,过度则损伤肝脏。

(唐)胡愔《黄诞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胆腑图》

肝脏导引法

正月、二月、三月进行锻炼。正坐,两臂相交叉按两肩上,左手按右肩,右手按左肩,然后向左右缓慢的转动上身,各转三五次。

或正坐,而手相交叉,平举至胸前,然后翻掌向前,两臂也同时向前伸出,再向后拉至胸前,这样伸缩三、五次。本法能除肝脏之积聚和风邪毒气。

(唐)胡愔《黄诞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胆腑图》

胆腑修养法

冬季的三个月中,坐正身体,集中意念,意想北方黑气进入口中,吞入腹,这样吞三次,能补益嘻法所致的亏损,益胆津。

(唐)胡愔《黄诞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胆腑图》

相心脏病法

心有热症,则面色红赤,脉象满溢,口中生疮,发出腐烂的臭气,胸膈、肩背、两胁、两臂都会疼痛。心气虚弱,心腹互相牵引疼痛,梦见刀杖、火焰、红衣等红色东西,还有熔炉冶炼的事情,让人神志不清,惶恐不安。

心之病宜用濡润的方法治疗,应该马上吃咸味的食物以润之,用苦味食品去辅佐,用甘味去泻其邪气,不要穿湿衣服,不要吃烫的食物。心脏厌恶热和水。

心脏有病,能感觉到脐上有脉在跳动,按之会有疼痛的感觉,更加觉得心烦如煎,手脚心发热,口中干渴,舌头僵硬,咽喉疼痛,咽物困难,记忆力减退,经常忘前失后。

(元)丘处机《摄生消息论》

胆腑导引法

端坐,将两脚掌相对紧贴,抬头,用两手握住两脚腕,向上抬起,摇动三五次。此法能去胆腑之风毒邪气。

(唐)胡愔《黄诞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心脏修养法

四月、五月农历初一和初七的早晨,面向南端坐,上下齿叩击九次,漱咽口中津液三次,然后,意想吸南方的赤气入口,吞入腹中,反复吞三次,接着,再默数呼吸三十次,可以补因呵所伤之心气。

(唐)胡愔《黄诞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治心六气法

治疗心脏疾病用呵法。用鼻深长缓慢地吸气,然后用口呵气,呵气时不得让耳朵听到呵气声。心有病先大呵三十遍,再细呵十遍。可以除心脏的劳热,治疗一切烦闷之疾。疾病愈后,即停呵,过度则损伤心气。

(唐)胡愔《黄诞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心脏导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