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山西老宅院
26629600000050

第50章 名士傅山与老宅院

说到山西的文化名人,大名鼎鼎的傅山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傅山(1607—1684),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这位明末清初中国最著名的思想家、艺术家,精通诸子百家和佛道之学,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对医学、药膳也有颇深造诣,以傅山、鼎臣、竹青、青主、朱衣道人署名,在山西留下了大量墨迹。明朝灭亡后,傅山隐居不出,自称居士、道人。清初开设博学鸿词科,傅山称疾拒荐;邑令奉命登门促驾,以死相争。朝廷特旨授予中书舍人,傅山托病辞归。这位生长于三晋大地的文化名人,由于他的博学多才和“不事清朝”特立独行的气节,让世人仰目。

山西票号是近代中国金融史上的一大创举,关于山西票号的创立,历来有三种说法:一为明末清初说。由于经济的发展,商号演化为具有银行性质的票号;二为嘉庆、道光说。清朝中期,平遥商人雷履泰取得东家李大全的同意,将设在天津的西裕成颜料行改组为日升昌票号,成为山西票号的鼻祖;三为清初建票号说。相传明末大顺农民政权在北京遭清军的围困,李自成迫不得已从京城出逃,途经山西时遗留下大量白银,山西人得到顾炎武和傅山两位当世名贤的相助,一些商家就此创立了票号。流传极广的《清稗类钞》记载:“相传明季李自成撸巨资,败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资以设票号。其号中规则极严,为顾炎武所订,遵行不废,遂称雄于商界二百余年。”近代思想界的泰斗梁启超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也讲:“相传山西票号由亭林(顾炎武)创办,一切组织规则,皆其手定。后人率循之,遂成二百余年金融中心。此事不见前贤所作传,未知确否?”而近代文化人张一麟先生的《五十年来国事丛谈》中讲:“自成挟金以遁,金重马喑,沿途瘗之……遂遗之山西农夫……青主先生为山右名人,亭林先生为光复巨子,因之口授方略,创为票号规制。一旦有事,则足以操纵全国之金融。此中作用,不问可知。其事深密,世莫能详。”几则有关的笔录,将傅山与山西票号联系在一起。虽说没有更翔实的史料证实傅山与山西富商的交往,但傅山与名流学子们始终保持着一定联系,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人都先后到山西探访傅山先生,所以传说傅山与顾亭林订立山西票号的规制,也不是空穴来风。

傅山是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傅山书法被世人视为珍宝,傅山的言论亦为世人所重。祁县元丰玖票号的大财东孙郅,他的先人得到李自成遗留的金银致富,家藏傅山的真迹一幅:“读书是学人分内事,析得一疑,阐得一幽,与后进作眼目,则诚有功。专欲指谪前辈之陋则非矣。况疑义不二,后复有所析阐,则我亦在陋中耶,戒之!”傅山认为,学问的目的不是与人一争高下,而在于释疑解难,增加见识。傅山对轻视财物、禁灭人欲的传统观念也提出尖锐批评:“何以聚人?曰财。自然贫士难乎有群矣。家国亦然。故讳言财者,自是一教化头骨相耳。”反映了傅山对于读书求名和经商得利的非常见识,也是傅山与其他读书人有根本区别的地方。

祁县的渠家大院,是一处非常讲究文化品位的宅第,在渠家的五进院里,至今保留着傅山的真迹匾额“稍可轩”。渠源潮五进院的石雕栏杆是第一进院落,为渠家待客之厅院,此院的正房枋额上悬挂着一块桃木荷叶匾,上书“若虚斋”三字,也出自傅山之手。渠家的三晋源票号旧址,位于祁县城内的财神庙街,占地500多平方米,房屋20间,门道上端高悬的匾额,北面是“鸢飞鱼跃”,据说也是傅山手书。祁县乔家大院,傅山手书“丹枫阁”匾额高高悬挂在统楼上。乔家大院里木板雕边黑底金字的由傅山书写的《文昌帝君阴骘文》,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傅山书法,苍劲浑穆,豪迈不羁,潇洒奇逸,气象岩岩,正是他博大宏深的学养和光明峻洁人格的真实写照。“勿挟私仇,勿营小利,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妇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誉,勿破人之婚姻,勿倚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这“十勿”对今人古人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劝诫功用,由名冠三晋的傅山先生书写,教化功能无疑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