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26631900000011

第11章 文化艺术和体育(4)

扑克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谁发明的?这两个问题在国外曾争论得十分热闹,也十分有趣。意大利人说: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扑克牌的,是我们威尼斯人。古代威尼斯商人出外经商,发明了用扑克牌来计算日期和消遣娱乐。法国人说:扑克牌是在1392年的时候,一个学者专门为有精神病的法国皇帝却尔斯六世娱乐而设计的。比利时人说:早在1379年的时候,扑克牌就在比利时出现了。可英国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一个瑞士僧侣的文件,里面记载说扑克牌在1377年时,就已经流传到瑞士了。

国外还有人认为,扑克牌应该说是中国人发明的。说这句话并没有过分,因为我国在宋代的时候,民间就流行着一种“叶子戏”的纸牌(叫“叶子牌”,有两个手指那么大小。长为8公分,阔为2.5公分的“叶子牌”,用丝绸及纸裱成,图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他们认为这种纸牌在明代或宋、元时期,由商人、传教士传到国外去的,西方受此启发,才改制成现在流行的扑克牌。

扑克牌的设计十分奇妙,它是根据历法而设计的。一副扑克牌为什么是五十二张(大、小王除外)呢?原来这是因为一年中有五十二个星期。扑克牌为什么有红桃、方块、草花、黑桃四种花色之分?它象征着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因此,我们也不难想到,每种花色为什么都有十三张牌,这表示着一个季节里有十三个星期。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把五十四张牌的点数全部加起采,可以进一步证明扑克牌与历法的关系。如果把“J”当十一点,“Q”当十二点,“K”当十三点,大、小王各当作半点,把五十四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恰巧是三百六十五,这正是全年的。

总天数呢!

大、小王牌的设计也有其道理的,大王(正司令)代表着太阳,小王代表着月亮。一副牌为什么有红(红桃、方块)、黑(草花、黑桃)之分呢?现在你一定也懂得其中的道理了:

红表示白天,黑表示夜晚。

自从扑克牌问世以后,人们就把它分成四种花色。四种花色的图案,世界各国不尽相同,但是国际上以黑桃、方块、红桃、草花最为流行。人们采用这四种花色图案是有其寓意的:

原来这四种图案最早是古代的卜筮用具上的符号。“黑桃”实际上是橄榄叶,也就是和平鸽嘴里叼着的那种树叶,它象征着和平,安宁;“红桃”实际是一颗人类的心,它象征蓿智慧,但有更多的人用它表示爱情;“草花”实际上是三叶草,这种三叶草的叶面有三瓣的,也有四瓣的,但后者数量极少,不易给人发现,欧洲人有这样的风俗,如果有人发现四瓣三叶草,则预兆着他要走好运。所以,“草花”表示着幸福;“方块”实际上是昂贵的金刚石,它象征着财富。

一副扑克牌也是一个王国的缩影。“老K”上面的老头儿代表国王;“Q”上的女人,代表皇后;“J”上的青年人就是老国王的太子。“老K”常:波用作王权的象征,不同的国家里,“老K”代表着不同的王权。草花“老K”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三世;方块“老K”是凯撒大帝;红桃“老K”在法国是法王查理斯第一的化身,在英国却变成了英王亨利八世的“御容”;至于身价最高的黑桃“老K”,在国际上普遍被当作自己国家里最高权力者的象征。

扑克牌有二百多种不同的玩法。其中桥牌、塔牌的打法,有些国家还列入体育比赛项目,进入国际比赛。

中国象棋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象棋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斗智”的体育运动,它有着悠久而有趣的历史。中国象棋大约起源于战国时代,在宋玉的《招魂》篇里就提到过“蓖蔽象棋”。在刘向的《说苑》里,也可以看到“斗象棋而舞郑女”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创制了《象经》。可惜的是以前的棋制和有关着作均已失传。

到唐代,象棋已颇盛行。不过,唐人多把棋子称为“马”,把下棋叫着“象戏行马”。当时象棋只有“将、马、车、卒”四个兵种,可以认为这是现代象棋的雏型。这时,中国象棋已流传到日本等国,至今,有些日本人还称中国象棋为“宝应象棋”。

唐代象棋发展到北宋,棋制逐渐有所变革,象棋在兵种上增加了“偏、裨”二将,“偏、裨”的行棋方法相当于现代象棋的“士、象”。不过兵卒的走法和现代象棋略有不同,当时兵卒过河只能尖斜。北宋理学家程颢有诗说:“大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当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揪聊自笑,雄为刘、项亦闲争!”

