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怀孕养育全典
26581400000045

第45章 轻松分娩(1)

了解分娩

什么叫分娩

生孩子在医学上称之为分娩,即妊娠满28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依据分娩发生的妊娠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早产、足月产和过期产。

早产。

怀孕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称早产,早产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在新生儿的死亡原因中,早产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尽量避免早产。

足月产。

怀孕满37足周至不满42足周之间分娩者为足月产。

过期产。

怀孕满42足周及以后分娩者称过期产。过期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胎儿窘迫,需要预防。

到了预产期就一定分娩吗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平均需要266天。鉴于排卵日期可能提前或错后,胎儿的成熟及分娩又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实际是只有5%的孕妇恰好在预产期那天分娩,而75%左右则在预产期前3周内及其后2周内临产。故妊娠37~42周间分娩,均属于足月产。超过预产期分娩,是常见的情况,不属异常,对此不必过分焦虑。

超过预产期2周或2周以上仍不临产者为过期妊娠。存在着如胎儿过大或胎头过硬,分娩时胎儿不容易通过产道的难题;还有,过期产胎盘老化或功能减退以及羊水减少,致使胎儿不能耐受产程中强烈的子宫收缩而易发生宫内缺氧等高危因素,对胎儿安全娩出不利。所以,应尽量设法避免发生过期妊娠。

超过预产期的孕妇,仍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经医生核对预产期,一旦确定已过1周时,应遵照医生要求及时入院,并接受适当的引产措施,以保证在妊娠42周内顺利分娩。

分娩经历的过程

每一位待产的准妈妈都希望分娩顺利,母婴平安。分娩能否顺利,关键取决于4个方面的因素,即产力、产道、胎儿和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如果这4个方面都没有问题,一般都可以顺利生产。

一般来说,胎儿离开母体要经过3个阶段,医学上称为3个产程。这3个产程就是从子宫有节奏的收缩到胎儿胎盘娩出的全部过程,完成这个过程。

第一产程。

第一产程又称为宫口扩张期。开始时,子宫每隔10多分钟收缩一次,收缩的时间也比较短。后来,子宫收缩得越来越频繁,每隔1~2分钟就要收缩一次,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当宫缩越紧,间歇越短时,宫口就开得越快,产妇的疼痛就越明显。

胎膜破裂多发生在第一产程末,当位于胎先露前方的羊膜承受不了子宫收缩的压力时即发生破裂,羊水由阴道流出,流出的羊水经过产道,有助于胎儿通过。

有些产妇对分娩异常恐惧,精神十分紧张,临产后子宫收缩引起的正常疼痛,不休息,不吃东西,大喊大叫,结果使体力大大损耗,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增加腹压,娩出胎儿。

在第一产程中记住阵痛时选择舒适的体位。除非医生要求你应保持某种体位;阵痛间隙时休息,保存体力,养精蓄锐;及时补充高能量的营养食物,储备能量,愉快度过分娩第一期。

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又称为胎儿娩出期。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约需1小时。此阶段胎儿在产道内继续下降的同时,还将完成一连串适应性的旋转动作,产妇随一阵阵宫缩会自发地想屏气用力,在非自主性子宫收缩力和可受产妇主动调控的腹肌、肛提肌收缩力的协同作用下,胎儿被推出母体,降临人世间。

这一时期产妇要躺在产床上等候,助产人员会帮助分娩。产妇用力的大小和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胎儿娩出的快慢、胎儿是否缺氧,以及产妇会阴部损伤轻重程度。所以,这时产妇要按照助产师的指导,该用力时用力,不该用力时就抓紧时间休息。

这一时期当出现宫缩时,产妇的双脚要蹬在产床上,两手分别把握住产床旁的把手,用力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弯起背来(不要拱起来),收紧腹部肌肉,像解大便一样向下用力,并向肛门屏气,每次宫缩时,尽你所能地持续用力,一次宫缩期间用力3~4次,每次持续用力10秒左右,这样你不会过度疲劳,且可较省力,并可防止因一次用力时间过久导致血氧浓度下降,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

在宫缩停止的间歇期里,产妇要全身肌肉放松,抓紧时间休息,切忌大喊大叫或哭闹折腾。当宫缩再次出现时,再重复前面的动作。

当胎头即将娩出时,助产人员会提醒产妇不要再用力了。此时,当腹阵痛来临时,产妇要慢慢吐气,让宝宝的头慢慢地娩出,防止胎头过快冲出,撕裂阴道内组织或会阴。当胎儿娩出的时候,产妇的臀部不要扭动,保持正确的体位。

第三产程。

第三产程即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一般不超过30分钟。

胎儿娩出,产妇顿觉腹内空空,如释重负,子宫收缩。如超过30分钟胎盘不下,则应听从医生的安排,由医生帮助娩出胎盘。胎盘娩出意味着整个产程全部结束。

上述3个产程统称为总产程,因产后的最初2小时内是最易发生产后出血等严重产后并发症的时期,故也有将产后的最初2小时称为第四产程。产妇将留在产房里休息,医务人员会进行密切观察。

