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作为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和形式,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的方向和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确定的依据,是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关键,对课程与教学的开发、组织、实施、评价等问题都有基础性和前提意义。
我们知道,教育目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知识观、文化观和人才观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必然要对此作出回应,必然要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本章主要是对近年来教学目标的发展变化轨迹进行描述,对教育目标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其发展态势进行展望。
(第一节)教学目标研究的历史背景
与已经走过的20世纪相比,并非起始于21世纪的三个概念——“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以十分醒目的笔墨,实实在在地写在了人类社会21世纪的画卷上。它们不仅成为人类进入新世纪所必须面对的标志性观念,而且已作为一种实存力量,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生存背景,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领域,产生冲击式和渗透弥漫式的广泛影响。作为社会晴雨表的教育,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回应。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汹涌大潮,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和探讨它们对教育的祈求和影响。
一、全球化
有关“全球化”的概念凸显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在60年代已经有学者提出“全球村”和“全球问题”等概念。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世界贸易的扩张;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交流的扩大。我国有学者指出,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尽管有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是对于“全球化”的认识还是有一些共识: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变化过程;全球化体现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是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的;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进程。全球化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方面的教育,也正日益处于全球化的漩涡之中,那么,全球化会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些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使得一个国家的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教育的对话和沟通变得经常化,使得学校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加强,彻底改变学校教育闭门自守的状况。全球化的推进,必然对学校教育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作用。
全球化对学校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生源的国际流动、跨国流动、跨国办学和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将使我国教育的市场,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面临直接被瓜分的危险;对我国教学仪器设备、教育网络软件、教育图书、玩具等教育“边缘”产业产生冲击;使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教育面临严峻考验。而全球化对教育的间接影响表现为:促使教育观念、教育功能、人才观的变化;导致教育范式转型;如何教会学生判断、甄别、选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德育将上升到更为突出的位置;教育结构、体制将随着我国劳动力与人才市场的调整而调整。
全球化的推进,必然促进我国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为我国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且使我国旧有教育体制、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和滞后的教育管理模式淡出和转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突出外语和国际交往课程的地位,尤其重要的是,由于经贸、文化、人才等出现世界性,必然要求教育目的有所转向,必然要求重新确立人才规格标准。各国纷纷提出要培养跨世纪人才,造就世界公民的目标:日本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提出要培养活跃于国际化社会的日本人;韩国提出要培养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具有世界水平的新质量的新韩国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学会关心”为口号,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儿童的“地球村”意识,关心整个人类,关心整个地球;我国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要培养面向世界的中国公民的建议。
教育最终应该在全球化中达成怎样的目的,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会议关注的主题。1994年10月3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为和平、人权和民族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对教育目的做了如下规定:
1.为和平、人权和民族的教育之最终目标,是发展每个人的普遍价值观和各种行动方式,而和平文化正是基于此而被预示,因此有可能即使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识别那些能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
2.教育必须发展尊重自由的能力和面对挑战的技能。这意味着使公民做好准备以应付困难的而又变幻莫测的形势,并使他们能独立自主和承担责任。意识到个人的职责必须同确认公民义务的价值相联系,同确认与他人一起解决问题并共同建设一个公正、和平和民主的社会相结合。
3.教育必须发展承认并接受存在于各种个人、男女、民族和文化之中的价值观的能力,并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教育必须加强个人的特性,并鼓励集中那些能增强个人和民族之间的和平、友谊和团结的各种思想和解决方法。
4.教育还应促进、培养学生思想中的内在和平观,这样他们就能更牢固地形成宽容、同情、分忧和相互关心的品质。
5.教育必须培养公民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不仅使他们的判断和行动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而且以对理想未来的憧憬为基础。
6.教育必须教育公民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并采取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生产方法和消费方式。个人和集体价值观念之间的和谐一致,以及当前的基本需要和长远的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也是必要的。
7.教育应该从一种长期均衡发展的角度,培养在国家和国际范围内的团结和公平的感情。
因此,为了迎接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从以下五方面加强学生国际素质的养成:一是全球意识,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二是全球知识,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语言、国际经贸等;三是全球技能,诸如国际理解、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四是全球价值观,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五是全球行为,诸如参与一切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
二、信息化
信息化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走向信息时代的一种指称。相对于“全球化”而言,信息化虽来得迟,但人们对信息化的感受也许更为直接,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尤其如此。信息化从技术层面开始,逐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带来社会结构性变革,使社会呈现信息化特征:信息产业代替传统工业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给企业生产或工作过程的内部结构带来深刻的形态变化;社会环境的信息技术化,使人的生存环境中增加了虚拟社会;信息的高速流动、变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和扩大了全球化的范围。与此同时,它又直接且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到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命个体,使个体的时空意识、生存方式(交往、学习、活动)、言语与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影响人的生命发展的重要力量,呈现出生命特征。
