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外的工厂迅速生产出型号略有改进的各种早已流行的产品。1987年,爱华在新加坡批量生产出了85万个索尼“Walkman(随身听)的仿制品(竞争对手称之为“个人立体声收录机”)。它的设计比索尼、夏普及其他对手的产品更简单、更结实,价格也低,在日本,零售价仅为67美元,比同型号的其他公司的产品便宜25%到65%。
预计1996年爱华公司在全世界销售的个人立体声收录机将达到1100万台以上,仅次于索尼公司。爱华公司的其他产品,如便携式激光唱机和小型彩电,也都取得了类似的成功。
1990年,爱华公司海外分部的生产量占生产总量的比例为48%,到了1995年,这个比例增加到90%左右。如今,爱华公司雇用的马来西亚人比日本人还多。
二、“如果你改善产品,你会干得更好”。
爱华公司并不满意于已取得的成绩。1991年,卵木肇开始进行所谓小型组件立体声系统的生产。该系统现在已成为爱华公司最成功的产品,而且售价仅为418美元,比当时日本市面上性能相似、大小一样的立体声唱机便宜一半。如今,爱华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小型组件市场上居领先地位,拥有全世界大约30%的市场份额,在小型系统只是最近才开始风行的美国,爱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50%,这些成绩使得爱华公司在当前一片衰退的日本经济中显得格外突出。
三、“我给你特别优惠,你买下产品”
尽管取得如此巨大成功,但是爱华公司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卵木肇经理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他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爱华的竞争对手正在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同时也在降低价格。发达国家的市场正在趋于饱和。1995年上半年,爱华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减少了15%,比上年同期慢了一半多。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爱华公司要想长久地保持它的优势地位,就不能坐等对手赶上来,而必须抢先采取行动。
卵木肇领先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爱华的牌子早已名闻遐迩,老幼皆知。他还故伎重演,重新拾起了在美国担任索尼公司高级推销员时,学到一些推销手法。卵木肇当时用了“好消息,坏消息”的广告词,他对顾客说:“好消息是我将给你一个特别的优惠,坏消息是你得买下整整一卡车货物。”于是,1995年夏天,卵木肇一改日本的传统做法,说服一些零售连锁店接受爱华公司从某东南亚分厂直接运来的产品。这么一来,卵木肇将产品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以至他的老公司索尼公司也开始效仿他的做法了。
如果一家美国制造公司不仅能击败日本竞争对手,日后还为其中一家设计机器,那么它必定拥有秘密武器。就米拉克朗公司而言,这些秘密武器就是50岁的集团副总裁、负责塑料机械部门的哈罗德·法伊格和他的革命性产品开发手段“狼群”。
就在美国公司在日本企业的竞争下难以为继的时候,法伊格率领米拉克朗公司登上了美国塑料机械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他的总部设在辛辛那提的公司已经荣登世界第二的宝座,仅次于德国的曼内斯曼集团。米拉克朗公司是前辛辛那提一米拉克龙公司的一部分,该公司去年把很大一部分机床业务卖给了洛杉矶联合企业尤诺瓦集团。
如桌没有法伊格和“狼群”,米拉克朗公司的塑料机械部门早就倒闭了。使该部门起死回生的是法伊格在1985年领导的一个项目,研制一种叫做“维斯塔”的注塑机。法伊格领先于时代,向设计该机器的“狼群”小组介绍了并行工程和其他节省时间的做法。该部门避开繁文缛节,以“占领市场”、“打败竞争对手”等战斗口号激励自己前进。“维斯塔”在九个月内就设计生产成功,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而且它同日本生产的任何机器相比毫不逊色。这给公司的日本竞争对手发那科株式会社的首席执行官稻叶清右卫门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后来要求法伊格为他的公司设计一台机器。
此后,依靠不断革新和“狼群”产品开发手段,米拉克朗公司塑料机械的销售额增长了三倍多,今年可望达到十亿美元。法伊格办公桌上的一只小塑料猴子象征着他所带来的巨大进步。通过球窝关节连接起来的猴子的躯干和四肢是采用一种好像魔术的新工序,通过一次多步骤作业完整地装配起来的。这种工序叫做模内装配或多头注射模制,是六年前在德国发明的。米拉克朗公司已成为世界上能完成这种奇妙工序的机器的主要生产厂家,这种机器的价格在10万至100多万美元间不等。
