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人柏波罗的名气大了,人们称他为奇迹创造者。政客们称赞他有远见,恳请他竞选市长。
什么才是真正的事业?真正的事业就是你将来退休了,也有丰厚的收入来源,就像故事中的柏波罗那样。偶尔一小时赚100元并不很难,找到一种永恒的每小时都能赚100元的方法却很难!所以说,赚小钱靠运气、靠智慧,赚大钱就要靠模式和系统了。
工作的8小时,决定了你养活自己的能力;而工作外的8小时,才能真正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有调查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我们几点起床,怎么穿衣、刷牙、吃早饭、坐车等等,都已成为一种习惯。
然而,习惯并不仅仅影响着你的衣食住行,它还有更深远的影响。法国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的习惯。”的确,习惯就像黑夜里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习惯就像雕刻家手里的一把刀,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出自它手。
习惯实际上是行为多次重复后的结果,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人类时时刻刻都在无意识中培养习惯。据科学家证实,一件行为连续重复21次即可成为习惯,成为习惯即可成为自然,直至终生。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不同的习惯左右着不同的命运,不同的观念掌握着不同的人生。
贫穷是一种习惯,富有也是一种习惯。穷人从小就有拒绝财富的习惯,他们非常喜欢金钱,但不会主动索取,在他们的眼里,能够挥霍金钱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而不是那些积累赚钱能力的人;富人则不同,他们从小养成了发现财富的习惯,也有着对财富非常敏感的嗅觉,所以在富人眼里,财富无处不在。
习惯一旦被养成,就很难改变,并且做事情也会按着自己养成的习惯去做。那么习惯的好坏,就决定处理事情的方式。我们很难靠说服去改变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固守着自己的“神圣领地”,不愿意别人闯进来。
有一段时期,盖蒂抽烟抽得很凶。一天,他去法国度假的途中,在一个小旅馆投宿。晚上下起了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之后,盖蒂实在是累极了。吃过晚饭,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睡着了。但是清晨时分盖蒂突然醒了过来,他很想抽支烟,于是他就打开了灯,很自然的伸手去摸他一般都会放在床头的烟,但是没有。他下了床,到衣服的口袋里去找,也没有。于是他又在行李袋里找,结果他又一次失望了。他知道这个时候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他想,这个时候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实在是不可能。现在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方法就是穿好衣服,到火车站去买,但是那还在6条街之外呢。
看来情形并不乐观,外面还下着雨。他的汽车也停在离旅馆还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在他住店的时候,别人也提醒过他了。车房的门是午夜关,第二天早上6点才开门,现在能叫到出租车的机率也相当于零。
显然,要是他真的迫切地需要一支烟,那么他只能在雨里走到黑暗中。抽烟的欲望不断地折磨着他。于是,他下了床,脱下睡衣,穿好衣服,准备出去。正在他伸手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笑了起来,笑自己傻。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多荒唐可笑。
盖蒂站在那里,心里不停地想着,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商人,一个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对别人下命令的人,居然在三更半夜要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上好几条街去买香烟。
盖蒂也是生平第一次注意到,他现在早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为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他可以放弃极大的舒适。看来,这个习惯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的头脑立刻就清醒了过来,很快他就做出了决定。
他已经决定好了,就走到桌子旁边把那个烟盒团起来扔出去,然后重新换上睡衣,回到舒服的床上。心里怀着一种解脱,甚至是一种胜利的感觉,很满足地关上灯,合上了眼睛。在窗外的雨声里,他进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深沉的睡眠。自从那个晚上之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根烟,也再没有想过要抽烟。
盖蒂说,他并不是想用这件事来指责那些有抽烟习惯的人。但是他经常回忆那天晚上的情形,他只是为了表示,按照他当时的情况,他差点被一种坏习惯俘虏。
坏习惯就像是藏在木质轮船底下的蛀虫,早晚有一天会把船底蛀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沉没。
克服一个坏习惯并不容易,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毅力,像盖蒂这种能够坚持到底的人更是屈指可数。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含恨终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纵使文武双全,才高八斗,终究逃不过气量狭小恶习的惩罚,被诸葛亮三气之下,一命归西。
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巨大力量,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随。好习惯就像一个好的朋友,它会不声不响地帮助你,帮助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取得事业的成功。
有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应聘。面试时,外边等了许多人,看起来个个踌躇满志,应试者一个个被叫到经理办公室,一个个又表情严肃地走出来。当叫到他时,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慌忙推门而进,而是先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经理说了声“可以”,他才进去。进门后,他又轻轻地关上了门。