到南宋时期,由于火药的发明,两军对垒时增加了“火炮”

这种武器。中国象棋受其影响,棋制也有了相应的变革,增加了“炮”这一兵种。“偏、裨”也改称“士、象”。兵卒的行棋方法也改为现在的走法。至此,中国象棋已基本定型。

现在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为人民所喜爱。而且日本、菲律宾等国都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将”和“帅”的变迁

“将、帅”在中国象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子。如“照将”

而无法解救时,这一局棋就算负了。但是将、帅在全局中的战斗力最小,不仅被限制在九宫之内,而且还要别的兵种保护。然而,在古代它却是最强的一子。不过它的名称和地位都曾有过较大的变迁,而且颇为有趣。

距今2500年之前,战国已盛行一种六博象棋,每方的棋子六枚,其中最重要的一子叫“枭”。“枭”的含义是贵和骁,在对局中必须“杀枭”,才算全胜。从汉墓出土的棋子中,各方都有一棋子体积较其他棋子大,并刻上龙和虎的图案,当是主帅的象征。

据牛僧孺《立怪录》记载,唐代的象棋中有王和上将等子,王能“单马南驰”,说明当时的象棋尚无九宫。王可以在棋盘的南北驰骋,其战斗力一定是很强的。

北宋初,由于军权、财权、司法权都为皇帝一人独揽,为了避免“犯上”,把“王棋”改为“将棋”。以“将”代替“王”的作用,把原来的“将”改为“偏裨”。而“将”的步法仍可以南北驰骋。

北宋末,我国棋制出现“九宫”的时候,“将”才被限于“九宫”之内行动,而且“将”的两旁由两位“仕”侍候。这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与其说“将”还不如说“帝王”更为确切。

在朋朝以前,对局两方均称“将”。在出土的宋代象棋子中也都只有“将”。这说明“帅”可能出现于明代,原因可能主要是为着棋和记谱方便。

国际象棋的身世

相传,距今两千年左右的一个酷暑,古印度爆发了一次激烈的战争,成千上万的武将勇土折臂断足。一位智者目击惨状,一个念头似电光在脑中闪现,他即刻制作了一块方不盈尺的八八六十四格的棋盘,再现辽阔的战场;塑成不同的戴盔披甲的将士形象为棋子,使之复活在黑白相间的棋盘上。这位智者想把勇武善战恃强好胜的婆罗门贵族、国王和武将们的兴趣吸引到棋盘上来,用棋盘上的攻城掠地来代替战场上的厮杀征战,免得人类再互相残害杀戮。

上面的故事只是一种传说。

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一般认为最早出现在印度。公元二至四世纪,在古印度曾流行过一种叫做“恰图兰卡”的棋戏,它的棋子只有四种;战车、象、骑士和步兵,正好反映了组成豳印度军队的兵种。这就是今日国际象棋的前身。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种棋戏逐步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几经演变,终于在十五世纪末进化为现代的国际象棋,并在世界上日益盛行起来。192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把它列为一项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

太极拳小考

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拳师陈王廷。陈王延是河南省温县陈沟人,明末为武庠生,清初为文庠生,是山东的武术名手,曾带兵在山东作战。明亡后,他于晚年隐居造拳。他研究拳术的有利条件是身为武将,接触和收罗的武师较多,便于汇集众长,较其异同。陈王廷所编太极拳《十三势》五套。结合导引吐纳,结合经络学说,是陈的创见,为后来发展成体育医疗保健的拳套奠定了基础。

射箭小史

射箭,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我国古代,早就把射箭作为一种远射程武器。所以三代时,在教学教材上,称“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

射箭就是“六艺”之一。

我国古代传说的射箭能手是后羿,羿是有穷国的君主,对射箭素有研究,故射无虚发。汉唐以来,如骠骑校尉霍去病,飞将军李广,除三害射死蛟龙的周处,霹雳弓手长孙晟等,都是历史上的善射人物。

箭不仅是远攻的武器,而且在我国古代,还能利用它作为告急的传书,一旦城内告急,便用羽毛插在书信上,裹于箭杆,射到僻处,向人告急,叫做“羽檄”。

风筝的变迁

风筝也叫“纸鸢”、“鹞子”、“纸鹞”等。大概古代的风筝是以木材为主而制成,故又叫“木鸢”。据记载。风筝在我国大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那时的风筝可以“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弥补了“舆马之不能,舟楫之不逮”。风筝比较突出的还是表现在军事上,它俨然成了一种利器。大约在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变为娱乐玩具。五代时期的李邺,就曾在宫中以玩纸鸢为游戏。在那时玩风筝的还只限于皇宫和贵族的府第。直至北宋以后,纸料的风筝才逐渐增多,于是风筝便成了一种普遍流行的玩具。到了明、清之际,风筝的制作更为精巧,并且出现了有关风筝的着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风筝很有研究,精于扎、糊、绘、放四艺。

风筝发展到今天更非一般,在国外也负有盛名。

体操春秋

体操运动,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文化勃兴初期就有了。不过那时把舞蹈、骑马、军事游戏都叫做体操。

体操运动当时在希腊很盛行。

从这种广义的体操来说,我国早在四千年前的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有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张西汉时代的帛画——导引图(导引者,道家运用体操促进健康之谓也),上面画着四十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姿势图,从立、跪、坐基本知识开始,做着屈,伸、转体、弓箭步、跨、跳等动作,几乎和今天广播操的一些动作相仿佛。引导图上除绘徒手姿势图外,还有持棍杖、圆球、盘形、袋状物等图,虽然练习方法无从推测,但从其形象看,也可算是我国器械体操的“鼻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