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标做人的哲学
26608200000015

第15章 职场铸剑(2)

在如此失衡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你是一个“安全专家”,不敢向自己的极限挑战,那么,在与“职场勇士”的竞争中,永远不要奢望得到上司的垂青。当你万分羡慕那些有着杰出表现的同事,羡慕他们深得老板器重并被委以重任时,那么,你一定要明白,他们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他们之所以成功,得到老板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勇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在复杂的职场中,正是秉持这一原则,他们磨砺生存的利器,不断力争上游,才能不断上升。

职场之中,渴望成功,是多数员工的心声。如果你也在其列,那么当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难工作摆在你面前时,不要抱着“避之惟恐不及”的态度,更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去设想最糟糕的结局,不断重复“根本不能完成”的念头——这等于在预演失败。

要想从根本上克服这种无知的障碍,走出“不可能”这一自我否定的阴影,跻身高层生存境界之列,你必须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用信心支撑自己完成这个在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当然,在灌注信心的同时,你必须了解这些工作为什么被誉为“不可能完成”,针对工作中的种种“不可能”,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一定挑战力,如果没有,先把自身功夫做足做硬,“有了金刚钻,再揽瓷器活儿”。须知道,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常有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而你的挑战力往往使两者只有一线之差,不可不慎。

但换言之,如果你对自己的挑战力判断有误,挑战之后让“不可能完成”变成现实,千万不要沮丧失望。聪明、成熟的上司,一定不会只看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还会观察你的敢于挑战的工作态度和头脑的运用。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没有一种挑战会有马到成功的必然性。所以,你所经历的、所得到的,都是胆怯观望者们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尝试。

极限并非不可逾越,不可逾越的只有你心中的那道坎。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生存境界,你给自己设定的那个极限就必须要靠你自己努力跨越它。这样,你的人生才不至于黯淡无光。

心巧制胜

蜘蛛会飞吗?不会,可是它却能够在两个檐头间结一张大网。那么,它拉第一根丝的时候是怎么拉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蜘蛛会走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粘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半空中。这是因为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能够站在高层生存境界的人面对一件事情时,常常不是马上行动去实行的。他通常会先冷静思考,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他们不仅懂得要做正确的事情,更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尽管很多人看起来并不显得十分忙碌,却可以得到非常高的回报的原因。

很多时候,限制自己发展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

创新的理念总能改天换地,开拓未来。来看一个为情所逼的亨特发明扣针的故事:

在美国,亨特和郝斯达真心相爱了。但是,他俩要结婚并非易事,因为郝斯达小姐的父亲表示反对。

亨特站在郝斯达父亲面前,诉说他非常爱恋郝斯达,并保证让她得到幸福。

“你能让我的女儿得到幸福?恐怕你穷得连50美元都拿不出来!”郝斯达的父亲相信两个年轻人真诚相爱,但怎能相信家境贫寒的亨特能给女儿以幸福。

亨特和郝斯达苦苦哀求,老人仍铁石心肠。为了摆脱亨特的纠缠,郝斯达的父亲以攻为守地对亨特说:

“你若在10天内赚到1000美元,我就答应你和女儿结婚。”

“爸爸,你怎么能提出这种条件呢?”郝斯达知道这是父亲有意刁难亨特,不高兴地跑进房内去了。

亨特没想到郝斯达的父亲如此看重金钱,赌气之下脱口而出:

“好吧,等我赚来1000美元,你可不能反悔啊!”

郝斯达的父亲料想在10天之内,亨特靠正当手段赚1000美元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事情,便斩钉截铁地说决不食言。

情势所迫,亨特为1000美无的事废寝忘食,绞尽脑汁,郝斯达也为亨特的草率承诺担心。

第二天,亨特还是想不出一点办法。

第三天,亨特仍一筹莫展。

怎么办呢?到了第四天,一队迎亲的队伍从楼下通过,亨特望了望那些襟前别着缎花的人们,突然一个主意涌上心头。

“我可以搞发明出卖!”亨特转愁为喜。原来,在举办喜事时,一般人都要佩戴缎花。

于是,他剪下一截铁丝开始试验。他先做出别针的原型,再思考改进的办法。他想来想去,觉得将别针弯个圈,再用一片薄铁皮做一个尖套,固定在一端。使用时,先弹出针尖,别好缎花后再将针尖嵌进保持套里,既安全又保险。仅用了半天,亨特就发明出“安全别针”。

亨特马上请人代理了专利申请,接着找到一家缎花店出卖他的专利权。老板看了亨特的发明后,认为设计合理,市场前景广泛,便表示愿用500元先买下专利权,然后按生产额的3%作为佣金支付给亨特。

“不,我只要你一次性支付1000美元。”亨特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样你会后悔的,”老板还算是开明之士,把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不,我不后悔。”听说老板愿一次付出1000美元,亨特十分高兴地说。

