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奶爸经
26256000000004

第4章 改变认知——走出育儿的误区(3)

访问法:这是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在家长眼中,孩子都是唯一的。我一直提倡客观教育,即家长用最公正的眼光,最公平的姿态来对待孩子。事实上,我身边的同事,包括我自己,也很难做到这点。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弥补不足?有!就是通过访问法来了解孩子。访问的对象要具备一定的数量和可信度,这一点和调查问卷是很像的。问问各个领域的过来人,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诊断,我们集合大家的思路,从中分析出孩子的优势在哪里。

其二,询问孩子

伯乐发现千里马,可能要询马主人的意愿,贵人发现奇才,势必询问奇才自己的想法。这里面从在两种情况:第一,孩子很认同家长的发现,并努力进行优势方面的学习;第二,孩子并不认同。这点尤为常见,也让家长很头疼。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发现我的手指很长,于是要求我学钢琴。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给我买了一架钢琴,给我请了一位大师,给我买了很多琴谱……我叫一个烦啊,学习还弄不过来,有让我学这个!嗨!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拿着毛衣针逼着我练钢琴。如今我当着朋友弹琴的时候,神态潇洒,自信满满,还要归功于当时母亲的严厉——问题是,包括我的母亲在内,我们在准备培养孩子一项技能的时候,总是忘记孩子进行交流。当让你会说,孩子懂什么呀?确实,他不能一下子明白您的良苦用心,您要对她进行循循善诱。所以我在《孩子独立“靠”父母》中提到了“愿景教育”,为孩子描述学习的愿景,就是最好的教育。如果我的父母能够将学完钢琴之后的好处陈述给我,即学好钢琴可以让我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一定会更加专注而愉悦地学习钢琴。

其三,搭建舞台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中国的教育始终在强调刻苦的重要性,却不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我在学校工作的时候,我经常组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来,学有所用就是对学习有用最好的诠释!我在小学尝试建设学生会,成立宣传部、卫生部、学习部、综合实践部等部门,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以卫生部来说,我让四年级学生独立策划全校卫生检查,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卫生老师,小小的“卫生部长”和自己的“同事”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设计好了相当完善的卫生评比计划,对全校教室、教师办公室、甚至校长办公室进行了检查与评比,并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评比报告。搭建了这个平台,锻炼了很多学生的很多能力。

在芳草地教书的时候,我设计的第一个活动叫“小太阳一二三行动”。要求全校学生每天做一件家务,捡两件垃圾,抄三条国家大事。家务体现了对于家庭的责任,捡垃圾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抄写新闻体现了对国家的责任。半年过去了,我在给全体干部开会的时候,突袭地问问这些学生干部。结果,只有大队长李秋婷一个人坚持地做到了。这个孩子高高举起的小手,让我一生难忘。她的责任心超越了其他的孩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从其他的孩子当中脱颖而出。让我想起了苏格拉底给众弟子留了一个看似荒谬的作业,每天甩胳膊两三次。一年之后,只有一个人还傻傻的坚持着,他叫柏拉图。

家长搭设的舞台同样可以锻炼孩子!比如组织家庭联欢会,小朋友联谊会,让孩子在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小特长。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向更多的人介绍孩子的优势与特长。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母亲主动找到班主任,告诉她我从小唱歌很好,有这个兴趣爱好!班主任有慈心,把我推荐给了合唱队,我便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很多家长觉得学生时代就是学习!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点,学习是信息收集的过程,好比往一个杯子里倒水。然而水的作用不是放杯子里供欣赏或储藏,而是供大家来喝的。我们还应该让孩子把杯子里的水倒出去,体现水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有很多大学生缺少求职能力,在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只有接水的能力,却没有请人喝水的经历。

接受知识、发挥能力、表达情感这三方面对于儿童成长来说是三驾马车,缺一不可。这一点其实也体现在了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上,每一堂课都有自己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或层层升华,是教师们应该考虑的当前任务。但是我更想说,教育是主动的,学习就是被动的,教育若提供了一个舞台,学习就是主动的。

我们应该少给孩子一次教育,多给孩子一次机会。

触摸心灵坊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个小孩子特别能说,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可是让家长头疼的是,他在吃饭的时候也是滔滔不绝,引得宾朋们哈哈大笑。可是说话一多,既耽误了他吃饭,也耽误了大家吃饭。我认为给孩子说话机会就是为他提供了一个舞台,但是我们要用合理的方式去化解孩子过激的行为。我告诉那位家长,可以善意的表达,而不用批评来解决问题。你可以告诉孩子,吃饭的时候大家心思都在饭上,你说什么大家也不一定能记得住,我们吃完饭,在一起讨论好不好?这样说完,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而且自己的话也可以被被人倾听,自然就接受了你的建议。

