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十二帝
2656200000018

第18章 身许佛门——清世祖顺治帝(2)

第二天,百官上朝后,范文程上奏说:“摄政王功高望重,谦抑自持。自入关以来,大权在握,却并不以帝位自居,尽心辅佐皇上。如此让位之德,亘古少有,又如何能够报答得了呢?正好,摄政王是皇上的叔父,今日让位的事,就跟皇父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一样。摄政王既然像对待太子一样对待皇上,皇上也应当像对待皇父一样对待摄政王,以此作为报答,诸位觉得如何?”众人连连称好。范文程紧接着提议道:“近日闻说摄政王妃新亡,而我皇太后又盛年寡居。皇上既视摄政王如父,自然不可使父母异居两处。因此,伏请摄政王与皇太后同宫而居。”众人又都随声附和。于是,史官将此事记载于册曰:“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群臣上贺表。”

小说中的演绎

有些演义小说中称太后与多尔衮早就有私情,太后下嫁是顺其自然。皇太极的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容貌姣好,冰清玉洁,故得名“大玉儿”。

入宫之初,因为年纪尚小,并未引起皇太极的注意。她本是皇后的亲侄女,姑侄俩自会经常来往,久而久之,皇太极被大玉儿的容貌所打动,决定封大玉儿为妃。可是,当时的大玉儿情有所属,心中的情人就是多尔衮。大玉儿和多尔衮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是皇太极并不知道。皇命已下,实难违抗,结果,大玉儿嫁给了皇太极。她还凭借自己的智谋,帮助皇太极劝降了洪承畴,可谓功勋卓着,深得皇太极的宠爱。多尔衮知道已经与大玉儿无缘了,就娶了小玉儿。据说,小玉儿也是生得花容月貌,但是,因为多尔衮已经心有所属,对小玉儿自不会好到哪里去,于是,小玉儿对大玉儿因嫉生恨。

小说中还说大玉儿和多尔衮虽然各有所属,但是私下里仍然往来频繁,结果出于报复,小玉儿就把两人的私情,通过某王禀告给了正在同明军作战的皇太极。皇太极听后愤怒异常,当即离开战场回到沈阳皇宫,但回宫不到一日就暴病驾崩。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协助大玉儿让福临当上了皇帝,自己成了摄政王,大玉儿成了皇太后。从此,二人以商讨国家大事为名公开往来。小玉儿妃愤恨不平,与多尔衮争吵之后自尽而死。摄政王妃既死,大玉儿便名正言顺地下嫁了多尔衮。

孝庄太后的迫不得已

关于太后有可能下嫁的原因猜测还有第三种,那就是太后是为了保住儿子福临的皇位而被迫下嫁多尔衮的。此说还是基于庄妃与多尔衮的私情而起的。太宗驾崩后,庄妃借与多尔衮的私情,得到多尔衮的帮助,使得福临顺利地登上了皇位。庄妃本想垂帘听政,又怕宗室中人反对,就与多尔衮商议。最后,两人决定采用摄政制,由福临做皇帝,太后掌执内权,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清廷入关后,摄政王仗着自己的军功将大权独揽,还让王公大臣对他北面而朝。太后十分疑惧,但为了稳住摄政王,她故意下诏命诸臣以皇叔九千岁的礼仪进上,多尔衮并未怀疑,欣然接受。

可是,有一天,太后与多尔衮并辇而行,侍卫前来禀事,都是先太后,后才轮到摄政王。多尔衮大为不满,就耍起了脾气,不上朝,不进宫。太后得奏,心中懊丧,当时没有多尔衮还不行,可是多尔衮又如此专横,这可怎么办?如果不想办法,福临的皇位早晚会被他夺去。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下嫁多尔衮。于是,太后命内大臣往摄政王府议下嫁之事,并命内三院拟太后下嫁及称尊皇父的典礼。

闻听此事,明朝旧臣陈之遴十分惊异,咋舌道:“这种礼也能议吗?”太后听说他的言论后,大怒,要不是有大臣在旁相劝“下嫁是大喜事,不宜用刑见血”,陈之遴必死无疑。

陈之遴死罪虽免,仍被贬到吉林三姓城入军籍服役。

可见,太后下嫁实在是委曲求全,不得已而为之。

关于太后下嫁的说法还有许多,有些故事荒诞不经,有的如同淫秽小说,都令人难以置信。但是除了民间传说外,史学家也有太后下嫁的说法,大致与第三种说法相似,说是太后为了笼络多尔衮,巩固福临的帝位而下嫁。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太后下嫁似乎已成定论,是否真的如此呢?