亨特拿到老板给他的现款,三步并作两步,急忙跑去找郝斯达的父亲。

这已是期限的最后一天了。郝斯达的父亲正端坐在客厅中,看见喘着粗气的亨特,问都懒得问。

当亨特从袋里掏出1000美元,并述说了他赚钱的经过后,郝父脸色大变。但为了不食言,只好同意他的求婚。

由于亨特发明的安全别针非常实用,问世后深受广大社会人士欢迎,不多久就畅销全美国,缎花店老板赚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后来,当郝斯达对亨特抱怨说他太傻时,亨特却泰然地说:“我虽然没有成为富翁,但是我得到了最心爱的你。”

我们为亨特如愿娶得娇妻欣慰,更为他的聪明喝彩。面对岳父的要求,亨特穷极所能,在四天里发明了扣针。这样的创新给他带来了娇妻,给缎花店老板带来了财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以巧制胜,这是那些生存高手们的法宝。在他们眼里,一味的遵循别人的老路而行,无异于自断生路。只有突破旧观念的束缚才能给自己带来上升的契机。

打破旧思维

打破旧的思维习惯,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思维动力。相对于我们而言,勇于打破旧的思维习惯创造一种更新的办事方法何尝不是获得改变生存境界的一个绝好的机遇?

皮尔·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成衣时,人们就像在参加一次真正的葬礼,皮尔·卡丹被指责为倒行逆施。结果,他被雇主联合会除了名。不过,数年之后,当他重返这个组织时,他的地位提高了。从大学里直接聘请时装模特儿,使人们更加了解他的服装,确保了他的成功。

1959年,皮尔·卡丹异想天开,举办了一次借贷展销,这一个极其超常的举动,使他遭到失败。服装业的保护性组织时装行会对他的举动万分震惊,因而再次将他抛弃。可他在痛定思痛后,又东山再起,不到三四年功夫,居然被这个组织请去任主席。

就这样,皮尔·卡丹的帝国规模越来越大,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挎包、鞋和帽,而且还有手表、眼镜、打火机、化妆品。并且向国外扩张,首先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得到了许可证。1968年,他又转向家具设计,后来又醉心于烹调,并且他成了世界上拥有自己的银行的时装企业家。

“卡丹帝国”从时装起家,30年来,他始终是法国时装界的先锋。1983年,他在巴黎举行了题为“活的雕塑”的表演,展示了他30年设计的妇女时装,虽然岁月已流逝了20~30年,可他设计的这些时装仍然显得极有生命力,并不使人有落后的感觉。

卡丹在经营时装业的同时,还向其他的行业发展。1981年,皮尔·卡丹以150万美元从一个英国人手里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这一惊人之举在全巴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家坐落在巴黎协和广场旁边,有着90年历史的餐厅当时已濒于破产,前景十分暗淡,不少人对卡丹之举不理解,有人甚至怀疑这位时装界的奇才是否真有魔法使这家餐馆会重放异彩。可是,三年过去后,马克西姆餐厅竟奇迹般地复生了。不但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而且把它的影响扩大到了整个世界。马克西姆的分店不仅在纽约、东京落了户,同时在布鲁塞尔、新加坡、伦敦、里约热内卢和北京安了家,卡丹经营的以马克西姆为商标的各种食品也成为世界各地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卡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执法兰西文明的两大牛耳(时装、烹饪)而面向世界。

40多年来,皮尔·卡丹的事业不断扩展,现在他在法国有17家企业,全世界110多个国家的540个厂家持有他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他在全世界约有840个代理商,18万职工在生产“卡丹牌”或“马克西姆牌”产品,每年的营业额为100亿法郎,皮尔·卡丹已成为法国十大富翁之一。

回顾皮尔·卡丹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他自从步入法国时装业,就以服装设计敢于突破传统,富于时代感、青春感而著称。早在1955年,皮尔·卡丹因创新而不容于同行,被逐出巴黎时装协会——辛迪加,然而他的服装设计并未因此而窒息,反而加速发展。他在厚呢料大衣上打皱折;用透明面料做胸前打折的上衣;给新娘穿上超短裙;让模特穿上带网花的长统袜;他还设计出“超短型”的大衣、气泡裙;用针织面料为男士做西服……他在60年代末,推出一套女式秋季服装,就是以式样新、料子柔、做工精而成为时髦女郎和年轻太太的抢手货,一时轰动了巴黎。由于皮尔·卡丹设计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因此,法国的时装界“卡丹革命”的旋风劲吹。

在销售方面,皮尔·卡丹讲究全方位、多层次。上自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下至微不足道的领带夹,都使用他的名字做商标。如皮尔·卡丹时装、打火机、香水、手表、地毯、镜框、汽车、飞机……几乎一切有形的美化生活的东西都在他以皮尔·卡丹为商标的经营范围之内。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推销战略,使卡丹的各项经营走上了成功发展的道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皮尔·卡丹的发迹历程,金克拉概括得特别好:即经营需要打碎陈旧的思维,需要天天创新。

