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就是药师傅
26695200000007

第7章 头部(4)

梦的发生与体内阴阳的偏胜偏衰、卫气出入的深浅以及神、魂、魄的动静变化有关。梦与心肝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在觉醒状态下,魂随心神的指挥而随神往来,而睡眠时肝魂有时不受心神的制约而继续活动,和营气卫气一起运行,就会使人睡得不安宁而出现梦境。

睡眠时,心神相对处于静态,一般不会对其他脏器发号施令。当神归于心时,若身体受到体内、体外的不良刺激,魂不归于肝而游行于经脉中,就会产生梦境。

中医还认为,梦是一种心理活动,受体内外各种干扰因素诱发而成,如情绪、饥饱、劳逸、内伤等,均可诱发肝魂游走于外而发生梦。

《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篇”中专门记述了古人对梦境的各种理解。比如说梦见水,中医认为,是因为人的阴气过盛所导致。人体的脏器中肾主恐,在五行里,肾所匹配的五行又是水,所以梦见水是阴气过盛。如果阳气过盛的话,就会梦见大火,比如发高烧之前有的人会做梦梦见自己家的房子着火了,这其实跟阳气浮越在外有关。

过喜是心神外散,因此多梦见花儿盛开,色彩艳丽;过怒是肝被压抑,多梦到与人争斗;过恐是肾精收藏的功能出了问题,表现在梦中也是躲匿藏避,或被人追杀而无力奔跑,常常会被吓醒,一派晦暗恐怖之象;过忧和过悲都是肺气虚的表现,梦里多遭人指责,或梦见亲人伤亡;过思则导致脾气郁结,梦里多表现为慕想追求或焦虑烦躁。

梦有虚有实,虚为正气不足,实为邪气过盛。如果人体健康状况尚佳,则少做梦,做短梦;病态时多做梦、做长梦。因此,可通过梦来推测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我们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对人体将会很有益处。

几百年前,古人就曾通过“人造梦”来治疗疾病。宋代贵江县令王齐,连续三年夜夜梦见与女子对歌饮酒,白天疲乏不堪,饥不欲食,特请当时名医潘温臾前来诊治。

饥不欲食,中医的理解是,有饥饿的感觉,但不想吃东西。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饥不欲食则之于“脾强胃弱”,即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无力受纳谷物;脾运过盛,传导有力,有饥饿感。潘医生经过仔细诊视后,处以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等极普通的滋养胃阴之药。

服药后,王齐的梦境已无,但食欲仍不佳,这主要是由于王齐不大相信自己三年的病就被他轻而易举给治愈了。心病未除,故身体之疾未能痊愈。

因此,潘医生对王齐说:“病虽有起色,但并未痊愈,只要你梦见戴青巾的男子,病才得愈。”不久,王齐果然梦见戴青巾的男子,这才使饮食逐渐恢复如常。

虽然在古代梦见戴青巾的男子是极为平常之事,但潘医生为什么不说梦见别的事物呢?因为,中医五行理论中,青属木,土属脾,今脾强,需“木克土”,才可治愈。这样解释起来就能让人信服,以致王齐深信自己之病只有梦见青巾男子才可解除。这样日思夜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久果然梦境就出现了。

潘医生就是这样用“人造梦”的方法彻底治愈了王齐的病。“人造梦”古代称为“托梦”,这并非神鬼所托,而是病者心理所托。

失眠如何防治

偶然一两次睡不着觉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这算不了什么。但经常性睡不着,就形成了“习惯性失眠”。失眠是一种病态,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睡眠障碍形式。

失眠主要是由于睡眠的时间和深度不足,以致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表现为头晕、头痛、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健忘,甚至心神不宁等。

如果是睡眠时间不足,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经常在夜间醒来,醒后难以再睡,严重的甚至彻夜不眠。如果是睡眠深度不够,常表现为夜间时睡时醒,睡得不酣,或老是做梦。

