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就是药师傅
26695200000024

第24章 六腑与奇恒之腑(2)

治疗疳积,首先要杀虫,消除食积,然后再调理脾胃。疳积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除了以丸药治慢性病之外,中医还用“医食同源”之理,制作了一种既可当食品,又能治疗疾病,且深受小儿欢迎的糕点,叫“八珍糕”。

“八珍糕”是明代名医陈实功创制,由党参、山药、扁豆、白术、茯苓、芡实、苡米和莲肉八味中药组成,再配粳米粉和糯米粉,加少许白糖,制成长方形小块糕。像奶糕一样,用开水调服,非常方便。“八珍糕”既好吃又方便,且能治疗小儿疳积症。无病的小儿食后也没有副作用,还能健脾胃,促进消化。

吃好早餐养护胃气

经脉气血是从半夜子时一阳初生,到早晨卯时的时候阳气就全生起来了。到上午7点到9点的辰时,太阳也已经升起来了,天地之间阳光普照,出现一片阳的象。辰时,又名食时、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辰时又是胃经当令之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胃的磨化能力在这个时候最强。所以,此时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吃早饭。

有很多人不愿意吃早饭,有的是因为怕麻烦,有的是因为怕胖,有的是因为没有时间。不吃早饭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人容易感到倦怠、疲劳、精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尤其是上班族,不吃早饭会影响一天的工作质量。

不吃早餐,胃中没有食物充填,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胃就能把自己给磨化掉,于是就造成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另外,不吃早饭,还会使午饭和晚饭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所以,想减肥的人要记住: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

如果辰时你不吃东西,到了下一个时辰,即9点至11点脾主时的时候,脾主运化,而肚子里却没有食物,长期这样下去,对人体的伤害就非常大。所以,早晨起来就应该吃早饭,到9点以后就是脾经当令了,脾经能够通过运化把食物变成精血,然后输送到人的五脏从而被利用,这样才能长养身体的元气,养好我们的身体。

一天之中,养胃的时刻在辰时;一年之中,养胃的关键季节是暑季。因为暑季气候炎热,很影响我们的食欲,再加上大量进食一些瓜果和冷饮,很容易伤胃。暑天调养脾胃的措施,尤其要注意饮食有节和饮食卫生,同时也可做一些调养脾胃的健身功法。

摩腹

暑天炎热,人睡觉时,多贪凉喜冷,赤身露腹躺着睡觉。虽然暑天很热,但夜间也会有夜寒的时候,稍有不慎,便会受寒而出现腹痛腹泻。暑天摩腹是护养脾胃的一个保健措施。方法是双手搓热,放在肚脐上,稍放片刻,然后先按顺时针方向摩腹二三十圈,再逆时针摩腹二三十圈。这种方法可以健脾胃、助消化。

跪坐转头

跪坐在床上,双手按床,上身自然直立,缓缓转动头部,分别从左、右向后观看,各3~5次。向后观看时,宜瞪眼注观,状若“虎视眈眈”。这是调养脾胃的传统导引方法,如果坚持锻炼,每日做2~3次,则对调养脾胃大有益处。

暑天健身,素有“夏练三伏”之说。当然,这并不是要人们在烈日暴晒之下进行剧烈的运动,只是强调适当活动而已。清晨或傍晚,气候清爽之时,不妨在林荫、庭院、室内进行锻炼,以活动筋骨,以适应自然界万物华实、茂盛的变化。

饮食应节制有度

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对于饮食调养,的确马虎不得。有的人认为,我又不是病人,更没有胃肠病,多吃点有啥关系?殊不知平素进食过多,害处也多。

古人明确提出了“多食之人有五患”之说。是哪“五患”呢?一是大便多,二是小便多,三是干扰睡眠,四是身体困重,五是食难消化。久而久之,健康之人也就变成了病人。如果是暴饮暴食,胃肠的损伤就更为明显,很快引起胃痛呕吐,甚至可以引起暴死。

古今中外的健身格言和长寿要诀,几乎都有节制饮食这一条。《黄帝内经》指出“饮食有节”是人活到百岁的要诀之一。因此,每次吃饭,应以七八分饱为度。

有的人平素尚能节制饮食,但在过年过节或朋友聚会之时,就不能克制自己。结果弄得“一顿吃伤,十顿喝汤”。为贪得一时嘴,竟掉了一身肉!

