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学一本全
2656800000197

第197章 艺术品的投资技巧(2)

一般人认为,画家创作大画费力,小画相对轻松。事实上,具有艺术字画创作实践经历的人都知道,同一题材在四尺三开、五尺三开乃至四尺整幅上创作其效果并没有太大差异,只是花费材料的数量有些不同而已。所以,如果仅以尺寸而为作品定价位就会导致画面越来越大,其艺术含量却越来越低。

3.依据作画所用时间长短定价位

有些艺术成就极高的画家,往往能在半天就完成一幅“巨作”,照样能取得不朽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他们半天的“产品”,按照现在的价格来定,少说也要几十万元。但“半天”的背后是数十年的功力和超众的艺术才华。艺术家个人品质的修炼,其价值的含金量往往要大于技术修炼的含金量,况且两方面的修炼是互为影响的。这种漫长的人格锤炼和艺术锤炼的过程,是无法量化的。

4.依据艺术品的构图疏密、用笔繁简或色彩多寡定价位

艺术品用笔的繁简和色彩的多少只是艺术表述方式,与其艺术质量无关。用笔简的画,可能是长时间构思的结果。它可能是艺术家长期积累、偶有一得,也可能是其彻夜不眠、反复推敲而得的力作。

5.依据艺术家存世作品多少定价位

艺术品的收藏不能像古玩收藏那样,它的价格并不遵守“物以稀为贵”的商业规律。艺术大师可能终生勤奋不辍,为后人留下众多质量上乘、艺术价值极高的艺术作品。

(第688节)艺术品投资的时机

长期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不够规范,赝品泛滥,而作品的真伪鉴别仅为少数专业人士所掌握,广大投资者想进行投资或收藏,却苦于艺术品的真伪难断、金融资本抵押缺失、变现渠道不通畅,从而造成了以前大多数人对艺术品投资如隔岸观花的状况。大家都知道,艺术品投资同其他任何一种投资方式一样,投资者必须把握住投资时机,否则贸然投入,难免血本无归。那么,应该怎样抓住艺术品投资的时机呢?

1.对宏观政治的把握

一般而言,在一个政治及社会比较稳定的社会里,艺术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体上是比较平衡的,如果说有上升,也是两合同步上升。但在兵荒马乱或社会大动乱的年代里,两者之间便发生不平衡。中国近代历史上清末、抗战期间,官方和民间收藏无法保存,人们食不果腹,便大量抛售自己收藏的艺术品。此时艺术品价格便宜,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收藏条件,不失为艺术品投资的好机会。中国现代史上的文革时期,把艺术品收藏视为玩物丧志的颓废行为,把珍贵历史文物视为封资修,收藏者和创作者纷纷抛售自己的藏品或作品,一时价格与价值严重脱离,一落千丈,几十元钱能买进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2.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把握

就宏观经济而言,一个国家的艺术品市场是否发达,首先取决于需求能否上升,而需求的首要原因是本国的国民收入以及企业的经济实力。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的需求方主要来自海外的格局已开始改变,在1994年嘉德春秋两次拍卖会上,国内买家就占了总成交额的60%。这种变化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使得企业经济实力和个人收入有很大提高。国内艺术品需求量的加大,表明将艺术品视为投资形式的人越来越多,艺术品投资更有流动性和升值潜力,是艺术品投资的好机会。当然,极度的经济萧条虽难免给艺术品投资带来冲击,但在通货膨胀肆虐之际,它仍是最好的保值工具,只要投资者不急于变现,拥有长期的闲置资金。

3.对艺术市场动向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

投资艺术品的人不可忽视艺术市场价值动向及其变化趋势,不可脱离艺术市场的需求偏好而盲目投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应永远追随市场潮流,跟在市场潮流之后。如果一味刻意追随,反而可能吃大亏。

4.对艺术品价格及艺术家情况的把握

在艺术品市场上,只要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或某类艺术品的价格在10年间维持上扬的曲线,而且坡度越来越陡,便是值得尝试的投资对象。

艺术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艺术家的名望和地位、作品本身的优势、多寡、市场的需求等。了解艺术家的状况,有利于把握其作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已成名艺术家的健康状况是艺术品价格上涨的信号灯。一旦某知名艺术家健康状况不佳,其作品价格立刻会大幅度上涨,此时若先行购买,收益将十分巨大。