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想到了老子的一句智慧之言,“虚怀若谷”。是的,教育应该是虚怀若谷的,你给孩子一个空间,一个舞台,你就是孩子的贵人,你就真正帮助到了孩子。

不同于“木桶原理”的“托盘原理”

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带上眼镜,走上舞台,请上选手……这几个“上”对于主持人来说应该再普通不过,但当你发现参赛的选手的年龄比你小多了,英语水平比你高多了的时候,你的压力就徒增起来,抑制不住。一般在这种情况时,我就在心里为自己降温:你的专业是亲子教育,英语不是你的强项。

外研社新概念英语大赛20万人海选,200人进入决赛圈,12人获得冠亚季军……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如何教育?如何引导呢?让作为家长的我们的压力又一次徒增起来。

大兴外研社会议中心的门口,停着好几辆外地牌照的轿车,从里面走出兴奋的孩子和疲惫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得到最好的锻炼机会,家长真是敢耗费自己极限的体力与耐心。比赛之后,没有进入冠亚季军孩子的父母向我倾诉遗憾,亚军的父母也表示冠军本应属于自己的孩子……我听后,都会诚心回复说:“您的孩子真的已经很优秀了,我的孩子要是能这样我早就知足了!”父母听了我的话,往往浅浅一笑,显然没有得到十足的宽慰——与此同时,孩子们早已将名次抛到九霄云外,兀自玩耍去了。我只是想说,活动是一种手段,关键是通过这次活动是不是我们能看到孩子们的成长,能不能引导孩子们的成长呢?

首都师范大学邱耀德教授在点评观众的时候,说了一句比较醒人的话:“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们的英语教育,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均衡,这样孩子们才能全面发展,才能更流利、更出色地回答评委的评论。”

我是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英语启蒙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一部分,却不是全部。针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在4-6岁,甚至是小学阶段显得格外重要。很多家长的英语较好,于是就成为了孩子的有利资源,几乎所有亲子时间都成了英语教育时间。这样不好,原因有二:

一、基础能力的缺乏

只关注单方面的培养,必然忽略了基础能力的培养。我这里指的基础能力就是人的行为能力,这好比有一个极为发达的大脑,却缺少两条正常的腿,怎么能顺利实现人生梦想呢?

0-3岁的时间是进行感统训练的唯一合适时间,用各种方法(我之前的文章提到过)训练孩子的各种行为能力(视觉能力、听觉听力、运动能力、平衡能力、触觉感知能力等)。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急于让孩子去学唐诗宋词,结果耽误了行为能力的培养,后果遗憾终生。“让孩子合理的动起来”才是这个时期教育的主题。

二、社会适应性的不足

在孩子4-6岁的时候,是进行亲子关系建立与情商培养的重要时间。如果我们只培养英语知识或能力,实际上是让孩子们用一种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即这个世界只有英语。导致孩子努力亲近英语内容,而疏远其他的生活,在交友方面亦会存在社交面狭窄。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而非一种方式让孩子体会亲子关系的丰富性,进而推断出社会关系的丰富性。

我始终强调应该想尽一切方法发现孩子的优势,发展孩子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孩子的优势,就是把精力完全放在优势发展上。这就好比我们出一本图画书,图画书的图片是书的优势,我们把它做到极致,而同时封面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就不做了——这样不行,因为之所以称为书,应该是有书的基本组成。再比如,德国车、日本车都是汽车,各自的优势分别是结实与省油,但是他们都有比较不错的发动机、汽车外形甚至轮胎等,这些一个也不能少。作为人也是一样的,要想在社会上生存、独立、发展,必须具备为人的基本素质和各种基本知识。

我管这个原理叫做“托盘效应”,当你想露一手你的好厨艺,当然会把精力放在菜上,而不是你的盘子上,但问题是你不能只做菜,不预备盘子吧?你的盘子不能太次,因为那样同样会影响你的菜给别人的感受。至少要干净、要卫生,稍微也可以带点花纹,这样人觉得,恩,这个人真的是做精品菜。在这里,菜就是你的优势,托盘就是你基础能力与基本素质。

之前我们一直在强调“木桶原理”,人的成败决定是因为自己的短板,我觉得不是特别合理的解释,因为木桶原理是从消极的角度思考工作或生活,况且人不可能把自己的短板弄得和自己的优势一样“长”,这是不切实际的。希望我的“托盘”能够比“木桶”做出更大的贡献。

抛开家长身份的教育

站地铁的时候,我特别留意带着孩子的父母。在如此“人才挤挤”的环境中,必然产生身体之接触,产生意念之分歧,孕育出应时应景的教育。这种突如其来的“教育”恰恰反映了家长的教育艺术与教育水平,在这种拥挤不堪的恶劣环境里,能够免费体验教育案例,也是我的一种运气了。

