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26344300000009

第9章 第二课回到常识话经济(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的结论不同,但都是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这告诉我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尽管在学习时把这两部分分开有其优点,但在理解经济问题时一定不能把它们分开。经济学家努力的方向正是把微观与宏观融为一体的经济学,也许过若干年后微观与宏观的分法又过时了。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时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认识货币不容易

如果把各个不同时代的人召集到一起讨论什么是货币,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原始社会的人把贝壳等实物作为货币,重商主义时代的人只认金银为货币,现代社会的人习惯于把纸币作为货币,而21世纪的人在用电子货币。其实在经济学家看来,他们的回答是一样的:货币是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各个时代的人所认定的货币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作为方便物品流通的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要能作为交换媒介就是货币,无论它采取什么形式。至今在南太平洋的雅普岛上人们仍把石头作为货币,“二战”中的集中营和战后的德国及80年代的俄罗斯都曾把万宝路香烟作为货币。这种万宝路香烟和历史上的金银一样是商品货币,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基础在于自身的价值。当然,现代社会的人更习惯于用本身无价值的纸币——法律规定其偿还债务作用的法定货币——作为货币。也许顺着这个思路,未来还会有其他你现在想不出来的货币形式。

但确定什么是货币并不容易。比如,我们经常用信用卡购物进行支付,那么,信用卡是货币吗?如果换一个问题,驾驶证或身份证是不是货币,你肯定回答它们不是货币。其实信用卡和驾驶证或身份证一样是证明某种身份的,本身并不是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驾驶证证明你会开车,身份证证明你的公民身份,信用卡证明你有偿还能力、有信用。用信用卡购物实际上是凭你的信用在借钱一样,但证明你信用的东西本身并不是钱。正如驾驶证本身不是开车技术一样。

货币的本质是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他职能则与此相关。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用货币来表示价格或记录债务。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前提条件。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把货币作为保存购买力的工具,或者资产的一种形式。这是作为交换媒介的延伸。有谁把交换不到其他东西的东西作为资产或精心储藏呢?价值储藏是把今天的购买力作为明天的购买力,把今天的交换媒介留到明天用。只要是作为货币——无论是雅普岛的石头还是“二战”集中营中的万宝路香烟——都具有这三种职能。

经济学家在论述货币时都会提到一个词——流动性。简单来说,流动性是一种资产兑换为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这一点对我们理解货币的含义十分重要。

我们知道,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储藏就是资产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任何一种资产形式都可以作为货币。哪一种资产形式可以作为货币则取决于这种资产的流动性。一种资产越能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变为交换媒介,其流动性就越大。现金(纸币和辅币)本身可以直接作为交换媒介使用,流动性无疑最大。银行的一些存款也可以按原价值转变为交换媒介,流动性也大。但股票和债券不太容易按原价值兑换为交换媒介。例如,你有面值为10元的10万股,股票的价格会变动,你并不能随时都可以以10元的价格把这10万股卖出去,变为100万元的交换媒介。这些股票的流动性就小。如果你的资产是一幅张大千的画,购买时为50万元,你想马上再把它变为50万元现金就不那么容易了。像现金和存款这类流动性大的资产可以作为货币,但像股票、债券和艺术品这类流动性小的资产就不是货币了。所以,分清什么资产是货币,什么资产不是货币,关键在于流动性的大小。

当然,即使是作为货币的资产,其流动性也不同。经济学家把直接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称为M1或狭义的货币,把包括了其他货币的货币称为M2,或广义的货币。M1中包括现金(纸币与辅币)、旅行支票、活期存款或其他支票存款(例如,在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中储蓄的可以开支票的存款)。这些货币可以直接作为交换媒介进行各种交易或支付。例如,你买飞机票时可以支付现金,可以支付旅行支票,也可以开一张支票。M2则是在M1之上再加上其他储蓄存款(如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余额、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中的货币量又称货币存量。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货币不就是钱吗?谁不知道它呢?经济学家把一个钱字讲得如此复杂,又是什么M1、M2云云,岂不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吗?

其实,货币要是真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还要经济学家做什么?经济学家用许多笔墨去解释货币是为了分析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货币影响人们经济生活的几乎每一个方面。不搞清货币的含义就无法说明现代经济的运行。比如说,一个经济的货币存量及其变动在短期中既影响物价水平,又影响产量。如果不区分M1和M2,连经济中货币存量是多少都不知道,如何说明物价水平和产量的决定与变动呢?而要区分M1和M2,就必须引入流动性的概念。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是故弄玄虚,是为了深入认识经济规律,使经济运行得更好。

揭开货币的面纱

货币这东西让人爱,又让人恨。爱之者称“有钱能使鬼推磨”,恨之者称“钱为万恶之源”。其实这些都是对货币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家关心的不是货币本身好坏的道德含义,而是它在经济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货币是随着人类交换的产生而出现的,但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受到关注还是近代的事。地理大发现使金银大量涌入西欧,物价飞涨。这个事件在经济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但经济学家发现,这种金银货币的增加仅仅引起物价水平上升,对实际经济并没有实质性影响。于是法国经济学家波丹总结出了货币量与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的关系。这就是说,物价水平和货币的价值由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动,货币价值与货币量反比例变动。这就是以后由李嘉图、休谟等古典经济学家都坚持的货币数量论。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把货币数量论概括为交易方程式,即货币量乘货币流通速度等于产量(GDP)乘物价水平。当货币流通速度和产量为固定的量时,货币量与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

