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感染的预防
妇科感染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最常见的上行性感染;其二是全身感染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生殖器官。预防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分别叙述如下:
上行性感染的预防方法:
杜绝性乱交,注意性生活卫生。
做好月经、流产及产褥各期间的卫生,使用消毒的用品;遵照医师规定的时间停止性交或盆浴。
刮宫、接生或阴道检查等注意无菌操作,术后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注意外阴卫生及个人卫生;注意防止来自浴具及厕所的感染。
血行播散所致感染的预防方法:
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减少患病的几率。
一旦患病,积极治疗,迅速控制病情,防止播散。
外阴瘙痒及其预防
外阴瘙痒多发生在阴蒂和小阴唇附近,也可发生在大阴唇、会阴或肛门周围,瘙痒常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如果瘙痒反复发作,可导致外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发生皲裂,呈苔藓状。
外阴瘙痒一般多见于中年女性。引起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湿疹、药物或化学制品过敏、寄生虫感染以及不注意外阴部卫生等。
预防外阴瘙痒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要注意月经期卫生。平时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内裤要选择大小合适、柔软、吸水的棉布制品,并勤换洗,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卫生用品。
如果出现外阴瘙痒,应严禁搔抓,不用热水烫洗,忌用肥皂,以减少不良刺激;忌酒及辛辣或过敏食物;注意局部卫生,并及时就医,以便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由湿疹引起的外阴瘙痒,可用苦参50克,半枝莲50克,当归25克,白藓皮30克,地肤子20克,水煎熏洗局部,每天2次,洗后涂皮康霜,一般3~5次即愈。暂时找不出原因的,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用一些镇静剂、抗过敏药和局部止痒剂。
墨鱼可治妇科病
墨鱼,又称乌贼鱼,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13%)和磷、钙、锌、铁、镁、糖类、维生素B族等养分,而含脂肪极低(0.7%),最宜肥胖者和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
中医认为,墨鱼可治多种妇科病。如白带过多,可取鲜墨鱼适量,猪瘦肉200克,将墨鱼洗净与猪瘦肉同炖,以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
女子月经过少或闭经,可用墨鱼肉、桃仁适量,加水共煮服食,每日1次,至月经增多或月经来潮为止。另外,取墨鱼的墨汁煮汤服食,可治疗子宫出血。
月经过多的处理
每次月经期出血量超过100毫升,就认为是月经过多,其周期及经期可正常亦可不正常。
当月经量多,特别是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贫血现象时,应去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因为,只有彻底治疗这些疾病,才能从根本上治好月经过多。
如果历来月经过多或过多不显著患者,可观察而不治疗;如果是子宫肌瘤所致,可行刮宫或手术切除;未找到确切病因者,一般可用止血药物对症治疗,以减少出血。
月经过少的预防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行经天数短于3天(正常行经天数为3~7天),经血量每次不超过20毫升,所使用的月经垫不能湿透或几乎不用垫。
引起月经过少的原因很多,比如垂体功能低下、子宫本身病变等。由于月经过少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多以预防为主。预防月经过少的主要措施有下面几点:
预防结核感染,一旦感染应及时治疗。
尽量少做人工流产,以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伤。
避孕药应与其他避孕措施交替应用,以避免对垂体功能过度抑制。
如果是进行性月经减少,则常常是闭经的先兆。
滴虫性阴道炎及其防冶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寄生于阴道内所引起的阴道炎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女性。阴道毛滴虫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存活时间长,可寄生在女性阴道、尿道和尿道旁腺等处。
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性交接触传染,但亦有许多是由公用浴池、马桶、医疗器械间接传染,故滴虫性阴道炎是广义上的性传播疾病。
女性多在经期、妊娠和产后发病,因为这些时期阴道酸性降低,利于滴虫生长繁殖。患病后泡沫状白带增多,呈灰白色或绿色,有腥臭味,并伴有外阴及阴道口瘙痒、灼热、疼痛和性交痛。如果泌尿道也染上滴虫,则有尿频、尿痛,甚至尿血等症状。
预防滴虫性阴道炎,要做好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提倡淋浴,在公共场所改坐式便池为蹲式;不要到卫生状况差的游泳池游泳;看妇科病应到正规医院,以防因条件差,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造成交叉感染。
患病后可口服灭滴灵,每6小时服0.2克至0.4克,一个疗程为7天,每次月经后是第一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口服灭滴灵后,少数人可出现胃肠反应,偶见头痛、皮疹等,停药后反应可消失。
