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26274400000033

第33章 老妈的小吃店

苗桂芳

两年前,老妈因为工作单位不景气,闲来没事,便开了一间约三间屋大小的小吃店,一间当做厨房,二间做餐厅,店面虽然不大,但老妈却把它经营的井井有条,不仅环境整洁,饭菜也做得很有特色,开业时间不长,店里的生意便如火如荼。

但是,红火的背后也有发生过苦涩的以及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因为老妈平时把饭菜的价格定得很低,要价公道,特别是对常来常往的客人,在饭菜价格上更不计较。我了解情况后,总是埋怨她收价太低,她总是淡然一笑,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客人,能少就少点。”

就餐的人越来越多,熟客也多了起来,他们大概瞅准了老妈是那种“好说话”的人,逐渐开始有了赊帐的现象。老妈的小吃店本来就是小本经营,是从来不敢赊帐的,不然的话资金周转就会有些困难。

就是因为老妈太好说话了,客人们得寸进尺,便一而再,再而三的赊帐,或者付一半,赊一半,毕竟是小本生意,有时老妈手中的资金竟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向人家要帐吧?真有点抹不开面子,不要吧?却被人家的一两句“我最近手头比较紧呢”,“老板,下次吧,下次我一定付”的话就给搪塞过去,最后,帐还是继续赊着。

还记得常来店里的一南方的客人,操着一口的闽南话,因为到此地经商,在附近旅馆小住了几日,一日三餐都在小店里吃饭,老妈特意为他做了几道家乡菜,于是那个南方人总是夸老妈的手艺好,说是这一路在北方还没吃上过这么合口的饭菜呢!说得老妈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还挺自豪的呢。谁知还没有几天,那个人便向老妈说:“出门在外不容易啊!这次来身上所带的钱所剩不多。大嫂,你看这饭菜钱--能不能再宽限几天?”那还用问,我老妈二话没说,马上点头答应,末了,又给人家塞了二十元钱。我们知情后开始向老妈抱怨,老妈却对我们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哪。”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位来自济南的大叔,他说本来也是本地人,后来上大学被分配到济南。这次回乡,一来是看望家乡年迈的父母和兄弟,二来是看看家乡山水,还是家乡好啊!他说:“在背井离乡的二十多年来,难得有今天如此舒畅的感觉。家乡的空气新鲜,人也憨厚朴实,等我退了休,如果有条件,真想再回到家乡来。”大有“落叶归根”之感,一席话说的老妈为之动容。

吃完饭妈跟那人结账时,只收下了饭菜的本钱。可那位大叔却坚决不同意,说:“大嫂,你就收下吧!吃着你做的饭菜,使我感慨良多,我离家在外多年,能够吃上家乡饭,这可是地道的家乡口味呀!虽不如大饭店的丰盛,但它在我心里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呢!再说,你做买卖也不容易,你就收下吧。”听了大叔的这番话,刚放学回家吃饭的我,心中猛然间涌起不可名状的滋味。转回头再看母亲,她已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猛然间发现老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忙忙碌碌中的她显得是那样的年轻自信而且充满爱心。此时此刻的我才理解老妈做这一切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