在这样一个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取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信息化社会,信息成了经济活动的主导,这必然使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思维的方式、沟通与互动的方式等均会与传统工业社会有显著的不同。要维持合理而有效地沟通和互动,需要一些新的条件,这就是信息素养。
国外有关研究文献对于信息素养的意义与内涵已有许多讨论。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信息素养系个人能感觉到对于信息之需要,并能有效地寻取、评估及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Curran教授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下列使用信息能力的综合:了解信息价值的能力;知道从何处可获得信息的能力;检索信息的能力;解释、组织、综合信息的能力;利用与传播信息的能力。总的来说,能否有效地获取、利用、加工信息成为当今时代能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综合以上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信息素养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具体包括: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即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具有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即在接受和利用信息时,能判断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逻辑合理性及其可用性;具有对信息的有效运用能力,即能使信息技术应用于推动社会进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这样一个日趋信息化的社会里,面临着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度《世界教育报告》中所总结的那样:新的信息通讯技术正在把世界各国人民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需要进一步认清人类的共性和对未来共同的关心和期望;与此同时,新技术也扩大着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分化,有的学者能够利用这些技术丰富自己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而有的学者则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不能这样做,如果各国政府和整个社会不能提高对教育的承诺,这种分化将进一步加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模式乃至教育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如有的学者认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学会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目标。信息化将转变教学过程中基本要素的关系:
转变教师角色——由教材的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组织者;
转变学生地位——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探究者、意义建构者;
转变教材作用——由作为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者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认知的一种学习资源;
转变媒体功能——由知识展示工具转变为学习认知工具,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源获取工具、信息交流讨论工具、情境探究学习工具、知识组织构建工具、自我评测反馈工具。
有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无疑将给教育思想带来冲击,引发教育思想的变革。这将有利于实现从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的观念转变,有利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化发展的统一。教育信息化必将引发新的教育模式的孕育产生:办学开放化、学习社会化;教学个别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技术化、教学育人化。教育信息化必将推动建构新的育人机制:从以施教者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才”转向培养“人才”;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
总之,信息化必将导致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师生关系、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和教学目的等方面的变革,从而导致教育范式的变化。
三、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高科技革命。“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农业经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利用土地、劳力获取财富,工业经济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模式,利用资本和自然资源创造财富,两者都是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而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智力)资源的生产、占有、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成为创造财富、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世界经合组织于1996年发表了一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以后,“知识经济”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普遍使用。
知识经济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与传统的工业社会相比,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基础”的知识化。作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知识将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更新和广泛应用,知识将渗透于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环节,知识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运行和生产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提高所有经济发展要素的质量。第二,产业的软性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软件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知识产业将逐步取代制造业而成为支柱产业。第三,经济的柔性化。经济的发展和运行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力量的支撑,文化因素将渗透到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并构成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的文化内涵越强,文化内涵的量就越高,经济的柔性程度也就越高。第四,发展的创意化。发展的创意化是指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五,竞争的隐形化。如果说知识经济时代以前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倾销等市场手段,那么知识经济时代则主要取决于能否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和策略,依靠竞争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依靠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等。第六,就业结构的知识密集化。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会对当今社会的生产方式、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各项社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在:知识经济以较高的社会知识化水平为基础的,这就势必要求加快普及义务教育的步伐,提高全民的文化科学水平;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特点是不断创新,新发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为重要的资源依托,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第二节)教学目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