节制饮食,除了节制食量之外,还要少吃辛辣。中医所说的辛辣,一是指辛辣的蔬菜、调料,如姜、葱、椒、蒜等;二是指熏烤油炸食品;三是指酒和烟。

烹调菜肴,加些姜、葱、椒、蒜,既能增加滋味,又能大开胃口,有益于人。但是,偏嗜辛辣,则会化火、伤胃,有害于人。油炸熏烤食品,如果吃得太多,也容易化火伤津,所以,中医历来主张少吃。

酒对于人的健康来说,比较特殊。千百年来,酒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传统佳节、亲友团聚以及其他喜庆之事,几乎都用酒来助兴。重体力劳动之后,人们也喜欢喝上几口,借以活血舒筋,恢复体力。所以,一般来说,少量饮一些低度酒,对身体并无妨害,饮用得当,还有益于人体。

然而,饮酒过量,则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因为,酒为辛辣之品,饮用过多就会伤神、耗血、损胃等。特别是酗酒成习,危害更大。嗜酒酗酒的人,往往早衰短命。

酒,对人有利有害。而烟,则对人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大量吸烟,危害更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等,都与吸烟有关。吸烟还是肺癌的重要发病诱因。

谨防“饭醉”保健康

醉酒的人,你也许看到过很多,但你听说过“饭醉”的吗?不要认为这是在和你开玩笑,其实过量饮食同酒一样也能醉人。当然,这里所说的“饭”,包括了一切饮食,并不就是单指大米饭而言。

早在1773年医家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记载:“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刚吃完饭人就觉得困倦,想睡觉,这是由于脾气不足,不能很好地运化食物。这种食后昏困俗称“饭醉”,可用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来治疗。

尤其是夏秋季节,这个时候人出汗比较多,胃的功能下降,脾的运化力量也比较单薄,就更易招致“饭醉”了。有些人端起饭碗就来了瞌睡,这已是“饭醉”的先兆了。

饭后困倦思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由于人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而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经过世世代代的进化,已达到相当理想的状态。它既能保持一定的储备功能,又能尽可能做到“节约”。

其中,体内的血液总量就是如此。它虽然能满足身体各种活动的需要,但又不必同时应付各种不同的活动。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配,血液循环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缩小或关闭一些暂时任务不大的血管,以重点保证某方面的需要。比如运动时,血液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中,消化系统的供血相对减少;进食时,血液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以准备消化食物,这时脑内和肌肉组织的供血也都会相应减少。由此可知,饭后困倦主要是由于暂时性血液分布发生了改变。

饭后困倦这种情况发生的轻重,与进食的质和量、与季节和温度,以及与人体的生物钟有关。当然,也与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所形成的个人习惯有关。比如有的人睡得多,有的人睡得少;有的人喜欢早睡,有的人喜欢晚睡;也有的人已经养成了午睡的习惯,所以午饭后很快便思睡。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硬化等原因,本来脑供血已相对不足,所以饭后思睡可能更为明显。

年轻人如果中午吃油腻过多,同样也容易感到困倦。因为,大量进食油腻的食物,会造成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难以消化输送。如果食物在胃中发酵、腐败,还会产生大量气体和有害物质,也就很容易出现打嗝、昏倦欲睡等醉人之态。

有时候“饭醉”的危害不比“酒醉”轻。特别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高脂肪的饮食占主流,这时的暴饮暴食很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的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暴饮暴食引发急性胰腺炎死亡的事情屡见不鲜,真是让“饭”把人给胀死了。

谨防“饭醉”,饮食必须节制有度,古训“饭食自倍,肠胃乃伤”,少吃多餐才是养生之道。古语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饭后散步片刻,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消除“饭醉”。对于老年人来说,饭后困倦思睡,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完全不必硬撑着,可以顺其自然,适当休息,这对保持健康是比较有利的。

米粥有益养胃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健康投资”越来越重视。但有一些人越补体质越差,或者越补毛病越多,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得中医的医理,中医用补药必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应用,如气虚的人可以用人参大补元气。

如果你身强体壮,根本就没有气虚的象,却偏要狂吃人参来补气,结果必定会导致胃部胀闷不适,严重的还会引起鼻孔出血。“凡药三分毒”,补药也是不可以乱吃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可养生还能治病,而且老少皆宜的佳品呢?要说有的话,那么这种佳品当首推米粥。古人认为,粥是“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所以十分重视。

粥由米烧烂而成,若以米配合其他食物或药物煮成粥,还往往具有治病作用。如果有病,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食不同的粥,作为配合治疗。

下面就专门为你介绍几种食疗粥。如果患有支气管炎,可选用杏仁粥、萝卜粥;哮喘,可选用萝卜粥、杏仁粥、胡桃粥;肺结核,可选用百合粥、茯苓粥,陈皮粥;风湿病,可选用苡仁粥、生地粥、太子参粥;高血压病,可选用枸杞粥、菊花粥、芹菜粥;冠心病,可选用山楂粥、茯苓粥、牡蛎粥;溃疡病,可选用甘草粥、生地粥、太子参粥;慢性肾炎,可选用茯苓粥、生地粥、太子参粥;贫血,可选用太子参粥、黄芪粥、红枣粥;糖尿病,可选用萝卜粥、山药粥、鸡汁粥;肿瘤,可选用绿豆粥。

