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认识我们永久的家园(科普知识大博览)
26254500000031

第31章 湖泊池塘是如何形成的

人们常在池塘边静坐,消磨时光,或驾独木舟荡漾于湖边浅水处,凝视湖水,很想知道水中世界的情况究竟如何。

池塘特别具有微型缩影的魅力。池塘的界限分明,岸边以内、塘底及水面之间就是一个自成单位的世界。范围小,所以人们能够领会其中的真相,能够加以描述和分析,或者能对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带入自己的思维中,找出一切奥秘的答案。可是,池塘本身仍是我们困惑的谜。

在我们这个星球表面上,所有的水同属一个庞大的循环系统,池塘中的水不过是其中一环而已。海洋是总水库,太阳则是供应能源推动整个系统的大火炉。我们很容易辨认大气圈与大水圈(环绕地球的水称为大水圈),两者实际上是互相依存的。大气圈中的各种气体不断溶解于大水圈的液体中,而大水圈中的水则不断蒸发升人大气圈中。

空气越暖,能够包涵的水汽越多。因此水的循环系统中最短的一程,就是自海洋及陆地表面蒸发的水,升入上方的暖空气中。这种含有泾气的暖湿空气,由大气的环流携带上升,逐渐冷却,直至其中水分凝成小水点,成为雾状气体,就是云。再进一步冷却,聚成个别较大的水滴,受地球引力降回地面,就成为雨或雪。

水就依这种方式,不断自海洋升入空中,然后返回海洋。但是空气中的水也常被带到陆地上,产生不同的现象。落在陆地上的水聚集后,可能在陆地表面直接流动,成为山谷中的溪流,再汇聚而成江河,最后倾注入海。另一种较常见的方式是,落在陆地上的水渗入土壤中,与在下面积聚的大量地下水汇合。地下水或成泉源或藉渗透升上地面,扩大江河溪流等地面的水流系统。溪流往往受地形影响,形成水潭、池塘和湖泊。这些地方把水困住,一直等到水面升高过岸,水才能恢复流动。水与空气接触就会蒸发。在某些地方,水蒸发得太快,水面永远升不到越过岸边再度自由流动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就有死海和没有出口的盐湖,这不过是地球上整个水系循环中的零星死水而已。

大量的地下水为陆生植物的根所吸取,通过叫做蒸腾作用的过程重返大气圈。蒸腾作用就是把植物叶上的水分蒸发。有些地下水因在密封的水潭中不能循环,达亿万年之久;有些地下水通过地下水道,渗入近岸的泉源中,重返海洋总水库。

由此可见,大气圈与大水圈之间的交流有很多途径,所有的途径最终都不外是蒸发然后凝结的程序。水一经蒸发就变为纯水,把溶解于水中的一切物质撇下。但是水是最普遍的溶剂,因此不能长久保持纯净。甚至雨水在大气中不但吸取各种气体,并且吸取空气中的微小固体——尘埃。此外,海水中的盐分也会如浪花飞沫散入空气升上云中。

然而雨水仍算相当纯净。雨水一降到地面,就有很多物质溶解其中地面上淡水的化学性质,端视水所流经的土壤及岩石的成分而定。不同地区的淡水,化学性质可能差别甚大,对依靠淡水生活的生物有极重要的影响。在汪洋大海的水中,所含盐类的比例,几乎保持恒常不变,但陆地淡水中的比例则差别甚大。除没有出口的湖泊外,内陆水的含盐度永远不及海水高。这种湖泊的水分蒸发升人大气圈,把溶解的矿物及盐类留下来。因此,像死海和美国的大盐湖中,含盐度远比海水为高,而且各种溶盐所占的比例,也大有差别。

内陆水与海水还有其他重要不同。在地球表面上,各海洋是一个连成一系的水体。可是内陆的淡水则缺少连成一系的空间。淡水水体形成的时期也不同,例如北美洲中北部的湖泊是较近期冰川作用造成的。约在一万五千年前,该地区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一望无际的坚冰,并无湖泊。全世界有几个著名的大湖,如亚洲的贝加尔湖、非洲的坦干伊喀湖及巴尔干半岛的奥克里达湖,形成的年代远较其他湖泊为早。世界上的江河有几条也相当古老,但自它们形成后直到现在,时间不算长,与海洋自古至今从未间断的历史简直无法相比。

