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在中国约有15种,从鸭绿江到珠江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每年春季河豚从大海游到江河,在那里产卵,鱼卵在江河中卵化成长,来年春天又成群结队地游向大海。所以渔民在捕鱼的时候,也会捕到一定数量的河豚。
河豚体内有一种耐酸、耐高温的生物碱,叫做“河豚毒素”。这种河豚毒素分布在河豚鱼的肝脏、血液、皮肤以及生殖腺内。人吃了这种毒素后就会神经麻痹、恶心、呕吐、四肢发冷,最后心脏跳动和呼吸活动完全停止而死亡。河豚死的时间一长,毒汁还会从生殖腺渗入到各部分组织中去,不容易洗掉,所以死烂的河豚毒性更大。
河豚虽然有毒,但某些专业的厨师在处理时,仔细地把河豚剥了皮,除掉内脏血液,经过洗刷清洁,再放到清水里浸泡一些时间,然后煮熟就不会中毒。沿海地区的人民,在春末夏初,往往把河豚腌成鱼干,不吃鲜肉,以防万一。
河豚虽然不能随便食用,但是“河豚毒素”可以提炼出来制成药物。
而且提炼后的河豚内脏还可以当作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