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创立医院晚于我国五、六个世纪。最早是在法国的里昂和巴黎,两地分别于六世纪和八世纪建立医院;英国伦敦是在七世纪。到了十三世纪以后,办医院的风气大盛。许多皇亲贵族把办医院作为沽名钓誉的手段,因此欧洲的许多城市都先后建立了医院。
至于我国建立现代形式的分科医院,还是近百年来的事。
太平天国末年,干王洪仁玕当政,曾在天京(约在1860年前后)办了一个医院,由他亲自领导。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雇用“常胜军”镇压农民革命运动,曾聘用外国医生在松江、昆山开设军医院。现存国人创办的最老的现代化医院为北京中央医院,系1918年所建。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除用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侵略中国外,并派遣了大批的医学传教士在我国替人看病、办医院,用小恩小惠蒙蔽中国人民,把医院作为一种侵略手段。
1828年,英国传教士高立支在澳门举办了第一个教会医院。
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又在广州举办了一个医院,即后来的博济医院,这是美国在我国及远东举办的第一个基督教会医院。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医院普遍发展。到解放前,据不完全统计,基督教会医院达三百四十所,遍布全国。在这些教会医院中,不少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的。
当时,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及军队里,虽然极端缺乏医药,但也创办了许多医院。如工农红军长征时就设有十八所医院,两个疗养院。抗日战争时期开办地下医院五十所。解放战争时期。不仅军队中有医院,而且解放区的大多数县里都设有医院。
我国最早的药典
药物治疗是人类和疾病做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历来各国人民都很重视这方面的知识。政府为了统一药物的规格,使它免于差错,常制定有关药物知识方面的书籍予以颁行,这种书称为药典。我国是世界上颁定药典最早的一个国家——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药典。
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当时朝廷明令颁布了一部药物学书籍《新修本草》,成为一部全国通行的《药典》。根据记载,外国最早的药典是公元1542年出版的纽伦堡药典,比《新修本草》晚八百多年。
唐朝以前,医学方面已经出现过几本讲药物的书,古人都把它们叫做《本草》,例如汉代有《神农本草经》,三国时有《吴普本草》、《李当之本草》、南北朝时有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这些书当时曾经起过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到了唐朝,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些书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内容发生不少混乱和错误的地方,所以有必要整理一本内容比较新颖而全面的药物书。
在唐代,药物学的发展有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当时对外交通频繁,有很多外国药物和药学知识传入我国,另外,太医署附设的药园,也使人们从实践中得到很多药物知识。这时,医药学家们就开始从事整理药物学书籍的工作了。于是皇帝指派二十几个人来编纂《新修本草》。它记载的药味共有八百四十四种。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药物学书籍。
《新修本草》出版后,在国内流行应用了三百多年,还传到了日本,影响很大。到了宋朝,又经过多次修订、增补。明朝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举世闻名的着作,其中的分类法基本上是从《新修本草》发展起来的。
食疗的渊源
食物医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远古时代,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常常误食一些有毒的食物,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但有时偶然吃了某种食物,使中毒症状减轻或治愈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人类逐渐获得了辨别食物与毒物的知识,掌握了食物治疗疾病的性能。
我国周代已有食医的分科。《山海经》中曾记述吃各种禽兽、鱼、鸟、草木,除可令人不饥以外,还能治愈疠、疟、瘘、狂等症。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毒物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意思是说,药物的气味都不免带有偏性,只是在人体阴阳偏盛有病之时,药物才能以偏救偏。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当配合饮食来扶正培本,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药疗与食疗对人体的作用,各有所长,但两者都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到唐代,饮食疗法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食治篇,这是现存最早的食疗的专篇。它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类叙述。其序云:“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孙思邈的学生孟铣,集唐以前食疗之大成,编成了《补养方》,后经孟铣的弟子张鼎增补,改名为《食疗本草》。此书把食疗向前推进了一步。可惜全书早已亡佚,只在敦煌发现所存残卷。就残卷而论,内容精审,材料丰富,对食物的鉴定、药性的甄别,都合乎科学道理。