什么是顺产

妊娠分娩是人们生存繁殖中的一个自然过程,所谓顺产即在生产过程中不需借助于外力而自然生产。但并不是说无需帮助,确切地说顺产应该是在助产人员帮助下,采用新式助产法,产妇顺利生产,母亲和宝宝均健康,无并发症,会阴侧切除外。

要做到顺产有三个基本条件,即要有足够的产力、正常的骨盆腔和正常胎位适当且大小的胎儿,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都不能顺产。当然,有些高危孕妇,经过恰当的产前检查和处理,可以达到顺利分娩,即顺产。

阵缩是怎么回事

阵缩指临产时正常的宫缩,是临产的主要标志。它具有以下特点。

节律性。

临产时两次宫缩间隔5~6分钟,宫缩持续约30秒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间歇时子宫肌肉松弛。随产程的进展,宫缩持续时间渐长,但不超过1分钟,间歇时间可缩短至1~2分钟,宫缩强度逐渐增加。

对称性、极性。

正常宫缩由两侧子宫角开始,先向子宫底中部集中,再向子宫下段扩散,收缩力以子宫底部为最强,是子宫下段的2倍。

子宫缩复作用。

每当宫缩时子宫的肌纤维变短而宽,间歇期肌肉松弛,又变长,但不能完全恢复至收缩前的长度而略短,即缩复作用。随产程进展,子宫上段越发变短而下段被拉长、变薄,子宫颈口开大,子宫容积逐渐缩小,使先露部不断下降,直至胎儿娩出。

什么是不协调宫缩

不协调宫缩有两种:不协调宫缩乏力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不协调宫缩乏力。

是指宫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由双宫角对称的开始及传导,而是兴奋点可能各自在某一处或多处呈不协调节律,宫底部宫缩不强而中段及下段强。宫缩间歇时子宫不全放松,这样不能使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而产生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手术创伤的机会也增加,产妇可因滞产引起局部组织(子宫、膀胱、尿道)压迫性坏死。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是指子宫某部分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收缩,形成环状狭窄,将胎儿身体的某部卡紧,使胎儿不能下降,宫颈口也不能开大及缩小,使产程停滞,时间久会产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

影响宫缩乏力的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可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两类。常见影响宫缩乏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头盆不称、胎位不正。

多因骨盆小、胎儿大或胎位不正,使胎儿先露部不能与子宫下段贴紧产生强有力的宫缩。

精神紧张。

产妇精神过于紧张,使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宫缩乏力。

子宫因素。

子宫发育畸形(双子宫等)、子宫过度扩张(双胎、羊水过多等),易产生宫缩不佳。

其他。

服用镇静剂,内分泌不协调,临产时产妇休息不好、进食差,第一产程过早用力等,均可导致宫缩乏力。

什么是产道

胎儿出生的通道叫做产道,可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骨产道。

骨产道就是骨盆。骨盆前壁浅,后壁深,入口前后径较短,出口则横径较短。如果骨盆的形状、大小有异常,就会阻碍胎儿的娩出运动。在产前检查时,医生会用各种测量方法,鉴定骨盆的大小,并根据胎儿的大小,决定分娩方式。

软产道。

软产道是个圆筒形的管道,是由软组织构成的,包括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组织。

子宫下段:是子宫颈的一部分,未怀孕时叫子宫峡部,只有1厘米长,到妊娠末期,特别是分娩以后,羊水或胎儿先露的压力施加于子宫下段。遇到子宫上段收缩时,下腹即被拉长,长度可达7~10厘米,变得较薄较软。

子宫颈:妊娠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及血管增多,子宫颈变得松软,子宫颈管内有黏液封塞子宫口。分娩开始之前,子宫颈管约长1~2厘米,分娩开始以后,由于子宫收缩,子宫颈管渐渐变短、变平,最后完全消失。

子宫颈管内的黏液与子宫颈黏膜也大部被挤出,同时,子宫颈管壁会受到损伤,引起少量出血。血液与黏液相混合从阴道排出,就是“见红”。初产妇子宫颈管消失,宫口便开大。在分娩前,子宫口仅有几毫米,子宫口必须开大到10厘米左右时,胎头才能通过。

阴道及骨盆底:平时妇女阴道的前壁和后壁是贴在一起的,临产后,随着子宫口的开大和胎儿的下坠,阴道也被展开,变成又宽又短的筒状。

什么是产力

产力是指产妇将胎儿从子宫中逼出的力量,它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肛提收缩时产生的排挤力和向下的压力。其中子宫收缩力发生主要作用,它能使子宫颈口扩张、开全,迫使胎儿下降,腹肌及提肛肌收缩力能协助宫缩将胎儿及其附属物排除体外。所以,在盆腔和胎儿正常的情况下,产力是促使分娩的主要动力。

如果孕妇产力不足,则子宫收缩无力,腹肌及肛提肌收缩时产生的压力不足,难以使胎儿先露部下降,子宫颈口不能正常扩张,使整个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在第二产程中,当胎头已降至子宫颈口或阴道时,由于产力不足,胎儿迟迟不能娩出,胎头长时间地受到阴道前壁、子宫口及耻骨联合弓下缘的压迫,一方面可引起胎头血肿,另一方面使母亲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压而引起功能异常,如产后大便困难、产后小便不通等。