太后下嫁的证据

一桩策划周详的政治婚姻

相信太后下嫁的人提出了自己的论据,他们认为作为一桩政治婚姻,太后为了保全福临的皇位下嫁给多尔衮是完全可能的。试想,顺治登基时还只是个孩子,而孝庄太后也是一个30余岁的寡妇,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仅凭他们母子怎么可能撑起整个大清江山?并且,当时多尔衮已经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尤其是入关后他更是专横跋扈,说一不二,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作为福临的母亲,不委身下嫁,恐怕也没什么好法子了。至于是主动自愿,还是被逼迫,以及结婚的时间、地点,是否举行过大典,其实都是不重要的。因为,孝庄太后只要达到政治上的平衡,保住福临的皇位就达到目的了。事实上她也确实牵制住了多尔衮,所以,说两人确实有私情,也是不过分的。

历史上的信息

《清实录》中有记载: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多尔衮就将肃亲王豪格的福晋博尔济特氏娶来做自己的妃子。在教士汤若望留下的文字中也曾记载说顺治皇帝最宠爱的董鄂妃实际是自己的弟媳。这样看来太后下嫁就没什么不好理解了。“皇嫂下嫁”成为避讳恐怕也是在满族汉化程度加深后才有的。

摄政王多尔衮留下的蛛丝马迹

从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的称谓上,也能看出太后下嫁的事实。大概在清末民初时期,有人在顺治初年的科举考卷上发现“皇父摄政王”的字样曾与皇上并排单立为一行。

后人对“皇父摄政王”进行考证后发现,福临对多尔衮的称谓是不断变化的——顺治元年(1644年)称“叔父摄政王”,顺治二年称“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称“皇父摄政王”,因此,人们得出结论,多尔衮名讳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太后与多尔衮的婚姻由隐秘到公开的一个反映,如果太后未曾下嫁,为什么福临要叫多尔衮为皇父?而且,这一点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仁祖》卷五十上也有记载:顺治六年二月,清廷派使臣去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回答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朝鲜国右议政郑太和说:“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国王也说:“然则二帝矣。”这说明,关于多尔衮的称谓,朝鲜君臣也表示怀疑过。既然外交文书上都这样写,外交使臣也作此解释,说明太后下嫁是真的。

顺治七年,多尔衮病死的第二年,朝廷历数了他的种种罪行,其中“自称皇父摄政王”

和“亲到皇宫内院”就是他的两条大罪。这一事实,在清朝人蒋良骐的《东华录》中就有记载。从此可以看出,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多尔衮敢深入内院,并且把福临当成儿子吗?

太后和皇室亲王贝勒能接受吗?

《建夷宫词》中的信息

在明朝遗臣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中,也有讽刺太后下嫁的诗句:“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掖庭又闻册阏氏,妙选孀姬是母仪。”尽管张煌言有借诗讽刺清廷的意思,但是,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这事,他怎么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泄密的顺治诏书

顺治的一封诏书也很值得怀疑。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顺治降谕礼部,其中有这样几句话:“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乳母竭尽心力,多方保护诱掖,皇太后眷念慈衷赖以宽慰。”顺治因乳母李氏病故而写的诏书,透露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因为多尔衮摄政,才使得顺治与母亲孝庄太后分宫而居,母子累月不能相见。为什么会这样?“每经累月方得一见”,“皇太后萦怀弥切”,皇太后为什么不与自己的幼子住在一起?顺治为什么不去看望自己的母亲?这中间难道没有别的因素在阻止他们母子相见吗?而这个因素,除了多尔衮之外,还有谁会有这么强的力量?顺推下去,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皇太后不是下嫁了,怎么会长期不在宫中?

难入风水墙的皇太后

孝庄太后去世后的墓葬也可以说明问题。清朝早期丧葬制度规定,皇后死后,都要与皇帝合葬,同陵同穴,哪怕在皇帝之后死去。可是,孝庄太后死后却没有遵守这一祖制,而是单独葬在了遵化的清东陵风水墙外,并且灵柩还在地面上停放了38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

史料中虽记述孝庄太后生前曾叮嘱康熙帝:“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

可这很有可能只是托词,因为顺治六年四月,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死后就葬入了昭陵。究其原因,恐怕是随着汉化的深入,孝庄太后和康熙帝都感觉到了下嫁一事不是什么光彩事,尤其是孝庄太后更觉得在阴间无法面对太宗皇帝的缘故吧。至于为什么孝庄太后灵柩要在地面上停放那么久,可能是因为康熙帝感到不知如何是好,遵守太后遗嘱觉得对不起太后,不遵守太后遗嘱又觉得对不起太宗,所以迟迟不能定夺。

另外,清东陵的5个皇帝、14个皇后、136个旗妃,都葬在风水墙内,而只有孝庄太后葬在风水墙外,这又是为什么呢?野史上的解释是,因为下嫁一事对爱新觉罗皇族来说是一件丢脸的事,所以罚她在陵区大门之外永远为子孙后代看守陵门。这种说法虽然经不住推敲,但是不管怎样,孝庄太后被葬在清东陵外,确实有违情理,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下嫁一事。

