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学一本全
2656800000022

第22章 投资必知的经济指标(2)

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这些特别容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非自愿性失业是指如果工资品的价格相对货币稍有上升,现行货币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劳动总供给量和在此工资水平下的劳动总需求量都大于现有就业量,那么劳动者就处于非自愿性失业状态。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是摩擦性失业率及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

一般认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在所难免的,它们和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它们也被统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与总劳动的比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因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总是存在的,所以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经济社会所难以消除的,它与周期性失业、经济运行周期及总需求水平无关,是相对稳定的,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季节)性和自愿失业时,投资者便可以基本判断这个社会达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既意味着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所有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并且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表明这个国家的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在全面了解了造成失业的原因之后,投资者又该如何解读该指标,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呢?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处于健康发展的阶段,有利于货币升值;相反失业率上升,就代表着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和同期的通胀指标放在一起来分析,就可以得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广大投资者从失业率中分析出这些有用信息后就可以用于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另外,失业率数字的反面是就业数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农业就业数据。非农业就业数字是失业数字中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上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如果这个数字减少就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因为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理论上对汇率应当有利;反之则相反。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重要指标。

(第61节)投资必知的经济指标6:CPI

搜狐理财频道在2011年针对我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创办了一个专栏,名为“CPI与你的理财生活”。在这篇专栏中网站设计了两个调查问卷,分别是你认为通货膨胀期应该如何投资和通货紧缩期应该如何投资。在这项调查中共有十万左右的投资者参与其中,积极投票,统计的结果为38%的投资者认为通货膨胀期应该投资房产,24%的投资者认为应该投资黄金,15%的投资者认为应该投资股票。而在通货紧缩期,29%的投资者认为应该把钱放在银行,20%的投资者认为应该投资国债。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CPI的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和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是息息相关的,影响着投资者的选择。

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反映的是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可以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是一个对固定的消费品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的价格变化和劳务所得的价格变化情况,并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可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物价指数指标非常重要且具有启示性,因此投资者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有时则会刚好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时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CPI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对货币汇率走势必然是不利的。但如果CPI指数上升,那么是否说明汇率一定有利好呢?答案是不一定的,必须应该结合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进行总体判断。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那么就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就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所以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那么CPI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就是改过货币的购买力减弱,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该国的货币应走强。

可以说,CPI直接关系到货币的购买力,也影响到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的走势,所以,CPI也是每个投资者都要懂得的经济指标。

(第62节)投资必知的经济指标7:货币供应量

货币,相信每一个投资者都是非常清晰地了解,相信大家对货币比一般的人要体会得深刻一些,但是如果想要在投资中取得胜利,投资者还必须清楚地知道货币的流向和供应,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投资者的行为,这种资金行为又被称为货币供应量。一般而言,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那么证券专家们就会预测房地产和股市回暖,这充分说明了货币供应量和经济的直接关系,需要广大投资者认真的学习。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国在一段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提供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货币口径不完全一致,但是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就是要看流动性的大小。所谓流动性就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并且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的数据。货币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就会影响在流通中周转的次数,以至于最终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和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就不一样。

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具体来说到底有哪些呢?又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呢?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或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进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的流通性也很强,因为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所以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然而有些资产,例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只有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这些存款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肯定就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有效了。

从理论上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有相当大的控制能力。但是从实际经济生活中来看,货币供应量并不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中央银行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不能不考虑多方面因素,从而制定出最符合该国现状的货币供应量。总体说来,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可是在短期内又出现比较稳定的情况。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