粥的厚薄不同,可根据不同的病情来选择应用:粥汤,即将极少的米加较多的水烧成稀汤,粥汤一天应多喝几次,每日6次左右为好,尤其适用于高热、昏迷和抽筋的病人,也可用于上吐下泻、胃肠出血、痢疾、中风等病症;米粥,就是将一定数量的米粒加入较多的水,烧成半液体状态,一般每日服5次左右,可用于痢疾、疟疾、胃肠道消化功能减退等;烂饭厚粥,就是比普通米饭稀些,比米粥稠些,一般每日吃3次左右,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恢复期,也可用于消化不良。

用不同加工方法制成的粥,作用也不同。一般在烧粥时,粥锅内滚起泡泡样米团团,俗称“米油”,并叫“粥油”,它对年老体衰者、病人、产妇,可算为上等补品。如用米炒焦后再烧粥,能帮助消化,特别适用于消化不良的病人。

偏食对胃有害无益

偏食是指只喜欢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例如只喜欢吃鱼、肉而不喜欢吃蔬菜。各种食品包含的营养成分不同,长期偏食就会引起营养不良。

如果只吃精白米,不吃面粉和粗粮,就得不到更多的营养,容易得脚气病;只吃鱼肉不吃蔬菜,就会缺乏维生素C,容易牙龈出血,排大便比较困难。

有些城市里的小孩,虽然家里的生活条件挺优越的,可他长得还没有农村小孩健壮,这就是由于偏食所造成的。因为城市的生活水平高,小孩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再加上父母的溺爱,很容易偏食。而农村的小孩没有那么好的条件,爱吃不吃,过了这一村就没这一店了,因此他们有什么就吃什么,很少有偏食的情况。不过,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孩出现偏食的情况。

中医还特别强调,饮食五味不能太偏,否则就会生病。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人体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五味,但人的五脏却又可因饮食五味的摄入失衡而受伤。如过于多食酸味的东西,就会导致肝气太盛,肝木太盛就会过度克制脾土,使脾气衰竭,影响我们的消化;过于多食咸味的东西,则会伤骨,肌肉萎缩,心情抑郁;过于多食甜味的东西,会使面色泛黑,胸中烦闷不安;过食苦味的东西,会伤脾胃,消化不良,使胃部胀满;过食辛味的东西,则筋脉容易败坏,精神也会受到损害。

因此,只有注意饮食五味的调和,不过于偏嗜某一味或几味,才能促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流通,生长发育良好。古人的这些认识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就拿食盐为例,它是身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尤其夏天出汗多,运动后消耗大,需要量就更多。因为钠在血液及其他液体中,与钾形成平衡,调节着全身的水分,使人代谢正常,健康地生活和工作。所以,自古就有“咸食能壮力”的说法。

但吃盐不可过量,如果体内盐分过多,会使血管中贮存大量水分,使血管壁胀得很满,增加了血管的紧张度,导致血压升高。此外,水与钠是通过肾脏排泄出去的,这便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因此,食盐过多对高血压病、肾功能不良等疾病的人是不利的。

一些长年隐居深山的素食僧道,吃盐很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长寿。为了减少盐的摄取量,应尽量食用新鲜食物,以食品固有的鲜味来增加我们的食欲,这有益于健康。

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存在于多种食品之中。如铜在动物肝脏及芝麻酱、水果、蛤蜊中;锌在牛奶中含量较多;锰在蔬菜中含量最多。总之,偏食容易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所以,为了身体健壮,应该各种食品都吃。

孩子的偏食,也就是对食物的好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有的孩子三岁前不喜欢喝牛奶,到了五岁爱喝了,当然也有一辈子不变的。爱吃不爱吃,也由性格决定,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对某一食物有一定程度的厌恶,就是硬逼着他吃,吃下去也会吐出来。

在这里要奉劝父母的是,纠正孩子的偏食焦急不得,更不能与孩子产生对抗,决不要把饭桌当做妈妈和孩子吵架的擂台,应该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的方法,给孩子讲不偏食对身体的好处。对孩子的进步要不断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孩子欢欢喜喜去吃饭。

预防孩子的偏食,关键在家长,家长自己首先不应该偏食和挑食,身教和言教并重,并且身教重于言教。为了发挥身教的作用,哪怕是家长平时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要带头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去吃。

(第三节) 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是人体内一个相当长的管状器官,它连接胃和大肠。食物经过胃初步消化后,进入到小肠,由小肠进一步消化。小肠把食物中的营养精华吸收后,把剩下的糟粕传入大肠。

中医称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化物。“受盛”即接受,也就是说小肠像一个容器,专门用来接受经过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要是没有小肠,经过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直接进入大肠,还没有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很快就会被当做粪便而排出体外,浪费了资源。

那么,什么叫“化物”呢?化物,就是指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将食物分化为营养精华和糟粕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