要想很好地掌握艺术品投资的时机,不仅要掌握宏观的经济、政治环境,还要深刻理解艺术品价值变化的规律。目前艺术品市场很热,但是不是已经到了高点?据专家分析有很多人说2012年或2011年可能会出现艺术品市场的拐点,艺术品价格面临调整。但国内艺术品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根据银行报告,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约为59万人,如果按照每位高净值客户平均资产达到3000万来计算,那么艺术品市场的潜在可投资资产总额达到18万亿。

(第689节)艺术品投资的注意要点

现在艺术品投资市场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艺术品投资是一种回报颇高的投资理财方式。作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品投资者,除了不能盲目投机之外,还应了解更多的艺术品投资知识。可以说艺术品投资很单纯,它的买卖过程很直接,但又不能毫无判断地乱投资,投资者需下工夫研究才能成功致富。那么,在进行艺术品投资时,投资者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1.多方面获得信息

投资艺术品要从多方面获得市场信息,具体渠道有画廊、拍卖会、古玩市场等。要掌握此类艺术品的详细数据,以便投资时参考。

2.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

选择购买渠道时,要了解是否有专家鉴定,并要与卖家拟定退货协议,一旦所购买的艺术品有问题,可及时退货而不致造成损失。一些较正规的拍卖公司由于其专业性强,可以对艺术品的真伪起到一定的把关和鉴定作用,对于经验相对缺乏的投资者而言,到这些场所购买较为放心。

3.不是精品不动心

精品的升值速度往往更快,要玩艺术品,一定要看准精品下手。比如,翡翠精品因为稀少,近年价格连续走高,年升值速度达40%至50%,普通翡翠的涨幅远远低于这个幅度。齐白石、吴冠中等的精品,价格涨幅也远远超过普通作品。

4.不要盲目跟风投资

进入艺术品收藏市场,买家首先要抱着一种对艺术的虔诚态度,你是真的热爱艺术,而不仅仅是跟风和盲目投资。因为艺术品是不适合短期投资的,需要收藏等待其价值升高。短期买卖是一种投机行为,不能真正体现出艺术品的价值。一般来说,艺术品投资比较适合中长期投资,这样可以在尽可能降低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长期投资的话,要承担市场热点转移和价格波动的风险。一般而言,10年左右是一个比较适宜的投资期限。

收藏家首先要做一名勤奋的、谦虚的学生,要请教甚至聘请各方面的专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因为艺术品投资是有风险的,收藏界有句行话:不怕买贵,就怕买假。伴随着艺术品投资的火热,大量假货、赝品充斥市场,不善于鉴别的投资者很容易被这些赝品所欺骗而造成损失。因此,一个合格的投资者,不但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购买魄力,还要有一定的鉴赏眼力和收藏耐力。要善于请教专家,并学习一些专业知识。

5.要有超前意识

有超前意识的投资者才是优秀的投资者。

现在许多拍卖公司反映,眼下征集精品越来越困难。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买进精品的藏家一般不肯轻易抛出。另外,艺术精品本身在生产上就很少,以画家作品为例,一个画家一生能创作许多作品,但是能称得上精品或是代表作的毕竟是少数。由于艺术精品不可再生,在市场上卖一件少一件,供需矛盾会日益突出。

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不妨选择一些有潜力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画价不高,但发展空间大,随着画家名气的上升,在市场地位的逐步确立,其画价一定会持续稳定地上升。当然,这需要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趋势有所把握。独到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对于收藏和投资而言非常重要。如果投资者自己把握不好,也可以请教专家。

5.不懂的东西坚决不碰

懂的东西才买,不懂的即使再诱人也不买,因为聪明人知道,诱惑的背后往往是陷阱。据说,2010年拍卖场进了一些聪明的大款,什么作品竞争最激烈,他们就跟着抢。还真没得说,他们用这种方法买到了不少精品。不过,这种方式风险极大:如果不良画商利用你们跟风的特点设个圈套,你还不乖乖地钻进去?