与货币数量相关的是,经济学家坚持了古典二分法,即经济分为实物经济与货币两部分。实物经济由资源与技术状况决定,与货币无关,而货币仅仅决定物价水平。根据这种古典二分法,货币在经济中是中性的,仅仅是经济的一层面纱。古典二分法、货币中性论和货币面纱论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成为经典性货币理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打破了古典二分法,揭开了货币面纱,说明了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把实物经济与货币联系起来的是利率。在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决定了利率,利率通过对总需求中投资的影响而影响整个经济。这是因为,企业投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投资用银行贷款进行,贷款要支付利息,利息是投资的成本之一。利率的高低决定了投资成本的大小。因此,当利润率为既定时,利率上升抑制了投资,利率下降鼓励了投资。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种过程归纳起来就是:货币量增加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增加了投资,投资增加使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进入扩张时期。如果货币量减少,这个过程就反方向发生作用。这个过程就是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也是政府采用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依据。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货币影响经济的关键是利率,因此,货币政策的中心是调节利率。变动货币量是调节利率的工具,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是利率变动的结果。

货币主义者对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就在于在短期中,货币既影响产量又影响物价,但在长期中货币只影响物价而不影响产量。他们的这种理论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者强调,在短期中货币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发生的,而是通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发生的。因为在短期中,物价水平也由货币量决定。当货币量增加时,物价水平上升。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上升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企业实际利润增加,刺激了生产,增加了产量。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量变动对利率的变动是不确定的,而对物价水平的变动是确定的。凯恩斯主义者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不爱爱自己的人,而爱不爱自己的人”。

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量增加、物价水平上升对产量的刺激作用是暂时的、有限的。用增加货币量的方法去刺激经济在短期内也许有效,但从长期看,产量取决于资源与技术,不取决于物价水平。一味用增加货币量来刺激经济最终并不能增加产量,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他们反对这种政策,认为货币政策的目的是实现物价稳定。在一个物价稳定的环境中,只要让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就能实现充分就业。不适当的干预反而会成为经济周期波动加剧的根源。

面对美国经济严重的滞胀,这两派争论激烈。但从现在来看,这两派的观点应该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家现在的共识是在短期中货币量既影响产量又影响物价水平,而在长期中货币量只影响物价水平。但这种共识并不是货币主义战胜了凯恩斯主义,而是结合了这两派的观点。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承认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所以,直至今天美联储仍通过调节联邦基金利率来调节经济,并通过改变货币量来达到调节联邦基金利率的目的。但美联储也极为重视货币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力争保持一种低通货膨胀的环境。看来经济学家的确是在争论中逐步接近真理的。

当然,这两派观点的某种接近与融合,并不表明经济学家对货币问题完全达成一致,也不表明货币理论已经十分完善了。在现代经济中货币的作用日益重要、复杂,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在深化,还会有新的分歧与融合。经济学无顶峰,要揭开货币面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人民币不贬值的影响

东南亚一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时,这些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一泻千里。这时,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不贬值维护了我国经济稳定的局面,坚定了国内外对我国经济的信心,也有利于吸引投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人民币不贬值对国内经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像人民币不贬值这样影响宏观经济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应该如何来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呢?我们知道,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和总供给。所有事件都是通过对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影响而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因此,经济学家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为了说明人民币不贬值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我们首先要了解经济学家如何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

在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物价水平。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就是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决定与变动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相等时就决定了这个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物价水平。这时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称为均衡的GDP,物价水平称为均衡的物价水平。均衡的含义是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如果总需求或总供给增加,均衡的GDP增加;反之,总需求或总供给减少,均衡的GDP减少。但总需求或总供给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不同。总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下降。总供给增加,物价水平下降;总供给减少,物价水平上升。

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国内生产总值为均衡的GDP。但要注意的是,均衡的GDP并不一定必然是充分就业的GDP。国民经济均衡也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均衡。当均衡的GDP等于充分就业的CDP(潜在的GDP)时,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这种状态是理想的、合意的。但在市场自发调节的情况下,这种状态是偶然的,并不是必然的常态。如果均衡的GDP小于充分就业的GDP,则存在失业和通货紧缩,即衰退。如果均衡的GDP大于充分就业的GDP,则存在超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即经济过热。后两种情况都不是理想状况。

我们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分析某个事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首先要看这件事是影响总需求,还是总供给,或者两者都影响;其次,看对总需求或总供给产生了什么影响,即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总需求或总供给;最后看这种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如何影响GDP和物价水平。我们就根据这个程序分析人民币不贬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不贬值主要是影响总需求,因为当别国汇率变动而我国不变时,影响相对汇率的变动。相对汇率的变动影响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出口或净出口(出口-进口)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民币不贬值这样的汇率政策主要影响总需求。对总供给也会有影响,因为相对汇率变动影响进口品价格,如果进口品作为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就会影响产品的成本,从而影响总供给。但这一点对我国并不重要,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略去不考虑。

人民币不贬值对总需求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用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假设我国与泰国都生产耐克鞋,并向美国出口。在金融危机前,假设泰铢与美元之比为10∶1。一双耐克鞋在泰国的价格为1000泰铢,出口到美国为100美元。人民币与美元之比为8∶1,一双耐克鞋在中国的价格为800元,出口到美国为100美元。在美国市场上,中泰两国出产的耐克鞋价格相同,各有一定份额的市场。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铢贬值,假设泰铢与美元之比为20∶1,一双耐克鞋在泰国的价格仍为1000泰铢,但由于泰铢贬值,出口到美国为50美元。人民币没贬值,中国生产的耐克鞋在美国市场上仍为100美元。这样,泰国出口到美国的耐克鞋增加,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耐克鞋减少。所以,人民币不贬值会使总需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