下面是模内装配工序的过程:第一次向机器内注射塑料以后,在模具中产生产品的核心部分,例如猴子的躯干。然后自动转人机器的连续模具部分,在这里,可以注射塑料多达七次。由于该技术有意采用不粘合和不相容性塑料,各部分可以在机械上完全契合而不粘在一起。这种降低成本达30%的工序可以生产汽车仪表板的可调式通风散热百页窗、塑料铰链和带有活动部件的玩具。
全电力驱动的注塑机是法伊格倡导的另一项革新。这种机器除了比液压机节省能源以外,也更干净、体积更小、运转速度更快,生产的部件精确度也更高。法伊格说:“液压将被电力取代,米拉克朗公司正推动这一进程。我们拥有电动机器的世界市场。”
法伊格还领导米拉克朗公司的塑料技术部门拓展全球市场。去年该公司国外的销售额占收入的46%,而五年前仅占15%。除美国以外,该公司目前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和日本都有生产厂。法伊格的设想是使米拉克朗公司领先于整个世界。
为实现这个梦想,法伊格改进了生产。参观米拉克朗公司在俄亥俄州芒特奥勒市的巨大工厂的人会发现这里一尘不染,生产井井有条。该厂有500名雇员,实行三班制。自动的有线制导车辆运载着大型生产机器穿梭行进,这些机器被自动装上这种车辆,在别的站点卸下,于是在这些站点,巨型车床、研磨机、抛光机和其他机床开始工作。
法伊格在辛辛那提的一所孤儿院学会了生存之道。他六岁时母亲就撒手人间,此后他便一直呆在孤儿院里。他19岁加入米拉克朗公司,至今仍然保持着过去30年的习惯,每晚只睡大约四个小时。虽然到1998年,公司的塑料部门已连续七年创造销售额最高记录,但法伊格远未满足。他说:“我们不断回头看,总担心有人会拿出更好的东西。”
7.良机绝不能轻易错过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孙子兵法》强调在知己知彼的情况,要善于捕捉战机。在战场上不能延误战机,在商场上也不能错过商机,商战竞争残酷无情,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作为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早期唐纳德·希尔顿是因为买下华尔道夫旅馆而闻名的,这是旅馆业经营者至高无上的光荣。从那以后,希尔顿成立了“希尔顿旅馆公司”和“希尔顿国际公司”,担任董事长和总裁,在他的名下有近百家旅馆,从天涯到海角,都挂着希尔顿的旗子。他现有在海外的旅馆,比在美国本土的还多。
在很久以前,拥有华尔道夫旅馆是希尔顿多年来的梦想,他把它看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旅馆。那些优雅的大房间,曾经住过许多皇族。当别人打电话过来找“国王”,华尔道夫的电话接线生必须问“请问是哪一个国王”。但是这家旅馆却破产了。他1942年购买华尔道夫股票时,每股才值4.25美分,糟糕到如此境地。但希尔顿真正决定要买华道夫是1949年的事。
然而,希尔顿的理事会的那些理事,不能分享他的狂热,大都表示反对。身为希尔顿旅馆公司的董事长,没有理事的同意,他也不能以公司的名义买下。
希尔顿没有因此退却,因为他知道拥有这样一家旅馆,将会为他带来多大的价值和地位。他想:“我可以像30年前在德克萨斯州西斯柯那样做,我可以自己买下来,把我的看法推销给那些能够有我这种想法的人。”
因此,希尔顿开始以过去的那种熟悉的老方式着手去做,他打电话给拥有华尔道夫股票中的老大。
“我今天就能开个价钱,”希尔顿说,“我什么时候过来呢?”
当天下午,他走进那老大的办公室,要以12元一股买下249’042股——这是控制股的数目。
“这个价格24小时之内有效。”希尔顿说。然后,他给了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押金。
那老大说:“给你四十八小时吧!”希尔顿答应了。
那人接受了希尔顿的价格。而希尔顿要买下华尔道夫,还差300万美元。
希尔顿便去找别人筹钱。他对他们说:“你要投下25万美元,跟我一起买下华尔道夫吗?我不想让给你,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也可能要让给你。”那些人都说:“好的。”
希尔顿本想一如平时遵守他的生活方式:下午六点停止工作,晚上去跳舞,打高尔夫球。但是为了筹足余下的最后款项,他不得不打断他的娱乐。
正在筹钱的当儿,希尔顿的理事们说:“你这样做是不应该的。既然你已做到这种地步,这个旅馆必须属于希尔顿旅馆公司才行。”
于是,公司便筹出余下的钱,了却了希尔顿的心愿。
1954年,希尔顿又以巨额资金买下了史达勒连锁旅馆。但差点儿就迟了。
当时,“盛布和那普公司”的舍肯多夫也想买下史达勒连锁旅馆,而且投下标,押下了一百万美元。
史达勒先生离开康乃尔大学之后,史达勒夫人就控制了公司不少股票,她也控制了孩子们的股票。该公司内部有个问题,便是冲突甚大。因此,在希尔顿决定捷足先登以后,马上打电话给在纽约的佐毕斯——当时希尔顿公司的副董事长。希尔顿问道:“史达勒夫人在什么地方?”