与皮尔·卡丹同时进军服装行业的人不在少数。而皮尔·卡丹在包括了服装行业的各个行业中能够独树一帜,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他本人的创新和挑战意识。他的事业的最初也并非一帆风顺,但他没有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放弃自己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勇于再次进军服装界的决心。所以,他一步步的向成功迈进,向生存之巅靠近。对于他而言,生存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创新的步步苛求,对成功的步步苛求。

要敢于冒险

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平稳过渡,随俗浮沉,在生命的历程中安于现状,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就认为可以一生无忧。也许这种生存的方式可以确保一个人的生存不受打扰,但生存过程中,挑战困难、成功时的那种狂喜永远都与他们无缘,活着就是活着,为生存的更高境界全力一搏的那种激情在他们身上永远都无法看到。因此,生存的意义也就仅此而已。生存之境中那些稀有的珍品他们永远都无法得到。惟有敢于冒险的人才可以一览世间绝景,感受胜利时的狂喜。

一战中,有一位突击队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火线受伤,敌人的枪弹把他躺着的地方封锁得密不透风,似乎在说,看看有谁敢来救他。连长征求两名志愿者去救他,结果全连都跨步向前。连长选择了两名兵龄最长者。这两个人果然不负众望,一寸一寸地匍匐着爬到伤者身边把他拖救了出来。一支精锐的部队,队员大多数都把生死置之度外去接受特别艰险的任务,他们认为那是一种荣誉。

美国青年创业训练营每年都要招训成千上万渴望成为领导人物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时时接受这样一句忠告:“接受困难,勇于冒险。”

训练营中经常弥漫着一股尖锐的杀伐之气。这些青少年在种种场合中个个都想出人头地,崭露头角。棒球赛、跳水比赛、爬杆比赛,就像上心理课程一样,紧张刺激而全神贯注。老师们把课程排得非常紧凑而有趣,学员们也努力学习如何表现自己,要争取最能够领导而又最能影响别人的机会与地位。在这样一个自励过程中,所有青年都在尽心尽力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来这里受训的学员能体验到生命的各个方面充满的趣味。还有什么地方更能让男孩子或女孩子体会到生命的新境界呢?训练营的格言是:“随时随地,表现自我,倾尽心力!”随着训练项目,他们尽其所能地生活着,光荣地完成训练。

对一个奉献自己的人来讲,生活是一种光荣的冒险事业。一早从床上跳下来就充满着战斗力,面对可能使你沮丧的人或环境,那你是走在胜利的路上了。因为只要你肯于对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你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只要你使出更大的心力,胜利就会提早来临。

你也许会问,如何冒险?第一点是你要承认积极进取的生活可以改变人生整个的面貌。大多数人都是忧虑、恐惧的牺牲者,怕生病、怕过苦日子、怕失去现有职业、怕失败。但你必须了解勇气之中就含有忧虑和恐惧成分,主要重点在于如何去克服它。当你敢于向忧虑和恐惧进攻,那就说明你已经控制了忧虑和恐惧,不再为其所控制了。

人为什么要冒险?因为你不冒险就永远不会有胜利。每一个人心里都希望自己成为某种人物,能达到某种境界。问题出在大家坐等机会来临,机会是不会光临守株待兔的人的,只有进取的人才能抓到机会。

或许你现在坐在椅子上阅读本章时会说:“你说得很好,但是我的环境不同,不允许我去冒险。”这种观念也就是你最大的敌人。你在这种情形之下,更应当冒更大的险,愈是平平庸庸的人生愈需要冒险。你的弱点要靠坚强的行动来治疗它。不妨做出出人意料的事,必要时破窗而出。现在就开始!

冒险首先要求的是勇敢精神,但不是盲目冒险。成功者首要的是目的明确,在目标召唤下勇敢地去做、冒险地去做。

要求永远不犯错,正是什么也做不成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改掉的是一整套的习惯。首先,遇到有小事要决定的时候,练习“快动作”。譬如说,决定看哪一部电影,写什么信,要不要买某一件外套。电影只用五分钟决定,信用一小时,外套大约二三小时。

强制自己在某一时限内做决定,决定好了就不要改变,或许会觉得做这件事太莽撞,太不顾虑后果,这种想法正是问题的真正所在。事情过了几天,说不定会意想不到地对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

当然比较重大长远的事不能如法炮制,不要在有限的多少小时或分钟之内迅速决定婚姻、生子、投资之类的问题。不过,平时多采用快动作,可培养面临重大事项时的决断力。

有一次,但维尔地方经济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制厂的小技师。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才!

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他妻子劝说他,不要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历年积蓄下来的钱数量有限,而且是准备用做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

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安慰她道:

“三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

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

过了十多天后,那些工厂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

这时,但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

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

他平静地说:

“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

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五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

在这里应当说,冒险精神不是探险行动,但探险家的行动必须拥有足够的冒险精神。所以,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都具备人类最伟大的冒险精神。没有这一点,成功与他们无缘。

然而,划时代的探险行为不是时时发生,也不是每一个冒险家都会碰到的机遇。正因为这样,日常生活中、科学实验、军事行动及工商活动等所要的冒险精神更有普遍意义,更值得人们思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