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健壮,叫做“有气力”。由此可见“力”与“气”原本是相通的,“力”从“气”中生出。凡叫喊、跳跃、歌啸、狂舞、奔跑、快走之类,都是用“力”来从事的气,有可能损伤“气”。
古时善于养生的人,呼吸不会发出声音,行动不会扬起尘土,不长时间跳舞,而像熊一样悬吊在树上,像鸟一样伸展身体,不长啸而呼吸清气,全都是为了息力以求得生气。
(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气浊则人疾
卤公说:“人生活在气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如果水污浊,那么鱼就长得较为瘦弱,而气浊人就会患病。浊并非仅指天气昏暗不清,凡是心中思虑缠绕、计较得失等,都称之为浊。”
(宋)日本人丹波康赖《医心方》
元气充实者寿
人所承受的元气,有的充实且坚强,有的虚劣且软弱。元气充实、体格强壮者,其寿命便长;元气虚劣而体格软弱者,很难自保其身……
所承受的元气薄少,即使形体虽完整,但由于元气虚少且弱,也不能充盈于其形体。婴儿生下来时的号啼声音,如果洪亮高扬,则这种婴孩以后便能长寿;如果嘶哑沉抑,则这种婴孩以后必定夭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寿命长短的关键在于本身元气的多少。
妇女少分娩,她产下的婴孩便容易活;妇女多生产,她产下的婴孩便容易夭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妇女生婴孩少,婴孩所承受的元气充实,体格便强壮;妇女生婴孩多,婴孩所承受的元气稀薄,婴孩体格便软弱……所承受的元气薄弱而不能养护婴孩的形体。即使勉强具备人的形体,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经常患病,一旦重病时便无法救治……圣人秉承和气,所以能尽享天年。元气和畅便能使形体安宁不躁,所以太平时代多长寿之人。
(东汉)王充《论衡·气寿篇》
培育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个很难说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是最伟大的,最刚劲的。如果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它作为一种气,需要跟正义和道理紧密结合。如果不这样,就会显得软弱无力。它是平日事事合乎义理,日积月累,然后自然产生出来的。不是只靠一时装出行为合乎义理的样子而从外面捕捉来的。只要心里感到自己的行为有欠缺时,则会显得软弱无力。
所以说告子他并不曾真正懂得什么是义,就是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可以从身外获取的东西。平日行事必须合乎道义,而不要故意做作,装出合乎道义的样子,时刻不要忘记养气的事,但也不要不按它成长的规律去帮助它成长。
千万不要像那个宋国人一样,他担心禾苗长不快而把苗拔高,然后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呢!’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已枯槁了。天下不帮助禾苗长高的人实在很少。
认为培养工作没有益处而抛弃它的,是不耘苗去草的懒汉;不按照规律生硬地去帮助它成长的人,那就是把禾苗拔高的人——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害了它。”
(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血难成而易亏
经书上说:“营,是水谷所化的精气,它调和于五脏,散布于六腑,而能进入脉中。”血源源而来,它生化于脾,总摄于心,藏于肝,宣畅于肺,施泄于肾。
血灌溉周身,眼得血而能视物,耳得血而能听声,手得血而能拿物,掌得血而能握物,足得血而能行走,五脏得血而能化生本脏之液,六腑得血而能化生本腑之气。气的出入升降、濡润宣通,都须经过血方能完成。血行于脉中,血少则脉涩,血充则脉实。
常以饮食滋养,故能阳生阴长,取汁变化而赤者成为血。血之生化旺,则诸经依赖血而得以长养;血衰竭,则百脉由此而空虚。能不谨慎养血吗?所以说血就是神与气,有血则生,失血则死。故血盛则形体强壮,血弱则形体衰朽。
神静而阴生,身劳而阳亢。阳盛则阴必衰,哪还说得上阳旺而生阴血呢?血属阴从于阳,血从于气而随气运行于内。若无阴血约束阳气,气又何从树立?所以,其致病容易,而调治困难。于此可见,以阴血比之于阳气,阴血常亏而又易损,阳气易亢,阴血易乏。
(明)徐彦纯《玉机微义·血证门》
聚集精气之法
人体内的元精就像树木中所含的油质,神须得其滋养,就如鱼得水那样;气也须靠此化生,如同雾覆盖深渊。这就是肾精……养生之人,一定要充实其精气。充实精气最好莫过于终生独睡。若为繁衍后代,应两月行一次房,这样才合乎养生之道。
聚精气之法:一是寡欲,二是节劳,三是息怒,四是戒酒,五是慎味。如今谈论养生的人,多说采女子的阴气以固男子的元阳,长时间的交媾而不泄其精,这是极其错误的。
肾为藏精之所,男女行房事必扰动肾脏,肾脏动则精气随之流出。精气虽未射出,但已离开肾藏。即使能强忍不让其泄出的,但随着阴茎的痿弱也会流出几滴精液。这就像燃烧的火焰,怎么能让烧过的材料复原到原来的样子呢?所以,寡欲则能使血化生精气。
不单是房事伤人之精气,一切损伤气血之事都宜当戒禁。如看得太久而使眼睛疲劳,即可耗伤血液;耳朵听得过久,能伤血;思虑过度,能耗伤血液。若能对一切事情都有所节制,则血液得到滋养,逐渐充盛。所以说,聚精贵在避免过劳。
