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26635000000034

第34章 勿害人,但要防人

“原典”

墨子曰:“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

“古句新解”

墨子说:“那些谗言恶语,不要去听;攻击、诋毁别人的言论,也不要去说;伤害人的念头,也不要存留在心中。”

墨子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于谗言恶语,不要予以理睬,不要太在意、为其所左右,更不要浪费时间纠缠于此,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谗言恶语可能流传一时,但不能流传一世,它终究会不攻自破。同时,做人也不要笑里藏刀、口蜜腹剑,背后指责谩骂别人以此抬高自己,而要心底宽厚,不可有害人之心。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今,这一条做人的原则极为重要。凡事要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有什么问题应该摆在桌面上协商解决,切不可背后造谣中伤、指手画脚。当然,自己也要保持理性的心态,不能为恶言所困。

虽然伤害人的念头不能存于己心,但防人之心却不可没有。世上之人,形形色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你的周围,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君子也有小人。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人际交往中,多长几个心眼没坏处。

唐德宗时杨炎与卢杞一度同任宰相,杨炎善于理财,文才也好,至于卢杞,除了巧言善辩,别无所长,但他忌贤妒能,使坏主意害人却是拿手好戏;两个人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杨炎是个美髯公,仪表堂堂,卢杞脸上却有大片蓝色痣斑,相貌奇丑,形容猥琐。两人同处一朝,杨炎有点看不起卢杞。按当时制度,宰相们一同在政事堂办公,一同吃饭,杨炎不愿与他同桌而食,经常找个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有人趁机对卢杞挑拨说:“杨大人看不起你,不愿跟你在一起吃饭。”卢杞自然怀恨在心,便先找杨炎下属官员过错,并上奏皇帝。杨炎因而愤愤不平,说道:“我的手下人有什么过错,自有我来处理,如果我不处理,可以一起商量,他为什么瞒过我暗中向皇帝打小报告!”两个人的隔阂越来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条什么建议,我偏偏反对;你要推荐一些人,我就推荐另一些人,总是对着干。

当时有一个藩镇割据势力梁崇义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令另一名藩镇李希烈去讨伐,杨炎不同意,说:“李希烈这个人,杀害了对他十分信任的养父而夺其职位,为人凶狠无情,他没有功劳却傲视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梁崇义时立了功,以后更不可控制了。”

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杨炎一再表示反对,这使对他早就不满的皇帝更加生气。不巧赶上天下大雨,李希烈一直没有出兵,卢杞看到这是扳倒杨炎的好时机,便对德宗皇帝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不肯出兵,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等到叛军平定以后,再重新起用,也没有什么大关系!”这番话看上去完全是为朝廷考虑,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卢杞排挤人的手段就是这么高明。德宗皇帝果然信以为真,于是免去了杨炎宰相的职务。

从此卢杞独掌大权,杨炎可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他自然不会让杨炎东山再起的,便找茬整治杨炎。杨炎在长安曲江池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诬奏说:“那块地方有帝王之气,早在玄宗时代,宰相萧嵩在那里建过家庙,玄宗皇帝不同意,令他迁走;现在杨炎又在那里建家庙,必定是怀有篡逆的野心!”

早就想除掉杨炎的德宗皇帝便以卢杞这番话为借口,将杨炎贬至崖州,随即将他杀死。

杨炎身中小人之暗算,最终命丧黄泉,着实让人叹息。他倒在了卢杞为他挖好的陷阱下面,没能逃出小人所伸出的魔爪,也有他不善于与小人斗争有关。

战国时,魏王向楚怀王赠送了一名美女。这名美女生得眉清目秀,可与西施媲美。楚怀王自然对她十分倾心,并取名为珍珠,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口中怕化了。二人整天形影不离。

楚怀王原本有名爱妾,名叫郑袖。珍珠未来之前怀王整日与她在一起,如今来了个珍珠,怀王对她渐渐疏远了。郑袖对怀王的移情别恋十分恼火,同时对珍珠嫉妒得几乎发狂。然而郑袖没有大吵大闹,她知道那样对自己不利,弄不好会送了小命。表面上郑袖对珍珠百般疼爱,视之如自己的亲妹妹,稍有空闲就坐在一起聊天,以此向怀王表示,她对珍珠丝毫不嫉妒。

有一天,郑袖偷偷地对珍珠说:“大王对你很满意,也十分宠爱你,不过对你的鼻子他好像有点看不惯,大王曾在我面前说了几次,所以以后你在大王面前,一定要将自己的鼻子捂住。”珍珠压根不知道,郑袖设的圈套自己已慢慢地钻了进去。从此,她在怀王面前,总是一只手捂住鼻子,并做出难受状。怀王莫名其妙,便来询问郑袖。开始郑袖故意装出一副迟疑的样子,欲言又止。“别害怕,有什么就说出来嘛!”怀王说道。“珍珠……珍珠在我面前说大王有体臭,并说特难闻,所以她就捂住自己的鼻子。”

楚怀王脾气十分暴躁,听完郑袖的话,一气之下,将珍珠处以割鼻的劓刑。郑袖又回到了怀王的怀抱。珍珠空负美女之名,却不懂得保护自己,最终的下场实在可悲。

郑袖害了人,还让受害者对她心存感激。这种人最大的特点是口蜜腹剑,两面三刀,计划周密,演技高超。因此,要识破这种人很不容易。

第五章 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墨子原来这样说天下非攻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烽烟四起。墨子虽然处在这样的时代,可是他却向往和平,极力反对战争。但是他并不是不加区别地一概否定,而是对战争的性质进行了具体分析,是有所分别和取舍的。他把战争分为两种类型,即“诛无道”和“攻无罪”。因此,对于战争问题,他既不赞成国家间的攻伐掠夺,也不盲从“春秋无义战”的主张,而是结合历史与现实的事例,对战争的性质进行了精辟分析,对正义的战争给予支持,对不义的战争进行谴责和坚决反对,进而主张积极防御,战胜不义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