年代悬殊造成几种结果。就进化的观点而论,海洋本身是个整体,在研究其中生物的历史时,除脊椎动物有几项显著的例外外,无须借助淡水或陆地的资料。我们通常认为硬骨鱼类(有别于如鲨、鳐)约在五亿年前,在淡水中或在河口湾含盐的水中演化而来;即使硬骨鱼类是在淡水中演化而来,这些鱼类迅即侵入海洋,此后就在海洋及淡水中分别繁殖。爬虫类虽然主要是陆地生物,但在古代爬虫繁盛时期,演化出很多水生形态,现在海洋中仍有几种海龟、海蛇、鳄等可作代表,有几种哺乳动物,包括海豹、海牛、鼠海豚、鲸等,祖先原来生活在陆上,现已完全适应海洋生活。

在另一方面,研究淡水中生物的历史就不能不参考海洋及陆地生物的资料。淡水中生存蛤类、小龙虾、蠕虫,以及难以察觉的海绵,都是同类海洋生物的旁支后裔。淡水中昆虫甚多,其中很多演化出陆上生活及在水中呼吸空气的能力。脊椎动物中两栖类的演化是在淡水中开始,并且继续在淡水中生活,但是爬虫类、鸟类,以及哺类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由水中迁徙陆上。内陆水中的主要植物中也有很多是由陆生的种子植物演化而成。

水道和水道侵蚀而成的地形,是天然景色的主要成因。研究天然景物形态和攻读地貌学的人,创造了一套既复杂又生动的语汇,用来形容不同类型的水道及其动态,于是就有了“网状水道”、“蛇曲河”、“夺流河”,以及“袭夺河”等名词。

一般说来,水道多半与所流经地带有密切的关系。贯穿蔽天的森林,流过空旷的草原,由沿途土壤中获得化学元素,自跌落水道的动植物得到有机质。但水道越扩宽,这种关系反而越不密切。如果扩宽成沿岸平原上那种长江大河时,就各具本身的特征,再也不受两岸的物理或生物特征影响。事实上,到达这个终极阶段,河床及两岸的淤泥多半是河流本身留下的东西,经悠长时间沉积而成。

上文所述只谈到淡水水体的暂时属性,尤以湖泊中的淡水为然,河流中的淡水则略有不同。一条河流水系,常有许多细微改变,甚至在我们进行观察的那个短暂时间内,也有变化。河流改道、一条河流的某些支流为另一条河的支流所掠夺、地面隆起、山泥崩泻、火山熔岩流等,随时都可以阻塞河道。但是世界上的大河流依然能保持畅通,那是因为这些变化大都是逐渐形成的,甚至某些河道发生剧烈的改变,旧河道也会有些部分留在新河道中。

就注入海洋水量多寡而论,世界上最大的河是亚马逊河。这条大河的支流网,几乎占了南美洲大陆的一半。亚马逊河经由黑河以及卡西基艾利运河的一段天然河道,直接与南美洲大陆北部的奥利诺科河连结。这两大水系的水虽然散布广远,但可当作一个内陆水体,自古迄今一直存在。由于处于赤道地带,这两大河系想必长久以来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稳定及适宜的生存环境。

这种环境滋长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物种动物。因为这些动物大部分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南美雨林地带,所以它们的一切,科学界所知甚少。在这个河流密布、浩渺似海的地带究竟有多少种鱼,无人确实知道,估计有二千种之多。其中有机种是淡水中最大的鱼(骨舌鱼身长达十五英尺,重达四百磅)。曾见过使用炸药捕鱼的渔人在沙洲上遗留下的巨型鱼骨(活的必有数百磅重),令人记忆犹新。

