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人肺腑的回忆(心灵感悟书坊)
26275700000036

第36章 陪伴母亲

文/焉支山人一场小病,给了我陪伴母亲的机会。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上中学的侄儿在一起,侄子去年考大学走了,母亲就一人生活。弟弟在乡下,妹妹又远在玉门。只有我离母亲最近,我住城南,母亲住城北。尽管我每天给母亲打电话,三天两头就去看母亲,常常一家三口还在母亲那儿吃一顿,但总是晚上便回来,从来没和母亲住过。细细算来,离开母亲的小火炕已二十多年了。

这次偶患小疾,需在床上躺两个多星期。而妻子上班,女儿上学,母亲便来照顾我。早上走一公里的路来,下午又走一公里的路回去,对于一位七十多岁患有严重关节痛,且又是小脚的老人,其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但她来回奔走无怨无悔,又拒坐三轮车,她不舍得一趟花两元钱。我不忍心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劝她住下来,她又离不开她的小火炕。劝她不要每天都来,可她放心不下她的儿子。我决定去母亲那儿。

母亲听了高兴得不能自已,于是我在母亲的小火炕上住了十天。母亲比照顾病中的父亲还要周到地照顾我。她所有的心思全都在儿子的身上,一天变着法儿给我做有利病愈的饮食,分秒不错地让我吃药。其余时间就是坐在我的旁边和我说永远也说不完的话。

为了让母亲高兴,对她已经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话题,我都像第一次听说,显出专注的样子,母亲做的所有饭食,我都吃得津津有味。我像一个极听话的孩子,顺从地接受母亲给我弄的治病的小土方儿,不论有效还是无效。母亲都格外开心。

几天之后,我终于能坐起来了。晚上,我给母亲修脚。母亲把脚洗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才伸给我。这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一双裹成畸形的小脚,触目惊心!已经没有了脚趾的样子,除了拇趾,所有的脚趾都折断了,踏在脚底下,像几片扁平的肉条,每个趾骨上面都有几处硬硬的僵疤,走路时钻心地痛。我用双面刀刃轻轻地把这些硬痂削平,再用剪刀修剪了母亲的趾甲。我第一次仔细审读母亲的双脚,我泪眼迷蒙,心在泣血!母亲,您就用这样的一双脚走过了苦难艰辛而漫长的生命历程,养育了我们,支撑着这个家,支撑着您的平凡而曲折的人生。仅此,就足够令人惊叹了,更何况您的一生又是如此的多灾多难,坎坷不平。这双脚,是一部精深博爱的大书,足以让我解读终生。

母亲感慨地说:“我看着你们的脚,平平展展地踏在地上,该有多舒坦,难怪我的腿疼呢,就是这脚把腿使做坏了。”

原来我们平平展展地走路竟然也是幸福的,而对母亲却是一种奢望!我苦命的妈妈母亲睡着了,带着满足的微笑。灯光下,我泪流满面地凝视母亲,母亲瘦小伶仃。我试图描述此时我眼前的母亲,但搜尽枯肠,所有的词汇都显得苍白无力。不写也罢,就让心灵的琼浆无尽地流淌,以此回报我苦难亲爱的母亲十天以后,我要回去。母亲像送我出远门似的跟前跟后,絮叨不休地嘱咐叮咛,要怎样小心着凉,怎样注意饮食,怎样吃药。在母亲眼里,我简直是个幼嫩无知的孩子我愧悔自己的疏忽,没有认真地解读母亲,体察一个老人对子女无私博大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是全身心的。再孝顺的儿女,也不能报答父母之恩的万一。父母从来不图儿女们的回报,只要儿女能在百忙之中给一个问候,给一个微笑,给一个小小的关照,送一个微不足道的礼物,甚至欢欢喜喜地吃一顿父母的饭,热热闹闹地在父母家里乐一场,就使老人幸福、满足、温暖和快乐。作为子女,不要冷落了自己的父母。爱,其实很简单。像我,在母亲的小炕上让母亲侍候了十天,陪伴了母亲十天,倾听了母亲十天,母亲,就激动不已!对于老人,子女时常陪陪他们就是最好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