产力大小因人而异。产妇年轻、体质强健、少病痛者,产力较强,分娩较快,且少痛苦;体力劳动者或平常好活动者,其产力亦强,分娩较快;若产妇年龄较大,或身体虚弱多病,或为脑力劳动者,或素来好逸少动者,其产力较弱,分娩困难且多痛苦。此外,产妇的情绪好坏以及能否有效地同医生配合,也会直接影响产力。

分娩需要多长时间

分娩所用的时间称“产程”。可分为子宫颈扩张期、胎儿娩出期、胎盘娩出期三个时期。

子宫颈扩张期,即从规律子宫收缩(5~6分钟一次),到子宫口开全。初产妇大约需要11~12小时,经产妇大约需要6~8小时。

胎儿娩出期,即从子宫颈开全到宝宝娩出。初产妇大约需要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即可分娩,多不超过1小时。

胎盘娩出期,即从宝宝出生到胎盘娩出,大约需要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所以,整个分娩过程大概需要12~14小时。

生产过程中胎儿怎么运动

每位孕妇因其本身特点的缘故,怀孕与分娩过程也都不尽相同,不过大部分都依循一定的规律在进行,即顺产。以下以枕前位为例说明胎儿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

分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方便叙述,我们人为地将其划分几个重要阶段,使准妈妈们阅读后能做到胸有成竹,正确地面对生产过程。

首先,临盆末期(约孕38周)胎头进入骨盆腔,此时胎儿脑勺(枕部)与身体(背部)朝向母体左前方或右前方。临产后随着胎头的下降,胎头慢慢内回转,使枕部转向朝前、颜面朝后,继续下降,当胎头通过耻骨弧下缘,胎儿就会抬头(仰伸)生出胎头,胎头生出来后,胎头不但要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还继续向侧方转动,使胎儿脸朝左或朝右,这时在助产士的帮助下,生出前肩膀,然后生出后肩膀,随之胎儿身体与四肢就紧跟着生出了。

在这些运动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顺利均可导致难产。

正常情况下什么时候破膜

首先要了解什么为破膜。当子宫收缩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胎先露部下降,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分,在先露部前面的羊水量不多,约100毫升,称前羊水,形成前羊水囊,宫缩继续增强,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到一定程度时,胎膜破裂,前羊水流出,称为破膜。

在正常情况下,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即第一产程末。产妇一旦发现阴道有液体流出,应立即告诉医生,以使医生进行观察、检查,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什么是胎盘钙化

临近预产期的孕妇,有时B超检查会报告胎盘钙化。胎盘钙化是由于妊娠晚期胎盘发生局灶性梗死引起的,梗死灶越多,出现的钙化点就越多,B超下表现的较强光斑点轨越多。

可根据胎盘钙化斑点的分布大小及胎盘小叶的分枝情况将胎盘成熟度分为三度,即I度、II度、III度。B超诊断的钙化情况不一定与实际相符,确诊须通过产后检查胎盘钙化面积来断定。

胎盘钙化的不良后果是胎盘血流减少,胎盘功能减退。这是妊娠后期不可避免的现象。胎盘钙化并不一定会引起胎盘功能严重减退而危及胎儿。

正常情况下,孕足月后,B超检查均会发现胎盘II~III度成熟,这是胎儿已近足月的间接标志。只有当III度成熟并伴有羊水过少时才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胎儿有危险,这时须提前住院作计划分娩。

胎盘怎样从子宫剥离

胎盘从子宫剥离有三个特征。

从外阴部可见脐带下滑。

阴道有少量鲜血外流。

接生者以手在耻骨联合处隔着腹壁按压子宫时,脐带不动。

当遇到以上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时,用手牵拉脐带,胎盘即可顺利娩出。胎盘娩出时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胎盘由中央部先剥离,逐渐胎儿面先娩出,这种方式的胎盘娩出比较顺利,胎盘、胎膜较完整;另一种方式是胎盘由边缘先剥离,则胎盘的母体面先娩出,这样,胎膜容易卷在胎盘组织之后被阴道挤压,加以牵拉之力,使胎膜撕裂成小片;容易残留在子宫腔内,造成胎膜滞留。

所以在胎盘娩出遇到后一种情况时,接生者应将胎盘由母体面翻转成胎儿面,并仔细检查胎膜,以免滞留。胎儿娩出30分钟以上胎盘尚未娩出者,叫做胎盘滞留。胎盘长时间不娩出,可引起产后出血多,对母体健康不利。有时虽然胎盘、胎膜滞留不多,也会引起产后大出血。

所以,当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和胎膜,不论残缺大小,都必须清宫。

胎盘何时娩出

胎盘一般附着在子宫底部或子宫的前壁、后壁或两侧壁的蜕膜上,当胎儿娩出后,子宫明显缩小,而胎盘不能缩小。胎盘、胎膜一般于胎儿娩出5~10分钟内从子宫壁上逐渐分离下来,然后再由子宫收缩将其排出。对胎盘的娩出不应过早干预,也不应干预太晚。

为什么要住院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