反对者的声音

政治婚姻中的漏洞

说孝庄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之间有难以言说的恋情是可能的,但是说为了保住顺治帝的皇位,孝庄太后被迫接受政治婚姻,下嫁多尔衮,则是完全不可能的。首先,顺治的皇位是经过八旗之间剑拔弩张的斗争,最终作为权力平衡和斗争多方互相妥协的结果而最终确立的,并非多尔衮的个人因素决定的。其次,清军入关后,多尔衮确实曾大权独揽,对顺治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并不是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就能阻止他称帝野心的。而事实可能恰恰相反,下嫁多尔衮不是增加反而是削弱了孝庄太后牵制多尔衮的能力。因为,按照清初八旗制度的规定,两黄旗作为太宗皇太极的遗产,其合法继承人应该是继承帝位的福临。

孝庄太后只有作为太宗的遗孀和当今皇上的生母,才能与儿子共同享有继承权,才能被两黄旗承认为女主人。如果她下嫁了多尔衮,就不再是皇太后了,而成了摄政王妃,这样就理所当然不再被两黄旗认可了,而失去两黄旗的支持,孝庄太后将无所凭依,对多尔衮的制约将更加有限。所以,太后下嫁对维护儿子的帝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并且从历史上看,孝庄太后一直是两黄旗的女主人,而这恰恰证明了她没有下嫁多尔衮。

没有必然联系的风俗

对于有人认为按照当时满族有兄死则弟娶其嫂的风俗,太后下嫁是可能的观点,反对者认为,这只是推测,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的证据。事实上,清朝入关以后,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族贵族内部也逐渐视“族内婚”为犯法。比如,顺治七年多尔衮强娶侄儿豪格的妻子,就引起了许多人的非议,据《汤若望传》记载“是为全国之所愤慨非难的一件事情了”。虽然当时人们迫于多尔衮的淫威,敢怒不敢言,但是他死后,这件事受到了很多人的抨击,成为了他的一大罪状。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娶自己的皇嫂,无疑罪名会更大。以多尔衮和孝庄太后的英明,都不可能作出这种极不明智的选择。退一步说,就算当时有兄死弟娶其嫂的风俗,但也不能仅仅因此就证明多尔衮娶了皇嫂,这中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皇父之说的疑问

至于“皇父摄政王”的称谓,已故着名史学家孟森认为,清朝入关后,逐步接受了汉族的文化,“皇父”的称呼可能如同古代“尚父”“仲父”一样,都是皇帝对臣下的尊称。

比如周文王称吕望(姜子牙)为尚父,意为可尊尚的父辈;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是事之如父的意思。虽然称呼中都有“父”字,其实并非真的成了父亲,而只是对功高重臣的一种尊称。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也应该是如此。另外,满族本就有将亲属称谓与爵秩称号联系起来,以示宠幸的习惯。比如,多尔衮被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就是这种称号(当然,孟森之说也只是一家之言,并非定论,胡适当年就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孟文“未能完全解释皇父之称的理由”,“终嫌皇父之称似不能视为仲父、尚父一例”)。

另外,对于史书所载: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想必是与太后一定有什么瓜葛的说法。反对太后下嫁的学者认为,这一点正是多尔衮去世后,济尔哈朗列举的多尔衮罪行之一。如果太后真的光明正大下嫁了,多尔衮完全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甚至天天住在皇宫内,“亲到皇宫内院”还算什么罪行呢?再说,如果多尔衮真的和太后有说不清的关系,济尔哈朗提出这条罪行,就不怕“投鼠忌器”,连太后也一起羞辱了吗?退一步说,多尔衮就是“亲到皇宫内院”,也可能是同太后商议国家大事,这有什么可说的;就算他有淫乱后宫的嫌疑,也有可能是与其他妃子、宫女等,不一定就是太后。况且,太后如果真的下嫁了,并且颁发诏书告知天下,必然会照会朝鲜,朝鲜使臣和国王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而他们的疑问,恰巧证明了太后没有下嫁。所以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亲到皇宫内院”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的证据。

难以取信的《建夷宫词》

而张煌言的诗更是不足为凭的,因为他是故明旧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意。比如《建夷宫词》的题名,建指建州,不称为“后金”“清”,并且用“夷狄”

的“夷”,本身就带着明显的民族偏见。并且据考证《建夷宫词》作于顺治七年,而《清会殿事例》上则记载:“顺治十年建慈宁宫于隆宗门之西。”也就是说孝庄太后最早于顺治十年才搬进慈宁宫的,那么说“慈宁宫里烂盈门”,在慈宁宫中大办婚事,必须在顺治十年之后,而事实上多尔衮早于顺治七年十二月病死,太后嫁给谁呢?另外,据《清实录》中记载,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正月娶自己的政敌、顺治的大哥豪格的妻子时,曾张灯结彩,铺张了一番。因此,张煌言很可能把多尔衮娶博尔济锦氏当成了“太后下嫁”,写进了《建夷宫词》。再说,张煌言作此诗时,身在江南,根本不在京城,很可能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而来。并且诗可以夸张,可以比附,不能作为严肃的史料来用,所以正如20世纪30年代史学家孟森先生所考证的那样:“不能据此孤证为论定。”

关于顺治的诏书问题,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后出外礼佛或者其他活动,并不能据此就认为是太后下嫁的证据。

风水墙外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