这一地带也有电鳗(实际是鲇的同属而不是真正的鳗)及臭名远扬的剑齿鱼。很多人都认为剑齿鱼最凶恶,比较之下鲨及梭子鱼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蛇类中最大的森蚺就产于这个地带,多半在水中活动,较少离水登岸。海洋也给这一地带的淡水添了很多种生物,包括一种海豚,一种海牛及一种豹,这些生物多在安第山脉中急流冲成的沙洲上栖息。

提到有刺鳍的剑齿鱼、森蚺、电鳗等生物,而无须提及鳄,就足以令人觉得这一地带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亚马逊河上游及奥利诺科河上游当然不是已开垦的地区,那里没有休憩胜地。但是这一地带引人人胜之处,在于区内河流纵横业林交错,至今还未被人类征服,其中虽然危险重重,只要有经验及一般常识就可避免,并非难事。

湖泊在水的循环系统中可以当作困塞的水,在地质学的时间表上只不过是暂时存在的东西。但贝加尔湖及坦干伊喀湖是两个例外。这两个大湖所在地是大陆地壳岩石中在远古时代的洼地。其他几个湖泊中,因生物进化而生出来的古怪动物,给地质学提供了年代古远的证据。西里伯群岛的波索湖、菲律宾的兰那峨湖,以及巴尔干半岛的奥克里达湖都有这种功用。里海是最大的内陆水体,所占位置很特殊,原是海洋的一个湾,在地质学上较为近期的年代被截断而成,年代只有一百万年左右。

与海洋相比,湖泊是浅水区。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一万二千七百英尺,然而最深的两个淡水湖(贝加尔湖和坦干伊喀湖),分别只有大约五千七百英尺及四千七百英尺。美国与加拿大国境交界处的苏必略湖是淡水湖中最广阔的,广袤几近三万二千方公里,平均深度只有四百七十五英尺。

湖泊一旦形成总是越来越浅,越来越小,原因是流入湖泊的溪流冲来的沉积物逐渐淤积,以及遭受在湖泊边缘地带生长的植物蚕食。

湖泊也日趋干涸,因为湖泊的排水出口逐渐遭受侵蚀。

这种逐渐缩小的过程,只要比较当地的湖泊、池塘、沼泽、湿地,以及藓沼等等,就很易勾勒出来。许多土壤肥沃的农场所在地,正是某个干涸的湖底。

水体消逝对两栖动物的影响不大,因为在一个湖逐渐缩小时,它们可迁徙到另一个湖去。

对完全靠水生存的动物来说,这个问题就较为严重。这些生物逃生的惟一途径,全要依赖流入或自湖泊外流的河溪。

在地质学上称为过渡湖泊中生存的动物群,与在同一地区溪流中生存的动物群,只在数量上有所不同。湖泊本是同一水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动物能在个别湖泊中生长的机会,少之又少。

我们虽然经常与内陆水接触,但对于内陆水中的天地仍有很多无法明了的地方。我们在某个山溪钓鳟鱼时,对选用某种人造鱼饵可能很内行,并且知道哪些水潭中能钓到鳟鱼,但是对鳟鱼所生存的世界,是否真正了解呢?水的表面就像舞台上一排脚灯似的,对人们是道不能逾越的界限,只能沉思神往。

漫长的行程中,即使最大的瀑布也不过是长流中的一个小曲折。瀑布也能把河流翻搅,最著名的就是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和北美的尼亚加拉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的成因,是侵蚀作用把二三比西河火山基岩下面松软的沉积层蚀夺了;而尼亚加拉瀑布的悬崖则是由上次冰期的冰川削成的。这两大瀑布和任何地方的瀑布一样,都在不停地磨蚀本身的岩基。

大瀑布的侵蚀作用想不到竟然主要是从底部向上发展。这是因为瀑布的力量,在陡崖脚下造成一个“跌水潭”,不断削弱陡崖的根基,还不时把上面松脱的石头冲下来。

结果是大瀑布一路向上游后退(例如尼亚加拉河中的蹄铁瀑布每年后退大约五尺),而且高度也逐年减低。水流急而浅的小瀑布从陡峭的山腰或从冰川凿成的谷壁下泻时,侵蚀作用往往把水局限于一条由上到下的凹沟中,使瀑布越来越狭。