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话说中国——古代农业
26329600000022

第22章 宋元时期农田的开垦

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尤以南方的人口增长最快。人口的增加不仅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同时它也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耕地不足。

宋元时期,扩大耕地面积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到哪里去开垦农田呢?南方和北方相比,地形较为复杂,除了早已开垦利用的平原之外,更多的是山川和湖泊,于是与水争田、与山争地是解决耕地不足问题的主要方向。从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一些耐旱耐涝作物品种,如黄穋稻和占城稻等的出现和引进为山川和湖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另外,各种农具的出现也为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土地利用形式有梯田、圩田和架田等几种主要的形式。

梯田

梯田之名,始见于宋代,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了他游历袁州(今江西宜春)时所看到的情景,“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宋元时期,闽、江、淮、浙等地都有许多梯田的分布。其中宋代时以福建梯田最多。

梯田所开发的都是山区的农田,但从宋代以后的情况来看,新增的耕地主要来自湖区或水滨地区。早在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筑圩围田。这种围田到唐五代时期,则已发展成“塘浦圩田”。进入南宋之后,围湖造田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大规模的圩田在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地区如星罗棋布。

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最为巧妙的要数架田。架田,又名“葑田”,是一种浮在水面上的田坵。《陈旉农书》中说:“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宋元时期,江浙、淮东、两广一带都有架田,其分布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其中以两浙最多。与梯田和圩田有所不同,架田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还大量地种植蔬菜。

什么是梯田?它有什么优点?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它不仅能有效地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还因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通常要防止侵蚀,避免雨水沿山坡冲走土壤,因而大多数梯田边缘都围有石墙。在没有石头的地方,梯田的边墙采用了长满草的土埂。在梯田“台阶”内的土壤能够保存雨水,确保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

圩田主要分布在哪里?可分为哪几种?

我国的圩田主要分布在南方江河冲积平原的沿江、滨湖地区,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地带。按其自然地理状况,圩区可分为3种类型:(1)滨湖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周围和江汉平原一带,圩垸范围大,堤身高,洪枯水位变化幅度大。(2)水网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河网密布,圩区面积较小,堤身低,洪枯水位变化幅度较小,且受潮汐影响。(3)沿江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两岸,地势低洼,圩区面积大小不一,汛期江河水位高于地面,时间长达3~5个月。自流排水困难,部分傍山近岗圩田还受山洪威胁。

大开眼界

梯田主要分布在我国江南山岭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并且山也多,梯田往往依山而建。其中以哈尼梯田和龙脊梯田较为出名。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

龙脊梯田是广西桂林地区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以及平安村梯田的统称。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7千米,距桂林市80千米,景区面积共66平方千米,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度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这些从元代就开始建造使用的梯田,是最美的人与自然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