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洛阳民俗文化研究论文集
2668300000073

第73章 论汉画像砖(石)中有关社会活动方面的几种形式与内容(1)

侯秀敏

汉代画像砖、石上的形式与内容除反映现实生活以外,祥瑞辟邪、羽化升仙、神话故事、舞乐百戏表演艺术等无所不包、无奇不有,但其中许多画面几乎都与人们所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有关,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些运动项目与舞蹈造型为今天的体育运动提供了可教、可学之素材,有些活动内容与今天近似相仿,有些可为今天所借鉴。汉代人的艺术创造象征非画像莫属,汉画像是汉代人表现他们艺术天才的地方。汉代人在砖、石上众多的画像艺术表现手法,使后代的艺术家们受用不尽。汉代的社会生活活动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家庭到户外,从宫廷到百姓,无所不在。除少量史书中记载和文学作品外,各种社会活动内容在刻画生动、图像逼真的汉画像砖中几乎都得以充分的体现。

一、汉画像砖、石中有关社会活动内容产生的历史背景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崇信道教、爱好巫术、崇尚鬼神之风极浓。统治者不仅生前恣欲享乐,还梦想死后也继续这样的生活,所以在墓室中就刻画着宾客宴饮、伎乐游戏、出行狩猎等图像,如实地反应了汉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这些都是汉代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真实写照,是对当时社会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与追求的真实反映。汉代刻画艺术家们已经开始从真实且自然的社会生活中捕捉艺术素材,把社会生活中的内容在汉画像砖、石中得以渲染与体现。汉代画像砖、石以其巨大的画卷、包罗万象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人们的思想意识。汉画像砖、石的内容通常是墓主人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荣耀和宝藏在地下的缩影,是死者生前生活的记录写照。

二、关于社会活动内容类型画像砖的构图艺术

1.无论关于立意(主题),还是构图与技巧。一幅好的汉画像就是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就是一个娓娓道来的动人故事。不仅图案匀称、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艺术性,且笔法简练、动作逼真,非常贴近生活。如舞乐图中:有的回首张望,有的悠闲自得,有的倒立嬉戏,有的翩翩起舞,好像有场外指导,一声号令,合音齐拍,各显神通。再如狩猎图中:骑马飞奔射猎有多种运动场面和动作,行为对象也非常复杂,但都能表现出狩猎的热闹场面和主题,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2.汉画像砖、石的构图还表现在它特别注重装饰图案的完美效果

运动类型的画像砖、石每个故事连贯,动作协调,并附以许多人物或动植物作背景以烘托气氛,或为了不使画面单薄无力,还会用纹饰点缀装饰周围或边缘。

三、汉画砖中的社会活动内容与表现手法

汉代人们社会活动涉及的内容有:宴饮、张弓涉猎、车骑出行、舞乐百戏、杂技、博击格斗等,表现手法是:真实、形象、直观,抑或夸张的刻绘。如田猎中运动的场面:有的单骑持驽,奔驰旷野,或猎虎,或射鹿,惊心动魄,气氛紧张。有群骑围猎,执弓扬臂,与困兽搏斗;还有的徒步持械深入山林,寻求猎物。各种动物有的狂奔,有的隐蔽,有的惊慌失措,有的无动于衷,平静的山林顿时沸腾起来。舞乐百戏的画面更为精彩,有柔和缠绵的长袖舞,有矫健奋发的犍鼓舞,有平步流云的七盘舞、杯盘舞,有疾风如旋、缓如飞雪的踏鼓舞,技艺高超,婀娜多姿。这些歌舞往往伴以乐队,乐队中有吹箫摇鼗,有的吹篪、鼓瑟、击鼓,莺歌燕舞,一片欢腾。更有运动场面宏大的,如:格斗角抵画面,无论徒手斗兽,还是持械搏击(或持盾、握剑,或拔弓握拳),场面都是惊心动魄,栩栩如生。