肾脏主藏精气,肝脏主疏泄,但肝肾两脏均寄相火,又均由心所统摄。心火是君火。怒则伤肝,使相火妄动,相火妄动则使肝之疏泄太过,从而导致肾的封藏功能失职。此时即便是未过性生活,也会导致精气暗耗散失。所以,聚精应当息怒……
血气虚弱之人,数月不进行房事,则其精气必然充盛。然而,过量饮酒而大醉一场,则会使其精气减弱。所以,聚精应当戒酒。《内经》上说:“精气不足的,用厚味之品来补充。”但厚味之酒,不能生精。唯有清淡之气,方能补精。
万物都各有其味,如果调和过度,则其本身的气味就会削弱。不论腥素的食物,只要烹饪得法,就能产生一种柔和清淡之气,以益人之肠胃。洪范论味,说土中所生的食物都是甘味。世间的物质,只有五谷得真正的味。若能吃清淡的谷物,即能养精……
炼精有诀窍,关键是要从肾脏入手。内肾称元关。阴茎称牝户。如果未曾泄过精,即所谓乾体未破,则阴茎每到半夜子时阳气生时勃起。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合。
泄精之后,真体受损,则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也将推迟,有丑时阳气生发的,次者寅时生发,再次者卯时生发,甚至有一日不生发的,与天地之气不相应。
此时修炼聚精之法,必须半夜子时穿衣起床盘坐,两手摩擦到发热时,一手将阴茎握住,另一只手按住肚脐,意守内肾,如此锻炼日久,精气自然旺盛。
(明)袁黄《摄生三要·聚精》
天地以气生人
天地以气而生人,人每时每刻都未曾离开气。鱼在水中,两鳃翕动,没有停止的时候;人在天地间,两鼻翕动,没有停止的时候,用以统辖造化的气,人才能赖以生存。
所以说:“按时而食,身体得以调理;相机而动,万物得以平衡和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奔波劳顿,气因此而耗。耗则出多入少,外气不入,内气越虚,所以人就将死。
只有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抱神以静,气气归脐,才能获得高寿。因此可知,人生在天地之间,即使可以见形体,但是要想能够长寿则须依靠气。
(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久言失气,多笑伤神
《老子》中说:“如果掩住人的耳目,塞住他的口鼻,那么一辈子就不会遭受劳苦了;如果放开人的耳目口鼻,让其随心所欲,那么他这辈子就不可救药了。”也就是说,眼不乱看,嘴不乱说,则终身不受劳苦。如果放纵人的感官,令其为所欲为,并为他创造各种条件,那么他终身就不可挽救了。
古书中说:“言谈嬉笑应注意惜精保气,多笑会造成肾动腰疼。”
古书中说:“多笑会伤神,伤神就会闷闷不乐,精神恍惚不安。”
古书中说:“多笑会损伤内脏,以致肚脐部位疼痛,久则损伤元气。”
真人说“:人若不会调理,只会多说话。说话太多损伤元气,少说话以保全寿命。”
古书中说:“高声喊叫,与人争辩,触冒冷热,饮食无节,肺易受伤。”
古书中说:“走路时说话,会使人损失元气;如果要说的话太多,就要停下来说。”
(元)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
治身者,以积精为宝
清轻的气叫“精”,清明的人称为“贤”。养生的人把积聚精气当法宝,治国的人把培养贤明品德作为根本途径。心是身体的根本,君是国家的主宰。心守养精气,血与气才能相和;贤明的品德聚集在君主身上,君臣上下就能相互影响。
血气相和,身体就不会有病苦;君臣步调一致,各层官吏就安心于其位。身体没有病苦,身体才会得到安康;各层官吏安心于其位,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巩固。
要想集聚精气,心胸必须保持虚静;要想积德,态度必须卑躬谦逊。形体安静、心境清虚的人,是精气涌往的对象;谦逊卑躬的人,是仁贤的人所侍奉的主子。
所以,养生之人,务必本着虚静来守养精气;治理国家的人,务必卑躬谦逊来修养品德。能守养精气的,更聪明且长寿;能修养品德的,则因恩泽而融洽,国家太平无事。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
养生者,莫精于气
老百姓都懂得爱惜他们的衣服食物,但不懂得珍重他们的精气。精气对于人而言,比衣食更为重要。衣食用完了,还有回旋余地;若气耗尽,立刻会死。
所以,养生之道的关键在于爱气。气跟随人的精神而起作用。精神由意志而产生。心所向往称为“意”。心烦意乱则神不安,神不安的人则气少,气少的人难以久活。
故贤明的人在闲暇的时候,总是控制其自身的好恶来平定心意。意静可以洗涤精神,从而以养其气。气足而且守养得法,即已掌握了养生之道的核心。
古代道士说:“要想不死,就牢固地守住一种美德。”这就是说精神不离开形体,精气就盛满而充实于体内,可以忍耐饥饿与寒冷之苦。
知道享受的人,只是生命表面的安泰;精神这东西,才是生命的内在根本。表面的安泰比不上内在的根本,况且它也会受到伤害呢?愤怒、怜悯、忧伤、怨恨,都可伤害生命;清和、喜悦、劝勉、善良,则能保养生命。
贤明的人即使小处也很慎重,因此不会酿成大错。行为端正、声音清脆、态度和蔼、生活愉快,可以称之为“养生”。在所有的所谓的养生之中,没有比气更为精妙的。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莫使谷气胜元气
从饮食获得的五谷之气胜过了元气,人就肥胖而难以长寿;元气胜过了五谷之气,人就精瘦而且长寿。养身修性的法术,就是要常使五谷之气少,从而不会生病。
(晋)杨泉《物理论》(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