妊娠20周以前不可口服灭滴灵,以免引起胎儿畸形。此时应以外用药为主,如甲硝唑泡腾片和曲古霉素等,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另外,也可用中药外洗治疗:苦参50克,黄柏50克,龙胆草30克,皂角刺20克,大毛30克,水煎外洗,10~15天为一个疗程,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一个疗程即可明显好转或治愈。
无论哪方患病,最好双方同去医院检查;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勤换短裤,且短裤和毛巾等均应煮沸消毒,每次至少煮沸15分钟;衣裤洗后不要放在卫生间阴干,要放在日光下暴晒;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另外,滴虫性阴道炎多于经后复发,故在治疗后,每次月经后复查白带,连续3次阴性方为治愈。
霉菌性阴道炎及其防冶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
念珠菌可存在于人的口腔、肠道及阴道黏膜上。当阴道中糖原增多,pH值为5.5时,霉菌可以迅速繁殖,从而引起炎症。故本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人,由于体内的菌种和菌群紊乱,可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亦能引起感染。此病不是性病,它与患者自身抵抗力关系密切,并不是以是否性接触决定的。
患病后外阴常剧烈瘙痒,白带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状,阴道黏膜红肿,阴道内有灼痛感,小阴唇内侧和阴道口黏膜处有灰白色成片状的凝乳状薄膜,白膜不易擦除,其基底部颜色潮红。
本病的预防,应做到慎用抗生素、皮质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毛巾等应用开水烫洗,减少长期浸渍或潮湿热的影响;积极治疗潜在疾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本病的治疗可用抗念珠菌的碱性溶液,如2%~4%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液冲洗外阴和阴道,10次为一个疗程,以改变阴道内的酸性环境,使其不利于霉菌生长。
也可在阴道内使用抗霉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栓、达克宁栓或米可啶泡腾片,每次1~2片,每晚1次,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天。外阴部可涂抹米可啶霜、克霉唑软膏或制霉菌素软膏。
可口服达氟康150毫克或氟康唑150毫克,每日1次,连服3日;或取霉菌素片,每天口服4次,每次50万单位;或龙胆草100克,苦参100克,蛇床子50克,白藓皮30克,一起水煎,熏洗患部,每日2次。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或采用避孕套。此外,有脚癣又有霉菌性阴道炎者应同时治疗,如果只治阴道炎而不冶脚癣,还会出现反复感染。
非特异性阴道炎及其治疗
不是由某些特异的病原体,如滴虫、真菌、阿米巴等特殊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统称为非特异性阴道炎。此病多发生在身体虚弱及个人卫生差的女性。
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阴道的正常防御机制遭到破坏,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引发了阴道炎。
此病的治疗方案如下:
首先应当找出发病诱因,并针对诱因进行治疗。
在对症治疗时,应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1%乳酸或醋酸溶液,低压冲洗阴道1次,以纠正阴道的酸碱度,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
清拭后,将磺胺粉或抗生素粉喷撒于阴道壁表面,每日1次,共7~10日。
一般治疗几次后,很快即可痊愈。治疗期间要禁止性生活。
外阴白斑及其防治
外阴白斑是外阴部出现白色斑块,局部皮肤变厚、变硬,比较粗糙,并伴有瘙痒的外阴疾病,常因外阴奇痒而被发现,也称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常见而难治的妇科病。
本病起初出现在小阴唇及阴蒂,然后可向大阴唇、会阴部及肛门周围蔓延。患处红肿或组织增生,肥大角化,以后皮肤变厚变白,干燥,并发生皲裂,局部弹性消失,伴有瘙痒及刺痛。
外阴白斑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因外阴局部深层结构组织中神经血管营养失调,或与皮肤里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抑素有关。少数病例可有癌变可能,需要通过病理检查进行确诊。
预防此病应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开水洗涤外阴2次,忌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药物擦洗;避免抓伤,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衣着宽松,以棉织品为宜。
本病以往多主张行外阴切除术,但术后复发率高。为控制局部瘙痒或恢复外阴皮肤的正常形态,药物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故目前多主张非手术治疗。
外阴白斑患者可用0.5%~1%丙酸睾丸素软膏或0.45%氟氢酸可的松软膏外涂,或用醋酸强的松5毫克加0.25%普鲁卡因20毫升,作病区基底封闭,每周1次,10次为一疗程,并口服维生素A、B、E等。精神紧张且瘙痒重者可服镇静、脱敏药物。
外阴白斑也可采用中药治疗,其原则是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可将银花、蛇床子、苦参、淫羊藿、白藓皮、覆盆子、白蒺藜等,水煎内服和外洗。
对顽固瘙痒的外阴白斑,可采用穴位激光照射、冷冻疗法。白斑面积大、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外阴白斑已出现溃疡经久不愈者,可通过手术治疗。