汉画砖、石中所描绘的宴饮观舞、散乐杂剧等画面形象生动,对人们研究汉代生活习俗、戏剧、日常体育运动等提供了重要的图片实物资料。像洛阳发掘的很多汉画砖,无论从内容或表现手法分析,都是由身份低下的民间艺人制作的。因技工所处的社会地位低下,可他们同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画像的做工上深受世俗风尚的影响;再加上工匠艺人对多种壁画技法的刻意追求,就会真实地反映出汉时期中原地区生活活动的一个侧面。从技巧看,民间技工对画面有着周到的构思,熟练运用正面透视的手法使壁画有很强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由于技工们很熟悉他们所描绘与制作的事物,并能细微地观察生活,抓住了事物瞬息万变的细节加以刻画,从而使汉壁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生活气息。

四、汉画像中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形式

当今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不过有些活动项目比如射箭、马术等可谓历史悠久,其追根溯源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很多画像造型中找到它们的发展痕迹。汉画是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文字史籍中所不能找出的广泛的生活场景。

(一)宴饮活动

从宴饮图像反映的内容看,汉代的饮食结构十分丰富。宴饮庖厨图在画像中有不同形式的反映,主体肉食类(包括山珍海味)、瓜果蔬菜、五谷杂粮在汉代已经具备。肉类有:猪、狗、羊、鸡、鸭、鹅、兔、鹿、牛、蝉、雁、驴等肉制品。蔬菜类有韭菜,水产类有鱼、鳖、虾等。烹饪方法大致有烧烤与烹饪两种,品种繁多、花样齐全。大抵有煎、炙、脍、炸等。汉代已开展把美食、营养与娱乐融为一体的活动。瓜果蔬肉是宴饮必备的一部分,饮品主要就是酒类,有时旁边还会有乐舞相伴,这说明人们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在汉代起就有了历史渊源。如:四川彭县出土的画像砖宴饮图,帷幄之中,一排四人,皆高冠长服。左三人席地而坐,面前放有案、樽、杯、勺、盘等物,其中二人正猜拳饮酒,右一人背向三人正弯腰取酒。画像面场景生活形象,动感十分。

(二)射猎活动

汉代社会,上自天子诸候,下至贵族豪强,走马牵犬,田猎成风。田猎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形式被统治者广泛提倡,使其成为了皇帝、贵戚、富豪们骄奢淫逸生活的一种形式,汉画像上田猎活动的内容正是他们这种奢侈生活的反映。从总体社会面上看,田猎从事射猎活动是高阶层社会的娱乐活动的一部分。而射猎活动作为汉代人们社会文化群体的组成部分,在汉画史料的表现中占有重要地位。汉画像中表现的射猎活动很多,猎获物也很丰富。从画面上见到使用捕猎的器物有箭、戈、弓、矛、戟等,除此还有各种捕兽的专用工具和猎犬、猎车等;被猎动物有虎、牛、鹿、兔、野猪、雁鱼等,这些与文献中所记载的猎物种类大体相近。

汉代的射猎活动使射箭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无论在经济生活、军事斗争和体育教育等方面,汉代的射箭都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射箭,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弓箭的发明源于远古人类进行狩猎和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据有关考古发现,距今约二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了。在石器时代,射箭活动主要是作为人们猎取生活资料的手段而盛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射箭在军事和体育方面开始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汉代,射箭活动在经济生活、军事斗争和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也日渐重要,成为一项颇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形式。它在汉画像中表现的极为丰富多彩、淋漓尽致。汉画中所反映的射箭活动,就其特征来讲又分为两大类型。

1.步射

步射在汉代画像中是指射者徒步使弓或箭而射。这种射术在汉代比较流行且广泛。从射箭者步射的姿势和特点看,又分为立射、跪射和弋射三种形式。

①立射。立射是步射射术中的一种主要形式,这一形式内容较为丰富。有进行专业射箭比赛的,有正在山林中狩猎的立射者形象。而射术无论在足法上、身法上还是手法上,可谓我国传统射箭形式的主流,从汉代至今,这种形式的射术一直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