由于个体差异,对睡眠时间和质量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判断失眠不仅要根据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以能否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为依据。

失眠虽是一个使人感到困扰的症状,但它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疾患。得了失眠症,首先不要有精神负担,应先稳定情绪,冷静分析,找出失眠的具体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找出克服的方法。防治失眠的方法很多,如果采取综合措施,常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保持精神舒畅

由于本病属心神病变,在失眠的防治中,心理作用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故尤应注意精神调摄,做到喜怒有节,排除忧思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对已患失眠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消除对失眠的恐惧感。有不少失眠者一上床,情绪顿时紧张起来,恐怕睡不着,结果是越怕越睡不着,造成恶性循环。心静才能入眠,因此,不能过分担心,要思想放松,安定情绪、排除杂念。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

获得良好的睡眠,必须注意劳逸结合。“劳”是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逸”是指适当的文娱体育活动等。无论是脑力工作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不能因为工作一紧张就通宵达旦进行,影响休息和睡眠,应在工作之余,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丰富和调节生活,有利于改善体质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这是治疗和预防失眠的有效措施之一。

适当使用药物

失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必须“对症下药”才有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后果。例如,有些失眠是因体内某些疾病引起的,所以有针对性地治疗原有疾病,改善体质状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心脾两虚者,可用人参归脾丸;阴血不足者,可用养心安神丸、柏子养心丸、补心丹等;阳气衰弱者,可用金匮肾气丸;饮食不节、食滞不化者,可用加味保和丸等。总之,要辨证论治。千万要记住,不可随便服用安眠药。

注意睡眠环境

帮助入睡的方法很多,但首先是安静的环境。喧闹嘈杂的环境只能使人情绪烦躁,心神不安,根本无法入眠。卧室的光线宜暗淡一点,切不要明灯高烛。因为,光线太强,易使人兴奋,影响入睡。

为了保证睡眠安宁,卧室内的摆设尽量简单,卧具清洁,使人有洁净、宽敞的良好感觉。床下不要乱塞零碎杂物,这不仅清扫不便,而且最易藏污纳垢,甚至招来虫蚁鼠蚤。另外,温度适宜也是入睡的重要条件,过冷、过热或潮湿,都可影响睡眠。

总之,每个人都应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协调、舒适、优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的睡眠环境。它将为你的睡眠和健康带来益处,为你的生活带来欢乐。

睡眠是最好的养生

对于睡眠,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正是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其余三分之二的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只有睡眠充足、合理休息,才能朝气蓬勃的工作、学习。但是对如何科学睡眠,人们并非都很清楚。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睡眠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对于健康、长寿是有重要价值的。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合理的生活规律,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基本要素。古人对就寝和起床时间已作了大概规定,除随四时季节各有早晚外,一般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

自古以来,养生家都一致认为,睡觉之前必须保持思想安静,情绪平和,切忌忧虑、恼怒。睡觉时一定要专心安稳思睡,先让身心安适,再上床闭眼入眠。如果睡下之后,想入非非,甚至忧愁焦虑,不但无法入眠,还容易引起气机失调,导致疾病。

入睡贵在神静,因此睡觉前不要过多言谈欢笑,多言语则神动而躁。中医学认为,肺好像钟罄一样,悬挂在五脏六腑的最高处,不动就不会发出声音。一旦人躺下来,肺就会收敛,如果此时言谈过多,就易耗伤肺气,扰乱心神,影响五脏,导致难以入睡。

饮食对安静入睡也很重要。凡在睡觉前的不当饮食,都能给睡眠带来不良影响。历代养生家都一致认为,饱食之后不可立即寝卧,饱食即卧易导致饮食停滞,干扰睡眠。

俗话说:“早饭宜饱,午饭宜好,晚饭宜少。”这是符合养生学思想的。晚餐吃得过饱,或睡前吃零食,食物得不到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卧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若晚上饮水浆过多,夜尿过频,亦会影响睡眠。当然,饿着肚子,或口干、口渴去睡觉,也不能使人入睡。由此看来,晚饭的时间适当与否对晚上睡眠影响很大。