在食疗专着中,元朝的饮膳太医忽思慧编着的《饮膳正要》,对常见食物医病的原理、性味、功效等,更有精辟的论述。明朝李时珍也很重视食疗,他的《本草纲目》,首列水部,认为:“盖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资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力《本草纲目》中收藏了数百种药用的果、谷、菜和动物性食品。
十八世纪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的基本营养素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现代食物化学的发展,在食疗方面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针灸的发展
针灸是我国独特的医疗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在劳动与搏斗当中,偶然刺伤、碰伤或烧伤了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却使原有的某些疾病痛苦得以解除,后来人们从千百年的实践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创造出我国独有的针灸疗法。
当中草药尚未发现的时候,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针在石器时代是砭石,就是一种楔形的石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不断改进,相继发明制造了用骨刺做的骨针,用竹子做的竹针,以至铜针、铁针、银针、金针。
古代医疗用的针有九种,就是民间传说中的“伏羲制九针”。
在这九种医疗用针中,排针(外形象三棱锉)、火针(象剑),馋针(象箭)、鍉针等属于破痈疮排脓血的器械,早已弃而不用。近代常用的有毫针、锋针、长针及圆利针,而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毫针。
历代医学家总结针灸实践经验,写出了大批针灸专着。
《针灸甲乙经》,就是我国最早的针灸书籍之一。是东汉着名医学家皇甫谧于公元259年左右写成的。全书共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中七十篇是谈论经络和穴位的,其余论述了脏腑,病因、病理、针刺手法及各类疾病的针灸取穴等。这部书籍对我国晋代以后针灸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至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10年),针灸学家杨继洲,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的经验和成就,写了一部《针灸大成》,也是一部针灸学名着。此外,尚有《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一等许多针灸着作,对促进我国针灸学的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针灸分为针法与灸法两大类。近代科学技术又进一步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国外已由不锈钢针发展到了激光针,由艾灸发展到了电气灸。我国也发明了电针、六二六针灸治疗机、针刺、手法仪及灸疗器等。
听诊器是怎样发明的?
听诊,是医生检查病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听诊器未发明之前,医生听诊是采用直接听诊法,就是隔着一条手巾用耳朵直接贴着病人身体的适当部位进行听诊。
这种听诊法既不合卫生,又因其听到的范围较广,难于准确辨别音响发生的部位,而且不是人体任何部位都允许或便于应用此法的。奇怪的是,这种异常重要的诊查法,从古代的希腊医生一直到近代医学的开始,将近一千五百年的时间中,竟然毫无发展。
直至1816年,有一位法国医学家雷内克氏才首先发明了听诊器。他创造听诊器的经过是这样的:1816年,他被请到一位责妇家里诊病,病人具有心脏病的症状,但因她过于肥胖。用叩诊法检查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而病人是位年青贵妇,亦不宜于用耳朵直接贴附着病人的胸部来听诊。于是他想起以前看见的一件事:有一天,他看见一群小孩在一根大圆木上嘻戏,当一些小孩在一端用针刮划,而另一些小孩无意以耳朵贴在另一端时,突然听到搔刮声而高兴地欢呼起来。因此,他从这件事得到启发,便将纸紧紧卷成一个圆筒,以其一端放在病妇心脏部位,另一端贴在自己的耳朵上,结果使他非常惊奇,这样听诊,不但能听到心音,而且比直接用耳朵贴着胸部听诊更加清晰。以后,他根据这个原理,创造了一种与现在产科用来听胎心晋的单耳式木制听诊器相似的听诊器,并于1819年将这个发明写进举世有名的《间接听诊法》一书中。至于近代临床医生所用的双耳听诊器,则是后来经过改良制成的。
X射线是谁发现的?