几天后,他被意外地聘用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与经理熟了,就问经理看中他什么优点?经理说:“说实话,你哪一条都不比别人强,我就看中你进门时很有礼貌,懂礼貌说明你有教养,有教养的人,先不说能在公司有多大的作为,起码不会给公司制造乱子。”
可见,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功之路。
在社会这个大圈子中,人类一边适应,一边又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小圈子,然后用习惯把自己困在自己所创造的圈子中。所以,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着你的成败。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拥有了好习惯,你就拥有了享受终生的财富。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当下年轻人最缺的是一种饥饿感。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说过这样一句话:“财富不可避免地会束缚一个人的开拓能力。而唯有那些能够始终保持饥饿,保持愚蠢的人,才可以逃脱那不可避免的不智与下沉。”
为什么要保持饥饿感?因为只有在饥饿的情况下,人的本能才会促使自己出去寻找食物,才会艰苦奋斗。人,不怕一无所有,就怕撑不死饿不着,守着一根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奥里森·马登说过:“如果一个年青人的境遇不逼迫他工作,让他感到生活上的不满足,那么他就不会再努力奋斗。”这句话真是精辟。浅尝辄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了当下年轻人的通病,这种病会渐渐磨灭我们心中的狼性,使我们变成一头任人宰割的绵羊。
在非洲的原野上,生活着狼群和鹿群,每天,人们都能看到狼群追逐鹿群这样一种壮观的生存竞争的场面。
后来,动物学家开始干预了,他们想消灭狼群,发展鹿群。不久,原野上的狼群都被消灭了。
自从没有狼群的追逐之后,每一头鹿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吃,吃饱了倒头就开始睡,这些鹿长得又高又肥。但由于缺乏运动,它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得了冠心病,死于冠心病。又由于这些鹿又肥又虚弱,生育的能力很差,繁殖的速度很慢。
若干年之后,动物学家又回到这片非洲的原野上,想看看没有狼群之后,鹿群的数量到底有没有增加。让动物学家们失望的是,自从没有狼群之后,鹿群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加,还在减少。
动物学家开始寻找治疗鹿群冠心病和生育无能的药物和办法,却徒劳无果。最后,动物学家采用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那就是重新把“狼医生”给请了回来。
不久,动物学家又在非洲的原野上繁殖了狼群。自从有了狼群之后,每一头鹿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在想:今天我一定要跑得比狼还要快,这样我才能逃脱,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鹿越跑越快,越跑越强壮,越跑生育的能力越强,繁殖的速度越快。每一头狼早上一睁开眼睛也在想:今天我一定要跑得比那些最慢的鹿还要快,这样我才能追上它们,有东西吃,才能生存下去。所以,狼也是越跑越快,越跑越强壮,越跑生育的能力越强,繁殖的速度越快。因为有生存的竞争和压力,双方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成为猎人,也注定是猎物,只有保持适当的饥饿感,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猎人、一个不被猎杀的猎物。动物园的老虎为什么早就没有了百兽之王的威严,只是因为它在笼子里呆久了,吃得太饱,早就丧失了饥饿感,消磨了野心,就只知道闲庭信步,忘了自己的野性,逐渐沦为一只超大号的猫。
“日本水泥大王”——浅野水泥公司的创办人浅野总一郎,在他23岁时,曾经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落魄潦倒地从富士山一直走到了东京。因为身无分文,又找不到工作,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每天都是处于一种半饥饿状态,但是饥饿并没有将他的才智以及激情吞噬,反而更激励他奋发向前。
某一天,浅野突然灵机一动,在路的旁边摆起了一个卖糖水的摊子,虽然他的生财工具大部分都是捡来的,但是他每天清晨都会满怀信心地开始为自己的糖水叫卖:“来!来!来!清凉的甜水,每杯一分钱!”周围的人们或许是受到浅野的那份活力的感染,渐渐地,很多人慢慢开始习惯了在路过时向他买杯糖水喝。就这样,简单的卖糖水生意,总算让浅野不必再忍受饥饿之苦了,基本上也能满足自己的温饱。
当浅野成为了一名大企业家之后,有时回忆起年轻时的那段日子他会说:“那段困厄的日子使我发现,任何事物其实都是可以善加利用的,而人生中所遇到的那些危机,其实都是一个转变自己地位与身份的绝佳机会。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正处于困厄中时,想法就会有所改变,甚至变化还会很大。而当一个新的转机出现时,他就会立刻充满无比的勇气,当然也会更加懂得思考,更加能够勇往直前。因此我们对人生的困厄根本就不必恐惧,反而应当好好感谢这些困境才对。”
英国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说过:“为我计时的是胃,而不是钟。”看来饥饿才是丈量时间的标尺。人往往在生存的边缘,才会激发出超越自身的能量,才会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打通一条生命通道。
你是不是认为癌症、心脏病、艾滋病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呢?你错了!现代医学证明,最可怕的疾病是顽固性厌食症。中国名医金元四大家之一刘纯说:“胃气者,知饥也。”简单理解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有了饥饿感,吃的饭才能被消化吸收;否则,吃饭就是酒肉穿肠过。保持旺盛的饥饿感是求生的先决条件。一个人没有了饥饿感,就意味着没有了生存的动力,这才是最可怕的。
《全球目录》杂志的创办人斯图尔特·布兰德有一句名言:“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句话从苹果CEO斯蒂夫·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2005届毕业典礼上演讲后扩散到全球,阿里巴巴的马云引用过,联想的柳传志引用过,连王小丫也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对于任何一个不甘平庸的人,这句话更是值得仔细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