就在昨天,我和其他人一样被其他人“拥护”着上了地铁。“被进入”地铁车厢的有男人、女人、儿童和各种包裹,从进入车厢方式来看,真正做到了“众生平等”。

站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女俩,他们之间的一举一动很快吸引了我的注意。地铁驾驶员也是人,也会受情绪情感的影响,这辆车就开得很飘逸。在颠簸的过程中,小女孩脱离了母亲的怀抱,伸手去够前方不远处的门栏杆。她的执着与蹒跚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就在这个时候,母亲大人突然发话了:干什么去啊?孩子用力握住了门栏杆,方才说道,我怕摔倒啊!母亲大人又说,到我这里靠着,摔不着的!之后,孩子不再说话,而有意思的是,她一只手拉着妈妈,另一只手依旧死死地抓住那个栏杆。

在地铁这种拥挤的环境中,人都会有一种寻求安全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大人会找扶手,女人会找男人,小孩会找家长。当孩子有意识地远离家长,寻求扶手的时候,表明他已经开始具备“独立”的意向了。也许是出于模仿,也许是出于新鲜,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行为是“成熟”的,是应该得到赞美和强化的。眼前的这位母亲,非但没有鼓励,反而要求孩子回到她的身边,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一句话就阻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

根据我对年龄性格的划分,30岁左右的年轻家长正处于支配期。此时具有很强的支配欲、控制欲甚至领导欲。他们希望孩子听话,听从他们口中说出的每一句命令。而处于0-6岁的孩子恰恰处于性格的服从期阶段,由于缺少完全行为能力,他们也需要家长的全方位指引。我在前面的文章说了,0-6岁,尤其是4-6岁是最佳的亲子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父母给予的社会教育要帮助孩子们建立独立思考意识,培养独立生存能力。而不无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在这个需要“狠”的年龄,施予了太多的“柔”,把孩子们彻底给教“软”了。在这个真正需要理性教育的时候,家长们往往凭借着冲动与意气,指挥着孩子们的言行。

地铁里的母亲呼唤着孩子,满足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控制欲望,还打着关心孩子的旗帜,来操控孩子的行为。当孩子进行反驳的时候,她感到权威性被挑战,顿时说道“到我这里靠着,摔不着的!”她以自己的高大身材来扞卫失去的权威性。这就好比,人们在坐新手司机的车,总往后座闪,司机这时候保证会表现出很不爽的样子,说道,“我开得不错了,好不好?”失去对方的信任自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落差,但那位母亲也许存在一种意识上的偏差。孩子的独立或反叛本身并不代表不信任家长,是他们渴望接受社会化,体现个人能力、价值或成就感的一种表现。

所以尴尬如上,孩子一只手拉着母亲,一只手仍旧扶着栏杆。叛逆的种子就此埋下,而那位母亲却浑然不觉。那只拉着母亲的手满足了母亲,那只扶着栏杆的手满足了自己。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和谐”!(一笑)事实上,家长退一步,孩子就会进一步。当你有意识地发现孩子的独立意向或行为,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与肯定,而不是让他们一味地迎合你的脚步,服从你的口味。倘若,孩子自己去扶栏杆,你大可以说,孩子你真棒!这样可以让站得更稳!更安全!

还有一次,一个年轻妈妈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大街上走。母亲为孩子买了一根冰棍,小孩目不转睛地看着妈妈手中的冰棍。母亲一边剥去冰棍的包装,一边温柔地对她的宝宝说,“小宝,别着急,这就给你吃啊!”站在一边的我,听着暖暖的,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就在孩子母亲递给孩子冰棍的瞬间,包装纸飘落在地上。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小孩子屈膝去捡地上的包装纸,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母亲说道,“干嘛呢?别捡啦,多脏啊!”

我们太多的错误,是因为我们永远不能抛开家长这个身份。为了孩子的独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开家长这个身份。你的溺爱与愤怒,都会让我们的孩子混淆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从而不会正确的做人、做事。保持理性,减除感性,运用科学,摒弃主观,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教育与爱。

我相信教育的能力,也同样相信教育的破坏力。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孩子成长的细节,把我的家长身份浓浓地披在了教育的身上。在更多的时候,教育是观察与倾听,它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理解与支持。

偏科如偏食,家长莫轻视

深夜,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爱不释手。我觉得老苏的语言不说句句经典,起码句句在理。他说:……复习是学习之母,不要让复习成为学习的后妈……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们了解他们之间是“挂着钩”的,这样孩子在复习知识时就会感到熟悉,学习效率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