一般认为,晚餐应安排在入睡前四个小时,也就是下午5~6点钟为宜。食物宜清淡,容易消化,少吃油腻食物,不饮刺激性饮料。这样,晚上睡眠会感觉很舒服。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冬夜勿覆其头,得长寿。”可见,自古就有卧不盖头的明训。古人主张卧不盖头,是为了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保证人体健康。睡觉时不盖头,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新鲜空气,氧气充足,从而有利于睡眠,有利于健康。

床榻是人类安寝的主要工具,一个人的睡眠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但床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床铺的高度以略高于就寝者膝盖骨至地面的高度为好,大约为40~50厘米。这个高度便于上床就寝不费力,下床时伸腿可着鞋。

若床铺太高,不仅上、下床不方便,而且睡眠时有一种紧张感,担心翻身或朦胧初醒时摔在地上,影响睡眠。当然也不应太矮,若床铺太低,床上通风不良,易于受潮湿。

古人认为床铺面积宜宽大,这样,睡眠时可以自由伸缩活动,有利于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容易恢复疲劳。床铺的长度最好比寝卧者长20~30厘米,宽度比寝卧者宽30~40厘米。这样的床睡起来比较舒适。但是床铺太大占用房间面积太多,也不易被人接受。

枕头是睡眠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当你躺下休息的时候,一个合适的枕头能伴随你安静舒适地进入梦乡,使你得到充分休息。但不少人对枕头很不重视,使用方法亦不科学。

例如,有的人愿把枕头弄得很高,所谓“高枕无忧”;有的人睡觉时,把枕头推到一边不用。这些人清晨起床后,常常感到头昏脑涨、头痛头晕、颈部僵硬、酸痛、甚或“落枕”等。原因就是没有正确使用枕头所造成的。可见,睡眠用枕头的学问还挺大。

一般来说,选用枕头应考虑到枕头的高度、长度、枕芯的软硬度及枕芯的内容物等方面的问题。枕头的高度以躺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也就是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具体尺寸应因人而定。古人有“长寿三寸,无忧四寸”的说法。

枕头不但要高低适当,而且长短也要合适。古人主张枕头稍长为宜。枕头稍长可使人睡觉时自由辗转反侧,而保持睡眠姿势舒展,气血通畅。

另外,枕头的置放位置亦很重要。仰卧时,枕头的放置方法应该是把枕头放在头与肩部之间,从而使颈椎的生理前凸与床面之间的凹陷正好得以填塞;侧卧时,把头部放在枕上,面不是把肩部放在枕上,这样可以使颈椎维持正直,对睡眠和健康都有好处。

枕芯的选择以质地柔软为好。枕头太硬会使头部和颈部与枕头接触面积小,压强增加,使头部不适;太软,枕头不能保持一定的高度,头颈得不到适当支持也会感到不适。一般情况下,枕芯的内容物多是荞麦皮、木棉、羽毛片、稻谷壳等。

在我国民间,常把“药枕”作为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保健手段。如“荞麦皮枕”、“蚕砂枕”用于头火重的人,以祛风清热泄火;夏天用“竹枕”、“绿豆衣枕”、“石膏枕”,能解暑去热;老年人用“漆壳空心枕”,可以清心明目;小孩用“小米枕”,不凉不燥,有益于头部的正常发育;用“琥珀枕”镇心安神,防治惊风、癫痫、心悸失眠等。

近年来,还有用“药枕”来治疗多种慢性病的。如高血压病人可选用夏枯草、决明子、菊花、绿豆衣、金银花等做枕芯;颈椎病患者,可选用一些活血化淤、祛风止痛的中药做枕芯,如白芷、川芎、威灵仙,川草乌、片姜黄、红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