阴道壁膨出及其防治
阴道壁膨出包括阴道前壁膨出和阴道后壁膨出。
阴道前壁平时依靠膀胱、阴道、子宫颈的筋膜支托,如果在分娩过程中遇到滞产、难产、膀胱充盈胀满和各种助产术,致使耻骨膀胱宫颈筋膜及韧带过度伸展或撕裂,就有可能导致阴道前壁膨出。轻度者无明显症状,重度者腰酸痛并有下坠感,可发生尿失禁或排尿困难。
阴道后壁膨出是由于分娩造成直肠阴道间隔及子宫骶骨韧带伸展或撕裂所致。轻者无症状,重度者常有下坠感、腰酸、肠胀气、便秘或排便困难。
为了预防阴道膨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延长,并根据情况及时行会阴侧切、手术助产或剖宫产,产褥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参加体力活动。
女性尿瘘及其防治
尿瘘是指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间有异常通道,表现为小便淋漓,不能控制,常见的有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
尿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损伤所致。另外,膀胱本身病变以及其他因素,如子宫托长期放置压迫阴道前壁缺血坏死,或放射性损伤、药物腐蚀等,也可引起尿瘘。
此类患者除了有漏尿症状外,往往还合并外阴及臀部皮肤炎症、泌尿系统感染、月经失调或闭经、精神抑郁等。检查时,应仔细询问病史,明确尿瘘的原因。
预防尿瘘,重点在于提高产科质量,防止滞产和第二产程延长;因生产时间长导致血尿时,产后应注意护理,保持膀胱空虚,使受压部位血流恢复,同时预防感染。另外,还要注意在妇科手术操作中避免手术误伤。
尿瘘一般均需手术治疗。但在个别情况下,应先试行非手术治疗,如分娩或手术后不久出现的膀胱阴道瘘,且瘘孔较小,可安置导尿管,持续开放;形成不久的输尿管阴道瘘,可试行膀胱镜插入输尿管导管,并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则瘘孔有自然愈合的可能。
女性粪瘘及其防治
女性粪瘘是指生殖器官与肠道之间的异常通道。在妇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是直肠阴道瘘,多因产伤引起,也可因行会阴切开术缝合时缝线透过肠黏膜,引起继发感染而形成瘘孔,或由于不正确使用子宫托,压迫组织引起坏死所致。
若瘘孔较大而接近阴道口者,成形或半成形大便皆可经阴道排出,并有不能控制的排气症状,大便稀时上述症状更为严重。若瘘孔小,粪便较干燥,则无粪便自阴道排出,只是在便稀时方经阴道溢粪,但排气不能控制。
预防粪瘘,要加强孕妇保健,开展新法接生,正确处理分娩,尽量避免生殖器官的损伤。此外,应避免长期安放子宫托,掌握阴道放射的剂量和放射源安放的位置。
生殖器结核的表现及防治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称生殖器结核,其中以输卵管结核居多,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也可见于绝经后老年妇女。生殖器结核的临床表现有:
不孕。
不孕的发生率为55%,在原发性不孕中生殖器结核为主要原因之一。
月经失调。
早期表现月经量过多,当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时,则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闭经。
下腹坠痛。
半数以上患者有下腹坠痛或痛经,在劳累、经期、性交后加重。
另外,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午后潮热、低烧、盗汗、乏力、食欲不振或消瘦等症状。
女性患生殖器结核后,除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增强体质。急性病人至少需休息3个月,慢性病人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对有明显症状并伴有较大的附件肿块,经抗结核治疗无效,其他器官无活动性病灶,或子宫内膜结核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应用抗结核药,以防止结核扩散。
慢性宫颈炎的防治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其局部有多种表现,如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管内膜炎、宫颈腺体囊肿、宫颈裂伤及外翻等,其中以宫颈糜烂最常见。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关系密切,故患有宫颈糜烂时应积极治疗。
预防慢性宫颈炎,要控制生育,做好避孕工作;减少人工流产,避免损伤宫颈;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卫生;定期妇检,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及早治疗。
宫颈糜烂与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很难区别,故慢性宫颈炎在治疗前应先作宫颈刮片检查,以排除早期宫颈癌。慢性宫颈炎多以局部治疗为主,其方法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适合于糜烂面小和浸润浅的患者。用10%~20%硝酸银溶液或5%重铬酸钾溶液涂抹于宫颈糜烂面,每周1~2次,一般涂2~4次便可痊愈。
重铬酸钾液是强氧化剂和腐蚀收敛剂,具有杀菌、消肿的作用,上药范围应超过糜烂面。涂药后,糜烂面变为白色,待1~2分钟后,用75%酒精擦去子宫表面多余的药液。
物理疗法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较好,一般治疗一次即可治愈。其常用的方法有电熨、冷冻、激光等。
电熨疗法。
此法较简单,适用于宫颈糜烂较深,糜烂面较大的病例。
冷冻疗法。
此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无痛苦的治疗方法,适合于各种宫颈糜烂。
激光疗法。
使用CO激光治疗仪,使糜烂局部组织炭化、结痂,痂皮脱落后创面由新生的上皮覆盖。
微波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