1895年10月,德国的物理学家威康·伦琴教授在暗室内利用高压电流通过低压气体的玻璃管做实验,突然发现这个玻璃管附近的一块纸板上显出荧火一样的光芒。这个纸板不是普通的纸板,而是涂氰化铂钡结晶的纸板。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伦琴教授肯定这种光的来源是:高压电流通过低压气体的玻璃管时,产生一种看不见的新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纸板,并且能作用一些物质(如氰化铂钡),使它发出荧火一样的光。上述的纸板所以发光,就是涂了氰化铂钡结晶的缘故。
由于当时还不明了这种光的性质,伦琴教授就用未知数X来命名,称它为“X射线”。1896年,他正式向全世界公布,曾经轰动一时,被认为是近代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特别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我们又称“X射线”为“伦琴射线”。后来,按照他阐述的原理,人们很快就制造了诊断疾病用的“X光机”和治疗用的“深度X光机”。
麻醉的发明
1844年,美国化学家考尔顿在研究了笑气(氧化亚氮)对人体的催眠作用后,带了笑气到各地作旅行演讲,并作笑气催眠的示范表演。
在美国东北部哈特福德城进行的一次表演中,出现了意外的情况。表演者在吸入笑气后,由于开始的兴奋作用,突然从半昏睡中一跃而起,大叫大闹,神志错乱地跳过围栏去追逐观众。在追逐中又不幸划破了腿部,伤口出血不止。一时间会场大乱,观众惊叫着四处奔走,一场表演就这样匆匆收场了。
但是表演者在追逐观众时腿部受伤而丝毫没有痛苦感觉的现象,却给在场观看表演的一位观众威尔士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威尔士是当地的一位牙科医生,当时威尔士正在为如何减轻病人拔牙时的疼痛而想方设法,这一场“催眠”表演,立即引起了他对氧化亚氮可能具有麻醉作用的假想。
经过几次试验以后,1845年1月,威尔士在美国波士顿一家医院里公开表演在麻醉下进行无痛的拔牙手术。表演开始后,由于麻醉不足,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大喊疼痛。表演的失败,引起了指责,人们把威尔士当作骗子,并把他赶出了医院。
威尔士这一次的表演是失败了。但是,了解他全部试验过程的青年助手摩顿却仍然对麻醉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摩顿当时是医学院牙科二年级的学生他利用学习间隙在威尔士那里见习。他仔细分析了他老师整个试验的过程,发现氧化亚氮虽然有麻醉作用,但效力较小,要想在手术中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还必须寻找更加有效的麻醉剂才行。
摩顿从化学家杰克逊那里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乙醚来进行麻醉,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终于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在当时,一种可以使手术无痛的神奇麻醉药的发明,对于病人和医生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和鼓舞呀!
摩顿的试验成功了,当他向政府申请乙醚麻醉专利权的时候,他的老师威尔士和帮助他采用乙醚的化学家杰克逊都赶来争夺专利权。三人彼此向法庭提出了讼诉,多年争讼结果,杰克逊精神失常,威尔士自杀了,摩顿也在烦恼中因中风而死去。
维生素的发现与利用
1893年,年轻的荷兰医师爱克曼住在爪哇时,当地忽然流行一种可怕的疾病——脚气病。这种病使中国、日本和一些南美洲、非洲国家吃大米的人民的健康也受到很大的损害。爱克曼用了许多药物来治疗这种危险的病,但都不能见效。最后还是靠母鸡的启发,才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有一天,他走过鸡窝,发现有的鸡也有这种病。经过仔细观察,才找到它们发病的原因是吃了脚气病人剩下的白米饭。
随后的实验证明,只要在白米里稍加点糠,病立刻就好了。于是无意中找到了治脚气病的方法。
米糠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呢?这个问题由波兰的科学家封克解答了。他在1912年从米糠中分解出一种药用物质。他把这种物质叫维他命,即维生素。
以后,科学家又在新鲜的白菜、柠檬等里面找到另外一种维生素,能治愈一些只吃玉米的国家里发生的一种糙皮病。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维生素已经有二十多种。
卡介苗的来历
在婴儿出生后的三天内,医院往往给他们接种卡介苗,以增强孩子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卡介苗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卡默特(Calmette,A.)和介兰氏(Cuerin,C.)共同发明的。卡介苗就是用两人的名字命名的。
卡默特(1863-1933年)生于尼斯城。介兰氏(1872-1961年)协助卡默特进行预防结核病的研究工作。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氏(Pasteui,L.)首先发明用减弱了毒力的细菌预防某些疾病,效果很好。卡默特和介兰氏从中得到启发。为了观察结核菌的毒性改变情况,1907年,卡默特和介兰氏开始培养一株致病力甚强的结核菌,该菌是从结核病牛乳汁内分离出来的。卡、介二氏将该菌培养于特制的培养基中,每隔三周移种一次。在培养移种过程中,用豚鼠、家兔、猴子、小羊及小牛等进行多次试验,他们在13年内共移种231次。最后,终于使该菌的毒力减弱许多,不但不会使动物发生结核病,对结核病却能产生免疫作用。
1921年,卡默特与介兰氏所制成的上述减毒的活结核菌苗,第一次被应用于人类。被接种者是巴黎一医院中的婴儿,他的父母均死于肺结核。这孩子由他患肺结核病的祖母抚养,所以,医生为他作预防接种。在婴儿出生后2~10天内,将卡介苗10毫克藏在乳汁内喂食,两天一次,共服三次。起初,卡介苗的接种,只限于肺结核病人家庭中的孩子,后来才逐渐地应用到其他的小孩身上。
实践证明,卡介苗确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人们为纪念这两位发明人,特将这种疫苗称为“卡介苗”(BacilleCalmetteCuerin,简写为B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