“她在这儿,不过她正要走。”
“留住她,我要见她。我会立刻动身。”这时希尔顿还在加利福尼亚州。
佐毕斯回电话说:“她会在这儿等你。”
希尔顿记起控制股份的人总共有三个,于是希尔顿想:啊,我不能在这胡搞,如果我想得到这些连锁旅馆,动作就要快。
回到纽约,他对史达勒夫人说:“你会支持我的投标吗?我给你的这个标,将会比你目前得到的更好。”
她说:“好的。”没想到这样顺利,妙极了。
希尔顿的出价与舍肯多夫的一样,高达1.1亿美元,但他拿出了7咖万美元作押金,而不是1.1亿美元。
因此,希尔顿又完成了当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房地产交易。
70年代,随着美国作家JanesFixx的畅销书《跑步健身运动大全》大量发行,发达国家普遍掀起了一股运动健身的浪潮,数以千万计的人争购各种运动鞋参与体育锻炼。顷刻间,穿运动鞋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也成为舒适、自由、富有青春朝气和活力的象征。显然,这本书给所有的制鞋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谁能抓住它,谁就会赢得巨额的财富。
但是,在运动鞋市场上闯荡了多年的阿迪达斯等“老字号”公司都没有及时、准确地抓住时机。德国阿迪达斯公司是世界着名的生产各类体育用品的大型跨国企业,其“龙头”产品是各类运动鞋。自1936年本世纪最杰出的运动员杰西·欧文足蹬阿迪达斯跑鞋夺取第11届奥运会百米金牌以来,该公司称霸全球,垄断世界运动鞋市场近40年。在这期间,阿迪达斯一直为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提供高质量的各类运动鞋,其声誉与日俱增,无人可比。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竟有82.8%的金牌得主是借助于阿迪达斯的服务而称雄世界体坛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的急剧扩大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危险,因为市场扩大可容纳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这一领域,原来的优势企业会在竞争格局中失去优势。阿迪达斯财大气粗、盲目自信,丧失了大好机遇,唯独美国耐克公司却牢牢抓住了这次机会。
菲尔·奈特是1公里跑最棒的运动员,他的最好成绩是4分13秒,几乎与世界一流的4:00分以下的运动是一个级别,50年代末在奥里根大学训练于美国着名田径项目教练比尔·鲍尔曼手下。比尔·鲍尔曼曾在50年代因一次次的刷新长跑世界纪录而将Eugene,Oregan送上了地图。他坚持不懈地对鞋子进行实验,因为在他的理论中认为,跑鞋轻一盎司,很不一般,会取得胜利。也许只有他这样的运动员才会对鞋子产生这样的感觉。在斯坦福大学完成他的MBA时,菲尔·奈特根据他的日本人会将制造照相机的技术用于运动鞋的理论,写了一个调查报告,学生同样对鞋有着浓厚的兴趣。1960年得学位后,奈特去月本从Onitsuka公司为“虎”牌鞋公司寻求推销合作伙伴,回国后,他把样品带给了老师尔·鲍尔曼。
1961年师徒两个走上了经商之路,他们每人出资500美元创办了一家“兰领带公司”,专门在美国推销一种比尔·鲍尔曼设计、日本制造的“虎”牌运动鞋。他们把财产清单存人奈特姑父的基金中,第一年他们就销售进口鞋达8000美元,奈特白天在一家公司做会计,晚上则带上这些鞋去夜校的体育队卖。
1972年鲍尔曼不甘于日本公司的压力,以及基于对《跑步健身运动大全》一书畅销后引起的市场形势的变化,果断地创办了耐克公司。他们独自研制和生产了自己的产品,并决定自己制造。他们选劳动力便宜的亚洲工厂签约、制造,将鞋的名字命名为“耐克”,是“希腊的胜利之神”意思。“耐克”鞋,首次亮相于竞争之列是1972年在Oregon的Eugene举行的奥运会选拔赛上,被说服穿上“耐克”鞋的马拉松选手拿了第4到第7名,而阿迪达斯则拿了第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