6.不适宜短期投资

短期买卖是一种投机行为,而中长期投资可在尽可能降低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收益,不过也要承担市场热点转移和价格波动的风险。所以艺术品投资一般要坚持长线,拍卖行一买一卖,佣金超过20%,做短炒很难。业内人士建议,10年是较适宜的期限。艺术品最大的难题是变现,就是你想用钱的时候,它能不能变成钱?比如名家字画等投资,急于出手可能只能卖个低价。20世纪30年代初期,张伯驹见到西晋陆机手书的《平复帖》,希望出价6万大洋买下。此帖主人表示需出价20万元大洋。到了1937年,由于此帖藏家急需用钱,张伯驹最终只花了4万大洋,就将朝思暮想的《平复帖》购买到手。

7.买东西不听“故事”

“我的瓶子是祖上传下来的,祖上当过大官……”“这个陶罐是刚从工地挖出来的。”类似的故事很多,越是假东西,故事往往越是“真实”。因此你需要记住:但凡故事太动人,买东西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

实际上艺术品投资的门槛较高,是一个专业、欣赏、小众化的高端市场,往往需要多年系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对投资的艺术品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字画、瓷器等艺术品做到‘心中有数’的难度更高。而且艺术品市场范围广且空间分散,信息传播通路不畅,具有相对独立性、供给有限,买方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前景广阔,产品受市场转型影响大,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把握好艺术品投资的注意要点。

(第690节)艺术品投资的风险

艺术品投资的投机性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甚至有一些对艺术品投资毫无基础知识的人也想探足。其实,艺术品投资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尤其是以艺术品投资为职业的投资者更要注意。为了避免投资失败导致亏损,为了使下半生不会长期生活在悔恨之中,应该特别注意艺术品市场的投资风险。一般来说,艺术品投资有以下一些风险:

1.艺术品的假货多

近几年艺术品市场假货猖獗,尤其是价格高销售情况好的艺术品假货更多。艺术品市场把看走眼收藏了假货称作“吃水”。刚刚介入的投资者呛几口水在所难免,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江湖甚至收藏大家看走眼也不足为怪。收购了假货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而这造成的损失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因此,对于艺术品投资者,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要谨慎操作,越是珍稀品种,越要格外小心,有条件的最好请专家帮助鉴别。艺术品的假货比率非常高,而且极难分辨。

2.保管不当会让价值大跌

艺术品有实物类型的,实物的磨损就是价值的削减,由于受气候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各种艺术品都会面临保管风险。确保艺术品的妥善保管是十分重要的。艺术品投资者要谨防破损、污渍、受潮、发霉、生锈,也不能随意加工,否则艺术品可能会价值大跌,甚至一文不值。此外,在鉴赏、摆放、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格外小心。

瓷器要注意放置和包装以防破损,字画要防蛀、防潮,邮票、纸币等还要防折和避免受到各种化学物品腐蚀,甚至禁止用手触摸。本来收购的艺术品可以卖个好价钱,却因为保管破坏了品相而降低了价格,是做艺术品投资者最懊恼的事情。

3.无法控制收益高低

一般来说,投资艺术品的风险比证券投资和房产投资还要高,作为补偿,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一般也比这两者高。但在一定时期内,艺术品的价格一般比较稳定,它的收益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而逐渐提高的,不能抱着暴富的心态从事收藏。有些持有很长时间的艺术品可以卖出天价,但在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巨大反差面前,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机会成本和通货膨胀因素。更何况,许多时候还会出现收益为负值,造成投资损失的情况。

4.投资流动性差

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艺术品投资的变现性最差。证券由于有常规的流通市场,很容易变现;房地产的流动性相比就稍微弱一点儿,而艺术品投资的流动性比房地产投资更弱。艺术品投资的市场相对于一般的投资品种,市场参与者少,对专业知识、鉴赏能力要求高,受人们的偏好影响很大。当持有者急需要现金时,能不能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甚至找不到合适的买方。从流通渠道来看,主要通过画廊、古玩店、博览会、拍卖会和私下交易变现,这其中只有拍卖会属于比较活跃、正规、大型的渠道,而大型拍卖会只在春秋两季举行,且进入拍卖会的艺术品需要一定的档次。这样一旦当投资者出现现金危机时,大多数艺术品很难完全按照其预期价格在市场中变现。

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还在不断完善之中,这也势必会影响到投资者对艺术品的投资预期。从市场角度讲,如果艺术品价格不明朗,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大幅走高,那么未来再有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就非常小。此外,由于不像股市或房市的价格反应那么灵敏,艺术品的价格很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变动。

(第691节)如何规避艺术品投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